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厦门大学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
书籍目录
海洋文化与海洋考古 海洋聚落与港市遗迹 史前中国海洋聚落考古的若干问题 胶东岳石文化滨海河岸聚落 杭州湾南岸史前聚落的变迁与海洋适应 马祖列岛新石器时代的海洋聚落 环海南岛的史前聚落与海洋文化 艋胛、大稻埕、淡水港:清代台湾港市聚落的三种形态 沉船考古与船货 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航路与性质的再认识 浙江宁波象山“小白礁I号”沉船的重要考古发现 福建连江定海湾沉船陶瓷 福建平潭屿头海域的古代沉船 福建平潭分流尾屿五代沉船的港口、航线号性质 福建漳州半洋礁一号沉船遗址的内涵与性质 福建东山冬古沉船出水陶瓷器研究 广东“南海I号”沉船船货的内涵与性质 广东“南澳I号”明代沉船与东南地区海外贸易 2009—2010年西沙群岛水下考古调查主要收获 略谈我国沉船遗址出水的陶瓷器及相关问题 越南沿海几处沉船出水陶瓷的产地 海洋文化交流史迹 汉代南海的海洋文化交流:越南和泰国的考古证据 从广西寮尾东汉墓出土陶壶看汉王朝与帕提亚王朝的海上交通 斯里兰卡发现的中国古代钱币 泉州港的古印度文化史迹 海南岛的伊斯兰史迹与南海海洋文化 “郑和布施锡兰山碑”小考 福州地区的琉球墓与琉球国朝贡历史 “郑延平王庆诞芳踪碑”“郑氏附葬祖父墓志”与明郑集团的海洋活动 海疆经略与海防史迹 宋元以来中国南海疆域的界限 海南明代海防卫所与烽燧的调查与试掘 福州闽安清代水师官员墓葬调查研究 造船法式与舟船民族志 “南岛语族”复合型独木舟与东亚 蓬莱古船及相关问题研究 明代南京四大船厂与郑和下西洋 山东青岛沿海民间渔船建造工艺调查 四种福建民间造船簿 朝鲜半岛传统木帆船的发现与研究 航海技术与民间航路文献 古代航海术中的天文导航——从中国史到南岛民族志的再思考 海南民间“更路簿”考释 海洋神灵与船家人文 从妈祖史迹看中国东南海洋文化的扩张 广州“南海神庙”神祗的演变 海洋与造神:以金门、澎湖为例 金门陈坑的“牵网”渔法 编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根据各种资料,人们确定平顺号沉船来自中国,且时代为万历时期(1573—1620年)。除了景德镇之外,明清时期最重要的外销瓷生产就是东南沿海的“漳州窑”,其以生产仿景德镇的青花瓷产品最著名,漳州窑的兴起与海外市场的大量需求有关,特别是随着我国东南沿海私商势力的逐步兴起,以及隆庆元年开海禁并以漳州月港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漳州窑在这种地理优势下获得了急剧发展。月港输出的货物除了销往日本、马尼拉等地外,还由葡萄牙人输往欧洲。在日本、东南亚以及东非的古遗址中,在南中国海以及东南亚海域直至大西洋海底的古代沉船中,都发现了漳州窑的瓷器;在上述国家与地区以至欧美许多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也都收藏有漳州窑产品。平顺号沉船正是揭示了明末清初漳州窑生产及外销的盛况。三、头顿沉船 头顿沉船因靠近头顿省槟榔岛,又称槟榔沉船。出水的主要货物是古陶瓷器,共有6万件(套)。头顿号沉船出水陶瓷以青花瓷为主,包括有八棱托杯、高足杯、盖杯、六方壶、咖啡壶、单柄盖罐、单柄大口罐、小盖罐、瘦长将军盖罐、军持、花觚、各种造型的瓶等,纹饰装饰包括有折枝花卉、山水人物、番莲纹、折枝藤纹、蔓叶朵花纹、山水小景、双雀闹梅、博古图、西洋宫苑亭阁、婴戏莲、侍女等题材。这些青花瓷器,胎质坚硬致密,烧结程度高,胎体洁白、纯净,胎体轻薄,釉色透明、莹润,青花呈色明艳,呈色有浓淡、深浅多种色阶,所绘山水人物远近有别,疏密得当,层次感强,具有典型的康熙青花的特征,当为康熙时期景德镇民窑高档产品。 这批青花瓷器上虽也出现我国传统的装饰题材,但是无论造型还是纹饰上,更多地呈现出异域风格,体现了其外销的产品特性,如竹节高足杯,杯身深且高,还有铃铛形及筒形杯、单柄盖罐、大口单柄罐、灯笼瓶、收腹盖瓶、瓜形腹高颈瓶、洗口瓶、筒身花觚等(图四,1—5),绝大多数器物造型均不属于我国传统的器形,为具有欧洲风格的用具。还有一些纹饰,如卷枝番莲纹、折枝藤纹、蔓叶朵花纹、横杆结网纹、不知名折枝花卉、西洋宫苑景等题材明显来自西方。且青花多使用开光技法,而开关的方式往往采用不规则开光、多边形开光、曲线开光、扭瓜棱开光等技法,毫无疑问也不是我国传统的装饰风格。这些特征,体现了我国晚期外销瓷生产中由西方客商来样订货的方式。外销瓷上的装饰绘画,大部分是按照西方顾客所提供的铜版画、印花为蓝本或西方画家绘制的画稿和设计图样,复制到瓷器上来的,所谓“式多奇巧,岁无定式”。 除了大量的景德镇青花外销产品外,头顿号沉船上还有一些福建窑口的器物,包括酱口青白釉大碗、青花秋叶纹盘、青白釉安平壶以及德化的白釉子子盒、白釉印花圆粉盒等(图四,6—8)。其中酱口青白釉大碗及青花秋叶纹盘均见于东山冬古沉船,其漳州诏安朱厝、秀篆窑址以及华安窑址都有发现,属于典型的清代初年漳州地区窑址产品。还有少量的褐釉人物雕朔(图四,9),窑口暂未定。
编辑推荐
《海洋遗产与考古》将以环中国海海洋文化的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为研究目标,为保护海洋文化遗产的多样内涵、促进海洋文化新发展,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着力推进海洋性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