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篇·宁夏篇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郭来喜,刘毅 主编  页数:868  

内容概要

由郭来喜、刘毅主编的《黄河史诗大黄河风采(大河卷宁夏卷文图版)》以动态观、生命观、科学观论述大黄河——古今黄河流域诸要素的集成,属于首创,因而可引发学术界、工程界和关心黄河历史、现状与未来的人士深入思辨与讨论。同时采用古今对比手法,由不同学者分别论述,期盼引发争论,明辨曲直。书中以300多年前康熙时手绘黄河万里图与当今卫星遥感三维图作对比,探讨大黄河的演化与变迁。
本书提出大黄河说,其流域面积与河长,皆有新说。至于黄河功能,一反“百害”论而以营造31万平方公里大黄河三角洲,作为首功给予充分肯定。大黄河作为中华文明摇篮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将通过“双黄工程”——
引黄河入黄海而造福中国,不断弘扬黄河精神而使中华民族为世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黄河史诗大黄河风采(大河卷宁夏卷文图版)》分大河卷和宁夏卷。大河卷共14章,分别论述大黄河缘由、黄河变迁、河源探察、黄河精华区、国家精典、大型水利工程、大美黄河等。宁夏卷论述了天下黄河富宁夏、中国回民之乡、神秘的西夏王国、缔造黄河金岸等。
本书图文并茂,可供地学界、水利界科技工作者、关爱黄河人士以及相关高校师生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大河卷
第一章 大黄河说
第二章 图说大黄河
第三章 大黄河流变
第四章 黄河源头探察
第五章 天下九曲黄河
第六章 大黄河之屏障
第七章 大黄河流域精品区
第八章 大河文明国家经典
第九章 大黄河灾难
第十章 大黄河大型水利工程
第十一章 基于RS/GIS技术的黄河水循环要素研究
第十二章 “三条黄河"与河流伦理
第十三章 大美大黄河
第十四章 大黄河拥抱世界
宁夏卷
第一章 天下黄河富宁夏
第二章 三大沙漠环抱宁夏平原
第三章 贺兰山绿岛效应
第四章 千年古渠展新姿
第五章 缔造黄河金岸
第六章 多代长城护宁夏
第七章 大移民造就塞上江南
第八章 神秘的西夏王国
第九章 宁夏发展与中国回民之家
第十章 历代帝王幸宁夏
第十一章 宁夏精萃“五宝"
第十二章 两种创新:压砂田与设施农业
第十三章 中华黄河坛策划与建设
附录1 中华黄河鼎司母河方鼎铭文征集公告
附录2 中华黄河鼎司母河方鼎铭文选萃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王景治河以后1~6世纪是禹河以后最长的相对稳定时期。在西汉与东汉交替,经过大水灾、大战乱以后的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负责修汴渠、治黄河,工程浩大,投力甚巨,而工期很短。完成后很长历史时期内水灾的记载较少。史册记载少见有各种原因,而且实际决溢已有记载和估计出现的次数也相当频繁,但河流改道现象并不严重确是不能否认的。相对稳定的时间算到唐末已有838年,加上五代就更长了。因此,后人评价为“八百年之功”、“千年无患”、“功成,历晋唐五代千年无恙,其功之伟神禹后所再见者”历来受到重视和研究。然而,对这工程的全部叙述,都只有简短的一段:“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渠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碛,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徊注,无复溃漏之患。景虽简省投费,然犹以百亿计。”其中所说大多被认为是治河技术的老生常谈,注重力就集中在有创新价值的“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徊注”上,提出各种注解和设想,意见不一,似都难说得通,更难以凭靠这11个字就说明足以取得“千年之功”。王景以后的河道能相对稳定的主要原因只可能是选择开发了一条河线,是当时相对最低洼的又人海最短最近的通道:①记载中最核心的一句是“商度地势”,读者常易认为是凡搞水利必不可少的套话,其实功夫各异,深浅不同,正误有别。②所选定是北方线路中最偏南的一条,因此可能通过某些裂谷带后而往东穿越或贴近了泰山隆起的北山麓边缘,不仅在冲积洪积堆积物上施工而且“凿山阜、破砥碛”,“直截沟涧”,做了大量石工。③这条线路所经地点,难以细考,但有根据片段记载估计“河水大概经于东郡。魏郡、济阴、济北、平原等郡国境中”。这些郡国中只有东郡、魏郡和平原三郡是西汉时黄河曾流过,而济阴郡、济北国及平原等以下都“不曾走过黄河”。④“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表明确是最短的人海路线。⑤黄河的“初始格局”和“禹河改道”都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在有堤防和转入地上行河的周、秦、西汉时期虽不断有决溢灾难,也支持了8个世纪,新莽三年改道也在四周,而王景治河新道的承受淤垫的潜力有所扩大。⑥王景治河任务原是从修汴渠开始的,史书中记有“河汴分流,复其旧迹”,说明在新河使用中是重视分流的。“十里立一水门”,这“水门”有多种不同功能,当以分流为主,即使其他功能是设计兴建的目的,而实际都会起分流作用。“十里立一”,不会有这么精确,但说明是沿程设置的。“令更相洄注”,不能指实,只能说明其操作力求灵活调节运用而已。⑦王景以后800年中的三国魏晋和五代都是战乱不断的时期,决溢甚多,但黄河长堤重大修守保堤的工程是罕有的,也可以说是一直在决溢分流的,而其中间的隋唐恰是一大兴水利建设、加强人类活动干预而实际上大搞分流的时代。因此,在王景修河后更长年代中分流放淤占主要地位。低河床线路,大分流放淤,自然能维持千八百年,直到北宋。在这段时期中北魏崔楷曾向上建议说,泛滥的原因在于“水大渠狭,更不开泻,众流壅塞”而应“量其逶迤,穿凿涓浍,分立堤碣,所在疏通,预决其路,令无停蹙。随其高下,必得地形,……钩连相注,多置水口。从河人海,远迩径通……”北魏地处黄河中下游之间,约400年后的崔楷所说这一段倒是为王景做了互相比照的可信的阐述。此外,三国时代,曹魏为粮道航运,筑堰开渠引洪水人白沟,脱离了黄河水系,北征乌桓,又自滹沱通、7瓜河凿平虏渠,逐步合成一清河水系人海,同时又合鲍丘河开泉州渠,水道可达滦河。这三者都逐步与黄河分界而开始了“海滦河水系”的形成。

编辑推荐

《黄河史诗:大黄河风采(大河卷•宁夏卷)(文图版)》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河篇·宁夏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