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符文彬 页数:196 字数:311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司徒铃针灸医论医案选总结了已故岭南针灸大师司徒铃教授的学术思想、临证诊疗思维、临证医案、经典诠释、论著精选、重要遗稿。其学术思想独特,临证思维严谨;运用经典指导临床,病案典型,疗效显著;诠释经典,师古而不泥古;其论著论点明确,指导临床意义重大;遗稿是大师传世之宝。
司徒铃针灸医论医案选是岭南针灸大师的秘传之作,临床实用性强,学术价值高,可供各级针灸医师,中医院校本科生、研究生,针灸爱好者参考。
书籍目录
前言医家小传第一篇 司徒铃教授学术思想研究与总结第一章 司徒铃教授学术思想第一节 注重经络脏腑辨证第二节 倡用循经取穴第三节 善用背俞疗痼疾第四节 妙取五输起沉疴第五节 精于针刺补泻手法第六节 擅长子午流注针法第七节 深刺大椎,独特的经验第八节 善治危急重症和疑难病第九节 开展直观教学,创制电光针灸经穴模型第二章 司徒铃论刺灸法第一节 入针法(进针法)第二节 略论针灸补泻第三节 关于巨刺与缪刺第四节 司徒氏灸法第五节 论针与灸第六节 司徒氏针挑第二篇 临证诊疗思维与处方精要第一节 头痛第二节 眼痛第三节 牙痛第四节 喉痛第五节 胃痛第六节 胁痛第七节 腹痛第八节 腰痛第九节 坐骨神经痛第十节 风湿性关节炎第十一节 痹证第十二节 中风病第十三节 昏迷第十四节 昏厥第十五节 抽搐第十六节 中暑第十七节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上胞下垂)第十八节 核黄疸后遗症第十九节 不寐第二十节 精神病(癫狂症)第二十一节 噎膈第二十二节 呕吐第二十三节 呃逆第二十四节 食物中毒第二十五节 黄疸第二十六节 菌痢第二十七节 臌胀第二十八节 血证第二十九节 疟疾第三十节 哮喘第三十一节 痨瘵(肺结核)第三十二节 心律不齐第三十三节 骨折第三十四节 尿闭第三十五节 产后血晕第三十六节 崩漏第三十七节 痛经第三十八节 针刺麻醉第三篇 医案拾遗第一节 头痛病案第二节 落枕病案第三节 颈椎综合征病案第四节 肩周炎病案第五节 风湿性关节炎病案第六节 胃脘痛病案第七节 消化不良病案第八节 肠痉挛病案第九节 肠套叠病案第十节 胸胁痛病案第十一节 肾绞痛病案第十二节 睾丸痛病案第十三节 急性胃(肠)炎病案第十四节 急性阑尾炎病案第十五节 急性胆囊炎病案第十六节 蛔虫性肠梗阻病案第十七节 酒精中毒病案第十八节 急性黄疸型肝炎病案第十九节 痢疾病案第二十节 呃逆病案第二十一节 噎膈病案第二十二节 中暑病案第二十三节 休克病案第二十四节 晕厥病案第二十五节 面瘫病案第二十六节 中风病病案第二十七节 病毒性脑炎后遗症病案第二十八节 小脑共济失调病案第二十九节 精神分裂症病案第三十节 视神经萎缩病案第三十一节 桡神经损伤病案第三十二节 感冒病案第三十三节 支气管炎病案第三十四节 慢性喉炎病案第三十五节 耳源性眩晕病案第三十六节 荨麻疹病案第三十七节 失眠病案第三十八节 心悸病案第三十九节 盗汗病案第四十节 肾炎病案第四十一节 阳痿病案第四十二节 虚劳病案第四篇 经典诠释、论著选编、重要遗稿第一章 经典诠释第一节 略论《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二节 试论十二经脉主治病候第三节 十四经与脏腑辨证举要第四节 对本经取穴、他经取穴和多经取穴治疗的研究第五节 十四经腧穴主治纲要第二章 论著精选第一节 如何学习针灸学第二节 试论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第三节 经络在临床应用规律上的初步研究第四节 从针灸治疗和试验论证经络学说的主要论点第五节 经络脏腑辨证在针灸治疗上的运用第六节 循经取穴针灸治疗处方原则第七节 背俞穴特异的临床研究第八节 皇甫谧祖师是子午流注针法的倡导者第九节 子午流注取穴治疗急诊痛证281例临床体会第三章 《广东开平国医学社讲义》第一节 相疾病生死秘诀第二节 疾病要穴总诀第三节 温灸术函授讲义第四节 孔穴之意义及部位第五节 温灸药及温灸器第六节 治病部位分论第四章 《针灸秘集》第一节 经穴赋第二节 姚师开讲录第三节 痈疽伤寒二症第四节 《备急灸方》第五节 治疔第六节 考正穴法第七节 考穴取寸法第八节 临证歌赋第九节 经外奇方穴第十节 气类穴义第十一节 血类穴义第十二节 虚类穴义第十三节 实证穴义第十四节 寒类穴义第十五节 热类穴义第十六节 风类穴义第十七节 湿类穴义第十八节 治疗总歌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一篇司徒铃教授学术思想研究与总结司徒老医术精湛,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被患者誉为“妙手神针”。用针灸治疗中风、各种痛症及其他疑难急危重症疗效显著,在教学、医疗和科研中成绩卓著。我们把他的学术思想研究整理如下:第一章司徒铃教授学术思想第一节注重经络脏腑辨证司徒老在针灸临证中,每按辨证施治原则。先通过四诊,运用经络、脏腑、八纲辨证,分析病情,确定病属何经、何脏腑,并辨明疾病的性质,属寒热虚实哪一类,以作出诊断,并分清标本缓急,抓住主要矛盾,确定治则。然后依照治则,结合腧穴主治作用,进行临床取穴配合,组成处方,依针灸性能(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宛陈则除之),决定用针还是用灸或针灸并用,当补还是当泻,往往取得预期治疗效果。他根据《灵枢经脉》所述十二经脉各经“是动病”、“所生病”的虚实证候,归纳认为“是动病”是该经受某种刺激因素的干扰,而造成了经气变动而产生一系列证候。这些证候,不但表现为经脉所过的病变,而且还表现为经气变动而波及所属脏腑产生的病证,治疗上多选本经五输穴,以调整气机逆顺。而“所生病”是出于各种因素影响,形成了经脉脏腑的阴阳虚实偏胜而产生的证候群,它与“是动病”有本质的区别,治疗除选用本经输穴外,还需结合其他配穴法,如俞募配穴法,子母经取穴法及表里配穴法等。例如其治喘证,若外感而致者,常取肺经五输穴治之。若肺脏本身寒热虚实偏胜所致,临床上偏热者,刺少商、商阳出血;偏寒须灸风门、肺俞;偏气虚补足三里以培土生金;痰阻加俞府、丰隆。另外还可根据手阳明“络肺”,手少阴“从心系却上肺”,肾经“入肺中”,肾主纳气,肝经“上注肺”,脾为生痰之源,适当选取合谷、内关、太溪、太冲、太白、脾俞、肾俞、中脘等穴治疗。又中风闭证,因肝阳妄动,风邪直中脏腑所致。司徒氏常取肝经原穴太冲以平肝息风,制止肝阳妄动,依“治风先治血”、“足阳明胃经是主血所生病者”的方法,取手足阳明(多气多血)的合谷、曲池、足三里,用泻法刺之,以降其逆气,和血息风。他认为针刺用太冲、足三里、曲池,用泻法有降压作用。如针刺后血压下降,仍昏迷不醒者,可按“病在脏取之于井”,速刺十二井穴以泻热开闭,刺人中开窍醒神。
编辑推荐
《司徒铃针灸医论医案选》是岭南针灸大师的秘传之作,临床实用性强,学术价值高,可供各级针灸医师,中医院校本科生、研究生,针灸爱好者参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