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俞树毅,柴晓宇 著 页数:23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基于人类活动影响中国西部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和国际上先进的流域综合生态管理制度,认真考察分析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两大内陆河流域管理体制和制度,据此创新性地提出了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管理的新的体制和法律制度框架。成果具有独创性、新颖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本书对解决目前西部内陆河流域管理中存在的体制问题以及制度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流域管理科学化、法制化和生态化将产生积极影响。
本书可供政法院校师生、社科工作者、环境保护研究者、环境立法工作者以及流域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等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俞树毅(1962—),男,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兰州大学环境资源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环境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行政法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刑事诉讼法学与环境资源法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4部、教材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共青团中央规划课题1项、甘肃省人大立法课题1项,横向科研课题9项。研究成果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甘肃省教育厅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法学会法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西部内陆河地区流域生态环境法律制度创新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西部内陆河地区流域生态环境法律制度创新研究的目标
第三节 流域综合治理及流域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五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塔里木河流域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第一节 人类活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第二节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第三节 塔里木河流域概况
第四节 塔里木河流域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五节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第三章 石羊河流域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第一节 石羊河流域概况
第二节 石羊河流域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三节 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第四章 西部内陆河地区流域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共性特征、作用机制及一般规律
第一节 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共性特征
第二节 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一般规律
第五章 冲突理论及流域资源冲突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冲突理论
第二节 流域资源冲突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流域资源冲突风险及解决途径
第六章 塔里木河、石羊河流域管理机构建设
第一节 塔里木河流域管理机构建设
第二节 石羊河流域管理机构建设
第七章 流域管理法律政策体系
第一节 流域管理立法与制定政策实践
第二节 与流域管理相关的法律因子及机构职能
第三节 流域管理政策法律制度评析
第八章 流域水权制度建设
第一节 塔里木河流域水权市场结构的实例分析
第二节 石羊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实例分析
第三节 对流域水权制度建设的简要述评
第九章 国内“三河三湖”流域综合治理的实践及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内“三河三湖”流域综合治理的实践
第二节 国内“三河三湖”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和教训
第三节 国内“三河三湖”流域综合治理实践对西部内陆河地区流域管理的启示
第十章 国外典型流域管理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
第一节 国外典型流域管理的主要做法
第二节 国外典型流域管理的主要经验
第三节 国外典型流域治理开发模式对我国西部内陆河地区流域管理的启示
第十一章 流域生态环境法律制度创新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环境正义观
第二节 生态伦理学
第三节 系统论
第十二章 西部内陆河流域综合生态管理机构、法律框架构想
第一节 综合性流域管理机构构想
第二节 流域管理立法体系建构
第十三章 西部内陆河流域生态管理的制度供给
第一节 流域生态阈值管制制度
第二节 流域环境资源产权制度
第三节 流域生态补偿制度
第四节 流域产业发展制度
第五节 排污权管理制度
第六节 投资制度
公众参与制度
参考文献
结语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一章 导 论 西部内陆河流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区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十分“敏感”。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西部内陆河地区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处于不断恶化的态势之中,河道干涸,河流断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沙尘暴频繁发生。很多地方出现“沙进人退”的情况,绿洲变为荒漠的例子在西部几千年漫长的开发史中屡见不鲜。 为此,科学地评估人类活动对西部内陆河地区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探索西部内陆河地区流域人类活动与生态演化之间的规律及形成机制,通过法律、政策等制度手段重新型构人类施加于生态环境的手段、方式,减少并克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负面因子,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西部内陆河地区流域生态环境法律制度创新研究的意义 从更加宽广的视野看,开展西部内陆河地区流域生态环境法律制度创新研究,其意义包括以下几点。 一、深度剖析探究,为西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西部内陆河流域位于我国内陆地区,从气候类型上看,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洋温湿气流不易到达,成雨机会少,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由于降水量少,加之空间和时间分布极其不均匀,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处于这一地区的甘肃、新疆等省(自治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指出:甘肃是长江、黄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区和生态功能区。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是黄河源区降水最丰沛的地区,是黄河、长江上游的河源区。敦煌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疏勒河流域、黑河中上游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石羊河流域,穿过河西走廊酒泉、张掖、武威等绿洲,维系着河西走廊的生态平衡,是甘肃乃至全国的生态屏障。陇南山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也直接关系着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河西内陆河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① 2010年5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甘肃是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就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方面,《意见》提出:加大祁连山冰川和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快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域综合治理,实施甘南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恢复与保护,推进黄土高原地区和陇南山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力度等具体目标和措施。 新疆远离海洋,四周高山环抱,境内冰峰耸立,沙漠浩瀚,草原辽阔,绿洲点布,地形地貌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北面是阿尔泰山,南面是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面积53万km2,是中国最大的盆地。位于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33万km2,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贯穿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长约2100km,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北疆的准噶尔盆地面积约38万km2,是中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中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约4.8万km2,是中国第二大沙漠。新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2007年平均气温10.9℃,年均天然降水量165.6mm。区内山脉融雪形成众多河流,绿洲分布于盆地边缘和河流流域,绿洲总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5%,具有典型的绿洲生态特点。② 2010年12月21日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的25个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就占了8个,包括阿尔泰山地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阿尔金草原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呼伦贝尔草原草甸生态功能区、科尔沁草原生态功能区、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等。由此可见,西部内陆河流域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分别位于甘肃和新疆两省区的石羊河流域和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最为典型的两个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是我国西北生态屏障构建中的重中之重。受地理位置限制和全球气候变迁的影响,特别是长期以来流域内各地大规模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开发,加重了流域内水资源的紧缺现象,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局部地区非常明显。2001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规划投资107亿元,提出了以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根本的综合治理思想。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项目自2001年实施以来,流域“四源一干”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流域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各地农业生产能力和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相当的提高,水利节水措施得到了应用和推广,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的节、增水量每年达23.4亿m3;在“四源一干”成立了流域水利委员会,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实施了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已成功地实施了10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输水,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以下的生态输水总量达22.7亿m3,结束了塔里木河下游河道连续干涸30年的历史,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覃新闻,2011)。石羊河是河西走廊三大水系之一,由于水资源的短缺,下游民勤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石羊河流域的生态问题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2001~2006年,温家宝同志先后对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综合治理问题作出9次批示和3次指示并亲临民勤视察,要求“打好三套组合拳,打赢绿洲保卫战”,“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甘肃省的主要领导同志也多次深入民勤调研并强调: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不仅事关武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且事关全省乃至国家发展和民族生存的长远大计,石羊河流域的根本出路在于节水。2007年年底,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提出了石羊河流域治理的近期目标,即到2010年,使石羊河输入民勤的水量由治理前的0.98亿m3增加到2.5亿m3以上,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由治理前的5.17亿m3 减少到0.98亿m3;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地下水位停止下降,有效遏制生态恶化趋势。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项目实施以来,甘肃省政府和流域内地方政府采取了灌区节水改造、发展设施农业、水权水价改革、全流域水资源统一配置、景电调水和建设专用输水渠道分水等综合措施,至2010年10月23日,石羊河流入民勤蔡旗断面的水量已增加到2.505亿m3,这标志着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基于以上对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流域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重要性的认识,我们认为,开展西部内陆河地区流域管理的创新研究具有很强的必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研究的成果可以为上述流域管理实践进而为西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当然,我们的研究只是从法律视角对流域管理创新研究的一次尝试,意图通过对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流域内生态环境现状的全面检视,总结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的成败得失,比较借鉴国内外典型流域开发治理的成功经验,检讨我国流域管理体制的弊端,进而提出适合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流域管理的原则、理念及模式,实现流域内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推动可持续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保持西部边疆稳定 地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甘肃、新疆等省(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区域之一,也是重要的边疆省(自治区)。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甘肃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3164756人,占90.5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410498人,占9.43%,其中,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等16个民族。在地理位置上,甘肃与内蒙古接壤。中央给甘肃的战略定位是:甘肃是多民族交汇融合地区,是中原联系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的桥梁和纽带,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西北地区民族团结、繁荣发展和边疆稳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新疆处在祖国西北边疆,地域辽阔,资源富集,自公元前60年以来就是我们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与8个国家接壤,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新疆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47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锡伯、满、乌孜别克、俄罗斯、塔塔尔等13个。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新疆全区常住人口为21813334人。其中汉族人口8746148人,占总人口的40.1%;各少数民族人口13067186人,占总人口的59.9%。中央有关会议指出,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障国家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甘肃、新疆等省(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瓶颈制约严重、产业竞争力不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社会事业落后、贫困问题突出。因此,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开展西部内陆河地区流域生态环境法律制度创新研究,创新流域管理模式,在不断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的情况下加快发展经济,有力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这对于增强民族团结,保持民族区域和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三、理论和实践结合,助力实现西部大开发的宏伟目标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党和国家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西部大开发总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西部。21世纪头10年,力争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有较大发展,重点地带开发步伐明显加快,科技教育和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明显加强,改革开放出现新局面,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较快增长、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发展成绩斐然。但是,应该看到,西部地区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生态依然脆弱、社会和谐有待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仍需要稳固(周民良,2010)。在生态恢复方面,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中央在西部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防护林体系、湿地保护与恢复、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青海湖周边生态治理、水土保持、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重点工程,使西部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西部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还不够牢固,离根本好转的目标还较远。全国的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地区也集中在西部,一些地区出现环境污染程度上升的趋势,西部地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2010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文件,对深入推进今后10年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时期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以重点生态区为依托,以重点生态工程为抓手,加强部门协作和监测评估,促进生态环境整体趋好”的战略任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