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3-3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杨璐,黄建华 页数:27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技术》以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围绕影响现场保护的温湿度、光辐射、空气污染物、微生物等环境因素,立足于现场各因素的控制与调节,详细介绍现场保护中的清理、加固、提取、粘接、包裹、储存及运输等重要技术。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技术》适合大专院校文物保护专业及考古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使用,对相关文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及考古学研究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章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基本理论1.1 平衡状态理论1.2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定义及目标1.2.1 定义1.2.2 目标1.3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原则1.3.1 少干预原则1.3.2 可再处理原则1.3.3 少量原则1.3.4 事先采样原则1.4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研究内容1.4.1 前期调查1.4.2 制定预案1.4.3 建立临时实验室1.4.4 现场提取保护1.4.5 临时保护1.4.6 包装运输1.5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分级1.5.1 非主动性保护1.5.2 选择性保护1.5.3 全面保护1.5.4 展陈标准保护1.6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名称问题1.7 我国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现状第2章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的温湿度环境因素2.1 温度2.1.1 温度的定义2.1.2 温度对文物的影响2.1.3 温标2.1.4 温度的测量2.1.5 温度的控制与调节2.1.6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最佳环境温度2.2 湿度2.2.1 湿度的定义2.2.2 湿度对文物的影响2.2.3 湿度的表示方法及其相关状态参数2.2.4 湿度的测量2.2.5 湿度的控制与调节2.2.6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最佳环境湿度2.2.7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的室外温湿度测量要求及环境温湿度监测实例第3章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所涉及的其他环境因素3.1 光辐射3.1.1 光的概念3.1.2 颜色的本质3.1.3 光的能量3.1.4 文物光老化的一般特点及引发机理3.1.5 光源的类型3.1.6 表征光辐射的相关参数3.1.7 光辐射的测量3.1.8 光辐射的控制3.1.9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最佳环境照度3.2 空气污染3.2.1 空气污染物及其特性3.2.2 空气污染物对文物的危害3.2.3 空气样品的采集3.3 微生物3.3.1 微生物的名称、分类和基本特征3.3.2 细菌和放线菌3.3.3 丝状真菌--霉菌3.3.4 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3.3.5 微生物对文物材料的危害作用3.3.6 有害微生物的防治第4章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信息记录和样品采集4.1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档案4.1.1 封面部分4.1.2 表格主体部分4.1.3 附录部分4.2 采样4.2.1 采样原则4.2.2 采样部位及采样量4.2.3 考古发掘现场典型易污染样品的采集4.3 标记4.3.1 标记的定义4.3.2 标记常用材料4.3.3 标记方法4.3.4 标记的内容第5章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技术5.1 文物的拿放操作5.1.1 文物拿放操作的定义及特点5.1.2 文物拿放操作的原则5.1.3 文物拿放操作的方法5.2 文物的表面清理与清洗5.2.1 文物表面清理/清洗的定义5.2.2 文物表面清理/清洗的理论基础5.2.3 表面清理常用介质及工具5.2.4 以提取为目的的清理5.2.5 文物的细致清理/清洗5.2.6 文物的浸水清洗5.3 临时加固5.3.1 物理加固5.3.2 化学加固5.4 提取5.4.1 文物的一般提取5.4.2 整体提取5.4.3 现场信息提取--三维激光扫描与快速成型联用技术5.5 粘接5.5.1 粘接的理论基础5.5.2 常用的粘接材料5.5.3 粘接的方法5.6 包裹5.6.1 常用的包裹材料5.6.2 储存包裹5.6.3 运输包裹5.7 储存5.8 运输参考文献附录附录Ⅰ 焓湿图附录Ⅱ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处理技术档案附录Ⅲ 常见饱和盐溶液的相对湿度固定点
编辑推荐
这本《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技术》介绍了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理论基础,相关工作程序、级别以及当前我国现场保护的发展现状,还有现场保护涉及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辐射、空气污染物、微生物等环境因素在现场保护中对文物的作用及其控制方法。此外还介绍了现场保护的通用技术,主要按照现场保护的相关工作程序介绍常规保护处理技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