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崔建新 页数:215 字数:314500
内容概要
《气候与文化:基于多源数据分析方法的环境考古学探索》梳理了全新世气候变化以及环境考古研究的学术脉络,并且仔细分析和评价了环境考古研究中的常用技术方法。同时,在大量野外工作和室内实验的基础上,重建了京津冀地区全新世气候变迁历史,并将全新世气候演化序列和新石器文化发展序列进行了对比分析。另外,《气候与文化:基于多源数据分析方法的环境考古学探索》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京津冀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规律及可能的生计模式。因此,包括第四纪地质、考古以及GIS空间分析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是《气候与文化:基于多源数据分析方法的环境考古学探索》的特色。
《气候与文化:基于多源数据分析方法的环境考古学探索》可供第四纪地质学、考古学等专业的研究人员以及相关院校的师生阅读与参考。
作者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环境考古研究,已发表SCI及核心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目录第1章 引言第2章 环境考古学与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2.1 环境考古的发展历史2.2 全新世气候研究2.2.1 全新世气候演化阶段2.2.2 全新世气候周期性及其驱动机制2.2.3 气候周期的检测方法2.3 全新世气候与环境考古的综合研究2.3.1 气候突变事件对新石器文化的影响2.3.2 人类对环境变迁的调整与响应2.3.3 人类对于环境的影响与干预2.3.4 史前农业与气候环境的研究2.3.5 农业发展、传播与气候环境关系研究2.4 环境考古学研究的新趋向第3章 遥感与GIS方法在环境考古中的应用3.1 遥感与GIS方法简介3.1.1 考古学视角的延伸3.1.2 为什么要将GIS和RS技术应用于环境考古呢?3.1.3 遥感考古原理3.1.4 各种遥感影像的应用范围3.2 GIS与遥感考古的具体应用实例分析3.2.1 遥感影像对于考古遗址的识别3.2.2 GIS空间分析方法3.2.3 考古遗址预测模型的应用3.2.4 问题与展望第4章 研究区概况4.1 河北平原自然地理概况4.1.1 河北平原现代地貌格局4.1.2 河北平原全新世地层分布4.1.3 河北平原的气候4.1.4 河北平原黄河古水系及现代水系发育4.1.5 河北平原现代水系格局4.2 研究区位置及其地层特征4.2.1 研究区位置4.2.2 河北任丘剖面地层描述4.3 河北平原全新世环境研究概况第5章 14C测年原理及剖面年代体系的建立5.1 14C测年的原理及其误差来源5.1.1 Suess效应5.1.2 核爆效应5.1.3 同位素分馏效应及δ13C校正5.1.4 碳库效应5.2 14C年代校正的原理及其方法5.2.1 校正原理5.2.2 校正工作的进行5.2.3 14C年龄的不同表示方法的含义5.3 剖面年代序列的建立5.3.1 测年结果的可靠性5.3.2 年代序列的建立第6章 气候代用指标的指示意义6.1 粒度参数的指示意义6.1.1 研究区粒度特征6.1.2 粒度分析结果6.1.3 粒度其他参数特征6.2 粒度频率曲线与累积曲线6.3 磁化率特征分析6.3.1 湖泊沉积物磁性矿物来源6.3.2 磁化率参数意义6.3.3 研究区磁化率的指代意义6.4 碳酸钙、色度以及总有机碳的指代意义6.4.1 碳酸钙及色度6.4.2 总有机碳第7章 河北平原全新世气候及其区域对比7.1 湖面波动与河流作用(结果分析)7.1.1 河流作用与古湖泊演化7.1.2 平原中部全新世地层划分及环境演变7.1.3 小结7.2 河北平原全新世气候综合分析7.2.1 粒度资料7.2.2 孢粉资料7.2.3 总结7.2.4 河北平原及其周边地区泥炭发育条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7.3 平原气候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第8章 全新世气候特征与文化发育8.1 全新世气候在不同地区的具体表现8.1.1 全新世温暖期统计8.1.2 全新世气候恶劣事件8.2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及其对环境的调整与响应8.2.1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及文化演变动力分析8.2.2 讨论8.3 河北及京津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及其分布规律8.3.1 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8.3.2 新石器时代文化早、中期之间的空白时期8.3.3 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发展8.3.4 仰韶文化8.3.5 仰韶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地理分布8.3.6 龙山文化及其地理分布8.3.7 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商文化的地理分布8.3.8 本节小结8.4 聚落分析方法第9章 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的考古遗址研究9.1 数据准备和收集9.2 基于GIS遗址点空间分布规律9.2.1 基于GIS-SDA的遗址空间分布规律9.2.2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遗址点分布研究9.2.3 遗址分布环境参数统计9.3 遗址的可视域分析与生计模式探讨9.3.1 最早期遗址可视域分析9.3.2 较早期遗址可视域分析9.3.3 仰韶时期遗址可视域分析结果9.3.4 龙山时期遗址可视域分析9.3.5 新石器时代遗址生计模式与可视域关系探讨9.3.6 可视域分析存在的技术上的问题9.4 自然条件与遗址的空间分布9.4.1 研究区水热配置9.4.2 距水距离分析9.5 多要素分析方法的华北农业起源问题探讨插图目录图2-1 千年尺度气候变化周期图图2-2 20000年以来的太阳辐射活动图3-1 遥感影像识别的铁氧化物较高的沉积区图4-1 河北平原地貌分布图(据吴忱,1992)图4-2 黄河古河道图(据谭其骧,1981)图4-3 河北平原水系格局(据吴忱,1992)图4-4 研究区位置分布图图5-1 树轮校正方法示意图图5-2 剖面年龄-深度模式图6-1 粒度百分含量曲线图6-2 粒度参数随深度变化曲线图6-3 表土层样品频率分布、累积曲线特征图6-4 湖相沉积物样品频率分布、累积曲线特征图6-5 河流相沉积物样品频率分布、累积曲线特征图6-6 泥炭层样品频率分布、累积曲线特征图6-7 灰绿色粉砂质黏土样品频率分布、累积曲线特征图6-8 各沉积相特征值综合对比结果图图6-9 400~300cm(磁化率峰值段)沉积物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图6-10 河流相沉积物(磁化率峰值段)粒度频率曲线图6-11 磁化率与频率磁化率曲线图6-12 总有机碳、碳酸钙、亮度以及
章节摘录
第2章 环境考古学与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 2.1 环境考古的发展历史 环境考古是研究人类过去生存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学科。而人类环境的获取主要来自考古发掘、剖面和钻孔资料以及传世文献资料。但是在1960年以前,自然环境只是被看做是人类活动的背景。环境因素是被动的,包括植物和动物性的食物来源,以及土地和天气条件都只是被看做背景条件。同样被动的还有环境考古学家,他们只是把他们的活动范围局限于考古学家的范围。尽管环境考古学家引入了自然环境诸如气候以及生态等传统考古所忽视的内容,但是在环境考古学家和文化考古学家之间并没有真正的差异。在这个时期,环境被赋予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例如,就像著名的“绿洲理论”那样认为环境变化可以导致经济变化。在这个时期,灾害是极端性事件,火山喷发可以导致文明衰亡;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在使用这一理念。然而早在1859年达尔文就对此类思维方式提出了反对意见。 环境考古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以生态学为特征的。伦敦考古研究所的Geof-frey Dimbleby教授首先提出环境考古的作用是关注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这一时期,许多考古学家将生态学上的原理引入到了考古学中,并且发展了各种模式来增加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可预测性。“中程理论”即是这一时期的产物。随着过程主义方法的应用,在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的概念基础开始发生变化,此时的考古学家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是描述文化变迁而是更多的解释文化变迁机制。此时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多地借鉴了其他学科的方法以及技术手段。与环境考古相关的重大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测年方法的普遍应用和突破。现代考古更多地依赖于绝对定年方法,与相对定年方法相比更加准确。这些技术包括、c测年、OSL(光释光测年)、TL(热释光)、ESR(电子自旋共振)以及u系等多种方法。其次,是关于人类起源、演化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人类迁徙与适应的重大命题的研究。在此命题下,考古学家需要采用多种集成方法来研究遗址形成过程、环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之间在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复杂耦合关系。最后,是关于动植物驯化过程以及开发利用历史和农业起源相关问题的研究。而植物考古学与动物考古学也是与环境考古最为密切的学科。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