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科学 作者:杨镛//王深明//徐克 页数:520
内容概要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介绍血管外科学微创理论与微创技术的学术专著,主要由血管外科专家和介入医学专家编撰而成。通过总结微创理论的精华和结合临床微创技术的实践,阐述了微创血管外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方法。全书以我国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为主,重点介绍有关的微创知识、病因、病理、诊断、微创处理方法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与展望。
本书分为微创理论和微创治疗上、下两篇共三十五章,黑白和彩色插图共240余幅,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临床医生、研究生以及本科生阅读与参考。
作者简介
汪忠镐(1937-),浙江籍,1961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是我国血管外科学重要创始人之一,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终身名誉主任委员、国际血管外科学会副主席、国际脉管学会副主席、国际血管联盟顾问和前副主席、美国和印度血管外科学会名誉会员、前亚洲血管外科学会主席、《国际脉管杂志》副主编、国际布加综合征学会创始主席,是我国血管外科杰出带头人。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院士于20世纪60年代自行研制的用于封堵食管瘘、肠瘘、膀胱瘘的球囊导管,以及此后改为球囊取栓导管的原创性研究和在动、静脉系统中的成功应用为其走向血管外科奠定了基础。他在布一加综合征、大动脉炎、颈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和人工血管生物化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尤其是在1989年就做出了自骨髓到血管内皮细胞的转化。在国内首先开展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脑缺血以及血管重建术治疗糖尿病肢体缺血等研究工作。汪忠镐院士于1987年开始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杜克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国外60多所大学做特邀报告。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专著13部,参编专著70余部,1996年在《Current Problemin Surgery》杂志发表论著《Budd-Chiari Syndrome》,1995年为国际权威Victor教授的《下腔静脉缩窄》一书作序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部级科技进步奖等12项,国家专利12项。自1984年开始,主办国际会议14次。1988年开始应邀国际会诊,其中6次任主刀。于1996年、1998年、2002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国际脉管学院、国际血管联盟、国际布一加综合征学会和印度总统颁发的研究成就奖、功勋奖、终身成就奖以及为发展血管外科事业和亚洲血管学会而获得的成就奖;2007年获吴阶平医学奖和中华医学杂志90周年纪念金笔奖,2010年获外科学分会杰出贡献奖。杨镛(1965-),云南籍,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昆明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血管外科学博士,师从于时德教授;中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学博士后,师从于段志泉教授;2005年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到昆明工作至今。系云南省第十一批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云南省血管外科中心主任,昆明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主要从事周围血管病的微创治疗和干细胞治疗及其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现兼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实验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与组织工程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医院协会血管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学会外科分会常委、云南省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以及云南省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等职。兼任《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及《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等杂志编委。承担着国家级、省级及厅级的4项科研课题,获省级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厅级科技进步奖2项,副主编及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的《实用组织间植入内放射治疗恶性肿瘤学》、《动脉瘤》、《现代实用静脉外科学》、《血细胞分离机原理与临床应用》以及《下肢血管外科》等相关血管外科学论著7部,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等核心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在第二届血管医学发展与管理论坛暨第一届全国重症肢体缺血血流重建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会议上获“最具学术影响力与组织能力个人优秀奖”。王深明(1953-),广东籍,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申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血管甲状腺外科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广东省血管外科疾病科研中心主任,中山大学血管外科研究中心主任,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9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系国际脉管学会委员、国际外科学会委员、国际内分泌外科学会委员、美国外科医师学院委员、亚洲血管外科学会委员、亚洲内分泌外科学会委员等多个国际学术组织委员。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疗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理事会副理事长等职,广东省、广州市保健办会诊专家。担任《中华普通外科文献(电子版)》主编、《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主编、《中华医学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以及多个核心医学期刊申的常务编委和编委。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7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伦20多篇,SCI收录34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0篇),主持国家863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8项。主编专著6部,参编专著30部,主编或参编2007年全国统编本科教材和研究生教材,获教育部、中华医学会等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多项和发明专利3项。2007年获广东省第九届丁颖科技奖。主编《甲状腺外科学》、《外科大查房一一病例选案》、《汉英医学词典》、《汉德医学词典》、《汉日医学词典》、《血管淋巴管外科学》六部专著,主译《周围血管外科学》和《血管外科手术图谱》。徐克(1954-),辽宁籍,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中国医科大学影像研究所所长、辽宁省介入治疗与器材开发重点实验室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2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1991年毕业于日本浜松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辽宁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担任中华放射学会全国副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会常务委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影像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癌症基金会介入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介入医学会主任委员、辽宁省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等多项学术职务,《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以及《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副主编。1983年开始从事肝胆与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多项创造性成果。获得国家专利2项。共主编专著3部,主译著作1部,参编专著7部;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承担并完成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等20余项科研课题。部分课題多次获得国家等各级部门奖励,其中《静脉系统梗阻——高压性疾病(VOH)综合性介入治疗的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布-加综合征及其介入治疗新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静脉狭窄-梗阻性病变综合性介入治疗的应用研究》获中华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书籍目录
上篇 微创理论
第一章 微创理论概论
第二章 血管生物学
第一节 外科分子生物学
第二节 细胞信号传导途径
第三节 血管内皮细胞
第四节
Tip内皮细胞生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第五节 血管平滑肌细胞
第六节
血管内膜过度增生分子生物学机制
第七节 动脉粥样硬化
第八节 血管干细胞生物学
第九节 细胞凋亡与动脉瘤形成的关系
第十节 吸烟与脑血管动脉瘤的关系
第十一节
Ⅲ型胶原的降解与动脉瘤形成的关系
第十二节 肉芽组织生长与再生相关基因
第十三节 下肢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
第三章 血管药理学
第一节 血管药理学调控机制
第二节 周围血管疾病治疗常用药物
第四章 血管介入放射学
第一节 放射学介入技术
第二节 血管腔内介入技术
第三节 血管外科微创治疗与介入技术
第五章 物理医学与微创血管外科的发展
第一节 激光技术在血管外科的运用
第二节 射频消融技术在血管外科的运用
第三节 动力旋切技术在血管外科的运用
第四节 梯度压力在血管外科的运用
第五节 相关微创技术在血管外科的运用
第六章 自体干细胞移植术
下篇 微创治疗
第七章 微创治疗概论
第一节 手术是外科医生的传统特征
第二节 微创技术是现代外科医生的标志
第三节
血管疾病的复杂性及其微创治疗的策略
第八章 血管解剖学
第一节 颈部血管解剖
第二节 胸部血管解剖
第三节 脊髓血管解剖
第四节 腹部血管解剖
第五节 髂部血管解剖
第六节 下肢血管解剖
第七节 上肢血管解剖
第九章 血管检查学
第一节 理学检查
第二节 生化检查
第十章 微创血管外科护理
第一节 一般护理
第二节 特殊护理
第三节 血管疾病用药护理
第十一章 微创血管手术麻醉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与用药
第三节 临床麻醉方法
第四节 常见手术的麻醉
第五节
合并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麻醉处理
第六节 老年病人的麻醉
第七节 麻醉中并发症的防治
第十二章 重要脏器功能监护
第一节 重症医学概论
第二节 危重病人监护
第十三章 颈动脉瘤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病因和病理
第二节 临床诊断
第三节 治疗方法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第十四章 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病因和病理
第二节 临床诊断
第三节 治疗方法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第十五章 颈动脉狭窄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病因和病理
第二节 临床诊断
第三节 治疗方法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第十六章 胸主动脉夹层和夹层动脉瘤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病因和病理
第二节 临床诊断
第三节 治疗方法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第十七章 主动脉壁间血肿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病因和病理
第二节 临床诊断
第三节 治疗方法
第四节 并发症的处理
第五节 问题与展望
第十八章 肾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病因和病理
第二节 临床诊断
第三节 治疗方法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第十九章 腹主动脉瘤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术前评估
第三节 术前准备
第四节 手术操作步骤
第五节 注意事项
第六节 术后处理
第七节 并发症的防治
第八节 疗效评估
第九节 展望
第二十章 髂动脉瘤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病因和病理
第二节 临床诊断
第三节 治疗方法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第二十一章 髂动脉狭窄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病因和病理
第二节 临床诊断
第三节 治疗方法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第二十二章 股动脉瘤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病因和病理
第二节 临床诊断
第三节 治疗方法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第二十三章 股腘动脉狭窄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病因和病理
第二节 临床诊断
第三节 治疗方法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第二十四章 腘动脉瘤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病因和病理
第二节 临床诊断
第三节 治疗方法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第二十五章 膝下小动脉狭窄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LEAD和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二节 PAD的临床诊断
第三节 PAD的治疗方法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第二十六章 肺动脉栓塞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病因和病理
第二节 临床诊断
第三节 治疗方法
第四节 并发症的处理
第五节 问题与展望
第二十七章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病因和病理
第二节 临床诊断
第三节 治疗方法
第四节 并发症的处理
第五节 问题与展望
第二十八章 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病因和病理
第二节 临床诊断
第三节 治疗方法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第二十九章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病因和病理
第二节 临床诊断
第三节 治疗方法
第四节 并发症的处理
第五节 问题与展望
第三十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临床诊断
第三节 治疗方法
第三十一章 动静脉瘘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病因和病理
第二节 临床诊断
第三节 治疗方法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第三十二章 肝血管瘤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病因和病理
第二节 临床诊断
第三节 治疗方法
第四节 并发症的处理
第五节 问题与展望
第三十三章 布-加综合征的微创治疗
第一节 病因和病理
第二节 布-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第三节 布-加综合征的微创治疗
第四节 问题与展望
第三十四章 自体干细胞移植微创术重建缺血肢体血流
第一节 干细胞基础知识
第二节 临床应用
第三节
干细胞移植技术应用的未来趋势和发展
第三十五章 无创治疗
第一节 人工肌泵无创治疗
第二节 高压氧在血管外科的应用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2.明确何种类型静脉曲张明确静脉曲张的类型,了解深静脉辦膜功能情况,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下肢静脉造影仍然是金标准,它可以了解深静脉的反流和通畅情况,了解静脉曲张的范围以及交通支的情况,可以明确静脉曲张是何种类型。但是,经验丰富的血管外科医师,通过病人的临床表现以及周围血管检查仪检查结果,同样可以明确静脉曲张是何种类型。(二)鉴别诊断根据逆行静脉造影可鉴别单纯的大隐静脉膜关闭与深静脉辦膜关闭不全。深静脉辦膜关闭不全常合并大隐静脉辦膜关闭不全和深、浅静脉穿通支辦膜关闭不全。二者在临床症状和体征上极难区分。某些深静脉辦膜关闭不全因小腿肌泵的代偿作用,帮助下肢静脉血回流,下肢也无肿胀,通过大隐静脉造影发现,过去诊断为单纯大隐静脉曲张的病人约有66%同时伴有深静脉辦膜关闭不全。1.皮肤湿疹当静脉曲张引起足靴区发生皮肤营养性变化,伴发湿疹或者溃疡形成时,要注意与普通的皮肤疾病相鉴别。非静脉曲张引起的皮肤湿疹或溃疡,可以通过血管多普勒或者血管造影排除诊断。
编辑推荐
《微创血管外科学》特点:新颖:我国首都系统,全面论述血管外科学微创理论与微创技术的学术专著。权威:主要由我国著名的血管外科专家和介入医学专家编撰而成,融合编者丰富的临床经验。丰富:内容翔实,图文并茂,配有插图240余幅,参考价值高。实用: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工作,侧重介绍具体血管外科疾病的微创治疗方法。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