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0-6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董小玉 编 页数:297 字数:36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本书由我国写作学界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编著。全书分绪论和上、中、下三编,共12章,吸纳了近年来写作学科建设的新成果,紧密结合当前的写作实践,以新的视角,具体、深刻地论述了写作原理、写作文体和写作教学,形成了高等师范写作学科全新的学科体系。本书既有较高的理论层次,又注重训练,突出师范性,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中、小学语文教师和社会读者阅读。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现代写作的含义与作用 一、现代写作的含义 二、现代写作的作用 第二节 现代写作的特性 一、个体创造性 二、实践操作性 三、动态综合性 第三节 高师现代写作课的任务 一、传授写作理论 二、锻炼综合素质 三、增强教练本领 第四节 现代写作教程的框架体系与学习方法 一、现代写作教程的框架体系 二、现代写作“教”与“学”的方法 [思考与练习]上编 写作原理论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第一节 写作主体的素质 一、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 二、写作主体的学识修养 三、写作主体的人格品位 四、写作主体的审美理想 第二节 写作主体的能力 一、写作主体的观察能力 二、写作主体的感受能力 三、写作主体的思维能力 四、写作主体的想象能力 第三节 写作客体的构成 一、对象化的自然景观 二、群体化的社会生活 三、个体化的人生状态 四、外在化的精神产品 第四节 写作主客体的关系 一、写作主客体的对照关系 二、写作主客体的同型关系 三、写作主客体的双向建构 四、写作主客体联系的中介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写作载体与受体 第一节 写作载体的内质 一、材料的含义与作用 二、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三、主题的含义与特性 四、主题的提炼与要求 第二节 写作载体的外形 一、结构的含义与形式 二、结构的单位与要求 三、语言的功能与素养 四、语言的特性与要求 第三节 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 一、写作受体解读的素质 二、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 三、写作受体解读的方法 第四节 写作受体与写作载体的关系 一、写作受体对写作载体的选择 二、写作载体对写作受体的制约 三、写作受体与载体的双向建构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写作行为过程 第一节 写作感知 一、写作感知的特性 二、写作感知的方法 三、写作感知的过程 …… 第五章 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中篇 写作文体论 第六章 新闻文体 第七章 文学文体 第八章 理论文体 第九章 应用文体下编 写作教学论 第十章 现代写作教学概观 第十一章 中学作文教学原理 第十二章 信息时代的电脑写作教学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