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侯仁勇 页数:261
内容概要
本书综合运用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创新经济学及战略管理理论,揭示区域创新发展的生命周期、生物群落、基因突变三个生命科学原理和区域创新过程中的熵变原理,并基于生命周期原理提出区域创新战。略的演进模式,基于生物群落原理提出区域创新战略的布局模式,基于基因突变原理提出区域创新战略的路径模式,基于熵变原理提出区域创新战略的体制机制模式。本书还总结出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分析的基本工具,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给出区域创新战略的主导产业选择、关键技术选择、空间布局和政策选择;根据中部区域内部实力状况及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横向比较结果,给出中部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
本书可作为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阅读教材,也可供国家和地方政府党政部门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关心地方发展的企事业单位研究人员阅读参考。本书由侯仁勇著。
书籍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世界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
1.2 区域创新战略研究的意义
1.3 区域创新战略理论的演进
1.4 本书的内容架构
第2章 区域发展战略的界定
2.1 区域发展战略的内涵及特征
2.2 世界区域发展战略经验
2.3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特点
第3章 区域创新战略原理及生成过程
3.1 区域创新战略的生命科学原理
3.2 区域创新战略的熵变原理
3.3 区域创新战略的生成过程
第4章 区域创新战略模式
4.1 基于生命周期原理的区域创新战略演进模式
4.2 基于生物群落原理的区域创新战略布局模式
4.3 基于基因突变原理的区域创新战略路径模式
4.4 基于熵变原理的区域创新战略体制机制模式
第5章 区域创新战略分析方法
5.1 区域实力分析法
5.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法
第6章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6.1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理论
6.2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6.3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操作步骤及评价结果
6.4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分布
第7章 区域创新战略选择
7.1 区域创新战略的主导产业选择
7.2 区域创新战略的关键技术选择
7.3 区域创新战略的空间选择
7.4 区域创新战略制度选择
第8章 中部创新发展实力分析
8.1 中部六省实力结构分析
8.2 四大区域板块实力比较
8.3 中部区域创新发展SWOT分析
第9章 中部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
9.1 中部六省“十一五”发展战略重点回顾
9.2 中部创新发展战略选择
9.3 中部创新发展战略政策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第1章绪论 1.1 世界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 1.1.1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是“有形的、契约型”的经济联盟组织,主要表现为国家与国家(或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关系。区域集团成员之间通过国家间或政府间签订的条约或协定而建立一种经济组织和合作关系,相互间提供优惠政策,政策涉及技术、商品、资本、劳动力流动等方面,而这种优惠只向成员国提供,而不向非成员国提供。 经济区域集团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已出现了,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49年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和1958年正式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但区域经济集团建立最多的时期却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主要原因是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取得政治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实现经济的独立,纷纷走向联合,建立自己的经济合作组织。在亚洲,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于1967年8月8日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于1964年成立三国区域发展合作组织。在非洲,1964年10月1日,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突尼斯成立马格里布常设顾问委员会,为建立马格里布经济共同体打下了基础。1964年12月,刚果、加蓬、乍得、喀麦隆、中非五国签署成立中部非洲关税和经济联盟条约,并于1966年1月生效。1967年,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根据坎帕拉《东非合作条约》,成立了东非共同体。在拉丁美洲,1961年6月,巴西、阿根廷、智利、墨西哥、巴拉圭、秘鲁、乌拉圭根据《蒙得维的亚条约》成立了拉美自由贸易协会。1967年,哥伦比亚等四国相继加入,使其成为拥有11个成员国的区域经济组织。1962年8月,尼加拉瓜、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签订协议,成立中美洲共同市场。1969年5月,地处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玻利维亚、哥伦比亚、智利、厄瓜多尔和秘鲁签署了《安第斯区域一体化协议》,成立了安第斯条约组织(又称安第斯集团)。1973年4月,在圭亚那举行的第8届英联邦加勒比地区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乔泊敦协定》,决定成立加勒比共同体和加勒比共同市场,以代替1968年5月成立的加勒比自由贸易协会。1973年8月1日,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正式成立,截至1983年,其共有14个成员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伯利兹、格林纳达、圭亚那、牙买加、多米尼加联邦、蒙特塞拉特(岛)、圣克里斯多福与尼维斯联邦、圣卢西亚、安圭拉、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哈马联邦。1975年7月非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成立,成员国有贝宁、冈比亚、加纳、几内亚、佛得角、几内亚比绍、科特迪瓦、利比里亚、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多哥、布基纳法索16个国家。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呈加速、加强发展趋势。1989年12月,安第斯集团五国首脑签署一项声明,要采取实际步骤推动地区一体化,1991年5月,集团五个成员国――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秘鲁和委内瑞拉同意1995年年底前建立共同市场。1991年3月,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四国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签署了建立南方共同市场的《亚松森条约》。该条约正式规定,1994年3月31日将最后组成四国参与的南方共同市场。1991年4月,委内瑞拉和智利政府签署议定书,决定1994年建立自由贸易区,这是委内瑞拉同拉美国家签署的第一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1991年1月,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尼加拉瓜、萨尔瓦多以及洪都拉斯六国首脑举行会议,同意最迟在1996年建成墨西哥和中美洲五国自由贸易市场;同年7月,六国首脑会议又决定加快这一进程。1992年1月,东南非优惠贸易区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第10次首脑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东南非18个国家的元首或代表,会议决定采取措施加速建立地区性共同市场,简化程序以促进各国之间贸易的发展,新任优惠贸易区主席――赞比亚总统奇卢巴呼吁优惠贸易区和南部非洲协调会议迅速合并,以利于建立非洲共同市场。1992年6月,来自土耳其、罗马尼亚、希腊、摩尔多瓦、保加利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俄罗斯、格鲁吉亚、乌克兰和阿尔巴尼亚11个黑海沿岸国家的元首或代表举行会议并签署了关于建立黑海经济合作计划的协议。 1.1.2 中国区域经济四大板块格局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现代经济起步较晚,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及人文特点等方面差异极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目前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我国现代化的成效怎样,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决定性因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由改革开放前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到改革开放后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三种战略是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各有其特点,但都推动和加速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经过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三次转换,我国初步形成了东部繁荣、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国家区域开发大格局。也正是在这种全国各地区并进发展的背景下,发展速度相对滞缓的中部区域再次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中部区域广大干部群众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也指出“国家支持中部区域发挥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中部区域崛起”。实现“中部崛起”将成为国家未来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而形成我国经济领域的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四大板块。东部地区经济总量大、经济发展水平高,有条件率先实现现代化,实现小康,带动全国经济和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空间上已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大经济组团;西部地区抓住大开发机遇,利用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稳步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积极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建立区域内在的经济增长机制;中部充分发挥粮食和农业主产区、传统工业基地的优势,区域内积极联动,区域外主动协作,实现四大经济板块互动,促使国民经济协调增长。 1.1.3 中部区域正在塌陷 中部区域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土地总面积占全国的10.8%;总人口35697万人,占全国的26.6%。中部区域具有“承东启西、联南结北”的区位优势、综合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产业基础较为完备,科技和人力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中部区域正在塌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中部区域的经济总量不仅大大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且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数据显示,1992~2010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47.6%增加到53.1%,特别是2003~2007年,其所占比重均维持在55%以上。中部区域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则呈下降趋势,1992~2010年,中部六省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从20.3%下降到19.7%,下降了0.6个百分点。2000年之前,中部六省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均维持在20%之上,1997年曾达到21%。但从2001年开始,中部所占比重降至20%之下,且2002~2007年的6年间,中部所占比重的平均水平仅维持在18.8%。2008~2010年,中部所占比重有所回升,但平均水平也仅维持在19.4%,低于2000年之前的水平。 从1998年开始,中部GDP增长速度落后于西部,1998~2010年的13年间,除了2000年、2004年、2005年中部GDP的增长速度略高于西部,2010年中、西部增长速度相当,其他9年中部的增长速度均落后于西部,尤其是2001年,中部GDP的增长速度更是落后于西部8个百分点;中部区域的投资规模不仅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且多年来低于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以来,中部原本落后的投资增长速度又大大落后于西部地区。1998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2%,比中部区域高16.8个百分点;2002~2005年,中部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分别低于西部区域6.29、5.87、0.34、3.40个百分点,差距相当大。2006年以来这一状况有所缓解,2006~2008年,中部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分别高出西部1.52、1.48、2.83个百分点,2010年高出0.58个百分点,优势微弱。而2009年中部仍旧低于西部4.22个百分点。中部区域成为全国投资的“低谷”。 中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大大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且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在人均GDP水平上,1980年中部区域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1990年下降到83%,下降了5个百分点。而到了2000年,中部区域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5%,相对于1980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截至2010年,中部区域亦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4%;从居民收入看,2010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居民收入中,中部区域人均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730元,比东北三省低385元,比西部地区低6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排名前10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东北三省有1个,西部地区有1个,中部区域没有。 中部区域的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明显滞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且也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这一指标,全国平均水平为36.6%,中部六省为28%,中部区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8.6个百分点;中部区域缺乏具有很强带动能力、辐射能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及城市群,据《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在全国城市实力排名的前15名中,没有中部城市。2010年中部六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4个百分点;中部区域非国有经济发展规模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10年,全国的城镇从业人员中,非国有企业占80.7%,中部区域仅占71.2%,中部区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9.5个百分点。 1.2 区域创新战略研究的意义 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得改革开放先发效应的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力量。随着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省份的经济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21世纪中央出台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针政策,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东北又可以昂起高高的头颅!但由于东西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经济技术差距和空间距离,要形成中国经济区域总体布局的均衡态势和完整结构,唯有作为承东启西的中部成为坚实的支撑点。中部若凹陷,东西必然失衡,中部若梗阻,东西必割裂。只有中部崛起,为东西互动、南北合作提供坚实的支撑点,全国现代化战略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部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当前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空间布局、区域产业政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区域发展战略理论方面仅是零星的研究,尚未对其进行梳理和系统的研究;对中部区域发展战略的模式、思路进行的研究稍多,但系统的实证研究比较少。本书试图对区域发展战略原理、战略模式以及中部区域发展战略等进行系统研究,丰富和完善区域发展战略理论。 第一,研究角度上,从世界区域发展战略趋势、全国区域发展格局的角度分析研究中部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架构视角开阔,立意深。 第二,研究对象上,突出中部区域发展战略,对中部区域各省发展战略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对中部区域实力进行详细研究,揭示中部区域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部区域发展战略,为实现中部崛起服务。研究对象切合时代发展,选题新。 第三,学科体系上,本书基于区域经济学、系统工程学、战略管理学、生命科学理论,重新界定区域发展战略的内涵及特性,探讨区域发展战略原理、模式及战略重点选择,拓展了区域经济学的内容,完善了区域发展战略理论体系。 第四,研究方法上,本书以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嫁接战略管理、生命科学理论方法,通过多学科研究方法交叉组合,力求对中部区域发展战略原理及其所处的环境、发展态势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为中部区域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研究方法系统、适用,符合研究的规律。 1.2.2 实践指导意义 实践上,本书在对区域发展战略原理、模式等基本理论深入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对世界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中部区域发展的实力及SWOT(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分析,为中部区域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战略思路和重点,提出了可操作的政策建议,为国家和中部区域制定战略、整合国家和区域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本书研究的实践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界定区域发展战略的内涵及特性,探讨区域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原理、战略模式及战略重点选择,为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第二,调查世界典型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区域发展过程中成功的战略思路与政策措施,总结出世界区域发展战略的一般性规律特征,及其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制定的借鉴意义。 第三,总结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轨迹,揭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总体特征,分析我国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及趋势,为国内各区域制定发展战略与政策提供依据与参考。 第四,回顾中部六省“十一五”发展战略思路、重点及对策措施,分析当前中部六省实力的内部结构及其整体实力的横向对比,结合中部六省的优势、劣势,提出中部区域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对策建议。 1.3 区域创新战略理论的演进 1.3.1 区域投资理论 该理论是以哈罗德唱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有两种代表性理论,第一,罗森斯坦唱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的平衡发展理论。推进理论的核心是外部经济效果,即通过对相互补充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解决因市场需求不足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大投资,消除供给不足的瓶颈。平衡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低储蓄―资本供给不足―低生产率)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低生产率),而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第二,不平衡发展理论,是以赫希曼为代表提出来的。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不平衡的。该理论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 1.3.2 区域发展过程理论 一个是区域寿命周期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创新、发展、成熟、衰退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另一个是累积因果理论,由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后经卡尔多、迪克逊和瑟尔沃尔等发展并具体化为模型。缪尔达尔等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
编辑推荐
《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集成了以下五项课题成果:①科学技术部,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03DG0000100);②国务院规划办公室,中部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区域专题20);③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区域创新战略理论研究;④武汉市科学技术局,面向中部崛起武汉科技发展战略选择;⑤武汉理工大学创新基金项目,区域经济差异及平滑融合理论研究。《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做了探索性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十二五”时期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攻坚阶段。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作者侯仁勇集成多年的科研成果,撰写《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一书,试图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轨迹中探索出区域创新战略形成、演进的内在规律,丰富和发展区域经济学理论,服务政府政策,为我国新时期的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可作为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阅读教材,也可供国家和地方政府党政部门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关心地方发展的企事业单位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