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

出版时间:2001-6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苏勤 编  页数:198  字数:300000  

前言

现代世界旅游业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兴起.迅速普及到世界各地。到20世纪末,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并且表现出强劲的持续增长态势。发展旅游业不仅对国民经济贡献显着.而且也有利于社会进步、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充分显示了旅游业作为现代朝阳产业的旺盛活力。中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经过短短20多年的发展,已表现出亚洲旅游大国的鲜明形象。旅游业也确立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产业地位。值此世纪更替之际。中国正朝着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奋进。旅游业是市场导向和市场竞争都很强的产业。随着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旅游业经营管理进入一个现代化和专业化的时代,对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与我国旅游业高速发展相适应。我国的旅游教育事业也稳步发展起来,已经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旅游教育体系。但是,旅游学仍然是处于发展中的年轻学科。许多旅游基础概念还未形成一致定义。独立的旅游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完整的旅游学科体系也未形成。基于此。建立旅游学科基础理论已成为旅游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当务之急。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全国部分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教师。编写了这本《旅游学概论》。力图反映旅游研究的最新发展并结合中国的旅游实践,使教材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应用性。本书由安徽师大旅游学院苏勤副教授担任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有安徽师大苏勤(第一章、第二章、第五章),南京师大陆玉麒(第四章、第七章),华中师大胡静(第六章)。新疆师大王晓峰(第三章、第九章)。华中师大谢双玉(第八章、第十章)。全书由主编负责统稿。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陆林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黎勇奇编审和徐丽萍编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们深表谢意。本书的出版还获得安徽师范大学教材建设基金的资助。由于成书时间较紧,加之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以旅游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为脉络,分析旅游活动的构成与特征。从旅游活动主体、客体和媒体即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三者之间关系入手,探讨旅游活动的基本规律。从旅游活动的表层现象——旅游经济影响入手,深入分析旅游活动的内涵即旅游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系统阐述了旅游基本理论和旅游基础知识。  
  本书大量吸收了国内外旅游研究的成果,反映了旅游研究的最新发展:新动向、新理论、新方法、新资料。本书注意与中国旅游实践相结合,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应用性。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旅游类专业教材,又可作为旅游行业成人培训以及其他学校旅游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还可供旅游开发规划、旅游行业管理、旅游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决策者和研究者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
 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与社会属性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构成与特点
 第四节 旅游的基本类型
 第五节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六节 本书编写的指导思想
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19世纪中叶以前的旅行发展
 第二节 近代旅游的发展和旅游业的诞生
 第三节 现代旅游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章 旅游者
 第一节 旅游者的传统概念
 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第三节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第四节 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第五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
第五章 旅游业
 第一节 旅游业的概念与构成
 第二节 旅游业的性质与特点
 第三节 旅行社业
 第四节 饭店业
 第五节 旅游交通业
 第六节 旅游产品
第六章 旅游市场
 第一节 旅游市场概述
 第二节 旅游市场划分
 第三节 全球国际旅游市场
 第四节 中国旅游市场
第七章 旅游的影响
 第一节 旅游的经济影响
 第二节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第三节 旅游的环境影响
第八章 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第一节 可持续旅游发展概述
 第二节 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九章 旅游组织与旅游产业政策
 第一节 旅游组织
 第二节 旅游产业政策
第十章 旅游发展的模式与趋势
 第一节 旅游发展模式
 第二节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三)建立古迹保护区与视觉保护“通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与天然遗产公约》规定,在各个历史时期由人类所创造建立的,在历史、科学、艺术上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宏伟纪念物、雕塑、绘画、碑文、古城和考古遗址以及一定历史阶段重大事态和活动场所等,均视为文化遗产,应划定保护范围,建立保护区。1.文化遗产保护区的划定。按照文化遗产被破坏的特点以及世界各国的保护经验,文化遗产保护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古迹自身占地范围的保护区,或称“禁建区”、“绝对保护区”;二是要求环境安全,并进行建筑控制的一般保护区,亦称古建筑环境保护区;三是古建筑空间视廊的保护区;四是在历史价值的成片街区和保护区。这四种保护区,各有自己的保护内容和职责,保护级别和范围也不相同。一般来说,文化古迹保护区可分为两级:一是重点或绝对保护区,一是环境控制的一般保护区。2.古建筑的视觉保护。一方面,古建筑(个体或群体)及其与周围环境相结合所形成的空间,是人们观赏的主要对象。另一方面,人们观赏活动一般由两方面构成:一是观赏对象本身的空间构图质量;一是观赏者所处的位置(静态的观赏点)、范围和路线(动态的观赏点)。因此,一切规划设计任务就是使上述两个条件协调配合,以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在观赏范围和路线都比较理想的条件下,观赏对象的空间构图质量和环境质量应满足下列条件:第一,最大限度地保持经过历代修葺的结构和格局特点,以充分保存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真实情况,因此维修的原则应是“修旧如旧”,不改原貌。第二,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的空间环境气氛,如绿化、铺地、小品、交通线等。保持这些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了解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习俗等方面的本底。第三,一些古建筑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丰富现代城市的建筑景观,其自身的保存也仅仅限于外部美丽的造型。现代建设的设计要受该古建筑的制约,并需要与古建筑完整和谐地融成一体。

编辑推荐

《旅游学概论》是全国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旅游学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