出版时间:2005-7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童庆炳 页数:298
Tag标签:无
前言
一段时间以来,大学西方文论课所依据的通常是一本名为《西方文论史教程》的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停留在对二手资料的阐释和接受上,很少有机会直接面对经典文献乃至思想大家。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本书的编写,即是想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介绍西方文论的发展历史,以弥补上述遗憾。本书采用专题形式,除选编了西方文论史上的十篇经典文献外,还包括对它们的导读和阐释。选取的经典文献,涵盖了古代、近代、现代和后现代四个历史时期。经典文献的选编主要遵照以下两个原则。首先是历史分期上的均衡。本书尽可能做到每个时间段都有自己的“代言人”,不至于厚古薄今或厚今薄古。其次是具有深远影响的文论范畴。我们知道,文论史上有很多重要的范畴,而限于篇幅,本书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按照西方理论的发展逻辑,选取了十个有代表性的范畴作为介绍的重点。在阐释部分,尽管每一章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但在内容上大体还是一致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作品来源、时代背景、内容概述、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可以看出,本书着重对经典文献进行客观的梳理和具体的阐述,目的是给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明晰的思路,以便获得对经典文献的完整印象。但是,阐释部分偏向客观描述,并不意味着不能为读者解读文论文本,尤其是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文本提供直接的引导。不过,本书尽量避免过于主观的引导,以便给每一个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在每一章后面,还相应地设置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一定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可以为解读文献提供不同的视角或思路。另外,本书还对一些经典文献的注释作了详尽的增补,以期最大可能地减少读者的阅读阻力。编写本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尝试。这里需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为尊重原著,我们尽可能地保持原译作的面貌;二是我们有选择地吸取了原译作中的注释,加上编者的注,对经典文献形成原注、译注、编注三种。原注即原作者注;译注即原译者注;编注即本书编写者注。在编写过程中,尽管尽了最大的努力,工作中肯定还存在着许多疏漏之处,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得到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西方文论专题十讲》选编了西方文论史上一些具有时代代表性的经典文本。选材范围在时间上涵盖了从古希腊一直到20世纪后半期,在内容上则包含了西方文论的一些基本范畴,比如摹仿说、表现说、天才说、象征理论、接受理论、文化工业等;选用的译本,也是目前国内较优秀的译本。为减少阅读障碍,同时向读者介绍尽可能丰富的文论知识,对每篇文本都作了阐释和详细的注释。阐释部分,各章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大体介绍了相应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自身内容,并阐述了该文本的现实影响和意义。
书籍目录
第一讲 摹仿·经典文献诗学(节选)·注释·阐释·讨论·进一步阅读书目第二讲 古今之争·经典文献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节选)·注释·阐释·讨论·进一步阅读书目第三讲 天才·经典文献莎士比亚·注释·阐释·讨论·进一步阅读书目第四讲 表现·经典文献《抒情歌谣集》一八○○年版序言(节选)·注释·阐释·讨沦·进一步阅读书目第五讲 启蒙·经典文献答复这个问题:“什么足启蒙运动?”·注释·闸释·讨论·进一步阅读书目第六讲 象征·经典文献传统与个人才能·注释·阐释·讨论·进一步阅读书目第七讲 接受·经典文献文学史作为向文论的挑战(节选)·注释·阐释·讨论·进一步阅读书第八讲 话语·经典文献作者是什么?·注释·阐释·讨论·进一步阅读书第九讲 交往/公共领域·经典文献论哲学和文学的文类差别·注释·闸释·讨论·进一步阅读书目第十讲文化工业·经典文献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节选)·注释·阐释·讨论·进一步阅读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最后,牧歌与哀歌的不同之处在于,牧歌歌唱的理想就是现实存在的。“表现处于同自己和外界的和谐与和平状态中的人”是牧歌的主要目的。然而,因为这种“和平状态”仅仅存在于偏僻的田园乡村或者要回溯到史前的蒙昧时代才能寻得,在现实世界中已经不具有普遍意义,所以牧歌自身就是缺乏活力的。“牧歌仅仅通过否认一切艺术和使人性简单化而达到它们的目的”,情感的实用性并不能弥补其理智上的欠缺的价值。所以,席勒进一步得出结论:只有“感伤的牧歌是最高的诗”,是“美的理想应用于现实的生活”,虽然它面临着新的矛盾需要解决。在对“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进行分别考察和两相比较之后,席勒最后提出了美学评论中“判断的真正立足点”,即“素朴性格和感伤性格在诗中的结合”。席勒认为,优美的人性理想中天然地包含着这两者,前者是现实主义者,后者是理想主义者,“人性的理想被分配给两者,却没有被两者完全达到”。现实主义者由于过于注重当下的经验而丧失了生活的尊严,理想主义者则由于执迷于伟大的概念而忽视了生活的价值。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弥合彼此体系中的片面和龃龉之处,使分裂的人性重新恢复到自然的和谐与统一中去。这也正是席勒整个美学思想的最高理想。至此,席勒终于在逻辑上推演出了自己美学体系的最终目标。表面上看,《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是在论述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的差距问题,实质上席勒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文艺的范畴。他以古今诗歌的对比为切口,考察了作为两极的古代人与现代人人性的差异。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古典人性的和谐不可避免地分崩离析,随之出现的是被席勒称为“感伤主义”的现代意识。众所周知,“古今之争”的核心是承认古代人比现代人高明还是现代人比古代人高明。席勒的卓越之处就在于他跳出了孰优孰劣这一简单武断的比较框架,而是以历史和现实的眼光去考察诗歌从古到今的演变,在承认古典权威的前提下也比较客观地肯定了现代人的成就,这就为现代美学思想从古典诗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现代性的自我确证首先在美学领域发生后①,现代作为不断闪现和流逝的瞬间与片段才从绵延的历史中脱身而出,获得了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很显然,现代绝对价值的获得正是古今之争的最终结果。
后记
2003年夏末,我刚从国外回来,面临着给学生们开设“西方文论史专题”的任务。虽说此前曾用不同的方法讲授过这一课程,但效果总觉得不甚理想。于是,我便去请教童庆炳先生,让他为我支招。童先生开导我说,不管是中国文论史,还是西方文论史,其实都不好讲,单纯的历史脉络梳理除了给学生灌输一些知识之外,很难激发起学生对文学理论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思维的养成。童先生还给我看他珍藏了多年的一本书,希望我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这本书就是程千帆先生的《文论十笺》,并要求我能以此为样板,编写出一部《西方文论专题十讲》,为教学提供一部新颖的教材。从此,在童先生的精心点拨和严格指导之下,我不揣浅陋,带着学生们开始尝试编写这本《西方文论专题十讲》。经过认真思考和反复推敲,最后决定沿着西方文学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从中选择一些关键词作为编写的入手点,以经典文献为主导,辅以对经典文献的注释和阐释,希望以此引导学生由对经典文献的领悟而逐步进入对西方文论史的发生和发展语境的理解,一方面提高学生对经典文献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对经典文献的理解能力。本教材是在童先生带领下的集体合作的成果。在编写过程中,无论是思路的确定和范畴的选择,还是经典文献的筛选和各章阐释的撰写,无不倾注着童先生的心血。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的几位同学(张广海、朱宝元、王佳、郑飞燕、刘红霞、林雅华、郭霞、郝婷婷、白馨馨)也为本教材的编写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们不但帮助收集资料,录入文献,寻找注释,而且还利用自己的学习实践为经典文献提供阐释资源,帮助校订书稿,为按期完成本教材的编写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许多学界前辈和同人的大力帮助。清华大学的何兆武先生、华中师范大学的张玉能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逢振先生等,慷慨应允我们使用他们翻译的经典文献。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感谢。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出版文学理论教材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文科分社徐挥先生大力支持,使本教材得以编写成功并顺利出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云慧霞女士和肖冬民先生为本书的编写与出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此,也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编辑推荐
本书选编了西方文论史上一些具有时代代表性的经典文本。选材范围在时间上涵盖了从古希腊一直到20世纪后半期,在内容上则包含了西方文论的一些基本范畴,比如摹仿说、表现说、天才说、象征理论、接受理论、文化工业等;选用的译本,也是目前国内较优秀的译本。为减少阅读障碍,同时向读者介绍尽可能丰富的文论知识,对每篇文本都作了阐释和详细的注释。阐释部分,各章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大体介绍了相应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自身内容,并阐述了该文本的现实影响和意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