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分子基础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美)孟德森 等著,许兴智 等译  页数:57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癌症作为重大非传染性疾病,其防治在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中得到了重要支持,《癌症的分子基础(原书第3版)(精)》(作者孟德森)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癌症的分子基础和最新进展,为癌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全书共分5
篇59章,包括癌变和癌症遗传学、癌症生物学、分子病理和诊断、癌症的分子病理过程、癌症治疗的分子基础等内容。
《癌症的分子基础(原书第3版)(精)》内容丰富,兼顾基础研究与临床,可供从事癌症研究的科研人员、临床肿瘤科与放射治疗科的医护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肿瘤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使用。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孟德森(John Mendelsohn) (美国)Peter M.Howley (美国)Joe W.Gray 等 译者:许兴智 佟伟民 李静 等孟德森(John Mendelsohn),Department of Oncological Sciences, Mount Sinai School of Medicine, New York, New York。许兴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组成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北京市细胞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DNA.Repair编委,首都师范大学肿瘤生物学实验室PI。1992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1992~1994年在上海第八人民医院外科任住院医师,1998年硕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1999年博士毕业于美国Llniversity of Sotlth Carolina医学院,2000~2004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任博士后,2004.~2006年在美国City of-Hope国家医学中心/Beckman研究所任Beckman Fellow,2005年到首都师范大学创建肿瘤生物学实验室。长期从事肿瘤生物学(DNA损伤应答)研究,发表SCI论文近30篇,2006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及省部级项目多项。佟伟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主任。1981~1986年就读于中国医科大学,1991年获得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奥地利Vienna University博士学位,1994~1997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普通与实验病理研究所做研究助手,1997~2000年在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Cancer,World}tealth Organization(IARC//WHO,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任博士后,2000~2007年在IARC:/wHO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任研究员,2007年至今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一清华大学医学部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在于探讨参与DNA损伤修复的蛋白质在:DNA损伤应激反应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意义。主要研究手段是通过遗传工程修饰,利用常规的或组织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DNA损伤修复基因,在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来深入研究其蛋白质在早期神经发育、神经元变性以及上皮和神经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机制。共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j_收录30余篇。李静,博士,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学士学位,同年赴美国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分别于2001年、2006年获得耶鲁大学分子、细胞及发育生物学系硕士和博士学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后回国,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求学期间学习优异,获得北京大学奖学金;本科毕业后获得耶鲁大学范氏奖学金(Fan:Fellowship)。回国后,2007年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称号,2010年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二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人才项目1项和北京市教委项目1项。

书籍目录


译者序
Ⅰ 癌变和癌症遗传学
第1章 癌症:一种遗传疾病
第2章 癌基因与信号转导
第3章 抑癌基因
第4章 DNA修复通路与人类肿瘤
第5章 表观遗传学与癌症
第6章 癌症和传染病原概述
第7章 环境致癌
第8章 动物模型——蝇、鱼和酵母
第9章 癌症的遗传学小鼠模型
Ⅱ 癌症生物学
第10章 肿瘤干细胞
第11章 生长因子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12章 细胞生长
第13章 细胞周期调控
第14章 细胞生长和增殖中的新陈代谢
第15章 细胞凋亡、细胞自噬和细胞坏死
第16章 细胞衰老
第17章 肿瘤微环境对肿瘤发展的影响
第18章 肿瘤血管生成
第19章 肿瘤浸润与转移
Ⅲ 分子病例和诊断
第20章 癌症基因组学
第21章 转录组分析
第22章 质谱技术在肿瘤生物学中的应用
第23章 影像与肿瘤
第24章 生物信息学
第25章 癌症的早期检测——分子筛选
Ⅳ 癌症的分子病理过程
第26章 淋巴瘤/骨髓瘤
第27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子遗传学
第28章 急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生物学
第29章 儿童肿瘤的分子生物学
第30章 肺癌的分子基础
第31章 结直肠癌的分子异常
第32章 乳腺癌
第33章 前列腺癌的分子基础
第34章 表皮卵巢癌致病分子机制
第35章 胰腺癌的分子发病机制
第36章 黑色素瘤的分子生物学
第37章 软组织肉瘤
第38章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第39章 原发性脑肿瘤
第40章 上皮性皮肤癌
第41章 内分泌系统肿瘤
第42章 胃和胃食管腺癌
Ⅴ 癌症治疗的分子基础
第43章 靶向治疗:从基础到临床
第44章 靶向性治疗的筛选策略
第45章 用于预测抗癌效能的动物模型
第46章 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药理遗传学
第47章 工期临床试验
第48章 癌症治疗学
第49章 癌症治疗的先天型和获得型抵抗
第50章 放疗的分子基础
第51章 造血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
第52章 干扰素
第53章 癌症和细胞免疫应答
第54章 肿瘤疫苗
第55章 癌症的单克隆抗体治疗
第56章 基因治疗和溶瘤病毒
第57章 RNA作为治疗分子
第58章 热休克蛋白90和蛋白酶体
第59章 癌症的化学预防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的相关性引起人们广泛探索肿瘤产生的特异的血管生成分子。在过去的20年中,通过对不同物种的大量研究鉴定了越来越多的分子通路,这些通路能够在胚胎发生及病理过程中促进并且调控血管的生成。这些通路在治疗癌症及其他的血管疾病包括黄斑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以及关节炎中为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分子靶标。这些疗法中关键的细胞靶标是血管内皮细胞,以及辅助性壁细胞,也称周细胞,周细胞是从周围健康组织募集而来的或者源于骨髓的,它们在正在生长的肿瘤中形成新的血管。有观点认为针对这些“正常”细胞靶向用药,可以排除普遍存在于遗传性不稳定癌细胞的获得性耐药性问题。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法的一个关键思路在于找到血管生成转换点,它通常被定义为天然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之间的平衡点向有利于血管发育的方向倾斜。用不同实验模型得到的大量研究结果及相关的临床数据都有力地证明了这种观点。有意思的是,血管生成转换点在肿瘤发生进程中的哪个阶段发生是不一样的。在小鼠中的肿瘤诱导实验中,在新的血管生成之前肿瘤的直径并不会超过几个毫米。相反,人的星状细胞瘤最初为一圈活细胞包裹于已存的血管周围,只是在后期形成胶质母细胞瘤才激发血管生成反应。实验及临床上对血管生成转换点模型的支持,促使众多研究者去寻找天然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希望通过增加这些抑制因子的表达或功能从而达到对肿瘤的抑制或使其衰退的效果。我们会在本章的后部回到这个话题。接下来的三个部分将会描述在正常以及恶性组织中血管结构的发育,调控血管生成的信号通路,以及正在进行的药物开发及临床试验的治疗策略基础。最后我们会讨论一些在未来可能驱动血管生成研究中的问题及挑战。

编辑推荐

《癌症的分子基础(原书第3版)》对各种癌症(生物学、诊断和治疗)的分子基础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而不是简单描述癌症的临床表现或特定治疗的诊断和管理。因此,《癌症的分子基础(原书第3版)》对临床医生、生物医学领域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和临床研究人员、高年级生物医学及生物学学生来说是本不可多得的教科书;对广大民众熟悉癌症基础知识来说具有同等的,甚至更大的益处。《癌症的分子基础(原书第3版)(精)》英文版由五位著名的生物医学家、临床医生及教育家负责召集上百位的相关学者编写的,全面覆盖癌症生物学、诊断及治疗的分子基础。同样的,《癌症的分子基础(原书第3版)》第三版的中文版由资深的癌症基础研究专家和临床专家精心翻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癌症的分子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这本书对于各科肿瘤的研究都有帮助
  •   从另一个角度认识肿瘤。值得一看。
  •   帮同事买的,用的是邮政,一周才收到,不过书确实挺好的
  •   本书是非铜板纸,印刷是黑白的。内容还未细细研读。
  •   外表高端大气上档次,内容低调奢华有内涵
  •   翻了翻,内容不错
  •   专业,喜欢~
  •   当当这款产品性价比较高,值得购买
  •   正要看看
  •   给朋友买的未读
  •   挺好挺强大,就是封皮好脏啊,也擦不干净!
  •   总的来讲,翻译的还好,只是翻译后的排版和英文缩写的解释很不人性化,并且内容上觉得太过简化,以至于很多分子信号的路径图我还是去CST抗体公司的主页上找到后,对照书中插图看的,这使得读书过程中花费了不少时间,其中的插图感觉不完整(例如图2-7)。后面关于环境致癌因素以及治疗手段和预防还是很让人满意的。
  •   书挺好的,但是错别字多了
  •   不好,搞的我被骂,买回去,到现在还没看过,因为里面都是化学分解分子那些,适合医生去研究的,普通病人根本没办法看的!
  •   刚开始看还以为是科普性的呢,有点小失望。不过仔细看看还挺好的,可以对学科知识得到一个系统性的了解吧,详细的还要多查文献。就有一个缺点,没附参考文献。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