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马文辉 编 页数:33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对刘绍武先生的“三部六病”学术思想、临证体悟、个人经验的收集整理。全书共分以下几部分:前三部分是刘老在不同时期讲解《三部六病》的学生笔记;第四部分是刘老口述的回顾性医案和学生跟随刘老门诊记录的验案汇编;第五部分是刘老的医话、医论及学生的临证见闻;第六部分是历史资料和学术传承,简要罗列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和图片、手稿;附录部分包括刘绍武传记和刘绍武学术思想研究及文献资料等内容。
《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可供中医药院校师生、临床工作者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刘绍武,山西襄垣人,三部六病学说创始人,生前为山西省太原市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研究口贝,我国近现代著名经方大家,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
书籍目录
周序
文序
刘序
郭序
前言
第一部分 三部六病纲要
刘绍武自序
前言
第一章 思辨框架
第一节 三部的划分
一、袁部
二、里部
三、枢部
第二节 六病的产生
一、病因
二、病机
三、病名
第二章 整体内涵
一、气血的统一性
二、生态的自组性
三、层次的有序性
四、结构的功能性
五、动态的平衡性
六、形神的一致性
七、天人的合一性
八、意志的主导性
第三章 理性规范
第一节 证的研究
一、证的四性
二、证的四类
三、脉的四象
第二节 辨证的规范化
一、辨病位
二、辨病性
第三节 论治的规律化
一、六病纠偏
二、三部和解
三、整体协调
四、辨病定方,以方定名
第四章 三部六病系统图解
一、三部六病系统结构图
二、三部生理系统结构图
三、三部病理系统结构图
四、三部辨证系统结构图
五、三部论治系统结构图
第二部分 三部六病初稿
郭序
第一章 三部六病辨证论治
第一节 什么是三部六病
第二节 三部六病的辨证论治
一、表部病证
二、半表半里部病证
三、里部病证
第三节 合并病论治
一、厥阴与太阳合并病
二、太阳与太阴合并病
三、太阴与阳明合并病
四、太阳与少阴合并病
五、太阳与少阳合并病
六、少阴与阳明合并病
七、厥阴与太阴合并病
八、少阳与太阴合并病
九、少阳与阳明合并病
十、多种复合病
第四节 总结
第二章 局部辨病辨证论治
第一节 协调局部病证的方剂组成和应用
一、小柴胡汤
二、调神汤(亦名柴膏汤)
三、调心汤
四、降压汤
五、解肌汤
六、理心复脉汤
七、调肝汤
八、调胃汤(亦名柴芍汤)
九、溃疡一号汤(亦名柴灵芍汤)
十、溃疡二号汤
十一、复健散
十二、调肠汤
十三、利肠汤
十四、利胆汤
十五、排石汤
十六、调肺汤
十七、团鱼丸
十八、决渎汤
十九、调肾汤
二十、理消汤
二十一、消斑解毒汤
二十二、利目汤
二十三、清喉汤
二十四、攻坚汤
二十五、祛风利湿汤
二十六、调经汤
第二节 各系统病证变方举例
一、消化系统病证
二、呼吸系统病证
三、泌尿生殖系统症证
四、造血系统病证
五、循环系统病证
六、内分泌代谢系统病证
七、运动系统病证
八、神经系统病证
九、精神病证
十、妇科病证
十一、皮肤病证
十二、眼部病证
十三、耳病
十四、鼻病
十五、口腔咽喉病证
十六、癌症
第三节 复健疗法
第三章 临床用药随症加减举例
一、药对比例
二、临证加减
增篇三部六病续述
第三部分 三部六病讲稿(修订)
贾序
郭序
前言
第一章 “三部六病的起源
第一节 “三部六病学说的提出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整体观
一、整体的概念
二、构成机体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三、整体的范畴和统一性
第三节 中医辨证的探讨
一、关于“证的概念
二、关于“证的机理
三、关于具体辨证
第四节 系统论与“三部六病辨证的关系
第二章 三部六病学说
第一节 整体辨证论治
一、整体与三部的功能
二、整体的具体辨证论治
第二节 三部六病辨证论治
一、六病产生的机理
二、六病的建立
三、三部的并病
第三节 十二单证辨证论治
一、表热证
二、表实证
三、袁寒证
四、表虚证
五、里热证
六、里实证
七、里寒证
八、里虚证
九、半表半里热证
十、半表半里实证
十一、半表半里寒证
十二、半表半里部虚证
第四节 合病的证治
第五节 兼证的证治
第六节 合证的证治
第七节 六病的相互转化
一、阳极似阴的转化
二、阴极似阳的转化
三、六病中单一的转化
四、六病的复合转化
第八节 局部病辨证治论
一、局部病的证治分类
二、脉象在局部辨证中的意义
三、局部协调疗法
四、局部调治疗法
五、局部复健疗法
后语
第四部分 刘绍武医索选(增补)
胡序
第一章 六病医案
第一节 太阳病
第二节 厥阴病
第三节 少阳病
第四节 少阴病
第五节 阳明病
第六节 太阴病
第七节 合病案
第二章 杂病医案
第一节 胸痹
第二节 中风
第三节 眩晕
第四节 痹证
第五节 血证
第六节 胃痛
第七节 消渴
第八节 无脉证
第九节 不仁
第十节 震颤
第十一节 心悸、怔忡
第十二节 瘕瘕积聚
第十三节 便秘
第十四节 奔豚
第十五节 痰核
第十六节 蛊胀
第十七节 肿瘤
第十八节 肝痈
第十九节 红斑狼疮
第二十节 舌白斑病
第二十一节 青盲
第二十二节 失明
第二十三节 腰痹
第二十四节 脱发
第二十五节 痛经
第二十六节 躄
第二十七节 骨疽
第二十八节 痤疮
第二十九节 雀斑
第三十节 神经官能症
第三十一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第三十二节 胃下垂
第三十三节 胆囊炎、胆石症
第三十四节 癫痫
第三十五节 下肢静脉曲张
第三十六节 静脉炎
第三十七节 失眠
第三十八节 头痛
第三十九节 不孕
第四十节 鬼脉
第四十一节 狂躁症
第四十二节 疮疡
第四十三节 水肿
第四十四节 腹痛
第四十五节 肺胀
第四十六节 牛皮癣
第四十七节 湿疹
第四十八节 复视
第四十九节 郁证
第五十节 胆囊萎缩
第五十一节 刘老断生死医案四则
第五十二节 一味丹参治肝肿大一则
第五部分 三部六病医话医论
第一章 医话
一、谈方药
二、谈病
三、谈脉
第二章 医论
一、谈谈临床治疗杂病的一点体会
二、对八纲中“阴阳的看法
三、谈《周易》中的哲学思想
四、对舌象的看法
五、刘绍武语录
第三章 临证见闻
第六部分 三部六病医学流派
一、机构建设
二、学术团体
三、人才队伍
四、学科带头人
五、图片材料
附录一刘绍武传记
附录二刘绍武学术思想研究
附录三文献资料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三部六病既有西洋的,也有古代的,同时还有我们独创的;既是哲学的,也是医学的全新理论。 ——刘绍武
编辑推荐
三部六病学说是阐发《伤寒论》的一个实用的中医临床理论体系,更是开启中西医结合大门的一把钥匙,是西医学习中医的一本好教材。《刘绍武三部六病传讲录》是《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的姊妹篇,《讲评》一书重在刘老对中医的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的学术思想、证治经验的继承、发掘、探索、阐释。本书则侧重于刘老本人的学术思想、临证体悟、个人经验的收集整理。可谓有源有流,互为表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