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高晨阳  页数:28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相对稳定性和历史连续性。高晨阳所著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从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观念人手,深入探讨了由这些基本观念所规定、制约并被模式化了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全书共分三篇,分别论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性思维模式、思维方法模式和价值思维模式,内容丰富,评析中肯。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可供哲学专业研究人员、从事社会科学工作的理论工作者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也可以作为广大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高晨阳(1944—2000),河北临漳人,原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主攻方向为先秦诸子与魏晋玄学。主要著作有《阮籍评传》、《儒道会通与正始玄学》、《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冲虚经(注译)》,发表论文七十余篇。

书籍目录

导论
  一 思维方式的界定
  二 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三 思维方式的基本功能
  四 中西文化比较法
  五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思维方式观念
  六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与内容
上篇 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性思维模式
 第一章 系统整体观
  一 整体性思维的根本倾向
  二 系统整体观的基本特征
  三 系统整体观念模式的类型
  四 系统整体观的历史演变
  五 对中国传统整体观的思考
 第二章 系统过程观
  一 崇尚变易的致思倾向
  二 生化日新模式
  三 循环反复模式
  四 阴阳调节模式
  五 系统过程观及其影响
 第三章 系统和谐观
  一 追求和谐的致思倾向
  二 有机性和谐与机械性和谐
  三 整体性和谐的思维特征
  四 中庸求和思维模式
  五 评价与影响
中篇 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法模式
 第四章 直觉思维
  一 中西哲学与直觉思维
  二 以直觉为归的致思倾向
  三 直觉思维的整体性特征
  四 直觉的途径
  五 对直觉思维的评价
 第五章 意象思维
  一 意象思维的含义
  二 意象思维倾向及其一般特点
  三 意象思维的象征功能
  四 意象思维元素的多相意蕴
  五 意象思维的类比方法
 第六章 经学思维
  一 传统与经学思维方式
  二 以圣道为崇拜对象的权威意识
  三 以经为宗的经学模式
  四 经学思维方式的整合功能
  五 应有的评价与态度
下篇 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思维模式
 第七章 内向型思维与人本价值取向
  一 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
  二 内向型思维
  三 心性主体思维模式
  四 以天证人的思维模式
 第八章 实践理性与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
  一 实践理性型思维
  二 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
  三 “仁-礼”价值结构模式
  四 “义-利”价值结构模式
  五 “死而不朽”价值模式
  六 目的与工具
 第九章 精神超越与价值理想
  一 内倾型的精神超越
  二 理想人格的建构途径:为学与为道
  三 理想人格的境界:天人合一 
  四 理想人格的结构:内圣与外王的合一 
  五 儒道互补与儒主道从
后记
作者论著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王夫之在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时,虽然只承认天下“乱极而治”,反对“治极而乱”之说,但他仍然把“治乱循环”视为“阴阳动静之几”(《思问录外篇》),即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由无序到有序的反复过程。治乱反复、兴废更替的观念深入人的头脑,成为人们理解人类社会的一种认识定势。《三国演义》第一回目开首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一个明证。 在先哲们看来,处于不同层次的系统,其演化的具体程序可能有别,但是任何事物变化表现为从无序到有序的无限过程却概莫能外。 就宇宙整体的演变性质看,中国的哲学家又倾向于把变易理解为一个日新与循环相统一的过程。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就“反复”的本义看,实际是指事物的变化呈现为一个由始而终、由终而始,即首尾对接的过程。因此,这一反复观念,实质上具有循环论的意味。中国传统哲学的天道反复说和历史终始说,就是从不同侧面对这一变易观念的确认。 天道反复说说明了自然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自然界是个包容万物的大系统,处于不同层次的事物虽然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但无不遵循反复的程序而变化。这一反复观念早在古代文献《易经》中就首开其端,所谓“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泰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复卦》),就是古代先民以原始的思维形式对反复过程的表述。先秦的一些重要哲学家对自然界的变化过程大都持同样的观点。老子称道的运动形式为“大日逝,逝日远,远日反”(《老子》二十五章)。“道”即规律,表现为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老子认为,天下万物莫不遵循着“道”的规律作永恒的运动,“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老子》十六章)。庄子亦有类似的看法,“穷则反,终则始,此物之所有”(《庄子·则阳》),认为反复循环乃事物运动的当有之则。儒家著作《易传》发挥《易经》思想,认为“‘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并且把反复视为“天地之心”(《复卦·彖》)。《系辞上》解释变化说:“变化者,进退之象也。”所谓“进退”,即指反复,“由反而复为进,由复而反为退”(焦循:《易章句·系辞上传》)。承先秦之说,后来的哲学家也大都把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理解为反复的过程。如汉代学者扬雄说:“一判一合,天地备矣。天日回行,刚柔接矣。还复其所,终始定矣。一生一死,性命莹矣。”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可供哲学专业研究人员、从事社会科学工作的理论工作者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也可以作为广大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参考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要知道传统思维方式,平时也能说出一二,但如果要系统地说,那就有问题了。要找思路,请看一下本书。观点虽然不是很标新立异,但基本的方面已经归纳整理好了,有点实用价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