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况涛,张秀芳 主编 页数:173 字数:263000
内容概要
《生理学》由况涛、张用芳主编,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进行编写,科学性强,文字精练,条理清晰,内容生动,图文并茂。内容突出以下特点:各章节开始均有引言,或贴近生活实际或密切联系临床,引人人胜,为开展教学创设好学习情境。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护考能力要求,本书特别强化“案例版”创新教材编写理念,在重要理论环节均增设了典型案例,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上由被动变主动,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因势利导,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护考通过率。此外,考点、链接等内容丰富了课程资源,开阔了学生视野。
《生理学》可供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助产专业师生使用。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1节 概述
第2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第3节 机体与环境
第4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第2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1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第2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第3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第3章 血液
第1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2节 血浆
第3节 血细胞
第4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第5节 血量、血型与输血
第4章 血液循环
第1节 心脏生理
第2节 血管生理
第3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5章 呼吸
第1节 肺通气
第2节 气体的交换和运输
第3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6章 消化与吸收
第1节 消化道各段的消化功能
第2节 吸收
第3节 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第7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1节 能量代谢
第2节 体温
第8章 尿的生成和排放
第1节 尿的生成过程
第2节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第3节 尿液及其排放
第9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1节 概述
第2节 视觉器官
第3节 位、听觉器官
第10章 神经系统
第1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第2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第3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第4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第5节 脑的高级功能
第11章 内分泌
第1节 概述
第2节 下丘脑与垂体
第3节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内分泌
第4节 胰岛内分泌
第5节 肾上腺内分泌
第12章 生殖
第1节 男性生殖
第2节 女性生殖
实验指导
第一部分 实验总论
一、生理学实验课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二、生理实验室规则
第二部分 实验各论
实验一反射弧分析
实验二制备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
实验三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
实验四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实验五ABo血型的鉴定
实验六蛙心搏动观察及心搏起源分析
实验七正常人体心音听取
实验八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实验九正常人体动脉血压测量
实验十哺乳动物血压调节
实验十一胸膜腔负压及其周期性变化的观察
实验十二人体肺活量的测量
实验十三呼吸运动的调节
实验十四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实验十五视力检测
实验十六视野测定
实验十七色盲检查
实验十八声波传导途径
实验十九瞳孔对光反射
实验二十人体腱反射检查
生理学教学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自测题选择题参考答案
章节摘录
同学,当你踏进医学的大门,当你决定用你的爱心和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为人们的健康贡献力量时,首先要学习的课程之一就是《生理学基础》。为什么要首先学习《生理学基础》呢?因为本书讲述的是正常人体的生命活动和规律,通俗来讲就是说明我们正常人能做什么活动;为什么要做这些活动;这些活动有什么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等。万丈高楼平起,我们要防病治病,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病了”,简单来说所谓“病”就是我们正常的活动“不正常了”。要了解“不正常”,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正常”。通过本书的学习,就是让我们知道“正常”是怎么样的,从而为后续的临床课、专业课打好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就让我们从本章绪论开始学习。第1节概述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分支。生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正常的机体。生理学研究的内容是正常的机体的命活动及其规律,包括组成我们的九大系统、各个器官、众多的细胞有哪些正常活动,它们之间又是如何协调统一、相互制约以一个鲜活的、完美的整体来进行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有什么变化规律的科学。生理学是建立在正常人体形态学基础上的,是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之一。它与临床医学及护理有密切的关系,19世纪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克劳德・伯纳德(ClaudeBernard)曾经十分中肯地指出:医“学是关于疾病的科学,而生理学是关于生命的科学。所以后者比前者更有普遍性。这就是为什么说生理学必然是医学的科学基础……”。简单来说就是“要了解正常的才能知道什么是不正常的”,所谓疾病就是正常人体“不正常了”。故生理学对临床医学具有指导作用,我们只有先学好生理学,才能进一步学好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学等基础学科以及为临床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只有掌握了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规律,才能正确地认识疾病、防病治病,为促进身体健康、延长人类寿命提供理论依据和优良的服务。生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学习该门课程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既要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实验技术操作,用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应用,用丰富的实践应用来理解基本理论知识,并在实践应用中培养创新思维。此外,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都是整体活动的一部分,而功能活动又与环境保持密切联系,同时还受到人类语言、文字、心理状态、经济状况等社会关系因素的影响。在学习本门课程中,首先要密切联系我们自身以及我们自身的日常生活实际,以辩证统一的观点去看待机体的一切功能活动;并从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角度来综合观察和理解这些活动。第2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自然界中生命的具体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但不同生命之间基本组成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着很大的同一性,主要包括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一、新陈代谢任何活着的生物都必须不断地从环境中摄取物质以维持生命的存在,以不断地积累能量和更新自我;同时,也不断地分解自身物质释放能量来供生命活动所需,并将废物排出体外。机体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交换并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它包括同化和异化作用两个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前提。故新陈代谢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小芳,16岁,入学1个多月,总觉孤独、与同学几乎不讲话,总感觉乏力,提不起精神,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走神,有的同学说小芳性格怪异。问题:1.小芳是性格怪异吗?2.小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二、兴奋性考点:兴奋(一)兴奋性的概念兴奋性是指机体或组织能对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生命是生存在性的概念特定环境中的,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就会作出相应的变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生理学中将这种能引起机体或组织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称为刺激;而把受刺激后机体功能活动发生的变化称为反应。如同学们刚入学时,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开始会出现生疏孤独感、饮食起居不适、人际沟通不畅等。此时,你们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通过与同学沟通、交流,去熟识新环境、适应新环境,在新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快乐地成长。这就是兴奋性的最好诠释。(二)反应的基本形式刺激的种类很多,可分为物理的,如声、光、电、X线、温度、气压等;化学的,如药物、酸、碱等;生物的,如细菌、病毒、寄生虫、动物等;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机体反应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即兴奋和抑制。兴奋是指接受刺激后机体活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抑制则是指接受刺激后机体活动从有到无,从强到弱的过程。(三)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能引起反应的,刺激要引起反应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变化频率、持续时间,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刺激强度。生理学上把刚能引起机体或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阈值、刺激阈)。据此,可将刺激分为:阈上刺激,即强度大于阈强度的刺激;阈刺激,即强度等于阈强度的刺激;阈下刺激,即强度小于阈强度的刺激。另外,阈强度也可作为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组织兴奋性高,产生反应所需的阈强度就小,反之就大,即组织兴奋性高低与阈强度成反变关系。三、生殖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都有一定寿命,但通过自我复制即生殖活动可使生命得以延续。生殖是指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就能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子代个体的过程。有了生殖,生命能就得以延续。第3节机体与环境任何生命都是生存在特定环境中的,脱离环境、机体或细胞都将无法生存。对于人体而言,生存的环境有外环境与内环境两种。患者,女性,53岁,肥胖,5年前出现烦渴多饮,就医检查空腹血糖为11.67mmol/L,诊断为糖尿病。给予降糖药治疗。今日用药后突然出现明显饥饿感,心悸、乏力、手震颤等低血糖症状,立即自行口服糖水后症状缓解。问题:1.为什么血糖水平过高、过低都有危害?正常人血糖水平应保持什么状态?2.除血糖外,你知道正常人还有哪些指标也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呢?3.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作什么?有何生理意义?一、机体与外环境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中气候、光照、山川、河流、森林等各种物质因素的总和,它是人体生存的物质环境,人的一生所需要的物质均来源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文化教育、经济状况、生活习惯、人际关系、心理状态等,在当代,它对人体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日益显著。外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风调雨顺的自然环境,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使人体健康成长,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反之,则会阻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同学们要爱护、保护好自然环境,努力打造一个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我们能愉快地学习、健康地生长。二、内环境及其稳态(一)内环境的概念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细胞。但人体的绝大部分细胞是并不能直接与外环境相接触。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人体重的60%是体液,它分为两部分,2/3存在于细胞之内称细胞内液,其中,1/3存在于细胞之外即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脑脊液等。内环境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为细胞提供必要的理化条件和营养物质并接纳细胞代谢的终产物,使细胞的功能得以正常进行。考点:稳态(二)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的概念及其正常情况下,内环境中各种理化因素(如营养成分、各种离子浓度、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生理意义等)经常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稳态。内环境稳态是细胞保持正常生理功能和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的特点是相对恒定而不是固定。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就会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就会使内环境条件发生改变;同时,外环境变化也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内环境稳态。而机体可通过呼吸、消化、排泄、循环等系统的活动及时补充内环境消耗的营养物质,排出的代谢产物,使内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如果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细胞新陈代谢将不能正常进行,机体就会发生疾病,甚至危及生命。第4节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正常情况下,环境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人体能适应复杂的环境的变化,对环境变化产生恰当的反应,达到人体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同时人体各系统的活动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保持其自身的稳态,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机体有一套完善的调节机制,能对人体功能进行调节。一、人体功能活动调节的方式人体功能活动调节的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学生在入学体检时,有一项检查项目是医生要求体检者坐在凳子上屈起一侧膝关节,然后医生用一个小塑料锤子在膝关节前敲一下,体检者的膝关节就会伸直,这是为什么呢?膝关节为什么有这个反应呢?问题:1.这个现象是我们前面学过的反应吗?2.如果被检查的是一个瘫痪患者,会有这个现象吗?(一)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种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它是人体功能活动调考点:反射节的主要方式。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准确、短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在中枢的概念及反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应称为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射弧的组成称为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图1-1)。感受器接受刺激,传入神经将刺激信息传导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整合信息并通过传出神经将信息传到效应器产生反应。每一种反射,都有自己具体的反射弧,例如,体检时检查的膝跳反射弧,食物进入口腔引起唾液分泌等。反射弧的完整是反射进行的必要条件,反射弧中任何部分受到破坏,反射活动都将消失。人类的反射活动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表1-1)。非条件反射是指在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性反射等。这类反射能使机体初步适应环境,对个体生存与种系生存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它是人和动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反射活动。它既可以消退也能再建立,数量可以不断增加,当生活环境改变时条件反射也跟着改变。因此,条件反射比非条件反射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能适应复杂变化的生存环境。表1-1人类反射的分类及主要特点反射类型反射特点非条件反射①先天获得;②反射弧固定,不会消失;③数量有限;④中枢在大脑皮层下①后天获得;②反射弧不固定,可以消失;③数量无限;④中枢在大脑皮层;⑤能对第二信号条件反射系统起反应“生理学无冕之王”―――巴甫洛夫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生于俄国中部梁赞镇的一座小木屋里,从小养成了坚忍不拔的执著精神。一次偶发的事件,有个猎人枪支走火,子弹射进了腹部,伤口长期不愈,留下一个通向胃部的小洞,透过这个瘘管,可以观察到胃的活动。巴甫洛夫想:为什么不通过瘘管来观察体内器官活动呢?于是他开始了生理学发展史上最有意义的实验。他在狗的面颊上切开一个小口,观察唾液分泌对灯光、食物的叠加刺激的反应情况,通过反复不懈地实验,他发现了“条件反射”及理论。所以,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成功就属于你!(二)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体液因子(主要是激素)通过体液循环(主要是血液循环)对靶器官、靶组织所实现的调节。如体液中的激素通过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发挥调节作用,称为全身性体液调节。而某些细胞分泌产物和代谢产物(如组胺、激肽、前列腺、腺苷、乳酸、H+、CO2等)扩散至细胞周围,影响邻近细胞的功能活动,称为局部性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在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不是决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体液调节实际上就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这种由神经调节为主导、有体液调节参加的复合调节方式称为神经-体液调节(图1-2)。图1-2神经-体液调节示意图(三)自身调节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通过自身功能状态的改变对刺激产生一种适应性反应的过程。例如,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波动时,肾血流量可通过改变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的口径来保持相对稳定;心脏能根据回心血量的多少自主调节收缩力等。自身调节是一种简单原始的调节方式,特点是调节幅度较小、灵敏度低、范围比较局限。二、人体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调节过程与现代工程控制技术中的控制过程有许多相同的规律,因此,借用现代工程控制技术和术语来解释人体功能调节。人体的调节可看做是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图1-3)。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闭合回路,由控制部分(反射中枢、内分泌腺等)和受控部分(效应器、靶器官等)组成。图1-3人体功能活动的反馈调节模式图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之间有双向信息联系,控制部分发出控制信息调节受控部分的功能活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调节;而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息影响和修正控制部分的作用就是反馈。这种由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活动的作用,称为反馈调节。根据反馈信息的性质和作用不同,可把反馈调节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种。(一)负反馈考点:负反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结果抑制或减弱控制部分活动的反馈。在馈的生理意人体功能活动调节过程中负反馈占绝大多数。负反馈的生理意义在于为维持机体各种生理义功能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如人体血压等各种正常值的稳定。(二)正反馈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一致的反馈,结果使控制部分活动作用加强,从而使受控部分的作用再加强。在人体功能活动调节过程中正反馈为数不多,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某种生理过程逐步加强,迅速达到并完成某种需要的状态和水平。如血液凝固、分娩、排尿等过程均为正反馈调节机制。正因为有了反馈,才使得人体功能活动调节过程更加适度、适时、精确、恰到好处。6一、名词解释1.兴奋性2.阈强度3.内环境4.反射5.负反馈二、填空题1.生命的基本特征有、、等。2.反应形式分为和两种类型。3.兴奋性与阈强度成关系,组织兴奋性越高,所需阈强度,生理学通常把、、、称为可兴奋组织。4.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和短暂,它是机体最的调节方式。5.反馈调节分为和两种。正常机体多见的反馈是,其作用是维持。三、选择题A1型题1.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A.刺激B.反应C.反射D.兴奋E.兴奋性内环境是指()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液D体液E细胞浆液调节的基动方式是()神经.本活.A.反应B.反馈C.反射弧D反射E兴奋生命.基本特征.中最基本的是(A.新陈代谢B.兴奋性C.D.兴奋E.反馈)自我复制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何种状态()A.相对恒定B.随机多变C.固定不变D绝对平衡E以上均不正确机体稳态要反馈方式是()维持.的重.A.反馈B.负反馈C.正反馈D.前馈E.自动反馈四、简答题1.举例说明兴奋与抑制的区别。2.简述内环境稳态的特点及其生理意义。3.举例简述负反馈的生理意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