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钟家全 页数:199 字数:2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如今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改变着师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内涵扩展及形式更新,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突出。《和谐校园视域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作者钟家全)以和谐校园与高校网络文化的内在关联为切入点,详尽地分析了高校网络文化的涵义、类型、特点、功能,系统地阐明了和谐校园视域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目标、原则以及组织领导与保障机制,重点探究了高校网络精神文化、网络制度文化、网络行为文化和网络物质文化建设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和谐校园视域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适合于高等院校领导、高等教育行政官员、文化学者、广大高校教师、教育管理干部、教育理论工作者以及所有关注高校网络文化发展的人士学习与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 建设高校和谐校园
1.3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章 高校网络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
2.1 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
2.2 高校校园文化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价值与作用
2.3 高校网络文化给和谐校园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章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3.1 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3.2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现状
3.3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目标
3.4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 高校网络精神文化建设
4.1 高校网络精神文化的含义与功能
4.2 高校网络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
4.3 高校网络精神文化的建设
事五章 高校网络制度文化建设
5.1 高校网络制度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5.2 高校网络制度文化建设的意义
5.3 高校网络制度文化的建设
第六章 高校网络行为文化建设
6.1 高校网络行为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6.2 高校网络行为文化建设的意义
6.3 高校网络行为文化的建设
第七章 高校网络物质文化建设
7.1 高校网络物质文化的内涵
7.2 高校网络物质文化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
7.3 高校网络物质文化建设的现状
7.4 高校网络物质文化的建设
第八章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与保障机制
8.1 坚持高校党委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领导
8.2 建立工作机构,健全领导体制和组织机制
8.3 建立健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提出和谐校园的大背景,而高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高校与社会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因此,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来概括高校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与部分是一对辩证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将毫无意义;另一方面整体和部分又相互区别,部分功能之和不等同于整体的功能,而整体也无法替代部分的作用。整体与部分相依相存,不可分割,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和谐社会建设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本质上属于整体与部分范畴。和谐社会建设涵盖广大,事关社会的方方面面,和谐高校建设只是和谐社会建设庞大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已,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不仅应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而且应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这是两者相互联系的方面。但是两者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所面对的具体矛盾有别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矛盾,因为两者定义的范围明显不一样,更加准确地说是两者从属的矛盾体系的层级不一样。因此,高校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是不可能简单一致的。③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简单套用和谐社会的涵义来概括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因为这种概括也一样适用于其他社会组织,不能体现出高校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性规定和属性。笔者认为,应该从和谐的本义和高校校园的本质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理解高校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和谐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或者事物之间协调、有序、平衡和合规律的关系或者联系,也就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或事物之间无对抗性矛盾的对立统一状态,和谐是事物稳定性和协调性的成熟表现。关于高校的本质,笔者赞同王冀生的观点:大学(高校)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众所周知,人类有三种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相应的三种社会机构:一是物质生产活动,从事主体主要是企业;二是治理国家和国际交往的政治活动,从事主体主要是政府和政党;三是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文化的文化活动,从事主体主要是大学和研究机构。人类的这三种社会机构,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它们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