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胡锡进,王文,胡笳,陈晨晨 页数:34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精选了《环球时报》2010年1月到2011年4月的社评文章。该书由环球时报总编辑与编辑部一些资深编辑共同撰写,但每一篇都容纳了来自全社会的大量思想,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度,甚至可以说,环球时报社评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主流社会的声音。在该书中,环球时报真实反映了中国民间在一些对外敏感问题上的态度。这可以减少外界对中国的误判,这种实事求是的表达对中外发展可持续的关系是有益的。
作者简介
《环球时报》是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一份时事新闻媒体,创刊于1993年1月3日,如今在世界90个国家和地区驻有350多位特派、特约记者,单期发行量超过200万份。
《环球时报》社评 撰稿团队
总撰稿:
胡锡进,《环球时报》总编辑。1960年4月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1989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获俄罗斯文学硕士学位。1996年至2005年任《环球时报》副总编辑。1993年至1996年任《人民日报》常驻南斯拉夫记者,深入前线报道波黑战争。2003年前往海湾前线报道伊拉克战争。2005年起担任《环球时报》总编辑。
社评起草人:
王 文:《环球时报》编委,主管评论,先后就读于兰州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北京大学,2005年加入环球时报。
何申权:《环球时报》评论组副组长、首席编辑,毕业于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曾就职于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2005年加入《环球时报》。
胡 笳:《环球时报》评论编辑,毕业于复旦大学,先后在10多个国家从事特派新闻采访工作,2005年加入《环球时报》。
陈晨晨:《环球时报》英文版编辑,毕业于南京大学,2009年加入《环球时报》。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大国博弈
来一场对美报复的民间讨论
奥巴马让中国人很失望
立住中国制裁大棒的权威
让西方适应“强硬的中国”
中西冲突,中国要有掌控力
太平洋上筑不起“柏林墙”
沉着应对人民币汇率博弈
中国不会做西方出的选择题
抛弃对美幻想,中国沉着前行
看透美国,看透中美关系
美国议员该与世界对表了
不容许美国砸中国人的饭碗
美俄裁减核武器应更快、更多
美国核裁军,别老拿中国说事
纽约时报为何不怕破坏中美关系
中国官员要善于对外大胆说话
中美竞争,看谁更善学习
中美人权对话不应谈歪了
中美要学会骑双人自行车
和美国“斗气”,中国声音要更响
要让美国反华议员付出代价
中国要以己之长,克美国之短
美国把中国当战略对手
提防心理上的“亚洲版北约”
美国应出份中国和平崛起报告
中国如何应对甩掉伊战的美国
与日本斗,应攻其软肋
美国不能靠捣乱“重返亚洲”
“逢华必反”让西方舆论迷失
“龙”和“熊”不会笨重相撞
“强硬论”怎么可能吓住中国
美国国会不是中国央行的董事会
对华思想战,西方既着迷又耐心
西方不能对中国搞“强买强卖”
与美国在亚洲打太极拳
做西太平洋漂亮的“削球手”
中美必须一起“摸石头过河”
中欧最可能摆脱零和魔咒
中美:宁做假朋友,莫做真敌人
中美:西太平洋谁也别挑战谁
欧洲对华军售禁令将成垃圾股
《联合声明》符合中美真正民意
中美互联网有可能分道扬镳
第二篇 周边形势
伊朗、西方都别想绑架中国
欢迎印度愿为中国商船护航
朝鲜莫在核钢丝上跳舞
曼谷骚乱凸显社会分化恶果
伊朗核活动应放在阳光下
认真回应外界疑问对朝鲜有利
换一种思路对待朝鲜
东海蛀牙还要痛多久
日本频繁换相,周边很难踏实
韩国休把美航母带入黄海
美国须约束在中国门口的军事行动
让伊朗放弃谋求核弹的念头
中亚稳定,中国需发挥积极作用
不能只埋头和邻国做生意
日韩不应自降为中美博弈筹码
百折不回,拆除冷战最后边界
美别对中国努力“故意看不见”
黄海挑衅将是美国战略失策
黄海事件,中国民间外交应当发力
谁也别做搅乱黄海的罪人
和中国竞争,印度宜摆正心态
警惕中美海上碰撞危机
美航母远离中国近海是明智的
美国应抑制在东亚的帝国冲动
南海周边国家不要上美国的当
中国要有南海路线图
不能让美国挑拨中越关系
伊朗政策,中国别怕挨西方骂
东北亚稳定,韩国清醒至关重要
日韩联手“针对中朝”是危险念头
菲律宾应善待香港民众感受
别幻想阴谋改变东北亚现状
稳定的中朝关系对中国最有利
世界应鼓励朝鲜改革开放
内向的中华文明面临“外向大考”
“撞”,日本当局的高危动作
与缅甸为友,中国没做错
日本休想用国内法吞掉钓鱼岛
中国须有一整套反制日本的手段
日本国内政治垃圾别往东海倒
中国不是一怒就失态的“乡巴佬”
中国不会因海上摩擦笨重跌倒
准备与日本打“连环反制战”
中国不能跟着日本快速“转圜”
中国认准一条:朝鲜稳定好
前原诚司,是外相还是防相?
日本民族主义是亚洲坏榜样
亚洲不能让几个岛礁缠住
周边国家应支持缅甸稳定
朝韩大炮对话是东北亚悲剧
韩美同盟是平时用不上的原子弹
半岛政治的忍耐链条会中断吗
不想战争,就别装得不怕
“压服朝鲜说”是自欺欺人
韩国对“中立”的理解偏了
中印友好,最需要两国的胸怀
谁是“龙象之争”的赢家?
美国明挺韩国,实则害韩国
但愿朝韩的心理昨天扯平了
为朝鲜的这次克制叫一声好
韩国别把悬崖当足球场
韩国在打醉拳,还是真的醉了
再多“同盟”也救不了萧条的日本
日本别把危机感当成被子裹
第三篇 中国民生
互联网火爆今年还将升级
应急是政府永恒的工作主题
巨款捐耶鲁,试探国人雅量
谁也不要冲撞中国民意
中国要做互联网世界的强者
如何让百姓更相信政府数据
医疗改革奠定现代国家基础
当春节撞上情人节
期待“两会”破解房地产难题
缩小收入差距,难也要做
两会推动中国,讲真话是关键
向世界坦率讲述中国的担心
中国现代化必须算“水账”
构建透明政府,中国任重道远
以救援精神保障700万矿工安全
藏区形势实质性好转是可信的
把安全融入中国现代化目标
记住玉树孩子的坚强梦想
抑房价重拳考验中国调控力
莫让幸福感在拥挤中淹没
绝不能给校园凶手任何借口
中国城市为何跟报摊过不去
别让房市股市拉大贫富鸿沟
下水道决定中国现代化质量
富士康“十一跳”是中国制造业之痛
反思富士康,不应脱离中国实际
让体制更有弹性,让工人有效维权
分配财富比创造财富更难
世界杯,中国最不民族主义
相亲节目泛滥凸显道德彷徨
从“盲流中国”到“流动中国”
用人道主义拉动基础建设
中国社会要有“扫黄”共识
中国社会要经受媒体监督的洗礼
什么样的隐私权值得捍卫
中国人的科学精神仍未及格
中国人口政策共识不能乱
做发展中国家国民,要耐心些
将“拆迁”妖魔化不是公众利益
关注小人物,讲述中国梦
像重视国防、稳定一样重视安全
中国有“主流社会”吗什么是中国“主流价值观”
别让“弱势”情绪在中国蔓延
求真,中国社会打了多少折扣
围绕“公平”的争论必须实事求是
说点闲话,告别2010年
中国仍是研究生教育弱国
春运,现代中国的不可承受之重
北方期待“南水”早早到来
民主需要一场创新竞赛
李娜:更宽容中国的一个符号
对兔年中国抱一颗平常心
用工荒与就业难,中国的鸳鸯火锅
中国要抗的是21世纪大旱
配合社会治理,知识分子应带头
房产新政,社会不鼓掌的尴尬
中国互联网的政治贡献和缺陷
我们爱的是哪一个中国
安全,中国现代化的试金石
重寻幸福感,中国该做些什么
中国对动荡的记忆已经够了
防控“街头政治”,不值得大惊小怪
理性讨论有助于民生进步
对信息失真做一次集体反思
中国核电需要舆论监督护航
阻止核污染恐慌蔓延到中国
中国社会被谣言耍得太容易了
第四篇 强国之路
高行政开支,削弱国家竞争力
善待媒体,培育国际大报
中国要有更强大军事威慑力
走出圆明园的屈辱阴影
中国不可能成西方“思想殖民地”
挟洋自重的达赖需反思
要管理世界对中国的预期
边贸繁荣,边疆才能长治久安
见达赖是奥巴马的政治退步
中国模式:解不开的世界之谜?
虚心学日本,坚定走自己的路
丰田警示中企,提防扩张诱惑
调结构需要新的社会大动员
诺贝尔和平奖,中国不应躲着走
中国开放不会因谷歌而收紧
必须重视气候的战略研究
中国开放节奏,不是西方说了算
中国反恐还要靠“人民战争”
让我们为吉利的勇敢竖大拇指
团结的中国,才是强大的中国
自信地向老外介绍中国体制
中国需要干净的奥运奖牌
愿汶川伤亡悲剧永不重演
中德媒体交流多才能误解少
美国为何来华推销清洁能源
中国大学需大规模海外招生
中国须再创治水奇迹
消化台湾疑虑,大陆要有耐心
“党务新闻官”助世界看懂中共
爱国主义旗帜,中国永不可丢
两岸统一,中华民族的昂贵目标
中国知识分子,我们一起说真话
中国不可被巨大的安全成本难住
水患不治,中国经济难以毕业
不妨摊开能源战略让世界看
中国人,别怕走得慢一点
推动“一中”原则要百折不回
让外界亲近中国为什么很难
不是发展中国家?中国能是谁
中国社会要给失败者更多宽容
山区向外移民,中国缺的是决心
中国不是哭穷,是真的不富
深圳故事对中国改革的启示
中国为何拍不出《盗梦空间》
中国越自信,对付摩擦办法越多
61年一个国家能做什么
别把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神秘化
几千人的洋枪队凭什么征服中国
“计划”应慎用,但不应禁用
幸福国家应是中国的目标
治“繁荣之堵”是场持久战
中国想继续崛起吗?那么多承受些
“全国化”,决不比全球化轻松
构筑对“全国化”概念的共识
加快中小城市的“吸引力建设”
“GDP中国”不可能引领世界
中国应抓紧从信息低洼处往上走
中国的关键几步注定无处可学
中国没理由向多党制膜拜
巩固扩大中国社会的政治共识
第五篇 全球视野
西方极端言论挡不住中国登场
世界不欢迎“白宫的谷歌”
警惕美国的互联网霸权主义
互联网正站在历史转折点
人民币汇率改革需要西方配合
西方应从谷歌事件读懂中国
西方国家得了决策无力症
转型国家必须找到稳定之道
“谷歌主义”注定要在世界碰壁
拯救希腊,需重振欧洲精神
不做点实事,美国应羞于去G20
章节摘录
版权页:“再过50年,中国强大以后会怎样?”1960年,英国名帅蒙哥马利见到毛泽东,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毛泽东说:“过50年,我们就会壮大起来,……(但)不会侵略别人。一百年、一万年,我们也不会。”50年过去了,中国兑现了毛泽东的承诺。但50年的时间,要让西方真正了解一个文明迥异的东方大国,可能还太短。除了理解难,要让西方避免妒忌中国更难。中国没侵略别人,但崛起的国家很容易被说成“有进攻性”。最近,中国在谷歌、军售、达赖等事件上的强硬回应,在西方激起很强的不适感。中国是不是要改变政策?中国还会有更强硬的举动吗?这些充斥西方媒体的质疑既有真实的困惑,也有一些是故意起哄,向中国施压。西方主流社会不适应中国崛起,因为他们觉着中国崛起的好处小于带来的风险。西方也不愿意冒险对中国崛起作强行遏制,那样做风险太大,况且还有可能会失去能够享受到的好处。所以西方对待中国时,最可能做的还是想“套住”中国的发展,虽然他们自己也知道这样做很难。因此,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诸如此类的与西方的摩擦将会不断出现,而且会更激烈。中国要做的,也是最难做的,就是要把握好与西方“打打好好”的度。只要中国在崛起,只要西方在心底深处不喜欢,冲突就不可避免。但只要把握得当,冲突就会成为西方适应中国崛起必不可少的过程。中国需要以强硬的反击来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打就要能够打得痛;但中国同样要有掌控冲突的艺术,该收拳时就收拳。事实上,中国的崛起已经带来了国际秩序的微妙变化,并使西方越来越感到焦虑和困惑。整个西方在中国的亮丽登场中,正焦急地寻找着中国融入世界的明确路径。如何让这种体系的变化显得更加循序渐进,同时又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摩擦、猜忌甚至痛苦,给中国的对外政策及其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需要有引导国际舆论的能力,特别是在涉及对华政策判断时,要更善于主动、提前设置议题,要通过这样的设置来及时传播中国的声音,阐明中国的立场,减少对方的误判。但说实话,做到这点很难。中国还需要不断给世界提供力所能及的公共产品,比如提供当前一些冲突问题的解决之道,让世界更多地分享中国崛起的红利。但做这些事意味着风险和麻烦。在与西方冲突中,需要分清短期和长远利益、局部和整体利益。在政策力度方面,应当具有一定的弹性,能放能收,避免让一些非主流因素影响大局,控制住摩擦冲突的节奏。30多年来,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未来仍然会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只有在不断的开放中,中国才会不断增强对外摩擦的掌控力。回到蒙哥马利的故事。当年,回到英国,他发表了《我同毛的会谈》一文,称赞了中国人民努力奋斗的干劲,以及争取和平的意志和中国道路的正确性。现在,一个国际秩序更替升级的时刻可能就在面前,重温蒙哥马利的这个故事,有助于我们更从容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媒体关注与评论
《环球时报》社评的特殊贡献,在于它敢于在敏感问题上发声,又努力把握分寸,避免走政治极端或人身攻讦。这需要兼备勇气、智慧及雅量。更重要的是,中国要成为自尊而受人尊重的大国,这样的舆论空间对社会环境和国民心态都是不可或缺的。 ——王缉思(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中国发展是很大的话题。胜出必有所长。中国取得这样大的变化和成就,是有原因的,有它的道理。《环球时报》的社评就是努力去解释为什么中国还是这片土地还是这些人民,30多年里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复杂性和内在动力。 ——房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近十年来,《环球时报》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有国际影响力的报纸之一。我以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从中国人的角度报道世界变化,而不是从所谓地球人的角度分析国际现象;二是反映中国民众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而非仅仅宣传中国官方立场。《环球时报》社评的独特性很能引得国际关注。 ——阎学通(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环球时报》的社评,可以说是这份报纸的“心”,它所见证和参与的世界和中国的变化,它所为之努力奋斗的中国崛起的目标,它所秉持的客观和理性的思考,都为这个复杂的激变时代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关键性的参照。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环球时报》要成为世界大报,就要世界级的评论版,以及培养世界级的评论大师。两年来,《环球时报》社评敢于直面中国问题,在不回避、不隐讳的前提下提出解决思路;在介绍外国时,坚持中国立场。不模仿西方,也不理想化。它正在向世界级大报迈开坚实的步伐。 ——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崛起的中国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多年来,《环球时报》就诸多国内外大事率先发表了见解独到的社论,经常“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全世界的关注和思考。今天这些社论的精华又被汇编成册,成了中国崛起过程中许多观点交流碰撞的一个全面汇总,成了大变革时代中国人声音的一个真实记录,也是中国话语走向世界的一个很好开端。 ——张维为(日内瓦外交与国家关系学院教授、《中国震撼》作者)
编辑推荐
《讲真话的中国:<环球时报>社评精选(2010-2011)》:中国是个复杂的国家如果把《环球时报》所有社评加在一起当成一篇文章来读这句话可以做篇文章的标题这的确是一句真话,而且是被舆论常常忽略的一句真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