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邓久根
内容概要
《中国演化与创新经济学丛书:历史创新体制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基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运用比较创新体制和历史创新体制的方法论,以三个发达国家在赶超时期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并各选取一个当时的主导产业说明,做到史论结合。书中内容结构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部分,说明研究意义与文献述评;第二章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第三章阐述国家创新体系的早期探索。第四章至第六章是主体部分,选取历史上当之无愧的优胜者——英国、美国、德国,阐述它们在赶超时期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第七章为全书的结论部分。首先提炼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经验,然后指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软肋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中国演化与创新经济学丛书:历史创新体制与创新型国家建设》适合政府的各级决策部门、执行部门的相关人员,高校、大中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学生,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科技研发人员及社会大众阅读与参考。
书籍目录
丛书序一 丛书序二 前言 第一章导论:创新与国家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五节文献述评 第二章比较与历史创新体制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架构 第一节演化经济学方法论与演化博弈论的比较 第二节历史与比较创新体制的学术特征 第三节历史与比较创新体制视角下的创新型国家研究框架 第三章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早期探索:重商主义 第一节创新型国家概念界定及其主要动力 第二节哲学宗教格式塔转换 第三节重商主义:国家创新体系创立者 第四节塞拉:国家创新体系思想第一人 第四章英国体系的盛与衰 第一节英国的国家创新战略 第二节纺织业为主导产业的领先市场建设 第三节自由贸易是催生工业革命还是相反 第四节特许公司推动英国走向世界 第五节英国创新体系的衰落 第五章美国体系与美国经济的跨越性发展 第一节美国学派:美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意识形态 第二节两次英美战争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起点 第三节国内经济大循环——培育国内市场规模 第四节闭关锁国为什么还能技术领先 第五节排斥FDI,避免冲击国内产业 第六节农业创新体系 第六章德国复兴的国民体系 第一节德国经济学中的国家体系传统 第二节德国统一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并行 第三节铁路连着你和我——创新体制的国家“联合” 第四节国兴科教 第五节有机化学工业:协同创新的一个例子 第七章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三个国家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经验总结 第二节鉴古知今: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二)产业间的协调问题 从18世纪开始,制造业和农业之间有益的协同性就是至关重要的:成功的农业仅存在于制造业也取得成功的地区。因为制造业比农业有更多的创新窗口。但这还不够,必须有系统论的思想。美国农业西进运动的“就地工业化”对中国西部开发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而我国早期的“工占农利”和今天的“工业反哺农业”依然是板块式思想。三种看似无关的领域——海战、绘图艺术与科技进步——统一起来成为17世纪荷兰奇特的职业:玻璃透镜的制造业,使代尔夫特取代佛罗伦萨成为玻璃透镜制造中心。可见协同效应和累积性生产要素的交互作用是推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增加的真正动力。 (三)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协同问题 美国的出租车司机、理发师的劳动效率几十年没变化,而他们的收入是中国同行业的20倍、海地的30倍,即美国的出租车司机、理发师分享了美国的高创新部门的收益,分享了生产力、科技进步的利益。这些部门生产率增长和美国的生产率增长是不成比例的,但是它们分享了社会其他部门的创新利益。也就是说,协同效应导致了社会水涨船高,否则有些部门就得灭绝。例如,如果不保护农业的话,社会就会动荡不安和不和谐。主流经济学秉持个人主义方法试图看透这一问题,却把它看成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但是国际间的要素流动会导致国际要素价格均等的说法只是痴人说梦,因为国家是在一定范围内提供社会福利的机构。 第二节历史与比较创新体制的学术特征 赖纳特最新研究成果对美国、英国、意大利、荷兰、日本进行了历史和比较分析,并对塞拉1613年的经典文献进行了新的阐释,认为塞拉是第一个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的人。弗里曼也进行了英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创新体系的比较。但是没有提出其研究的方法论。贾根良教授首次结合赖纳特、弗里曼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以新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为基础的、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扩展的青木昌言的比较制度分析和阿弗纳·格雷夫的历史制度分析,分别提出比较创新体制分析和历史创新体制分析的经济学方法论,并进一步结合为历史与比较分析的方法论,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方法论。前者注重纵向比较,后者注重横向比较,旨在揭示历史、制度、技术与国民财富的关系,意欲建立新制度经济学的不同流派,至少是相对应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其理论基础主要是演化经济学。
编辑推荐
《历史创新体制与创新型国家建设》适合政府的各级决策部门、执行部门的相关人员,高校、大中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学生,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科技研发人员及社会大众阅读与参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