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了不起的失败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田中耕一  页数:175  
Tag标签:无  

前言

2002年10月9日,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一经公布,我立刻被推到了社会大舞台的最前沿,被媒体冠以“亲民的获奖者”、“孝顺父母的俊才”、“淡薄升迁、埋头苦干的怪人”等各种头衔。后来,连周刊杂志的记者也来采访我。无论到什么地方接受采访,整个人始终都沐浴在闪光灯和聚光灯之中。一时间,我成了社会的热点人物,就像演艺圈的明星那样,走到哪都有人追着我索要签名(实际上一次也没签过)、要求合影(最近我只接受曾经帮助过我的人的合影要求),或者索要名片。还有许多善意的误解,比如“必须成立一个田中先生的声援团,让气氛再高涨一些,这肯定是田中先生所期望的”……更是把我推到了一个苦不堪言的境地。如果是演员,人气就是行情,但是这种人气对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我来说,就是一种负担了。我曾诚恳地请求“饶了我吧”,结果又被认为“田中先生太谦虚了”。我认为,引起这些误解的导火索是电视的介入,它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火”烧起来。但是电视播放的仅仅是冠冕堂皇的采访片段,直到现在,已经过去半年多了,那样制造出来的虚假现象的影响仍然没有消除。当我想说一些正经事儿的时候,人家又已经毫无兴趣了,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一切仅仅牵涉到我本人还好说,可是事情还影响到了我身边的许多人。从岛津制作所(我的工作单位)负责接待的同事们,到被采访的学会、大学、企业、政府部门、地方宣传部门的各位,再到我的老师、亲朋好友全被牵扯了进来。我发现自己背上了许多有形和无形的负担,“这一切的发生都因为我生活在日本”……我甚至到了要认真考虑移居海外的地步。获奖后,我曾经有两次到欧美出差的机会。在国外,无论是走在大街上,还是住在饭店里,由于没有人认识我,心里有一种解脱的感觉。工作起来,注意力也格外集中,而且我由衷地感到这才是原来的我。与其逃避,还不如让大家了解一个真实的我。这又与我最近常常以“学理科的人就是不善于交流,不容易被人理解”的想法产生了矛盾。如果能找到一个什么更好的办法,就用不着搞那些无用而又低效的解释了。那么,最恰当的方法是什么呢?我的结论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写。想写书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那就是在此之前总觉得自己的观点有些特殊,属于少数派,提出来会令人难以接受,所以就闭口不言。后来接触到了各个不同领域的人,又阅读了一些文献和资料,忽然觉得如果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也许对整个国家有好处。实际上不少人都是在孜孜不倦、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尽管有时会被轻蔑地称为“一根筋”,然而他们才是支撑日本的根基。虽然这一事实被逐渐淡化了,然而尊重这些人、让他们有奔头,才能重振整个国家。我的书就是在经历了这些思想斗争之后完成的。我想必须要等到社会对我的关注冷却之后再出书,为此等了很长一段时间。虽说写书花费了不少时间,却并没有写出自己的全部,仅仅是通过自己有限的人生体验表达了对社会和人生的一些感悟。本书的第一章是“将工程师进行到底”,这是为了写本书新添上去的内容,以前没有发表过,内容包括我的获奖发现产生的原因,包括一名普通工程师在企业工作的意义,包括会见各类不同领域人物的重要性,还包括自己对独创性、创造性根源的理解,都在本章中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在“测量生物大分子质量”的演讲报告中,我主要讲了后来获奖的这一发现的整个过程,它的意义是什么,以及什么是质量分析(这也是我的专业)?这些都是在2003年4月1日举行的获奖纪念演讲的内容基础上进行解说的。与山根一真先生面对面的谈话“挑战、失败与发现”也是继这次演讲之后进行的。2003年3月,我向大家作过一个报告,报告题目是“工程师回归宣言”。从获奖之后的半年时间里,我已经完全失去了一名工程师的资格,没有一点时间工作。不过好在我现在只有43岁,按人均寿命80岁计算,我似乎又转回到了人生的起点。当我思考自己的下半辈子应该怎样度过时,得出的结论竟然还是想做一名“工程师”,并断续为此工作着,生活着……只是,我现在是公司内成立的“田中耕一纪念质量分析研究所”所长,已经不可能过与以前完全相同的生活了。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在4月以后尽可能地把时间多用在科研工作中。现在想要开发的产品是有益于人们的既便捷又便宜的诊断仪器。今后,我也一定会把工程师工作进行到底!田中耕一 2003年7月

内容概要

  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让整个世界震惊。面对获奖者“田中耕一”的名字,众学术泰斗、往届诺奖得主都不知道此是何许人也。这种诺奖获得者在学术界“查无此人”的情况恐怕只此一例了,然而让你大跌眼镜的事情还有更多:本科学历,一个普通工程师,与学术界没有任何交往,从不参加升职考试,因一次实验的“常识性错误”而最终获奖……面对媒体的狂轰滥炸和围追堵截,低调、羞涩、不善言谈的他更得到了民众疯狂的追捧和喜爱,被称为“工薪族的榜样”。这位从平民中走出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推掉几乎所有的采访和演讲邀请后,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只想做一辈子工程师。
  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希望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找到自己一生为之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田中耕一 译者:戚戈平 李晓武  田中耕一,1959年出生于日本富山县首府富山市。1983年东北大学工学部电子工学本科毕业,同年进入岛津制作所参加工作。1985年,开发了“高分子软激光解吸附离子化法”,并于1987年发表了相关论文。1989年获日本质量分析学会奖励奖。1992年、1997年至2002年曾先后两次被派往英国的克雷托斯公司(KRATOS GROUP Plc.)和岛津欧洲研究实验室Shimadzu Research Laboratory (Europe) Ltd.参与研制和开发有关项目。2002年10月被决定授予诺贝尔化学奖。11月获日本文化功劳奖章及日本学术领域的最高荣誉——日本文化勋章,并在岛津制作所升任研究员。12月获诺贝尔化学奖。自2003年1月起,担任岛津制作所田中耕一纪念质量分析研究所所长。本书是作者的首次执笔著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将工程师进行到底
 获奖日
 获奖的“征兆”
 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契机……
 硼酸“雪”
 我的工匠父亲
 大自然培养了我的好奇心
 我的家庭 20在京都就业
 开始学化学
 技术开发终于有了成果
 顾客需要什么
 专利的意义
 在英国
 决胜千里的论文发表
 “从零到一”和“从一到一千”
 我的原动力
 埋头苦干
 一辈子都要当工程师
 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随时随地都能发挥的创造性
第二章 测量生物大分子
 什么是生物大分子
 “质量分析”和“结构解析”
 为什么要研究生物蛋白质
 质量分析的应用领域
 幕后工作者
 质量分析的步骤
 制造“分子量测定器”
 我们的设想
 最了不起的失败
 全世界的学者都在改进
 “我是在企业工作的技术人员”
 一滴血,诊断数百种疾病
 我今后的工作
第三章 挑战、失败与发现(田中耕一与山根一真)
 研究课题
 用分子重量区分蛋白质的种类
 谈谈蛋白质 137筛选分子
 测量分子的大小和重量
 区分目标信号与干扰信号的方法
 不断积累的成果
 一开始目标就要定在120%
后 语
参考资料
田中先生的斯德哥尔摩之行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每当想起他们的鼓励,我都会十分感慨。日本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意识不到其实自己每天都受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做的工作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他们觉得谦虚可以避免与人相争,有利于和平相处、保持团队精神。可是最近我常常想,总是这样恐怕不行吧。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想,你以前不是还写过“团队精神是日本的优势”吗?现在这样说不是前后矛盾吗?在工作中重视团队精神本来是日本的优势,可是不能光看团队不看其他。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而是要把视野扩大到外面的世界去,要与其他团队竞争,相互提高。竞争的时候,如果总是按照“减分主义”的想法认为“自己的工作还不够完善、还差得远”或者“你做的工作还有不少问题,根本不行”,那么你一定会害怕失败、不敢冒险。 不错,在此之前,日本生产出了许多高质量的产品,这些产品有很高的信誉度,因此世界对日本产品的评价也非常好。我在讲述与英国的不同点时也曾经提到过,日本的社会和组织为了达到“产品没有一点儿缺陷和问题”的目的,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采用这种“减分主义”,而且很有效。 但是,在挑战新事物的时候,失败就像附属品一样是不可避免的。这时,要做到屡败屡战,就要坚持采用“加分主义”,要以鼓励赞扬为主比如说“就是失败了,也是对你的研究有好处的”,等等。

编辑推荐

《最了不起的失败:工薪族田中耕一的诺贝尔奖之路》一书中田中先生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对广大的青少年们、教育工作者们、还有正在从事基础研究和实验工作的人们,《最了不起的失败:工薪族田中耕一的诺贝尔奖之路》一定会给大家不同凡响的震撼!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希望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找到自己一生为之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最了不起的失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文字朴实无华,但却深深吸引着读者,田中耕一的故事以其平凡中的伟大而感人至深。
    极好的高分子分析学的科普读物,获益良多。
  •   给现在的我一个其实 和努力地动力
  •   没想到这本书会有卖,此次订单就是为了这本书而下的
  •   讲到了田中耕一获奖时境况,以及对工程师的思考。
  •   一个企业擅长实验的研发人员获得诺贝尔奖。值得中国人反思。
  •   书皮是粉色的,看上去不像一个科学家的传记,不喜欢!书还没看,不知写得如何。
  •   写的一般,有点启迪作用。。
  •   日本科学家传记,有点乏味
  •   对于高年级的大学生,这已经太浅了;可要说是励志书小孩子看,估计又没多大的吸引力……一切内容都是浅尝辄止,不够用心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