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徐景藩  页数:248  

前言

  脾胃位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受纳水谷——外界各种营养物质,经腐熟、运化而成精微,充养全身以达脏腑躯体五官百骸。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故历来誉之为“后天之本”。千百年来,先贤医家对脾胃生理、诊疗与选方用药经验等论著,极为丰富且代有阐发,不断创新,这些宝贵财富,贻益后人,功莫大矣。  脾胃病证,基本上含概消化系统疾患。时至今日,随着物理、化学等科学研究成果在临床广泛运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疾病本质,明确诊断,判测治效。诸多中医医疗机构,将原来内科脾胃病组(科)易名为“消化科”。所诊病种,主要包括食管、胃、肠及肝胆胰等疾患,诊疗人次常为内科诸专科之冠,亦常为中医中药特色较为突出之专科。以本院为例,2009年我消化科全年门诊达17万人次,日门诊量平时为800人左右,最高达1000人次。二个病区88张床位,使用率超过110%,出院3500人,天天有加床。门诊、病房、诊务繁忙,同事们应接不暇,人尽其才,各司其职,医教结合,教学相长。中医中药使用率高,中医综合疗法广为施治,中医护理特色亦相应彰显,科研工作有序进行。中医事业常青长兴,令人欣慰,深受鼓舞。  笔者自小学毕业即随父学医,秉承家业。弱冠悬壶,行医乡里。自1957年夏来院工作,从事脾胃(消化系)病证诊疗,迄今尚未退休。在工作中学习,向老一辈医家学,向同辈贤达学,向书本学习,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勤加记述。临证中点滴体会,治验案例,积累资料,日增月累,稿页渐增。撰文交流,辅导讲学,文稿不断修充。现由学术继承人陆为民、徐丹华、罗斐和、邵铭、周晓波及施建勇等编纂整理初成,恰值科学出版社编辑前来联系索稿,允将付梓,愿供读者参考,诚请同道指正。  时光岁月如箭,转瞬步人耄年。涉足医林已七十载,平凡一生,乐作奉献。事业发展,片瓦相添,夕阳余晖,老马扬鞭。平素常以座右之言对照、鞭策:“读书由博到精,撷采众长,分析思考,须有自己见解。寸阴足惜,自学不懈。诊病务必细心,审因辨证,选方宜慎,择药熟知性能。针对病情,注重服药方法,冀其达于病所,旨在提高治效。勤于积累资料,撰文务实,常年不怠,集腋始能成裘。”愿自勉并互勉之。

内容概要

本书是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的脾胃病专著。全书分四篇。第一篇为医论篇,“理论”从脏象、病因病机等方面纵论脾胃的生理病理;“要论”阐述了脾胃病的诊治要论,尤其对食管病、残胃炎等常见而又较为疑难的疾患,详细介绍了作者自己独特的经验,其中“三脘”腹诊颇有临床参考价值;“补论”对胃病用药选择、刚柔配伍,以及胃病夹湿、夹瘀等都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琐论”介绍了与脾胃有关的疾患如肝胆胰等一些常见病及难治病的诊疗特点及经验;“选论”对历代前贤诊治脾胃病的经验及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第二篇为医话篇,介绍作者临床诊治、用药等经验和体会,有助于拓宽思路。第三篇为医案篇,选择了作者历年来脾胃病疑难病证验案40余例,并逐一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临床诊治有启迪作用。附篇介绍作者的读书方法、临证心法等,对读者学医从医亦有所帮助。    本书可供临床医师和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广大群众阅读此书,对防治脾胃病、维护身体健康,也有裨益。

作者简介

徐景藩,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终身教授,江苏省名中医。出生于江苏吴江盛泽镇的中医世家,1941年起随父徐省三学医,1944年夏从江浙名医朱春庐续学3载,1947年悬壶乡里,1952年报考卫生部“中医研究人员”班被录取,在北京医学院学习5年毕业,195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篇 医论 第一章 脾胃生理病理纵论  一、论脾  二、论胃 第二章 脾胃病诊治要论  一、论脾的病证和治法大要  二、论脾胃(消化系统)病诊法  三、论胃病证治  四、论食管病的诊治  五、论老年人胃病  六、论妇女更年期慢性胃脘痛  七、论残胃炎症  八、论胃病饮停呕吐  九、论胃下(胃下垂)  十、论急性吐泻证治  十一、论久泻治法方药  十二、慢性胃肠炎诊治经验 第三章 脾胃病诊治经验补论  一、论胃病用药选择  二、论胃病用药刚与柔  三、论胃病用虫类药  四、论多药、胃喜、服药法  五、论胃病与湿  六、论胃病与血瘀  七、论胃腑体用失常  八、论脾阴虚与胃阴虚 第四章 脾胃相关疾病证治琐论  一、论肝气郁滞与疏肝法  二、论胆囊炎、胆石症的诊治  三、论胆胃同病  四、论胃心同病  五、论胆心相关  六、论胰腺病证治  七、论慢性肝炎  八、论急性重症肝炎  九、论肝硬化及腹水  十、论肝性昏迷  十一、论黄疸  十二、论痹证与脾胃  十三、论调补脾胃治杂病  十四、论东垣解酲、化瘀方药运用  十五、论消化道疾病治法概要  十六、几种外治法简介 第五章 历代前贤诊疗脾胃病经验选论  一、试析仲景治疗呕吐的学术思想  二、喻嘉言论胃的学术思想  三、论析叶桂治脾胃病  四、论析“郁”  五、论析“木乘土”  六、论析吴瑭重视胃阴  七、论析吴瑭治胃痛、呕吐  八、论析马培之治胃痛  九、论析叶、张二氏治痞  十、《张聿青医案》脘痛篇初析  十一、论述张聿青诊治气郁第二篇 医话第三篇 医案附篇

章节摘录

  2.开窍药应用经验  (1)开窍药的适应证:开窍药物适用于闭证。肝性昏迷因痰热湿浊之蒙蔽而致的严重现象既属闭证范畴,故正确而及时积极地给予开窍药物,实为抢救的重要措施之一。  “凉开”如牛黄丸、至宝丹,“温开”如苏合香丸,这些都是常用的成药。用开窍药之目的是使闭证得开,使病人神志恢复清醒。如邪闭较深,病情严重,闭证尚存,则药量应适当加重,或配合施用以达协同之功(如至宝丹与牛黄丸同时并用),并宜及时给药,当患者昏迷未醒而确仍属闭证者,可以连续给药。上述丸剂每次一粒,4~6小时一次,在严密观察下可一直用到闭证缓解神志清醒为止。如再度昏迷者,仍可审证而重复给药。尝遇一患者肝性昏迷三昼夜不醒,确属闭证,除汤药处理外,用安宫牛黄丸六小时一粒,神志全清,嗣后进步亦较良好,已恢复劳动力。  (2)开窍药的注意事项:昏迷深,出现面色苍白、汗多、脉细等脱证者禁用。虽属闭证,但昏迷出现于大出血后,阴液消耗,阳气式微,应慎用或勿用。开窍药能使阳气耗散,如患者已现脱证,经回阳救逆之剂而脱证渐解又复转为闭证,以及已处于内闭外脱之际,用开窍药必须极度慎重。  (3)开窍药的服法:丸剂均应研细,用温开水化开。凉开之剂可用鲜菖蒲打汁或煎汤少许送丸服;温开之剂可用姜汁数滴调服。有痰闭证者,加鲜竹沥调服,如喉中痰声辘辘者,另加猴枣散2~4分。如昏迷尚浅,吞咽反射尚存在者,尽量经口灌服。如口服确有困难者,可经鼻饲给药,但鼻饲时必须将药研至极细,分次小量和人温开水中频频灌服,以防药末阻塞鼻饲管。  ……

编辑推荐

  时光岁月如箭。转瞬步入耄年。涉足医已七十载。平凡一生。乐作奉献。事业发展,片瓦相添。夕阳余晖。老马扬鞭。平素常以座右之言对照、鞭策:“读书由博到精。撷采众长。分析思考,须有自己见解。寸阴足惜,自学不懈。诊病务必细心,审因辨证,选方宜惧。择药熟知性能。针对病情。注重服药方法。冀其达于病所,旨在提高治效。勤于积累资料。撰文务实。常年不怠,集腋始能成裘。”愿自勉拜互勉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徐老确实是脾胃病泰斗,从原先的一本小册子,到现在的经验集成,无不透发着中医的博大精深和徐老的个人魅力。是一本好书。珍藏的好书
  •   脾胃属中焦,中焦在决定人的健康方面非常重要。本书中还有不少病例值得借鉴。
  •   好书。不愧是名老中医。既有理论又有大量的实际病例。叙述详细,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好书。
  •   徐老大约是国医大师里脾气最好,对待医疗最诚心的人了。徐老的书,读着放心。
  •   收藏的好书值得推荐,比一般的内容更全一些
  •   就是太古文,太专业,害的我又买了很多书来补充。
  •   大家的书,真枪实干,功底深厚,受益匪浅
  •   非常实用教材,值得购买。
  •   不错的实用书籍!
  •   徐老和他的团队很厉害啊,每天诊治那么多患者。脾胃后天之本,所以买来学习。
  •   大师作品,科学技术出版都比较好,最关键是书的质量比较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