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治理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洪源渤  页数:162  字数:219000  

前言

  大学治理是指大学内外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重大事务决策的结构和过程,包括治理结构和治理过程两个方面。治理结构是一种基本制度安排,具有可观察性和可控制性。在治理中,结构是一个基础性条件,所有决策活动都是在一个基本的治理结构中展开。治理过程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的因素对治理的影响;二是文化因素对治理的影响。因而治理过程具有复杂性、不可控性和不稳定性,始终处于变化之中,难以控制和掌握。  大学治理来自于大学法人化。大学法人化是大学制度的重大变革。自1571年,英国伊丽莎白一世颁布第一部大学法,正式承认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法人地位后,世界各国相继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大学的独立法人实体地位。法人意味着人格独立、组织自治。明确大学的法人地位就意味着确认大学的治理结构,因而大学的治理结构又称大学法人治理结构。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一方面,大学利益相关者增多,既有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校友、用人单位、政府,又有科研经费提供者、贷款提供者、产学研合作者、当地社区、社会公众等;另一方面,大学利益相关者对大学的关注度增强,而且某一利益相关者本身或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对大学的要求不一,有时甚至是矛盾的。在治理过程中,由谁来控制大学,以谁的利益为主进行决策,决策对谁负责,都是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而,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开始重视大学治理的研究和实践。  洪源渤教授所著《共同治理——论大学法人治理结论》一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作者在以往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抓住权力配置这一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展开深人研究。作者认为,当代大学的权力配置不仅要处理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经典矛盾关系(如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争),而且要处理高等教育在面对新的挑战和压力时产生的问题(如市场伦理、消费主义文化对大学传统理念的冲击与排挤等),以及因此带来的社会权力、市场权力、政治权力、学生权力和家长权力等矛盾关系,十分复杂。面对治理结构中复杂的矛盾,作者采用制度分析法来探索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机理及其规律。

内容概要

本书以大学法人治理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的本质属性为切入点,对大学逻辑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治理理论和历史经验的论证,探索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提出基于共同治理理念的科学化的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理论体系。    本书视角独特,为解决当代大学权力配置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理论分析工具,为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法规提供论证充分的极具参考价值的论断,同时为我国借鉴国外大学治理经验提供了评价意见。    本书可供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管理工作者、大学领导和管理人员参阅,也可作为高等教育学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教学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洪源渤,辽宁北镇人,教育学博士,教授,现任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大学德育以及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先后在《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现代大学教育》、((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发表论文60余篇。承担过省、部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问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有关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3.1  “法人”与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研究的前提条件    1.3.2  “治理结构”与内部治理研究界域限定    1.3.3  “利益相关者”及其共同治理  1.4  问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第2章  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原理  2.1  大学的本质属性    2.1.1  大学的本质及其特征    2.1.2  大学的内外联系:运行环境  2.2  大学的委托代理现象    2.2.1  政府与大学经营者的关系及目标差异    2.2.2  大学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    2.2.3  大学代理成本  2.3  大学治理的功能:管理范畴的超越  2.4  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特殊维度    2.4.1  治理目标的双重性和异质性    2.4.2  双核治理结构    2.4.3  双重运行机制    2.4.4  学术性与科层性的权力平衡  2.5  大学治理的文化影响    2.5.1  大学治理研究的两个视点    2.5.2  大学治理过程人文影响力    2.5.3  大学治理过程平衡的人文主义理想第3章  大学法人治理结构历史演变规律分析  3.1  五个典型国家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历史变迁    3.1.1  美国大学治理结构发展历程    3.1.2  法国大学治理结构发展历程    3.1.3  德国大学治理结构发展历程    3.1.4  英国大学治理结构发展历程    3.1.5  日本大学治理结构发展历程  3.2  大学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3.2.1  共性与差异    3.2.2  主要模式分类  3.3  大学治理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    3.3.1  大学治理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3.3.2  大学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第4章  大学共同治理模式的理论分析  4.1  公司共同治理:理论与借鉴    4.1.1  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与模式    4.1.2  公司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  4.2  大学共同治理的理论基础    4.2.1  大学治理结构的几种传统理论    4.2.2  大学共同治理理论探析第5章  大学共同治理结构的构建  5.1  大学共同治理结构构建的基本问题    5.1.1  大学共同治理结构的具体内涵界定    5.1.2  大学共同治理的目标选择    5.1.3  大学共同治理结构的构建元素  5.2  大学共同治理结构的特点与创新    5.2.1  大学共同治理结构的一般形式    5.2.2  大学共同治理结构与其他传统模式的区别  5.3  关于完善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几点建议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附录1附录2后记

章节摘录

  事实上,明确大学的法人地位,就意味着设立大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换句话说,没有治理结构的支撑,大学法人化就没有意义。对独立的大学法人实体来说,其治理结构既有政治上的意义,也有效率上的意义。“治理结构”虽然源于现代企业制度概念,但作为概念词汇的使用,不仅限于公司制度。就法律意义而言,“治理结构”作为一个范畴存在于任何一个法人制度当中。法人制度有其组织运行的规定性,对治理结构产生相应要求。战略管理、财务控制、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管理要素如果没有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无论对于企业还是非营利组织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法人制度中突出的要素就是治理结构,治理结构是法人得以维系的基本骨架之所在。  在中国官方的语境中,从未出现过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甚至在教育部官员谈到“改变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大学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也未曾提到大学治理结构。这并不是说中国的大学法人没有治理结构或不存在法人治理结构问题。恰恰相反,中国大学法人治理结构问题以其自有的特征而独树一帜,在词汇运用上表现出保护其自身特色的谨慎态度。其实,中国大学管理体制研究中的“高校领导体制”从某种意义上就存在于大学法人治理结构之中,就是国际语境中的大学法人治理结构。  国外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是其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大学管理的基本实践规程,近些年来引起了我国部分理论工作者的关注。国外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经验较多,各国相异,其研究也较为广泛。国内的研究则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高校法人地位及其自主权的确立而逐渐开展起来的。国内有些学者已将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引人到高等教育规律的研究之中。他们的研究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当我国法律上承认大学的法人性质后,参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模式对其进行研究;另一种就是将国外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引入到国内的高等教育研究之中时所引发的。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这种围绕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专题研究还极少,且很肤浅,许多只是提出问题,更谈不上理论性和系统性。虽然国内还有很多学者也研究了大学治理的问题,但他们的主要关注点是在外部治理机制,或是比较宽泛的(政治学的、社会学的、伦理学的、组织管理理论的)的治理范畴下进行的研究,本质上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的研究。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在以往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抓住权力配置这一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作者认为,当代大学的权力配置不仅要处理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经典矛盾关系(如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争),而且要处理高等教育在面对新的挑战和压力时产生的问题(如市场伦理、消费主义文化对大学传统理念的冲击与排挤等),以及因此带来的社会权力、市场权力、政治权力、学生权力和家长权力等矛盾关系,十分复杂。面对治理结构中复杂的矛盾,作者采用制度分析法来探索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机理及其规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共同治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