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尔宓选集·下卷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谢和平 编  页数:535  字数:875250  

内容概要

《赵尔宓选集·下卷》选择汇编赵尔宓院士在两栖纲和爬行纲动物分类学方面几十年的研究成果。本选集所收录的文章都是曾经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的文章,在此作一汇编并增加了一些新的照片。内容包括中国安徽、四川二郎山、福建、湖北、湖南、海南和西藏南峰地区爬行动物(安徽、二郎山和西藏南峰地区尚包括两栖动物);国外(如英属维尔京群岛及温带东亚地区)的调查结果;以及蛇类种下和种上的分类研究。《赵尔宓选集 下卷》重点内容是蛇类的研究,也包括部分两栖动物、龟鳖类和蜥蜴类的研究。纵观全书能大致了解赵尔宓院士的研究范围和历程。
《赵尔宓选集 下卷》可供动物学专业的研究和教学人员阅读,可供有志于研究两栖纲和爬行纲动物的人士参考。也可供生物多样性研究等相关领域的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谢和平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篇 中国若干地区的调查研究安徽省两栖爬行动物调查初步报告四川省二郎山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报告福建省爬行动物调查及其校正名录湖北省西部爬行动物初步调查湖南省爬行动物初步名录及其地理分布南峰地区两栖爬行类区系An Eight-Month Survey of Reptiles on Hainan Island第二篇 国外两栖爬行动物的调查研究记英属维尔京群岛的两栖爬行动物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Amphibians in Temperate Eastern Asia第三篇 种下或种上分类研究我国蝮蛇种下分类的探讨剑蛇属中国产种类的分类学研究我国蛇类几个种与亚种的讨论我国几种蛇的种下分类Infraspecific Classification of Some Chinese Snakes第四篇 有尾两栖动物的研究横断山区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巴鲵属的模式种的命名应予订正中国小鲵100年我国有尾类分类学中的几个问题及其名录巴鲵属犁骨齿列形态的研究及其与北鲵属属征的订正秦巴北鲵的分类地位,兼论黄斑拟小鲵是它的异名第五篇 无尾两栖动物的研究黑斑蛙卵在水外发育的观察Microhyla inornata Boulenger,1890 Found in Mainland China,with its Karyotypic ReportEcological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Amphibians of Sichuan,ChinaMorphological variation and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co-occurring larval forms of Oreolalax(Anura:Pelobatidae)梭德氏蛙蝌蚪的腹吸盘——同功器官一例第六篇 龟鳖动物的研究龟鳖目动物概述我国龟鳖目校正名录及其地理分布《中国龟鳖研究》一书前言中国龟鳖动物的分类与分布研究第七篇 蜥蜴类研究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Ahl肝、肾乳酸脱氢酶(LDH)的同工酶谱青海沙蜥一新亚种及其生态初步观察蜥蜴四川龙蜥生态的初步观察第八篇 蛇类研究蛇类食性研究I北疆蛇类初步研究我国古代对于蛇类的认识The Snakes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as an Indication of a Herpetofaunal Corridor钩盲蛇孤雌生殖的再证实海南省红尾筒蛇新记录及其描述The Validity of Elaphe perlacea,a Rare Endemic Snake from Sichuan Province,China青藏高原的世界特有蛇种——温泉蛇第九篇 毒蛇、蛇毒与毒蛇咬伤问题关于我国极北蝰的资料中介蝮与草原蝰的繁殖资料我国蝮蛇各亚种间及其与蛇岛蝮蛇毒的毒力与中和试验的比较怎样区别毒蛇和无毒蛇蛇岛蝮与蝮蛇的生态学资料我国蝮属蛇毒的聚_内烯酰胺凝胶电泳比较我国东北的极北蝰我国的白头蝰《尖吻蝮》一书西藏自治区毒蛇新记录——眼镜王蛇海南省金花蛇新记录及其描述中国的毒蛇及蛇伤的医学地理区划Terrestrial POisOnOus Snakes in China海蛇的知识和中国海蛇的研究Preliminary Studies on Biology of Enhydis Plumbea(Boie 1827)(Serpentes:Colubridae:Homalopsinae)(Plate inside front coverupper)中国毒蛇咬伤的医学地理学概念第十篇 蛇类名称问题我国游蛇属的划分及其中名的拟订我国两栖爬行动物部分属种中名的建议我国蝮属蛇类和尖吻蝮英文名称的建议附录六十六年的回顾赵尔宓科研论文和著作目录致谢

章节摘录

  2.洞穴结构  洞口没有固定方向,但均位于有一定坡度的斜面上;虽然多数洞口外有一株牧草或草根掩蔽,但也常见于裸露的沙面上。洞口及洞道切面均呈半月形,宽30-45毫米,高13-25毫米,其大小与其中栖居的沙蜥个体大小相应,未成年沙蜥的洞口最窄,仪10毫米左右。洞道斜向下方,平直而少弯曲,雄性洞道长度为700-900毫米,雌性为410-780毫米。洞底距地面垂直距离雄蜥为350-530毫米,雌蜥为280-500毫米。雄蜥的洞道一般比雌蜥者长而深。从一个洞道中仅挖出一只沙蜥,可见此沙蜥大概营独居生活。初生仔蜥是否与母蜥暂时共居于同一洞穴内,尚无观察材料。  3.活动情况  观察期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晴天上午9时至12时均见到有沙蜥在地表活动,但9时前后,气温14℃左右,活动个体数少;10时前后,气温升到20℃左右,活动的个体数较多;11时,气温21℃,沙面温度升到32℃,地表活动的个体数显著增多;此后,地表活动的个体逐渐减少。阴天午后3:30亦见到有个别沙蜥在地表活动。  在地面活动的沙蜥,受到惊扰迅速逃逸,并钻入就近的洞穴中。此期在地表活动的沙蜥,多系雄性及未成年个体,雌蜥多从洞中挖出。可能由于雌蜥已临怀孕后期,腹部膨大(图3),行动不便,较不活动。  8月2日对沙蜥洞内30厘米深处温度与气温作了测量比较。上午9:30,气温14℃,洞内温度11℃;9:45,气温16℃,洞内温度12℃;10:00,气温19。C,洞内温度13℃:10:30,气温21℃,沙面温度32℃,洞内温度15℃。正午,气温维持在22℃左右,沙面温度因阳光长时照射高达36℃左右,洞内温度仅为17℃。由此可见,上午随着日照加强,气温及沙面温度迅速升高,而洞内温度上升较慢,所以中午沙蜥都入洞避免沙面的高温。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赵尔宓选集·下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专业书籍,专业需要,祝赵院士平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