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晶 编 页数:212
内容概要
本书是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用)之一。全书分14章,介绍了中医四诊理论、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基本原理与方法等内容。本书可供中医药院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临床医师及自学中医者的学习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2版编写说明
第1版编写说明
1 绪论
1.1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2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1.3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1.4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2 望诊
2.1 全身望诊
2.2 局部望诊
2.3 望排出物
2.4 望小儿指纹
2.5 舌诊
3 闻诊
3.1 听声音
3.2 嗅气味
4 问诊
4.1 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4.2 问诊的内容
4.3 问现在症
5 切诊
5.1 脉诊
5.2 按诊
6 八纲辨证
6.1 八纲辨证的概念
6.2 八纲基本证候
6.3 八纲证候之间的关系
7 病因辨证
7.1 六淫疫疠证候
7.2 七情证候
7.3 饮食劳伤证候
7.4 外伤证候
7.5 毒证
7.6 脓证
7.7 虫积证
8 气血津液辨证
8.1 气病辨证
8.2 血病辨证
8.3 津液病辨证
8.4 气血津液兼证辨证
9 脏腑辨证
9.1 心与小肠病辨证
9.2 肺与大肠病辨证
9.3 脾与胃病辨证
9.4 肝与胆病辨证
9.5 肾与膀胱病辨证
9.6 脏腑兼证辨证
10 经络辨证概要
10.1 十二经脉病证的特点
10.2 奇经八脉病证的特点
11 六经辨证概要
11.1 六经提纲证
11.2 六经病的合病、并病、传经与直中
12 卫气营血辨证概要
12.1 卫气营血证候
12.2 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
13 三焦辨证概要
13.1 上焦病证
13.2 中焦病证
13.3 下焦病证
13.4 三焦病证的传变
14 病案
14.1 病案的沿革
14.2 中医病案的内容和要求
14.3 病案书写示例
参考文献
附录1 歌诀选读
附录2 病案分析及答案
附录3 中医诊断学教学基本要求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血分证血分证是指温热病邪深入阴血,导致耗血动血、动风伤阴、瘀热内阻所表现的一类证候。深入血分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最为深重的阶段,病变主要累及心、肝、肾三脏。临床表现身热,躁扰不宁,甚或神昏谵狂,斑疹显露,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舌质深绛,脉细数。或见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视,牙关紧闭,四肢厥冷,脉弦数;或见持续低热,暮热早凉,五心烦热,神疲不寐,耳聋形瘦,脉虚细;或见手足蠕动、瘛瘢等。辨证分析本证是由邪在营分不解,传人血分而成;或气分热炽,劫营伤血,径入血分而成;或素体阴亏,血分伏热自发而成。主要表现为热盛动血、热盛动风、热盛伤阴三大类型。严重者可因血分热毒极盛,正不胜邪,而致血脉瘀阻,脏气衰竭或急性失血,气随血脱而死亡。本证以身热躁扰,神昏谵语,斑疹紫黑,舌质深绛,脉细数为辨证要点。邪热人血,血热亢盛,内扰心神,则身热、躁扰不宁,甚则神明失司而昏狂;血热沸腾,损伤血络,迫血妄行,则见出血诸症。邪热灼津,血行缓滞,故见斑疹紫黑,舌质深绛,脉细数。若血分热炽,燔灼肝经,筋脉拘挛迫急,则见“动风”诸症。邪热阿郁,阳气不达四末,则四肢厥冷,即所谓“热深厥亦深”。若邪热久羁,劫灼肝肾之阴,阴虚则阳浮于上,见微热,或暮热早凉,五心烦热。阴精耗损,不能上承,故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肾阴亏耗,耳失充养,则耳聋;神失所养则神疲,形体失养则体瘦,虚热内扰心神则不寐。脉虚细,为精血不充之象。若肝阴不足,筋失所养,可见手足蠕动、瘛瘢等虚风内动之象。
编辑推荐
《中医诊断学(第2版)(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