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供中职护理.助产等相关专业使用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武君颖 编  页数:242  

内容概要

武君颖主编的《儿科护理》是全国卫生职业院校规划教材中职护理、助产专业教材,参考
2011年颁布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新大纲的要求编写而成。
全书共分16章。包括绪论、小儿生长发育、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护、住院患儿的护理、儿科常用护理技术、小儿营养与喂养及儿科常见疾病患儿的护理等,教学内容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新大纲的要求一致,并精心制作全部教学内容的配套课件:新版教材从临床实际出发,内容简要,采用彩色图片,通过引言、案例分析、链接、考点提示、护考链接、自测题等形式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检查学习效果的作用。
《儿科护理》适合于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和助产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临床护理人员、社区育婴中心、幼托机构卫生保健人员的培训用书或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1节 儿科护理的任务和范围
第2节 儿科护理的特点和理念
第3节 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第4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第2章 小儿生长发育
第1节 生长发育的规律
第2节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第3节 体格发育
第4节 感觉、运动功能和言语发育
第3章 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
第1节 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特点
第2节 小儿计划免疫
第4章 住院患儿的护理
第1节 儿科医疗机构组织特点
第2节 住院护理常规
第3节 住院小儿皮肤及心理护理
第4节 小儿用药护理
第5章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
第1节 一般护理法
第2节 协助检查诊断的操作
第3节 协助治疗的操作
第6章 小儿营养与喂养
第1节 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第2节 婴儿喂养
第7章 营养、内分泌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1节 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
第2节 小儿肥胖症患儿的护理
第3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
第4节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的护理
第5节 儿童糖尿病患儿的护理
第8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1节 概述
第2节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第3节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第4节 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第9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1节 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2节 口炎患儿的护理
第3节 小儿腹泻患儿的护理
第4节 小儿液体疗法及护理
第5节 肠套叠患儿的护理
第10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1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2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
第3节 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的护理
第4节 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护理
第5节 肺炎患儿的护理
第11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1节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2节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
第3节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护弹
第12章 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1节 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第2节 小儿贫血概述
第3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
第4节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患儿的护理
第13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1节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2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护理
第3节 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第4节 泌尿道感染患儿的护理
第14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1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2节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第3节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患儿的护理
第15章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1节 传染病总论
第2节 麻疹患儿的护理
第3节 水痘患儿的护理
第4节 猩红热患儿的护理
第5节 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护理
第6节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患儿的护理
第7节 结核病患儿的护理
第16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第1节 小儿惊厥
第2节 急性颅内压增高
第3节 急性呼吸衰竭
第4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5节 心跳呼吸骤停
第6节 急性肾衰竭
实践指导
实践1 小儿体格测量
实践2 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实践3 小儿营养与喂养
实践4 营养不良、佝偻病患儿的护理
实践5 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实践6 腹泻患儿的护理
实践7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实践8 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实践9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参考文献
儿科护理教学大纲
自测题参考答案

章节摘录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儿科护理工作者在儿童健康成长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将知道小儿与成人不同的特点,并学会面对不断成长发育中的小儿应该做什么?如何做?本章重点是儿科护理学的范围、特点和理念,小儿年龄分期和各期特点。  儿科护理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保舰疾病防治及临床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专科护理学。  第1节儿科护理的任务和范围  儿科护理的任务是通过研究小儿生长发育特点、小儿疾病防治特征及小儿保健规律,按照护理程序,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和技术,“以儿科及家庭为中心”全方位对小儿实施整体护理,促进小儿体格、智能、行为和心理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增强小儿体质,降低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疾病治愈率,保障和促进小儿身心健康。  儿科护理学的研究范围很广,概括地讲,一切涉及小儿时期健康和卫生的问题都归属于儿科护理的范围。具体而言,儿科护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是从精、卵细胞结合即胎儿形成开考点:儿科始至青春期(18~20周岁)结束。我国卫生部规定,儿科临床服务对象为出生至14周岁的小护理对象的儿;研究的内容包括正常小儿身心方面的保健和健康促进、小儿疾病的预防与护理,并涉及儿年龄范围童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  第2节儿科护理的特点和理念  小儿从生命开始直到长大成人都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中,有其自身特点,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征与需求。因此,熟悉和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对儿童保健与护理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儿科护理的特点  (一)小儿机体特点  1.解剖特点小儿生长发育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并遵循一定的规律。无论是外观还是内脏器官都与成人有明显差别。如小儿体重、身长(高)、身体各部分的比例等;新生儿皮肤薄而柔嫩,易发生损伤和感染;小儿骨骼较柔软并有弹性,虽不易骨折,但长时间受压易变形。因此,只有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才能及时做好小儿的保健和护理工作。  2.生理特点小儿各系统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育成熟,所以不同年龄的小儿有不同的生理生化正常值,如小儿脉搏、呼吸、血压、外周血象、体液成分等。  3.免疫特点小儿各方面免疫功能均较成人低下,故易受各种感染。如新生儿不能经母体胎盘获得IgM,易受革兰阴性细菌感染;但可从母体获得IgG抗体,形成被动免疫,所以患某些传染病的机会较少,但6个月后逐渐消失,而自身的抗体一般要到6~7岁才能达到成人水平;婴幼儿期分泌型IgA(SIgA)也缺乏,易患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母乳喂养小儿可通过母乳获得SIgA,所以感染发生率较人工喂养儿低。因此,对年幼小儿做好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特别重要。  4.心理特点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心理发展未成熟,对心理压力的应对能力较差。尤其是在生病时,大多数都不能合作,依赖性强,缺乏适应及满足需要的能力,更需要特别的保护和照顾。小儿通过与环境接触、与人交往及学习,逐渐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断积累社会经验,使其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但也要注意,小儿的心理发展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影响,尤其是家长对儿童的影响最早,所以在护理中应与小儿的父母配合,根据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提供舒适的环境,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小儿良好的性格和习惯。  (二)小儿患病特点  1.疾病特点小儿疾病的种类和表现都与成人不同,如婴幼儿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较成人多见,感染性疾病往往起病急、来势凶、缺乏局限能力,故易发生败血症,并常伴有呼吸、循环等系统功能紊乱,应密切观察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2.病理特点小儿各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对同一病因的病理改变与成人有着较大差别,如新生儿感染易出现低温,而年龄较大小儿则表现为发热;同样是维生素D缺乏,婴儿易患佝偻病,而成人则患骨软化症;同样是肺炎链球菌感染,婴儿常患支气管肺炎,而成人则患大叶性肺炎,所以护理时要根据小儿年龄采取相应措施。  3.预后特点小儿患病时起病急、来势猛、病情变化快,但如诊治及时有效、护理得当,好转恢复也快。由于小儿各脏器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较强,后遗症较成人要少。但体弱多病的患儿病情恶化也迅速,应严密监护、积极抢救。  4.预防特点加强预防措施是使小儿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的重要环节。由于开展了计划免疫和加强传染病管理已使传染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及早筛查和发现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及视觉、听觉障碍和智力异常,并加以干预和矫治,可防止发展为严重伤残。小儿时期的预防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增强小儿体质,使其不生病、少生病,还可促进小儿各方面的健康。  (三)儿科护理特点  1.评估难度大,观察任务重婴幼儿不能叙述自身的病痛,学龄前儿童对病痛的描述欠准确,年长儿因害怕吃药、打针而隐瞒病情等,这些都影响了评估资料的可靠性;体检时患儿不愿意或不知道怎样配合,标本采集及其他辅助检查时多数患儿不会配合等,这也增加了评估资料的收集难度。小儿不能陈述自己的不适及病情变化,且病情变化快,处理不及时易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小儿病情的状况及变化必须依靠护士及时观察发现,通知医生,才能使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护理项目多,操作要求高小儿自理能力较差,在护理过程中有大量的生活护理。同时小儿好奇、好动并缺乏经验,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因此,要加强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故。由于小儿的解剖特点及认知水平有限,护理操作时多数不配合,操作难度大,这给护士的操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教育不可少,配合很重要儿童正处于获取知识、健全心理的时期。儿科护士经常与小儿接触沟通,护士在对小儿实施整体护理的同时,还涉及许多教养的内容。应注意培养小儿生活自理能力及良好的卫生习惯,并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辅导,使小儿能积极配合治疗,争考点:儿科取早日康复。由于小儿的病情、护理资料大多由家长叙述,小儿能否安心接受诊疗和护理受护理特点家长影响颇深,因此,儿科护理工作必须得到小儿家长的支持、理解、配合,才能使小儿得到安全有效的个体化整体护理。  二、儿科护理的理念  (一)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  家庭是小儿生活的中心,是社会生存的基矗因此儿科护士应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重视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支持、尊重、鼓励并提高家庭的功能,维护和支持家庭原有的照护方式和决策角色,关注、满足儿童及其家庭成员的心理感受和服务需求,积极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健康指导、疾病护理、教养咨询和家庭支持等服务,以促进小儿身心各方面的健康成长。  (二)减少创伤和疼痛  临床上有创性、有痛性的医疗措施可令小儿出现情绪波动,甚至恐惧。儿科护士必须认识到这些过程对小儿和家庭带来的压力,尽可能提供无创性照护。无创性照护包括3个主要原则:①防止或减少小儿与家庭分离;②防止和减少身体的伤害和疼痛;③帮助小儿建立把握感和控制感。无创性照护的具体措施:促进家长与患儿的亲密关系;允许小儿保留自己的私人空间,提供游戏活动让小儿解除恐惧、攻击性等不良情绪;在所有治疗操作之前进行解释和心理护理及疼痛控制。  (三)对小儿负责和危险管理考点:儿科  通过危险管理,使卫生保健机构减少对患儿、护理人员等其他相关人员造成的伤害;通过质量保证,将护理过程、护理结果与护理标准进行对照,以监控护理质量;通过质量促进,检查护理理念护理服务的结构和过程,持续研究和改进护理过程和护理结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儿及家长需求。  第3节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一、儿科护士的角色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儿科护理学在任务、范围、护理角色等方面不断更新和扩展。儿科护理已由单纯的患儿护理发展为以儿童及家庭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由单纯的医疗保健机构承担其任务逐渐发展为全社会都来承担儿童的预防、保健和护理工作,并且与儿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儿科护理工作者应树立整体护理理念,将科学育儿知识普及到社区、家庭,并取得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以适应儿科护理学的飞速发展。  儿科护士的角色包括:   1.护理计划与执行者儿科护士给患儿提供直接的、个体化的整体护理,进行健康评估,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满足患儿的健康需要。  2.心理咨询与支持者儿科护士作为小儿及家庭的代言人,帮助患儿及家长掌握应对压力的方法,并通过多种方式提供心理支持,如触摸、陪伴、倾听、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等。  3.健康教育者与健康协调者儿童及家长健康意识相对较差,缺乏疾病防护等知识,儿科护士应帮助他们增强健康意识,传授预防疾病的知识,并应与其他医护人员有效地分工合作,以完成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4.护理研究与提高者儿科护士应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开展护理研究工作,提高并改进护理工作水平。  二、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南丁格尔(图1-1)曾说过:“护理工作的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块、木片和纸张,而是具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面对每一个患儿,儿科护士的工作职责既包括解除患儿身体上的病痛,也包括帮助患儿心理上的康复和发展,承担一定教育小儿的使命,时时为患儿营造出有益于其身心健康的氛围,使患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修复。因此,儿科护士除了应具备如温馨的职业微笑、得体的举止言谈、出色的人际沟通等一般护士的职业素养及业务技能外,还必须具备儿科护士特殊的素质要求。  (一)高尚的品质  1.博爱的胸怀儿科护士应具备忠于职守、冷静稳准、开朗文雅、同情敏锐、无私求实的职业素质,做到视患儿如亲人,以理解、友善、博爱的心态,为患儿创设最舒适的疗养环境,提供最佳的精神哺育。  2.得体的言行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儿科护士应严于律己,言传身教,加强自身的修养,担负起教育儿童的责任。  3.强烈的责任心小儿缺乏准确的表达能力,照顾患儿要做到关心、细心、耐心,不但要解除其病痛,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启发他们的思维,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取得他们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二)丰富的学识  医学模式的转变,使护理工作的独立功能日益突出。医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业务、新技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推动护理学科向微细、快速、精确、高效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儿科护士除了具备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及熟练的护理技能外,还应掌握临床诊断、检验、营养学、预防医学、小儿心理学、小儿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及先进仪器的使用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儿科护理工作。  考点:儿科护士的角色  (三)有效的沟通技巧  婴幼儿不能或不能完全用口头语言与成人交流,他们的情绪、需求及疼痛等基本通过表和素质要求情、手势、哭闹等方式或临床体征(如呼吸加快、皮肤发红)等表现出来。因此,儿科护士应掌握各年龄小儿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充分运用日常的护理用语及非语言的交流技巧,不断与患儿及家长沟通,全面了解患儿的心理和社会情况,以取得他们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第4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小儿的生长发育,在各年龄阶段有各自的解剖特点和生理变化。据此可将小儿时期分为7个年龄阶段(表1-1)。  (一)胎儿期  从卵子和精子结合、新生命开始到胎儿出生称为胎儿期,约40周(280天)。这段时间内胎儿完全依靠母亲的胎盘来摄取营养物质。受孕的前3个月是胎儿各组织器官的形成时期,对小儿生长发育十分重要,如果在这一时期母亲营养不足、感染、接触放射性物质、滥用药物、吸烟、酗酒等,均可导致先天畸形。因此,婴幼儿保健工作应从这里开始。  (二)新生儿期  自胎儿出生后脐带结扎到出生后满28天,为新生儿期。此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体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新生儿各组织器官发育还很不完善,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差,易发生体温下降、体重下降及窒息、溶血、感染等疾病,死亡率高。因此,新生儿时期应特别加强保暖、保持脐部和皮肤清洁、合理喂养、消毒隔离等护理。  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足7天,称围生期,又叫围产期,此期包括了胎儿晚期、分娩过程和新生儿早期,是小儿经历巨大变化和生命遭到最大危险的时期,死亡率最高。因此,须重视优生优育,抓好围生期保健。  (三)婴儿期  自生后28天到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为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呈现小儿的第一个生长高峰期,一年身长增加50%,体重增加3倍,需要的营养物质特别多,但此期小儿消化功能不强,如果喂养不当容易发生消化紊乱,故必须注意合理喂养。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母体获得的抗体对麻疹、水痘等传染病有一定的免疫力,6个月以后的婴儿这种免疫力逐渐减弱,易患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需要有计划地接受预防接种,完成基础免疫程序,并重视卫生习惯的培养。  (四)幼儿期  1周岁后到3周岁内为幼儿期之前为婴儿期。此期生长发育速度较前稍减慢,活动范围广,接触周围事物的机会增多,智力发育增快,好奇心强,但对危险的识别能力差,应注意防止发生意外创伤和中毒。幼儿时期自身免疫力仍较低,传染病发病率增高,防病仍为保健的重点。幼儿乳牙出齐,饮食应从乳汁转换成饭菜,并逐渐过渡到成人饮食,需防止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同时应更加注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开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学龄前期  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这一时期体格发育已减慢,而智力发育增快,求知欲强,好奇、喜问、喜欢模仿,知识面迅速扩大;能做较复杂的动作,学会照顾自己,如穿衣、吃饭和洗澡等;语言和思维能力也进一步发展,学会讲故事、背儿歌、跳舞、做游戏等。在这个时期应注意根据孩子的个性加以诱导,养成良好的卫生、学习和劳动习惯,为入小学做好准备。在此期虽然抗病力有所增强,但由于接触面广,应注意预防传染病和各种意外。另外,此时小儿易患肾炎、风湿热等免疫性疾病,因此,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做好预防工作。  (六)学龄期  从入小学起到青春期开始前称学龄期(6~7岁到12~14岁)。此期小儿体格仍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到本期末已基本接近成人水平,脑的形态发育基本与成人相同,智力进一步发展,是长知识、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时期,应加强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这个时期,对各种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但要注意预防近视和龋齿,端正坐、立、行的姿势,有规律地安排好生活、学习和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防止精神、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七)青春期  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称青春期。女孩开始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两年左右(女孩从11~12岁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到18~20岁)。在性激素作用下,生长发育再度加快,呈现第二个生长高峰期;生殖系统渐趋成熟;第二性征逐渐明显:男性肩宽、肌肉发达、声音变粗、长出胡须;女性骨盆变宽、脂肪丰满;到晚期,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发生遗精。此期神经内分泌调节不够稳定,加之接触社会机会增多,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常引起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问题。所以要保证足够营养,加强体格锻炼,注意道德品质培养与生理卫生教育。  ……

编辑推荐

武君颖主编的《儿科护理》在内容上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与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保持一致,坚持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实用性原则,突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力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及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儿科基础知识为指导,运用现代护理模式,从小儿特定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出发,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护理问题为核心,对儿科常见疾病等进行整体护理。在编写风格上适应了中专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各章开头设引言吸引学生注意力,正文适时插入链接、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重点章节设案例、案例分析、考点、护考链接,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正文后设自测题,帮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复习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并专门制作了全部教学内容的配套课件,可作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辅助资料。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儿科护理-供中职护理.助产等相关专业使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