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下)

出版时间:1994-6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朱振家 编  页数:392  

内容概要

  《古代汉语》是卫星电视培训中学师资中文专业成套教材之一,是1986年版的修订本。修订工作是在广泛征求使用者意见的基础上,遵循国家教委最新颁布的培训中学师资中文专业教学大纲而进行的。修订本改正了原教材的疏失脱漏;并偏深偏难的音韵学部分作了较多改写;全书框架和内容靠近了新大纲;并注意保留了原版之所长;学术观点上注意稳妥,采用通说。全书分上、下册。下册为知识通论,包括文字、词汇、语法一、语法二、音韵、综合运用六章。每章前有“学习提示”,每节后有“思考与练习”,便于学员使用。并密切结合中学文言文教学,实用性强。《古代汉语》适于电视师院、师资培训、教育学院、函授、自学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文字第一节 汉字的性质和演变一、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二、汉字形体的演变思考与练习(一)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构造一、传统的“六书”说二、“六书”说的局限与对它的新探索思考与练习(二)第三节 分析字形,推求字义一、纯表意字与词义二、形声字的形符与词义思考与练习(三)第四节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一、古今字二、异体字三、繁简字思考与练习(四)第二章 词汇第一节 古代汉语词的构成一、古代汉语单音词二、古代汉语复音词思考与练习(五)第二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用今废词二、古今传承词三、古今词义的差异思考与练习(六)第三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关于词的本义二、关于词的引申义三、词义引申的方式四、词义引申的类型思考与练习(七)第四节 同义词的辨析一、辨析同义词的意义二、同义词的来源三、同义词辨析的基本方法四、辨析同义词应注意的问题思考与练习(八)第三章 语法(一)——实词和句式第一节 名词等活用为动词一、名词活用为动词二、形容词、数量词活用为动词思考与练习(九)第二节 需要特殊理解的动宾关系一、使动用法二、意动用法三、处动用法四、为动用法思考与练习(十)第三节 判断句一、判断句的基本特点二、判断句语气助词的使用三、“是”字在判断句中的作用四、判断句的主语省略五、判断句的活用思考与练习(十一)第四节 名词用作状语一、普通名词用作状语二、方位名词用作状语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思考与练习(十二)第五节 宾语前置一、宾语是疑问代词的二、否定句代词作宾语的三、有“是”、“之”等为标志的思考与练习(十三)第六节 双宾语一、动词含有授予或问询意义的二、动词不含有授予或问询意义的三、动词是“为”字的思考与练习(十四)第七节 被动句一、用“于××”作补语的二、用助词“见”字的三、用“为××(所)”作状语的四、用“被”字的思考与练习(十五)第四章 语法(二)——虚词和句式第一节 代词一、人称代词二、指示代词三、疑问代词四、无定代词思考与练习(十六)第二节 副词曾、尝(191)方、适(192)且(193)竞(193)但(宦)、特、徒、弟(第)(194)稍、少、略、颇(195)益(196)良(197)几(jT)(197)乃(逎)(198)相(199)固(200)亟(200)盖(201)殆(202)不、弗、毋、勿、无、未、非、微(202)思考与练习(十七)第三节 介词于(206)乎(209)以(209)为(212)与(213)因(215)诸(216)思考与练习(十八)第四节 连词而(219)以(222)且(224)则(225)然则(227)然而(228)虽然(229)然(230)思考与练习(十九)第五节 助词一、结构助词之(231)二、句首句中语气助词夫(233)其(233)唯(惟)(234)者(234)也(236)乎、焉、与(237)三、直陈句常用的句尾语气助词也(237)矣(238)已(239)焉(239)耳、尔、而已(240)四、疑问句常用的句尾语气助词乎(241)与(欤)(242)邪(耶)(242)也、矣、焉、哉(243)五、祈使句常用的句尾语气助词六、感叹句常用的句尾语气助词七、句尾语气助词的连用思考与练习(二十)第六节 常见的习惯句式一、孰与、孰若、孰如、何与、何如、奚与、奚若二、何××为、何以××为、何以为三、何××之××四、何其××五、不亦××乎六、无乃××乎七、得无××乎八、此其、是其、彼其思考与练习(二十一)第五章 音韵第一节 汉语音韵的基本概念一、汉语的音节结构二、声、声母、声纽三、韵、韵母四、声调和平仄五、古代的注音方法思考与练习(二十二)第二节 古音概述一、上古音二、中古音思考与练习(二十三)第三节 诗律和词律一、诗韵和诗律二、词韵和词律思考与练习(二十四)第六章 综合运用第一节 古书的注解一、古书注解的意义二、古书注解的体例三、古书注解的方法四、古书注解的术语五、古书注解的局限思考与练习(二十五)第二节 古书的标点一、标点古书的意义二、标点古书的原则思考与练习(二十六)第三节 古文今译一、古文今译的意义二、直译和意译三、古文今译应注意的问题思考与练习(二十七)第四节 工具书与工具书的使用一、常用工具书的种类和性能二、怎样使用工具书思考与练习(二十八)

章节摘录

  怎样区分引申义和假借义?主要看它和本义有无意义上的联系。有联系的,便是引申义;没有联系的,便是假借义。如“归”,本义是女子出嫁。《说文》:“蹄(归),女嫁也。从止(脚趾),婦省,自声。”《诗经·周南·桃天》:“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是说这个女子出嫁,能使他的家庭和顺。这里用的正是本义。又如《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孑L子不见,归孔子豚(tun)。”是说阳货想要让孔子来拜见他,孔子不去见,他便送一头[蒸熟了的]小猪给孔子。“归孔子豚”不是阳货归还孔子一头小猪,而是馈赠,赠送。本义“出嫁”与“赠送”二者之间没有任何意义上的联系,“赠送”不是“归”的引申义,而是借音近字“归”的字形表“馈”的意义。可见“归”是“馈”的假借字,“馈”是本字,“馈送”则是“归”的假借义。  三、词义引申的方式  由基础义引申出新义,是一种规律性活动。它是客观事物不断发展,人的思维能力日益深化的表现。根据表达新事物的需要,选定语言中具体的词和赖以引申新义的基础义。对基础义的内容要有全面的考察和了解,通过联想,发现所要表达的新事物与基础义之间的共同点、相似点,找出引申线索和条件,方能决定采取何种方式和途径引出新义。就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说,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局部到整体,这是词义引申的基本途径。但绝不会这么单纯,实际上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它有时又由一般回到个别,由泛指到特称,由整体缩至局部,十分灵活,不拘一格。所以引申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对它的研究迄今还很不够,但通过对词义引申现象的分析,还是可以归纳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条理的,分述于下:  1.延展引申  延展引申是根据表达新事物的需要,突出或延展原词义的某一特征,并赋予它新的特点,而派生出新的词义。这是一种普遍的常见的引申方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代汉语(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