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俊传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韩汝玢,石新明  页数:266  字数:357500  

前言

柯俊先生是国际著名金属物理学家、科学技术史学家和教育家,由于在奥氏体中温转变——贝氏体方面的学术成就,被国际同行称为“贝茵体先生”(Mr.Bain)。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奋斗在冶金、材料科技界、教育界、工业界、考古界,情系矿冶,悉育桃李,成就了辉煌的钢铁人生。    我与柯俊先生都是浙江人,先生来自黄岩,我来自崇德。我们之间的缘分始自1954年。那一年的秋天,怀着为祖国工业化奠定物质基础的理想,我考入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学习电冶金。来到学校不久,便见到了在校园内骑着一辆英国“蓝羚”牌自行车的、风华正茂的柯俊先生,对这位留英归来的著名教授同学们都充满敬意。    柯俊先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先生作为天津市学生联合会的骨干之一,高举着“天津学生请愿团”的大旗,组织和领导了天津学生的“一二·一八”大示威。1937年7月天津沦陷后,先生流亡到武汉,在武汉大学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业。大学毕业后,先生参加到抗日战争中,先是负责民营工业的搬迁工作,后赴越南、缅甸、印度组织抗战物资的运输。后来,先生怀着“科技报国”的理想赴英国留学,博士毕业后取得伯明翰大学的终身教职。新中国成立后,先生毅然决定回到祖国,并对挽留他的朋友说:“我来自东方,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一吨钢在那里的作用,远远超过一吨钢在英美的作用,尽管生活条件远远比不过英国和美国,但是物质生活并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重要的。”当得知了先生的这席话时,在校学习的我们都深受感动。这也更激励和鞭策着我们刻苦学习,坚定钢铁报国的决心。“文化大革命”期间,先生受到不公正待遇和残酷批判,然而依然坚定对社会主义祖国、对党的信仰,并在拨乱反正后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柯俊先生是一位具有战略思想的科学家、教育家。早在英国学习和任教期间,先生就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果。回国后,他预测到金属材料学与固体物理紧密结合的国际学术趋势,和冶金工程日益需要物理化学的理论支持才能不断创新,提出了工科大学要走理工结合的发展道路,并在母校创立了物理化学系,开创了新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和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培养理工结合的科技人才。在那段物质条件艰苦、政治运动频繁的岁月里,先生以对科学事业的忘我追求,立足国情,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开展了耐热合金、永磁合金、半导体材料、超低碳贝茵体钢等一系列战略材料的研究,并非常注重解决工业生产、国防工业中的实际问题。“文化大革命”后期,先生提出将研究冶金、材料的科技手段与考古工作紧密结合,开拓了冶金科技考古的学术方向,并在母校创设了科学技术史国家重点学科。20世纪90年代初,先生积极推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并在母校组建了被誉为“大材料”的教育改革试点班,为我国新世纪工程教育改革探索了宝贵经验,产生了重要影响。1996年先生在《钢铁发展与人类文明——驳钢铁工业是夕阳工业》一文中做出的许多预测,在今天已经或正在变成现实。    柯俊先生学风严谨、淡泊名利、提携后学,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出了光辉榜样。母校的师生们都知道,柯俊先生治学非常严谨。他曾给自己指导的博士生投弃权票。他与考古部门合作,如果考古报告不发表,他主持的相关鉴定报告就不发表。先生的严谨学风,使得他在学术界赢得广泛尊重。正是以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钢院人的严谨治学,奠定了母校“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对于名利,先生非常淡泊,他受邀到大学、企业、研究机构做报告,不讲排场,甚至自付旅费,退邮酬金。每次见到先生,他都是异常忙碌,他常说:“知识分子从来都是二十四小时工作的。”先生关爱后学,为祖国培养青年学术人才不遗余力。他利用自己在国际学术界的人脉,不知推荐过多少学生、青年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深造,他们中的一些人现已成长为院士、长江学者或优秀的科学家。    《柯俊传》生动记录了先生一生的光辉历程和奋斗足迹。读完这本传记,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地感到,在柯俊先生的身上,集中体现了老一代科学家爱国主义的报国情怀、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品格。《柯俊传》的出版是我国冶金、材料界的一件文化盛事,也是母校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一项标志性成果。相信这部传记,对于启发年轻一代科技、教育工作者如何严谨治学,如何教书育人,如何成长为创新型、战略型科学家和教育家,都有重大的启迪作用,是一本难得的人生教材。作为后辈的我们,当永远以先生为榜样,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不懈奋斗!    祝愿尊敬的柯俊老师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祝愿亲爱的母校——北京科技大学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2012年10月17日

内容概要

柯俊院士是国际著名的金属物理学家、科学技术史学家和高等工程教育家。“一二·九”运动时期,他是天津“一二·一八”大示威的重要组织者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他是穿梭于越南、缅甸、印度密林群山之中的物资运输队长。留英期间,他在钢中首次发现贝茵体切变机制,是贝茵体相变切变理论的创始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创办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和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是中国金属物理学科的奠基人。“文化大革命”后期,他将现代实验方法引入冶金考古研究,是中国定量冶金考古研究的开创者。20世纪90年代初,他积极推动了国家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领航员。
《柯俊传》以翔实的事实、丰富的图片,全面介绍了柯俊在各个时期的奋斗足迹和轶闻趣事,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结草衔环,容图报于未来”的爱国情怀。《柯俊传》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特别是青年学生、文化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及各级党政部门干部。

作者简介

韩汝玢 1934年8月生,河北省清苑县人,中共党员。1956年北京钢铁学院金相热处理专业毕业留校,担任金属物理教研组助教、讲师和柯俊秘书。1961~1964年北京钢铁学院金属物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师从柯俊。1977年调至冶金史研究所任职,历任副所长、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冶金技术史,共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中国古代钢铁技术的发展历程”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3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与柯俊合作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一书,四次协助柯俊组织和参加冶金史国际会议,历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金属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筹)常务理事等职。
石新明 1974年1月生,山西省闻喜县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科学技术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师从柯俊院士。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主持创建了全国第一门《大学生社会实践》国家精品课程,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曾任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校团委书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等职,兼任柯俊秘书(1999~2004年),共青团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北京科技大学第十届党委委员。现任职于共青团中央学校部。

书籍目录

总序(路甬祥)序言(徐匡迪)上篇第一章 黄岩柯家一、三君八俊满橘乡二、追溯元代柯氏三、石榴花开的日子四、柯氏儿女皆俊杰第二章 辗转求学一、那些少年往事二、第一次流亡三、就读河北一中四、两年的预科班生活五、动荡时势下的多彩大学生活六、走在抗日游行队伍的最前排七、辗转武汉求学路第三章 八年抗战一、投身民族抗战的热潮二、负责民营工厂督迁工作三、督迁大冶各厂矿四、最后关头的武汉抢运五、亲历武汉的沦丧六、辗转抗日到越南七、艰苦运输中的趣事八、重庆遭日军轰炸九、恪尽职守在缅甸十、穿梭在密林群山之中十一、不辱使命——在印度第四章 留英十年一、科技救国赴英伦二、师从顶级大师汉森教授三、伯明翰大学的终身讲师四、志同道合“下午茶”五、结婚日选在“九·一八”六、“结草衔环,容图报于来世”七、祖国,我回来了!八、关爱父母,抚育弟妹中篇第五章 志存高远 忠诚教育事业一、毅然走进钢铁学院二、创建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和筹建金属物理化学专业三、创建科学技术史研究生专业四、“文化大革命”中的师者五、花甲老人光荣入党六、重视幼儿及少年教育七、“我的科技馆情缘”八、“没有围墙的大学”九、言传身教 全面关心青年人的成长十、勤奋好学 不断更新知识第六章 穷格物理 业终大成——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一、阐明钢中过热和过烧机制二、贝茵体相变切变理论的创始人——国际称道的Mr.Bain三、发展马氏体相变动力学四、结合国情发展研究应用新材料五、重视战略工业传统金属材料的研究推广六、促进半导体缺陷结构研究七、发起和指导超级钢的研究八、参与国防工业科研九、担任《金属学报》主编十、远见卓识 创建学会十一、服务社会 矢志不渝第七章 中国电子显微镜事业的先驱者一、全国首开电子显微学二、电子显微镜实验室的艰辛历程三、悉心培养中国电子显微镜人才四、友好的中日电子显微镜交流五、填补国内电子显微镜教材的空白第八章 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开拓者一、走进冶金史的长河二、三个“世界之最”三、中国冶金史研究的重大发现与新进展四、BUMA:世界冶金史的纽带五、获“Iron Master”称号六、走向灿烂的未来下篇第九章 中国金属物理专业的奠基人一、勾勒金属物理专业发展蓝图二、为创建金属物理勤学俄语三、金物大楼系心血四、“资产阶级名利思想的典型”五、“四大名旦”同台唱六、非常“4+1”会议七、讲义中的辛勤汗水八、“请进来,送出去”九、金属物理 桃李满天下第十章 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一、“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所与国外合作的高校二、北京科技大学加速走向国际舞台三、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积极促进者和执行者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份重要报告五、适应21世纪工程教育改革的尝试附录A 柯俊院士主要经历/获奖情况附录B 柯俊主要著作目录附录C 部分约稿辑录后记

章节摘录

1931年9月,14岁的柯俊进入位于沈阳郊区北岭的辽宁三中读高中一年级。正当他满怀憧憬地迎接紧张而充实的高中生活时,“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并迅速侵占吉林、沈阳。由于辽宁三中地处沈阳北陵郊区,环境相对安定,学校仍组织老师和学生坚持上课。白天柯俊与伙伴们在教室里提心吊胆地上课,晚上从城里不断传来飞机的轰鸣声和刺耳的警报声,大家不敢在宿舍里睡觉,只好藏到学校附近的高梁地里过夜。    为了打听城里日军人侵的情况,校长亲自进了一趟城。结果他带回一条让全校师生伤心至极的消息:沈阳已经沦陷。学校被迫停课,师生们纷纷收拾行李陆续回家。然而,让柯俊惆怅的是,长春已经沦陷,铁路又由日本人管理,北行回家已不可能。此时,柯俊想到了家住天津的小叔,于是他和另一位年长几岁、河北籍王姓同学计划南下,逃往关内。他和王同学步行一天多,次日傍晚时分来到沈阳皇姑屯车站。此时,从沈阳开往关内的载客列车已被迫停运,柯俊和同学便偷偷爬上了去往关内的运煤车。经过整整一天的奔波,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时才感觉到“五脏庙”早已闹起了“革命”。于是,年长的王同学独自下车买吃的,不到一刻钟的工夫,王同学买回了油条、大饼,然而他兜里仅存的20元钱却不知何时被人偷走了。这对于逃难途中的两人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幸好柯俊手中还有少许零钱。    第二天早晨,汽笛长鸣,火车缓缓启动,柯俊的心情却难以平复,日本人的入侵使他有家难回,朝着与回家相反的方向流亡,14岁就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一切前途未卜。经过半天多行驶,火车停在沟帮子车站。刚开始,柯俊等人以为是旅途暂作停留,然而过了许久,火车仍没有开动,大家去找站长,才得知此货车就此停开不再前行。就在人们和车站交涉的时候,从小在铁路边长大的柯俊看到了站台上信号旗下垂,这表明将有另一趟运行方向相同的列车驶过。于是他赶紧招呼同伴准备在火车进站减速时快速跳上去。个子比较高的同伴迅速跳上了列车,又将柯俊拽了上去。由于逃难人多拥挤,从沟帮子到锦州段,柯俊一直都站在踏板上,身体半悬在车外,仅靠双手紧抓着车门的扶手来支撑身体,夜风嗖嗖地刮在脸上,如刀割般疼痛。直到过了锦州他才终于挤进了车厢。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颠簸,第二天清晨火车终于缓缓地驶进了天津站。    P11-12

后记

撰写《柯俊传》起意于2006年,我们希望以此作为献给先生90华诞的礼物,更希望以此为载体与全校师生共同分享先生的精彩故事和人生智慧。但先生一生勤勉,惯于淡泊,且不喜张扬,此意一经知晓,便多番劝阻,不愿成稿。    2006年末,先生因病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全校师生都非常关心先生的病情,纷纷到医院探望。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采访先生的好时机,一来先生在医院养病,暂停一切工作,有时间接受访问,二来有计划地安排师生轮流与其聊天,有助于分散先生的注意力,促进身体康复。    2007年1月28日晚7点半,在时任北京科技大学团委书记石新明的带领下,王丽莉、杨瑞栋等同学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始了第一次采访。之后,在病榻上,先生陆续给我们讲述了很多以往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旁征博引,议古论今,让我们受益匪浅。在先生的笑谈中,我们记录下先生的两次流亡、两次进当铺、八年抗战、留英十年等事迹。感受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先生的拳拳爱国之心,谈及年少时代的流亡,先生悲叹的是山河的破碎、国家的落后;谈及在越南、缅甸、印度工作的种种,先生不提工作辛劳,只提国内外差距;谈及在英国的留学生活,更多的是将国外大学的办学模式如何运用到国内教育上……    此书撰写历时5年有余,期间多次中断。每每修稿,皆不甚满意,材料整理撰写之间,愈觉难以描绘先生风范之一二。但为早日与众共享先生之教诲,品先生之风德,虽挂一漏万,仍将此拙本献出,以飨众人期盼之意。    本书系师生集体创作完成的。石新明、王丽莉、杨瑞栋、于伟、刘伟(冶金学院)、周意、马海等人多次采访,将录音转为文字,并与牛犁、刘伟(文法学院)、乔保娟、谢甘霖、张子强、冯子同、陈希、王进、王婷、姚远、张治宇、贺亮等同学共同完成初稿。后韩汝玢、石新明、潘小俪、王丽莉、周意、侯晓敏、关望、于伟、赵博、牛犁、马海、彭彬、侯锡贝等对此稿进行数次修改,韩汝玢、石新明又进行了补充、统稿。    衷心感谢柯若仪、柯若伦、柯若儒、柯英、柯明、王润、李静波、黄务涤、张挺、丘亮辉、王佩璇、朱元凯、刘建民、吴杏芳、柳得橹、蒋柏林、褚幼仪、陈梦谪、杜国威、吴坤仪、洪彦若、蒋恒、孙淑云、梅建军、李延祥、李秀辉、潜伟、李晓岑、章梅芳、程瑜、陈坤龙……他们或接受采访,或参与修改,或提供图片、资料线索,提交与先生合写的文章。姜曦在搜集她的博士论文资料时,也特别关注柯先生在重庆档案馆、武汉大学档案馆保存的珍贵资料;田实专门去柯先生家中摄影。特别要提到的是韩汝玢、柳得橹两位有心人,她们有意搜集和保存先生的相关资料已经有20余年了,此书的很多资料、照片都由她们提供。她们虽年逾古稀,仍夜以继日地搜集材料、修改章节,甚至亲自扫描图片。从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她们对柯先生的崇敬、爱戴之心,对此书的慎重之情,让晚辈们感动备至。    柯先生的爱人邱绪瑶教授与柯先生同龄,是燕京大学经济系的高材生,当年“一二·九”运动的参与者。得知我们在梳理柯先生的故事,已至耄耋之年的她细心提供许多素材和照片,并亲自口述、撰写相关章节内容。我们为两位老人65年的伉俪情深所深深感动。然而,令我们非常悲痛的是,就在这本凝聚着她心血和爱意的书出版前夕,敬爱的邱绪瑶教授于2012年8月30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她离开的日子,正是北科大开学、新生入校的时候,我们永远怀念她。    2010年5月,得知中国科学院院士局组织编写“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大型丛书,《柯俊传》被列入其中。同年6月送初稿请张兴钤院士、师昌绪院士、叶恒强院士、柯伟院士审阅。他们都提出了宝贵意见,为本书的成稿做出了贡献。对这些宝贵意见,编著者尽量在改稿中予以采纳、认真修改。联络员王丽莉为本书的录人、编排、加注、与科学出版社编辑联系等,任劳任怨,默默地做了许多工作。《柯俊传》五改书稿,终于出版。在此,对六年来先后参与、支持此书出版的院士、教授、年轻晚辈、亲属,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衷心感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校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院士为本书题词,感谢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校友为本书撰序。    编者    2012年10月

媒体关注与评论

  柯俊先生是中国冶金、材料教育界、科技界的一代宗师,为新中国的冶金工业,特别是钢铁置业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呕心沥血,功勋卓著。  ——刘淇    柯俊院士是我国金属物理专业奠基人,古代冶金现代实验方法开拓者和我国工程教育改革领航员。  ——师昌绪    柯俊对电子显微学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带领当时还年轻的金属学家,把现代电子显微学方法引入冶金考古学研究。  ——郭可信    百年以来,中国和世界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迁。《柯俊传》这部书,以生动的文学笔雏、忠实而深刻地记述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如何在这样的历史洪流里。以他高贵的品德,丰富的学识和坚卓的毅力,对祖国、对科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读之令人起敬  ——李学勋    《柯俊传》的出版是我国冶金、材料界的一件文化盛事。也是母校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一项标志性成果  ——徐匡迪

编辑推荐

柯俊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材料物理学家、科学技术史学家,兼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柯俊传(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由韩汝玢、石新明编著,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大型图书出版项目《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之一,为学部重点出版项目。柯俊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主要奠基人,以“结草衔环,容图报于未来”的信念,分别婉拒美、德、英等国各大学研究所的邀聘,于1953年绕印度回国。他对西方学者的名言:“我来自东方,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那里1吨钢的作用,远超过在英美的作用,尽管工作条件差,但是物质条件并不是一切。”代表了中国爱国志士的铮铮誓言。本书适合广大青年学生、科技工作者阅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柯俊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