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廖育群 页数:180 字数:159000
内容概要
当你走进江西省石城县通天寨国家4A级景区、江西省森林公园、江西省地质公园、2011年江西省优秀新旅游景区通天寨及该县陈坊寨、红石寨等丹霞地貌景区,会令你如痴如梦,流连忘返。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中国科技史研究:第十二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文集》是地貌学家、中国丹霞地貌系统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首届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称号获得者、中山大学黄进教授代表作之一。作者运用地质、地理和地貌学理论,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新技术与新方法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阐述了江西省石城县丹霞地貌的研究历史、地质基础、内外营力及其所形成的丹霞地貌,并分区论述了石城县丹霞地貌的成因、景点,给出了石城县丹霞地貌发育及定量测算公式等。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中国科技史研究:第十二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文集》既是科学论著,也是一本画册,是人们了解自然、融入自然、开阔视野、增长科学知识的良师益友,同时可供地学工作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黄进,男,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享受厅级政治生活待遇的离休教授,曾用名李见贤。1927年8月出生于广东省丰顺县北斗镇下溪村。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同年留校任教至今。曾任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旅游地貌组组长,广东省地理学会理事及地貌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理事长及终身名誉理事长,广东省1∶50万地貌图主编,中国1∶100万地貌图编委、学术秘书及粤、桂、湘片片长。长期从事地貌学和河流动力学的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对地貌制图、地貌坡面发育、地貌分类、河床沙波运动及其推移率测验和推移量计算、丹霞地貌和气压测高仪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改进了国际通用的沙波推移率计算公式。1956年设计出立体绘图仪,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研制的丹霞牌气压测高仪测高误差小于0.5米。截至2012年5月5日,对我国已发现的935处丹霞地貌的905处作了实地考察,对流水作用、崩塌作用、风化作用、喀斯特作用及低等植物作用所形成的丹霞地貌都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并创建了地壳上升速率、地貌年龄、岩壁后退速率和侵蚀速率四条定量测算地貌发育的公式,是全面系统研究中国丹霞地貌的一位学者。2006年5月荣获“首届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称号。已发表论文110篇,出版《丹霞山地貌考察记》、《丹霞山地貌》、《武夷山丹霞地貌》、《山丹霞地貌》等专著。
书籍目录
前言1 石城丹霞地貌概况及研究简史1.1 石城丹霞地貌区的位置和面积1.2 石城丹霞地貌研究简史2 石城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基础2.1 形成丹霞地貌的红层2.2 红层的抗压强度2.3 红层的碳酸盐含量2.4 红层的产状2.5 河源—邵武断裂带的控制作用2.6 节理对丹霞地貌发育的控制作用3 石城丹霞地貌形成的内外力作用3.1 形成丹霞地貌的内力作用3.1.1 550米夷平面3.1.2 350米夷平面3.1.3 河流阶地3.2 形成丹霞地貌的外力作用3.2.1 流水作用形成的丹霞地貌3.2.2 崩塌作用形成的丹霞地貌3.2.3 崩积作用形成的丹霞地貌3.2.4 风化作用形成的丹霞地貌3.2.5 低等植物对丹霞地貌发育的影响4 石城丹霞地貌的分区4.1 通天寨—石马寨丹霞地貌及红岩丘陵区4.1.1 本区范围4.1.2 地貌成因和景点4.2 李腊石—西华岩丹霞地貌及红岩丘陵区4.2.1 本区范围4.2.1 地貌成因和景点4.3 陈坊寨—石耳寨丹霞地貌及红岩丘陵区4.3.1 本区范围4.3.2 地貌成因和景点4.4 淘金坑—仙山下丹霞地貌及红岩丘陵区4.4.1 本区范围4.4.2 地貌成因和景点4.5 洋滩寨—峨嵋寨丹霞地貌及红岩丘陵区4.5.1 本区范围4.5.2 地貌成因和景点4.6 红石寨—鹧鸪寨丹霞地貌及红岩丘陵区4.6.1 本区范围4.6.2 地貌成因和景点4.7 滴水岩—姜家寨丹霞地貌及红岩丘陵区4.7.1 本区范围4.7.2 地貌成因和景点4.8 净莲寺—湖南寨丹霞地貌及红岩丘陵区4.8.1 本区范围4.8.2 地貌成因和景点4.9 石城县其他丹霞地貌4.9.1 河石寨4.9.2 寨脑4.9.3 横江村里东侧4.9.4 吉石5 石城丹霞地貌发育简史及地貌发育定量测算5.1 石城丹霞地貌发育简史5.2 石城丹霞地貌发育几个问题的定量测算5.2.1 石城丹霞地貌区地壳上升速率的定量测算5.2.2 石城丹霞地貌年龄的定量测算5.2.3 石城丹霞地貌岩壁后退速率的定量测算5.2.4 石城丹霞地貌侵蚀速率的定量测算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Standing Firm at Thirty: in Celebration to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Chinese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iu Dun三十而立――祝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倡刘钝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而立之年。30年前的10月6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学史工作者247名,聚集北京,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下简称“学会”)。那天的开幕式是一个高规格的学术集会,作为一只脚还在门槛外的1978级科学史专业研究生,我有幸窥见了当时的盛况。钱三强、茅以升、李昌、于光远、钱临照等科技界的重要人物亲临致辞;夏鼐、白寿彝等文史巨擘到场祝贺,时任中国史学会执行主席的周谷城与国内众多学术单位发来了贺电。这种热闹景象今日已难再现,它是在那个特殊年代里中国科学界、学术界对科学技术史这门学科在制度建设方面显示高度关注的象征。会议期间,与会者采取自愿申请的方式,每人填表一张,交入会费一元,经主席团审批通过,就构成了学会的第一批会员。10年前,在庆祝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成立20周年之际,时任学会理事长之一的席泽宗先生写过一篇纪念文章[1];5年之后,当时的学会秘书长韩健平等也发表了一文,对有关进展作了补充[2]。今天,我受学会领导和第12届中国科学史国际会议组织者的委托,与在座的各位一道,回顾学会30年的光荣历史,分享它的成长历程。因为有上述两篇文章可供参阅,最近5年来的学会工作将是我报告的重点。1.学会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是由中国科技史工作者自愿组织起来,依法登记的全国性、学术性的非政府组织,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属的一级团体会员。它也是国际科学技术史学会的49个国家(或地区)会员之一,是中国科学史家在国际科学史界的正式代表。学会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每三至四年召开一次。自1980年成立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共召开过8次代表大会,先后在1980(北京)、1983(西安)、1986(北京)、1989(北京)、1994(北京)、2000(北京)、2004(哈尔滨)、2008(上海)等年份召开。学会的首届理事长为钱临照,其后有柯俊(2届)、卢嘉锡、席泽宗/路甬祥(俩人共同承担两届)、刘钝、廖育群。可以说,2004年以前担任理事长的都是著名的科学家或中国科学界的领导。学会的日常工作由常务理事会与秘书处主持,自成立以来秘书处及办公室一直挂靠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先后担任秘书长的有李佩珊、黄炜、范楚玉、周嘉华、王渝生、苏荣誉、韩健平,现任秘书长鲁大龙。他们是学会的总勤务。让我们对这些同事,以及所有担任过学会领导工作的老科学家、老前辈表示衷心的感谢。学会的会员主要来自全国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包括教师、研究人员和在读的研究生,也有一些热心科学史事业的业余研究者。现有注册会员1100人。下设16个专业委员会和2个研究分会,即:数学史专业委员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化学史专业委员会地学史专业委员会生物学史专业委员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农学史专业委员技术史专业委员会金属史专业委员会建筑史专业委员会综合史专业委员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咨询工作委员会地方科技史志专业委员会科技史教育专业委员会计时仪器史研究分会传统工艺研究分会2.组织高质量的学术会议自成立之日起,学会就将举办学术会议当作主要工作来抓。早期经费困难,每年仍然举办学术会议达七八次之多。一些会议因其富有成效的组织形式和特殊的主题关注,在学术界一直获得好评。例如,全国青年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旨在为全国范围内从事科学史研究与教学机构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经过多年的运作,该会议已经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论文,组织专家初选,推荐大会报告;每场报告均有专家负责点评,并进行现场互动;又成立青年优秀论文奖评选委员会,严格遵照相关规则对所有的报告打分,再经专家讨论后决定奖项。学子们报告选题丰富、准备充分,专家点评鞭辟入里,异彩纷呈,会场互动气氛活跃。目前,全国青年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已经成为业内青年学子们自我展现和成长的最佳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学会成立30年来,共召开学术会议近200次。其中,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全国数学史学术研讨会、中国地学史学术研讨会、中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中国天文学史研讨会、全国物理学史学术研讨会等,均已形成系列,正在向品牌学术会议的目标迈进。这里值得提一下两个相关的系列国际会议,它们的源头是1982年在比利时召开的一次中国科学史会议。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成立不久,开始与国际科学史同行恢复往来,国内外都有人提出应该组织一次关于中国科学史的国际会议。按照何丙郁先生的说法:1978年他在北京饭店的一个座谈会上,提及自1956年竺可桢、李俨等人出席意大利第8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以来,中国内地学者20多年来在国际舞台上几乎不见踪影,他也多次听到李约瑟对此表示遗憾。在场诸人莫不附和,并提议由何丙郁先生在海外谋划。不久何丙郁先生出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计划任内第一件大事就是举办中国科学史的国际会议。不过此时比利时的李倍始(Ulrich Libbrecht)已经筹到一笔专门的经费,遂建议他在鲁汶大学召开,是为第一届。当时有七八位中国学者获得邀请与会,在20世纪80年代初是相当引人注目的。何丙郁先生遂于次年在香港组织了第二届会议。出席会议的30人中,有14位来自中国内地,以考古学家夏鼐和科学史家席泽宗居首[3]。至此,被冠以“中国科学史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ty of Science in China,ICHSC)的国际学术活动开始向系列化和品牌化的方向发展。前六届ICHSC的时间和地点如下:1st ICHSC 1982 鲁汶2nd ICHSC 1983 香港3rd ICHSC 1984 北京4th ICHSC 1986 悉尼5th ICHSC 1988 圣迭戈(美国)6th ICHSC 1990 剑桥(英国)剑桥会议的召开适逢李约瑟博士九十华诞。为老博士祝寿的同时,一些学者发起成立了一个新的学术组织国际东亚科学技术医学史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East Asian Science,Technology,and Medicine,ISHEASTM), 并决定延续先前的序列而将会名改为“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与此同时,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则决定继续举办ICHSC系列,同时鼓励其会员参加另一系列的活动。于是出现了两个系列并存的情况,即7th ICHSC 1994 深圳 7th ICHSEA 1993 京都8th ICHSC 1998 柏林8th ICHSEA 1996 汉城9th ICHSC 2001 香港9th ICHSEA 1999 新加坡10th ICHSC 2004 哈尔滨10th ICHSEA 2002 上海11th ICHSC 2007 南宁11th ICHSEA 2005 慕尼黑12th ICHSC 2010 北京12th ICHSEA 2008 巴尔的摩13th ICHSC 2012① 13th ICHSEA 2011 合肥3.推动科学技术史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科技史教育近年来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三所高校创建了与科学技术史相关的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西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华大学等众多高校建立了一批科学史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与教学中心。科技史课程开始大规模进入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中。近年来,学会将科技史教育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积极推动科学技术史教育在中国的发展。2007年8月,学会主办了“首届全国科技史教学研讨会”。该次研讨会将科技史专业课程设置与研究生培养,以及科技史课程与大学素质教育作为两大主题。会议对于深化国内一线科技史教育工作者的认识、推进科技史教育的发展、提升科技史学科的地位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些专业委员会在推进科技史教学研究方面,也付出了大量的努力。数学史专业委员会于2005年5月和2007年4月召开了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讨会,体现了专科史在高等院校相关专业中得到重视的现实。2007年底,学会正式成立了科技史教学专业委员会,标志着学会将促进科技史教学的发展当成自己的一项长期任务。4.创建学会网站,优化和拓展学会的服务方式在学会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里,管理和服务工作都有赖于传统的书面作业方式。进入21世纪后,网络信息技术在社会管理和服务领域中的应用日渐成熟,也为学会的发展带来刺激和机遇。2004年10月,学会正式开通了官方网站。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150余家学会中,本学会是最早建立网站的学会之一。网站的建立,优化了学会的管理方式。例如,过去学会每年都需编辑印发通讯等,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和重要的学界消息报告给会员。但是这种方式时效性不强,会员不能即时监督学会的工作,也无法了解学界的最新情况。现在,可以随时将学界资讯、工作动态、有关通知和信息,方便及时地上网,促进了会员及社会相关人士对学会工作的了解和监督。网络信息技术的引入,拓展了学会的服务模式。会员数据库的建设,实现了会员对信息的分享。会员可以通过进入特定的会员社区访问数据库,了解同行的情况,并与各地志同道合的科技史工作者建立广泛的联系等。在网站建设方面,一些专业委员会也走在了前列。例如技术史专业委员会、数学史专业委员会和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等,都建立了自己独立的网站或网页,在加强专业委员会自身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5.推行事务公开,提高社会公信力学会开展各项事业,都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参与;反之,只有信任学会,社会力量才可能关注其发展。因此,学会的一个工作目标就是努力提高自身的社会公信力,从而赢得社会各方的信任和赞誉。社团提高社会公信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让公众知晓学会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而获得他们对学会工作的理解与认同。为此,我们在工作中积极推行学会事务公开,公布学会所组织的活动目标、运作方式及经费使用等情况,在公众中树立服务社会的学会形象。常务理事会在会员代表大会闭幕期间负责领导学会的日常工作,制定规章和一些事务的暂行办法等。学会办公室即时将常务理事会的决议在网站上发布,让社会各方面了解学会的工作动态。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资助的项目日渐增多,学会总是在第一时间向全体会员群发邮件,通知学会项目申报组织事宜,欢迎各方踊跃申报。最近4年来,学会办公室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西民族学院和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先后在学会组织的项目申报中获得资助。学会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会费、学会申请的项目经费、挂靠单位的资助,以及相关科研教学单位对一些会议的资助等。虽然这些经费的额度大小不等,但学会都有义务和责任在合法的情况下使用好这些经费。为了便于社会监督,办公室建立了年报制度,不仅公布每年的主要工作,而且在年报中设有专门的部分,用来汇报当年度的经费使用情况。6.出版学术刊物学会与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共同主办了两个科技史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自然科学史研究》创刊于1982年。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刊登中国古代科技史方面的论文为主,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刊物在继续发表学科史的考证研究论文的同时,较注意鼓励多学科多视角的综合性研究,倡导科学社会史、科学思想史,以及世界科技史和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方面的广阔题材,密切关注国际科学史界、科学界和人文社会科学界的新问题、新方法和新理论,增加“研究讨论”、“书评”以及“学术信息”的分量,同时组建了一个由国际知名科学史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并邀请数位当今活跃在科学史前沿的年富力强的海外学者担任编委。《中国科技史料》创刊于1980年,从1988年起交由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合办。它侧重介绍清末以来的科学与工程技术方面的史料,特别是各个领域杰出科学家的著述、传记、回忆录、创业史和治学方法等;同时,它也发表一些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有影响的外国科学家的生平及工作的介绍性文章。这些史料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面临散佚失传的问题,《中国科技史料》在抢救和整理这些文献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4]。《中国科技史料》2005年更名《中国科技史杂志》。新的办刊方针强调在搜集、抢救和整理史料的同时,加强对史料分析的解释工作,发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研究论文、综述评论、珍贵史料、学术信息、书评、教学研究等,主张以多元的视角开展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以展示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社会文化特征,并以此推动与加强中国的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在长期的办刊过程中,《自然科学史研究》和《中国科技史杂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又不断进行一些调整,使得这两本学术刊物一直保持很高的学术水准。两本刊物连续入选中文核心期刊,并多次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优秀学术期刊。7.加强与台湾地区同行的交流1980年,学会在成立之初就为台湾地区同行保留了两个理事名额。1982年,时任学会常务理事的席泽宗先生,在《中国科技史料》上发表了《台湾省的我国科技史研究》,向台湾地区同行发出了希望开展两岸同行合作交流的信号。席先生在文中写道:“我们欢迎台湾的科学史工作者到大陆来参观访问和进行学术交流,并进行研究课题合作,为提高我国的科学史研究水平而共同努力。”此文在台湾地区同行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从1985年起,两岸同行即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国际会议上频频会面。1991年,新竹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主编的《中国科学史通讯》出版,开始全面报道内地科学史界的学术资讯[5]。1994年,借到台湾地区访问的机会,我们同台湾地区同行就参加学会事宜达成了共识:学会理事会为台湾地区学者留出三个名额,其中一名为常务理事。由此,在学会里形成了与台湾地区同行交流的友好局面,十余年来双边学术往来不断。这是两岸关系不断改善的结果,也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结果。8.走向世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史界一直不断进行着同国际同行交流的努力,即使在相当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1956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等5人参加了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的第8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在会上,中国被接纳为国际科学史学会(现更名为国际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国家成员。后因台湾问题和“文化大革命”,我们一度中断了同该组织的联系。在学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上,大家就重返国际科学史组织及出席其重大活动一案进行了讨论。1981年,席泽宗等8人参加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召开的第16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第二届理事会成立后,柯俊理事长积极推动此事。1985年8月,在美国伯克利举行的第17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以国家成员的身份加入了国际科学史学会,李佩珊当选该组织理事,成为该组织建立以来首位进入理事会的女性学者。其后柯俊、陈美东和笔者本人等也先后被选进该组织领导机构,目前笔者担任着主席一职。自1981年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均组团出席国际科学史大会。2005年7月,学会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在北京成功主办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6]。
编辑推荐
廖育群主编的《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中国科技史研究(第十二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文集)(英文版)(精)》围绕“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中国科技史研究”的主题,就“科技的跨文化传播与比较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医学典籍研究”、“世界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议题进行探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