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胡剑锋,魏楚 著 页数:368 字数:450000
内容概要
《基于市场机制的节能减排理论、实践与政策》遵循“理论基础→实证研究→实践总结→政策建议”这一逻辑主线,从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角度切入主题,分别从理论、实证、实践和政策四个层面对节能减排进行综合性集成式研究。全书主要分四篇,理论篇包括第1章至第3章,主要概述节能减排理论基础;实证篇包括第4章至第11章,对能源效率、水体污染治理、温室气体减排等进行实证分析;实践篇包括第12章至第16章,分别就我国印染业、机械五金业、电子信息业等的节能减排活动与其他国家的节能减排举措进行对比分析;政策篇包括第17章至第21章,对我国现有节能减排政策进行评价,并对有可能出台的碳税政策作出模拟和情景分析。第22章给出一般性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胡剑锋,男,1965年出生,管理学博士,经济学教授。现为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负责人,浙江省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学”方向带头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环境经济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部级重大项目15项,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项目20多项。在《管理世界》、《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学动态》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专著(译著)4部。有关成果分别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软科学最高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浙江省高教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
书籍目录
前言
一、理论篇
1 节能减排的理论基础及其政策体系
1.1 节能减排政策的理论基础
1.2 节能减排政策的基本分类
2 基于税收手段的节能减排政策
2.1 征税制度的理论依据
2.2 税收政策的实施效应:以碳税为例
2.3 征税和收费政策比较
2.4 不同税收政策之间的功能区分
3 基于可交易许可证手段的节能减排政策
3.1 可交易许可证制度的作用机理
3.2 可交易许可证制度的实施条件
3.3 传统初始排污权分配方法
3.4 初始排污权分配最新研究进展
3.5 可交易许可证制度与税收政策的比较
二、实证篇
4 能源效率与能源生产率的内涵比较
4.1 引言
4.2 文献回顾
4.3 能源效率与能源生产率的内涵比较
4.4 研究方法与数据
4.5 结果讨论
5 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引言
5.2 模型、变量与数据
5.3 地区能源效率评价与节能潜力
5.4 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信息化资本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研究
6.1 引言
6.2 文献综述
6.3 模型和变量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工业能源效率、节能潜力与影响因素
7.1 引言
7.2 模型与数据说明
7.3 工业能源效率及节能潜力评价
7.4 工业能源效率及节能潜力评价
7.5 主要结论
8 水污染治理及其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8.1 问题提出及文献综述
8.2 案例:温州市平阳县水头制革基地的水污染治理
8.3 水污染治理中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
8.4 本章小结
9 碳排放强度演变趋势及驱动因素
9.1 引言
9.2 碳排放强度在世界地理上的演变特征
9.3 方法与数据
9.4 七大板块碳排放强度的分解结果
9.5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趋势及影响因素
9.6 结论与对策
10 人均碳排放的模式与影响因素
10.1 引言
10.2 文献回顾
10.3 方法与数据
10.4 世界各国人均碳排放模式
10.5 中国人均碳排放分解
10.6 结论与启示
11 工业化进程中地区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
11.1 引言
11.2 文献综述
1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4 研究结果分析
11.5 本章小结
三、实践篇
12 印染纺织产业的节能减排
12.1 引言
12.2 印染业的水耗能耗及污染情况分析
12.3 节水案例:浙江美欣达印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4 节能案例:华纺股份有限公司
12.5 科技革命案例: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6 本章小结
13 机械五金产业的节能减排
13.1 浙江永康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现状
13.2 经济开发区节能减排状况
13.3 园区工业代谢分析
13.4 园区主导产业的节能减排方案
14 电子信息产业的节能减排
14.1 浙江东阳横店电子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14.2 园区存在的主要节能减排问题
14.3 园区节能减排的对策措施
15 综合工业园区的节能减排
15.1 湖州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
15.2 湖州经济开发区能源资源利用和排污情况分析
15.3 湖州经济开发区节能减排的思路与对策
16 节能减排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16.1 美国节能减排的经验及启示
16.2 日本节能减排的经验及启示
16.3 德国节能减排的经验及启示
16.4 英国节能减排的经验及启示
16.5 丹麦节能减排举措的经验启示
16.6 荷兰节能减排的经验及启示
16.7 澳大利亚节能减排的经验及启示
16.8 印度节能减排的经验及启示
四、政策篇
17 中国节能减排目标可行性分析及政策评价
17.1 引言
17.2 基本方法与数据
17.3 地区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17.4 节能减排目标及潜在成本分析
17.5 节能减排的政策评价分析
17.6 本章小结
18 我国能源消耗强度地区分解目标评价
18.1 引言
18.2 文献回顾
18.3 研究方法与数据
18.4 对全国及地区能耗强度的分解
18.5 对节能重点省份的讨论
18.6 结论
19 碳税对区域经济和环境质量影响评价
19.1 引言
19.2 碳税研究的理论综述
19.3 基于区域层面分析的CGE模型构建
19.4 区域CGE模型的数据基础与结果分析
19.5 本章小结
20 长江三角洲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及实施方案
20.1 问题的提出
20.2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碳排放特征
20.3 长江三角洲低碳经济目标的情景模拟分析
20.4 长江三角洲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路径
20.5 长江三角洲工业部门的结构调整方案
20.6 结论
21 浙江省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及对策
21.1 引言
21.2 浙江省制造业结构特点
21.3 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
21.4 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的实证分析
21.5 结论与政策建议
22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22.1 主要结论
22.2 重要观点
22.3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一、理论篇1节 能减排的理论基础及其政策体系本章内容由胡剑锋、颜扬撰写。1.1节 能减排政策的理论基础节能减排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有关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主要依据的是环境经济学中的几个理论,包括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和产权理论。本节将根据研究的需要,有侧重地对这些理论进行简要回顾和深入解读。能源效率问题还涉及生产力理论,但限于篇幅在此不做展开。1.1.1 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指能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或服务。纯公共产品有两个属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公共产品的消费不妨碍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减少他人消费该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非竞争性);且不能排除那些消费公共产品而不愿意买单的人(非排他性)。在人类发展早期,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并不显著,因为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容纳废弃物的能力,即环境容量。例如,在排放污染物的微观经济单位的生产或消费规模较小,逐个的微观经济单位加总后的数量也不大,其所排放的污染物远远低于环境容量。此时,对每个微观经营单位而言,环境资源就具有非竞争性的特点,而且环境是一个开放体系,也具有非排他性的特点,因此环境资源属于典型的纯公共产品。但是,环境容量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环境资源也呈现出“拥护性”,并使得微观经济单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即竞争性越发明显。由此,环境资源也更多地被视为共有资源。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往往使得它在使用过程中落入低效甚至无效的资源配置,这也就是著名的“公地的悲剧”。1968年哈丁在《科学》上发表了《公地的悲剧》一文,以寓言的形式讲述了对所有人开放的公共牧场必然会遭到过度放牧的故事。牧场是向全体牧民开放的,作为经济人的牧民,为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都会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造成畜群不断扩大,最终超过了牧场的承受限度,从而引起牧民的行为与环境承载力的冲突。结果,利益归个人,损失大家共同分担,产生了外部不经济性,进而导致公地悲剧的发生。“公地的悲剧”这个表述已经成为一种象征,它意味着任何时候只要有许多人共同使用公共资源,就会产生外部不经济性,即使是大气环境领域也是如此。由于向公有的环境排污是免费的,所以作为“经济人”的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就只考虑排污,而忽视治污。也就是说企业增加排污量获得的利益归企业,即内部经济性;而将扩大排污量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性留给全体人民,结果酿成“公有环境的悲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环境污染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滥用造成的,所以我们首先必须找出导致环境滥用的经济根源,这个问题解决了,节能减排的经济理论渊源也就清楚了。在经济理论中,用来解释环境滥用的理论主要有两个:一是外部性理论,二是产权理论。这两种理论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外部性的产生并不是市场制度的必然结果,而是由于产权没有界定清晰,有效的产权可以降低甚至消除外部性。许多环境滥用现象,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得到理论解释,也就是说,节能减排的经济思想是以这两个理论为基础展开的。1.1.2 外部性理论外部性理论既是环境经济学的一个理论支柱,也是制定节能减排政策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一方面,它揭示了经济活动中出现一些资源配置低效率现象的根源;另一方面,它又为如何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问题提供了分析思路和研究方向。1.1.2.1 外部性的含义外部性的概念是由剑桥学派两位奠基者亨利•西季威克和阿尔弗莱德•马歇尔最先提出的。当一个(或一些)人没有全部承担他的行动所产生的成本或收益时,或者反过来说,有人承担了他的行动引起的成本或收益,就存在外部性。准确和全面理解这个定义,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行为者对其他人的影响是非有意的,或者说这种影响只是在考虑自己福利或效用水平时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的外部性才是真正的外部性。换言之,如果这种影响是有意的,我们就不能把它看成外部性,而只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相关性。第二,外部性的一个条件是行为者本身没有因对其他人造成影响(获得利益或造成损害)而获得报酬或支付补偿。很显然,如果存在这种报酬或补偿,而且报酬或补偿的费用与实际的影响费用相等,那么实际上已经消除了外部性。但是如果取得的报酬或支付的补偿费用与实际存在的影响费用不相等(通常是前者小于后者),我们依然可以认定存在外部性。外部性概念提出后,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庇古从“公共产品”入手,得出外部性问题具有“不可分割性”,即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排他性地消费公共产品。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了“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这一对概念,并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角度运用边际产值的分析方法,提出了“边际社会净产值”和“边际私人净产值”,两种边际产值的差构成了外部性。庇古认为,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某一主体给其他主体或整个社会带来了不需付出代价的损失,那就是外部不经济,这时这一主体的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且边际私人福利大于边际社会福利。奥尔森(Lloyd Olson)于1965年从“集体行动”问题入手,指出由于个体之间的协商需要成本,他们之间达成一致以获得某种“集体产品”就很困难,因而外部性问题又体现为个人行动和集体行动的对立。科斯(Coase,1960)从“外部侵害”入手,认为外部性问题具有相互性,解决外部性关键是要看哪种损害更小一些。他进一步提出,只有当交易成本足够小,并且收入影响忽略不计时,通过私人谈判,产权的适当界定和实施会得到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诺斯(North,1981)则从“搭便车”问题入手,分析了正外部性问题,认为产权界定不清楚是产生外部性的原因;博弈论专家则从“囚徒的困境”问题入手,研究外部性问题,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个内在矛盾,即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个人最优和社会最优的不一致性。1.1.2.2 外部性内部化的必要性及其方法从资源配置的意义上分析,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负外部性而言,虽然损害者没有承担受害者后果,但该后果由社会(即损害者以外的主体)承担,所以损害者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别的主体特别是直接受害者的私人成本同时就会增加。更为严重的后果是,损害者在不承担损害他人后果的条件下,往往就会以社会或别人巨大的损失换取自己的小利益。另一方面,由于正外部性的制造者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让别人无偿受益,他可能会约束或修正自己的行为,使别人免受益或少受益。这样的后果,就减少了社会福利。这就是说,在外部性存在的情况下,单个主体最大化行为不会自动导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为此,就必须采取措施对其加以矫正,以减少或消除外部性,努力使社会成本(收益)接近或等于私人成本(收益),将外部性制造者所制造的社会成本和收益,变为制造者自身的成本和收益,即外部性内部化。环境问题被认为是典型的外部性问题,其内部化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直接管制手段和经济刺激手段两大类。直接管制手段即为传统的“命令-控制”型手段,是指政府根据相关的法律、规章和排污标准,直接规定活动者产生外部不经济性的允许数量及其方式,并对违反或不遵守管制的活动者进行制裁或处罚。从经济效益分析,由于直接管制手段的制定本身缺乏费用效益分析,其行使比其他手段所需费用更高,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是靠牺牲效率换取所谓的排污公平性。因此,研究者就开始探寻用经济刺激手段来实现环境外部不经济内部化的方法。(1)非市场化的经济手段。所谓“非市场化”就是不通过买卖交易来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主要是借助政府的力量,通过价格、税收、信贷和收费等手段,向使用环境资源的企业或消费者征收一笔费用,以维护政府拥有环境资源所有权的主体权利,迫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把他们产生的外部效果纳入其经济决策之中。比如,征税或补贴,就是用所谓的庇古税来纠正负外部性。经济手段作为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重要手段,其根本的依据或原理就是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提出的“污染者负担原则”(polluter pays principle,简称PPP原则)。所谓PPP原则,就是指污染者应当承担治理污染源、消除环境污染、赔偿受害人损失的费用。提出PPP原则,主要是针对污染者将外部不经济性转嫁给社会的不合理现象,目的是要将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PPP原则是环境管理的支柱,它可以促使排污者积极主动地治理自身产生的污染。否则,他将受到经济上的制裁,即治理污染、赔偿损失。该原则提出后,随即被各国采纳和应用,各国在运用PPP原则时,在经济手段上大同小异,主要是在负担范围上不尽相同,有以下三种情形:①等量负担,等量负担就是要求污染者要负担治理污染源、消除环境污染、赔偿损害等一切费用。从理论上讲,应该全部负担,这才是公平合理的。②欠量负担,污染者只负担治理污染源、消除环境污染、赔偿损害等的部分费用。提出欠量负担,主要是考虑到污染者的支付能力,若全部由污染者来负担,会加重其经济负担,甚至使其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我国现行政策实际上是欠量负担。③超量负担,污染者需支付超过污染损失的费用。(2)市场化的经济手段,譬如排污权交易。在原有制度安排下,企业虽然是排污和治污的主体,但却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要达到政府规定的排污标准,就没有动力进一步治理污染、减少排污。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推行排污权交易,既可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不经济性问题,又可减少政府征收污染税和实行污染管制的成本,使治理环境从行政手段扩展到市场手段,更好地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1.1.3 产权理论产权理论的形成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对正统的微观经济学进行批判性思考,指出市场经济中存在摩擦,即交易费用;代表作是科斯1937年发表于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杂志》上的论文《企业的性质》。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科斯在分析“外部性”问题时,全面分析了产权明晰化在市场运行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产权的功能在于克服外部性,降低社会成本;代表作是科斯1960年发表在《法与经济学杂志》上的论文《社会成本问题》。1.1.3.1 所有权与产权的区分正统微观经济学与标准福利经济学假定,只要所有权明确了,所有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也就确定了。而实际上,在经济活动和市场交易中,即使所有权是明确的,所有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仍具有不确定性。交易双方在各自所有权范围内行事,一方的行为可能要对另一方造成损失或收益。例如收音机所有者收听美妙动听的音乐,隔壁邻居也得到美好的享受;工厂排放废气污染农田,周围的农户却要蒙受一定的损失。这是由于两个所有者之间在所有权活动范围上的相互交叉而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调整双方的权利、责任,使双方为他们各自的利益而行动,最大限度地增加产出。关于区分所有权与产权,科斯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哪怕所有者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开枪而惊飞了邻居设法诱捕的野鸡,也是不应该的。在这里,科斯说明了两层意思,一是土地与枪的所有权是明确的,所有者在自己的土地上开枪是不违法的;二是枪声惊飞了邻居设法诱捕的野鸡,影响了邻居的所有者权益,枪的所有者不应该开枪。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枪的所有者是否有权在自己的土地上开枪而损害邻居的权益。这种权利显然不是所有权,西方经济学家将这种权利初步定为产权,以便与所有权相区别。产权于是被赋予初步的定义,即人们是否有权利用自己的财产去损害别人的权利。德姆塞茨(Demsetz,1967)对产权所下的定义与科斯所说的基本相同,他指出“所谓产权,就是指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这个定义对产权的解释虽然有些模糊,但比较清楚地指明了产权不同于所有权。前者指的是财产所有者是否有权对别人造成损害或收益,这种权利不是对所有者而言的,而是对所有者与受其影响的他人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后者指的是所有者是否有占有、使用和处置财产以及分配财产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对所有者本人而言的,具有排他性。1.1.3.2 产权的界定与交易成本工厂排放废气污染农户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这一问题属于外部性问题。厂方认为,排放废气是在自己的所有权范围之内,不应受到农户的干预;农户也认为,废气污染农田,侵入了自己的所有权范围,影响其收益,工厂应该负责赔偿。如果不对工厂与农户两种所有权之间的权责利关系予以明确的规定,二者之间就会产生无休止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转。只有把共同财产(如新鲜空气)涉及所有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划分清楚,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权利的转让和重新组合,才能有效配置资源。这种所有者之间权责利关系的划分叫做产权界定。科斯将交易成本分为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要付出的成本、谈判成本及经常性契约的成本。以威廉姆森(Williamson)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对交易成本问题的分析,发展为交易成本经济学。他们认为,交易成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交易成本是为履行契约而付出的时间和努力;广义交易成本则是为谈判、履行合同和获得信息而需要运用的全部资源。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对交易成本做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他把交易成本分为“事先的”和“事后的”两类。事先的交易成本指的是起草、谈判、签约、规定双方的权利和责任等花费的成本,以及保证落实某种协议的成本。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交易双方在签订契约时,需要事先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即界定产权关系,为此必须花费一定的代价。两者之间产权的清晰度越高,付出的代价越小;清晰度越低,代价越大。事后的交易成本指的是交易发生之后为解决契约本身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条款直至退出契约所要花费的成本。其中,一是交易者想退出契约关系必须付出的费用;二是改变契约有关条款必须付出的费用;三是政府解决交易双方的冲突,交易者必须付出的费用;四是为确保契约关系的长期化与连续性而必须付出的费用。1.1.3.3 科斯定理与制度选择科斯的分析是从经济学的一个“神圣教条”,即私有制条件下完全竞争的市场体系(即科斯所讲的定价制度)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一点出发的。他认为:“如果定价制度的运行毫无成本,那么最终的结果(产值最大化)是不受法律状况影响的。”(Coase,1960)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教授把这个思想称为科斯定理,也有人把它称为科斯第一定理。科斯不是没有看到交易成本而一味假定交易成本为零,其实科斯第一定理并不是科斯想说的全部,经济活动中的外部性不可避免,交易纠纷客观存在,法院调解具有必然性,市场交易必须付出成本,这与交易成本为零的假定不相符。面对现实,科斯于是提出,一旦考虑到进行市场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有人把这个结论称为科斯第二定理。
编辑推荐
那么,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可采取哪些市场化政策工具?推行新的政策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基于市场机制的节能减排理论实践与政策》由胡剑锋、魏楚所著,本书就是针对这些重大现实问题,分别从理论、实证、实践和政策四个层面展开综合性的集成式研究。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