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哲学引论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陈昌曙  页数:228  字数:26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技术哲学学科的确立是在1982年,科学与技术划界思想的明确提出,技术与科学存在本质性差异的确认,奠定了技术哲学学科在中国的独立地位。
本书以技术哲学中的10个基础问题为起点,响亮地回答了“在技术中是否存在令人信服的哲学问题”。全书论述了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和基本问题、技术的基本特点、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作为中国技术哲学的创始人,本书是陈昌曙先生在该领域的重要代表著作。
本书可作为全国高校技术哲学必修课教材和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参考用书,对从事技术相关的工作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陈昌曙,祖籍湖南省常德市,1932年7月7日生于上海市。1954年毕业于原东北工学院采矿系并留校任教;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哲学研究班;1985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被中国人民大学聘为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生导师;1993年担任东北大学科技哲学博士生导师,历任东北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是中国科学技术哲学“东北学派”主要代表人物。1983~2002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共辽宁省省委、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1986年被评为全国冶金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3月20日辞世。

书籍目录

再版前言
前言
第一章 应当从哲学的观点考察技术
一、技术中的哲学问题
二、哲学中的自然改造论
三、技术哲学与相邻学科
第二章 技术哲学的生成
一、技术哲学思想的萌芽
二、近代哲学家的技术观
三、世纪的技术哲学思想
四、现代的技术哲学
第三章 从天然自然到人工自然
一、人与自然的分化
二、自然界的人工化
三、人工自然的特点
四、人工自然的意义
第四章 创造人工自然的技术领域
一、人工自然创造的基础——采取
二、加工在人工自然创造中的主导作用
三、人工自然创造中的控制
四、创造人工自然的保障
第五章 技术及其系统
一、技术的定义问题
二、技术的要素
三、技术的系统结构
四、关于高技术
第六章 技术活动过程
一、技术的起源
二、由智能技术到现实技术的过渡
三、技术与生产
四、技术与工程
第七章 技术发展的特点
一、技术发育的自我增长
二、技术建构的折中兼容
三、技术更新的渐进跃迁
四、技术演化的周期兴衰
第八章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一、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二、科学与技术的中介
三、科学与技术的互动
四、科学方法与技术方法
第九章 技术的社会作用
一、关于技术决定论
二、技术与经济
三、技术与社会生活
四、技术与政治
五、技术与文化
第十章 社会对技术发展的制约
一、关于技术的社会制约论
二、经济与技术
三、技术的国家干预
四、观念文化与技术
五、关于社会技术
第十一章 技术批判主义的启示
一、技术的两重性
二、社会视角批判
三、生态视角批判
第十二章 技术与未来
一、新的发展观
二、新的自然观
三、新的技术观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一章  应当从哲学的观点考察技术人们通常是从工程的、经济的、科学的、管理的角度来看待技术的,工程技术项目、技术经济分析、技术科学化、技术专利等提法早习以为常,然而,能否从哲学的观点来观察和讨论技术,对技术活动作哲学分析,以及这种探讨是否必要和有何益处,至今仍是有待阐明和论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本章的标题也可以看做是“技术哲学是有必要的吗?”“技术哲学有什么用”,或“技术哲学的意义”。一、技术中的哲学问题技术领域中真有令人感兴趣的、值得研究的哲学问题吗?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与此不同的一个前提:在技术活动中,大量存在、有重要意义和迫切需要解决的不是一般的学理是非,而是要在处理具体实践问题中取得成效(效率、效用和效益);提出、识别和解决技术问题需要有发明家、设计师、工程师和企业家们的努力,而几乎用不上哲学家;技术是要动手去做的,工程技术活动与实体器物的创造、应用有关,不能只是提出概念和作解释;技术特别是生产技术要有投入产出的经济核算,不能只是宏论一番以求心理满足。就此而言,不能把技术与哲学的关系讲得偏于直接,偏于密切,更不要夸大哲学对技术发展的作用,不要把某项技术的成败归结为哲学意识的指导。应当说,哲学与技术的相互影响是通过许多中介环节实现的,在这个关系中首先是哲学受技术状况的影响,哲学的发展得益于技术进步,而不是技术活动受制约于哲学,或技术在哲学支配下发展。对于特定的技术活动(如某种疾病的医疗,某种体育竞技比赛),不可能也不应当由哲学原理和哲学家去承担指挥、引导和控制的责任。技术上的成败得失不能简单地归之于某种哲学思想或学说,不管这种哲学是我们应赞同的,还是我们要反对的。重复地说,这里讲的哲学也包括本书讲的技术哲学,即同样不能断言技术过程受技术哲学支配,被技术哲学决定,不能把技术的成长和成败归之于技术哲学的指导或制约。技术哲学毕竟仍是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作为哲学的学科,它也是思辨性、概念性和解释性的,不可能把它用之于制作器物或控制运行,对于经济发展、工程应用和现实生活直接和真正有用的乃是技术活动,而不是技术哲学。不强调哲学(包括技术哲学)对技术的指导作用,这岂不就成了哲学无用论?我以为,如果这样来判定哲学有用论或哲学无用论乃是一种误解:似乎只有指导才叫有用,有用就要指导,不指导就是无用。实际上,哲学,包括技术哲学,只要正确和能说服人,就是有用的。这里所说的“用处”(或价值、意义),主要是指哲学意识会影响到人们的思维倾向、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会影响到看待事物的原则、对待生活现实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特别是会影响到基本概念和基本规范的形成、理解和运用。这些方面的影响是重要的,有时还是巨大的,如果我们的哲学能够对科学技术过程有所影响,有积极影响,正是期望所在。哲学之所以能对其他领域、其他学科有影响,是因为哲学有着从总体性、根本性和普遍性上来思考问题的特点,或哲学乃是穷根究底思考的结晶和表现。也可以说,凡属从总体上、根本上、共性上进行反思,凡属对问题的穷根究底的追溯,都属于哲学意识的范畴。从相互影响看,哲学与技术是有缘相会的,在技术领域、技术活动和技术过程中,不仅存在着要靠物质手段和实际经验来解决的具体问题(如装备、工艺、测试、能源、控制、原材料、专利等),又包含和渗透着要靠穷根究底的思考来回答的哲理性问题。技术和技术人员并不是非哲学的或反哲学的因素,工程师和哲学家在许多问题上,特别是在有关技术的地位与作用、技术发展战略与技术政策的认识上,应当和可能有共同语言。技术哲学可以看做是工程师的哲学,为工程师说话的哲学,与工程师对话的哲学,当然也是需要由工程师来说话(参与)的哲学。例如,以下的一些方面,大致可以说明技术及与之密切相关的领域,是用得上哲学思考的,阐明这些问题需要有哲学的知识、观点、方法和体验,或许还用得上哲学家的协同和帮助。第一,技术工作者(如工程师)的活动有什么本质性的特点和要求。工程师主要是搞研究、搞科学的,还是搞技术、搞制作的?计算机专业的高级工程师是着重于计算机科学,还是着重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与材料技术,核科学与核技术,实质上是一回事,它们的区别没有多大意义,只是两者在内容、活动方式和职责上有原则性的不同。技术专家的知识结构、行为规范和风格,与科学大师有何差异?第二,搞技术与搞工程有什么关系。是否搞工程必然是搞技术,搞技术必然在搞工程?高水平的技术专家(如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何以不都是高水平的工程专家(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活动除要有自然技术或通常说的工程技术,是否还有所谓或用得上社会技术?第三,技术究竟是什么?是本领、能力,是知识、方法,还是器物、劳动手段或这些因素的加和?在技术活动中,头等重要的是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还是物的因素如运用先进的设备?第四,在工程技术活动中,如何使高新技术与基础技术协调匹配。高技术、新技术、高新技术各有何特点。是否在技术上就是越高越好、越新越好,怎样看待和对待“适用技术”、“中间技术”,怎样既在技术上不断“上台阶”,又使高新技术同已有基础间恰当“接合”?第五,技术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律性。一种新的技术规范是怎样孕育、产生、形成,又是怎样成熟、老化、衰亡和被取代的?各种技术怎样互相结合,建构为技术体系,主导技术与支撑技术怎样才能有最佳的匹配?在技术进化中常规的是不断革命、飞跃,还是持续地积累渐进?政治革命、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有何异同?第六,企业的技术怎样才能实现创新。一个企业的技术,是否必然经历“先进→老化(陈旧)→改造→再老化→再改造”的过程,技术改造的重大任务或特殊阶段是否不可避免,怎样避免?技术改造有几种模式,技术改造的挫折或成效不大、得不偿失有什么根本性的经验教训,如何看待和对待所谓“不改造是等死,改造是找死”的问题?第七,技术的社会价值和工程师的社会职责。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否必须经过技术才能成为生产力?怎样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或企业把科学技术落实为第一生产力,或在生产力的发展上科学技术仍只有第二位的、次要的作用?工程师应怎样处理好技术的生产功能、经济效益、环境后果、伦理义务与政治法律约束的关系?第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要怎样的社会支持?技术活动需要以何种经济体制、管理模式的保证。与生产管理、行政管理、营销管理相比,技术管理有何特点?何谓技术发展战略、技术方针、技术政策、技术规划,怎样去制定,它们对技术活动有何影响?第九,技术人才的成长有什么特点和规律性?工程教育与文科、理科教育有什么重大的和本质性的区别?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应有怎样的思想修养、知识构成、作业技能,从一个工科大学毕业生到足以胜任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需要哪些内外条件?第十,从事技术活动需要掌握哪些方法,什么是现代工程技术的方法论?怎样在工程技术领域运用系统方法、优化方法、试错方法,合理地进行模拟试验、中间试验,做出有创造性的设计和发明?人们或许会说,上面讲的这些虽然与工程师有关,也很重要,但大都不是哲学或用不上哲学。为了说明这里用得上哲学思考,再略为具体地举一个例子――在技术引进的工作中怎样衡量消化吸收的程度和好坏,也即是说,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工作怎样会同哲理性思考相关。几年前,我们曾就技术引进状况到企业做过调查,关于技术引进,首先涉及的是对引进方的国别选择、技术选择、技术贸易谈判、资金筹措、知识产权、装备验收、图纸识别、性能测试、诀窍分析等具体问题,几乎与哲学无关。然而,在怎样对待引进技术,例如,在衡量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上,却遇到了超出实际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问题,又同哲理性思考有关。例如,我们在两个产品类型、企业规模和效益状况相近的机械厂,在与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座谈中就听到了颇不相同的反映:一个厂子(甲厂)认为他们基本上做到了消化吸收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估计其消化吸收率已达到80%以上;另一个厂子(乙厂)则认为他们基本上没有消化吸收引进来的技术,估计消化吸收率不足20%。开始,我们对这两个在管理体制、人才结构诸方面的企业为何在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上有这样反差,感到迷惑不解。经过进一步了解才发现,这两个厂子在认定消化吸收的标准上就是不大明确和不统一的。大体说,甲厂认为能够把从国外买来的设备正常开动起来,正常操作进行生产,就基本上算是消化吸收了别人的技术;乙厂则倾向于认为要从道理上理解引进的技术,弄懂其技术奥秘,并能有所改进或革新才叫做到了消化吸收,否则就只是“吸”而未“收”。甲乙两厂在消化吸收率上的超过80%和不足20%的差距,主要不是来自对引进技术的具体工作,而是来自两厂衡量标准上的不同尺度。与此相关又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对于同一行业(如机械制造业)的不同企业,是否应当和可能有一种关于消化吸收外来技术的通行准则,还是根本不存在和没必要讨论这种通行准则。如果有必要探讨这种通行准则,从而有助于衡量、比较不同企业的工作,那么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主要标志或指标该怎样确定,或应有何种内容的指标体系。再者,对于不同行业(如冶金业、机械制造业、电子业),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水平和程度上,是否具有以及有着何种共性标准呢?再从另一个略深的层次来思考,对于技术,何以必要和可能把它同消化吸收扯在一起,把它们联系起来是有理的吗?本来,对食物等的消化吸收乃是生理学的概念,有什么根据和条件把它运用于生理学以外的技术领域呢?生理学讲的消化吸收有其明确的内涵。动物的消化吸收,一有明确的过程和阶段,如从口咀嚼到食道、胃(有的反刍)、肠;二有明确指标,如可以从吐出物和排出物分析消化吸收的程度。那么,一个国家或企业“吃”了别人的技术也有类似的消化吸收,类似的口胃肠,类似的排出物鉴别,抑或根本上是两回事。如果可以作某些类比,那么,吃了技术的消化吸收,类似于吃了食物那样,又有何种特殊的阶段、特殊的指标呢?这样的考虑和探究难免是思辨性、概念性的,包括可能要给“技术的消化吸收”、“消化吸收率”、“技术转移率”、“技术梯度”等概念下定义,这样去咬文嚼字,所花“工夫”不多,但却并非毫无意义。对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过程和尺度的推敲,可能会有助于提高技术引进工作的自觉性,有助于搞好对引进技术的管理。推敲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过程和尺度,无论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都需要哲理性思维,而不能只靠专业知识。例如,人们可以提出或选择这几种观点:①对引进设备能使用、能维护、能修理是做到消化吸收的基本标准;②只有做到了能理解、能改进、能创新才算做到消化吸收;③消化吸收主要不是技术概念,必须把外国技术与本国本土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取得经济效益,才是完整的、名副其实的消化吸收。诸如此类的意见都不能只靠机械的、冶金的、化工的知识得来,还要靠经济的、管理的、社会的知识,特别要靠对各种知识的综合、概括和总结。机械厂的工程师在作这种推敲时已超出了切削专家、数控专家的身份,实际上进入到跨专业的哲理性思维。工程师是需要哲理思考,需要一点技术哲学的,前面列举的10个方面就是工程师会涉及或会关心的问题,也是技术哲学要研究的内容。工程师与技术哲学的关系可能有多种情况。首先要指出的是,工程师不看技术哲学的书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或接近于技术哲学的观点,只要他们在自己的实践中去琢磨、总结、概括。问题在于这条道路相对漫长,得到的结论往往缺乏明晰的条理,还可能不够正确、不够系统和不够全面。如果他们能看一点技术哲学的论著,并且与自己的体验对照,就会较快地得到有益的启示。其次,工程师也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有的刚从事设计、制造、操作、维修和管理工作,有的是工作多年的高级工程师或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总工程师,后者常常与技术活动的战略、政策、规划的制定和执行相关,更需要有技术哲学的观点和方法。何况是现代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呢。如果我国的工程师们有多一点的人懂点技术哲学,如果我们的工程师中还有个别的人参与到技术哲学的研究、宣传中去,或许会有益于处理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重大技术问题。二、哲学中的自然改造论工程技术哲学的意义可以简单地表述为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或两句话,即它是工程师的哲学,它是哲学中的自然改造论。后一句话实质上是讲技术哲学在整个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讲技术哲学何以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哲学分支,讲它的学科主题和理论意义――如果不从这个方面说明技术哲学何以成立,有何内容和何以重要,技术哲学的工程意义和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也会讲不清楚。如果技术哲学在哲学中就是无需无用或用处不大的,它还会有什么别的价值呢?何谓哲学,它是否包容和怎样包容技术哲学,以及它是否包容着诸如历史哲学、宗教哲学、艺术哲学、语言哲学、物理哲学、生物哲学、管理哲学乃至人生哲学、体育哲学之类的“部门哲学”,乃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里只能简略地作点述评,当然只能是一孔之见。

编辑推荐

《技术哲学引论》是陈昌曙先生在技术哲学领域的重要代表著作,技术哲学是对人类改造自然过程的总体性思考,是关于技术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普遍规律的学问。《技术哲学引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工程技术实践活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的理论体系。《技术哲学引论》拥有广泛的读者市场,因为全国有60多所大学有科学技术哲学硕士点,20多所大学有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技术哲学引论》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必修课,而陈昌曙教授是中国技术哲学界的创始人和学术泰斗,其学术思想在国内外技术哲学界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技术哲学引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技术哲学引论是陈昌曙先生所著。概述填补了国内在技术哲学和技术社会学领域的空白。从事技术哲学、技术社会学研究,乃至科技工作者都应该阅读之。第一版是99年出,很早之前就已经买不到了,所以新版的出版对需要者算是雪中送炭吧。
  •   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哲学学科代表作
  •   内容和预期差不多,条理清楚
  •   技术哲学入门书 挺好
  •   对研究技术哲学很用的书。
  •   喜欢,没有要配送费。所以给多星。
  •   发货速度非常快,非常满意,书包装也很好 是新书,下次还会够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