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吕中伟,王培军 主编 页数:254
前言
核医学是医学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它的发展推动了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核医学影像是核医学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核仪器和核放射『生药物的进展,核医学在临床诊疗中越来越体现其重要作用。核医学影像与CT、MRI和超声医学影像同属影像医学,核医学影像为功能和代谢显像,更能早期揭示人体结构的微细病理生理变化。就疾病的诊断而言,能从功能、代谢和细胞的分子水平来认识疾病的全过程,使分子影像学和分子水平治疗得到实践的检验和提高。尽管如此,核医学其价值还远远没有得到广泛认识和应用,因此怎样编排教材和如何教学是核医学普及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材主要针对非核医学专业医学本科生,分为四篇22章,内容通俗易懂。使医学生能在较短的学时内了解核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当然也希望通过该教材激励医学生热爱核医学,重视和从事核医学的事业。核药物和显像原理在总论时详细介绍,在各章节的原理和方法简洁、易懂、便于记忆,药物不作详细介绍,主要目的让学生掌握临床意义和应用。此外在影像核医学中增加了比较影像学,在课后练习中增加了临床病例的个案分析。在核素治疗部分注重治疗前后的处理,简化放射性治疗药物的介绍,并将实验核医学的方法作概括介绍。本书的另一主要特色是在各个章节前增加了国内著名核医学专家的述评,使学生在上课前对所讲内容有一个概括的前瞻性认识。在21世纪,核医学将充满生机,有着广阔的前景。
内容概要
本书包括四篇共计22章。“核医学总论篇”重点阐述核医学及其相关知识的基本概念,核仪器和放射性药物的基本原理和质量控制,以及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知识。“诊断核医学篇”按系统详细介绍各种核医学显像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以提高读者临床综合应用能力。“治疗核医学篇”主要介绍目前常用核素治疗的基本原理、治疗后的临床医学知识等。“实验核医学篇”以实验核医学为基础介绍各种常用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附有个案教学。作为教学用书,对核医学医生的素质培养和未来也作了展望。 本书作为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和高学年制医学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核医学专业人员、临床医师的参考书籍。
书籍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概论 一、核医学的学科内容 二、核医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三、怎样学习核医学 第二节 核医学的特点 一、影像核医学的特点 二、放射性核素治疗特点第一篇 核医学总论 第一章 核物理基础知识 第二章 核医学仪器 第三章 放射性药物 第四章 放射卫生防护第二篇 诊断核医学 第五章 影像核医学概论 第六章 PET/CT和分子影像 第七章 心血管系统 第八章 内分泌系统 第九章 骨骼系统 第十章 泌尿系统 第十一章 呼吸系统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 第十三章 消化系统 第十四章 淋巴系统 第十五章 肿瘤 第十六章 小儿核医学第三篇 治疗核医学 第十七章 甲状腺疾病的放射性核素治疗 第十八章 恶性肿瘤骨转移癌放射性药物治疗 第十九章 其他疾病治疗 第二十章 标记免疫分析技术 第二十一章 核医学实验技术概述
章节摘录
插图:2.动态显像放射性核素显像可通过连续采集获得显像剂在体内随时间动态变化的的图像,并可以采用电影方式或系列组图方式,重现显像剂在脏器内的动态变化过程。由于引入“时间一放射活度曲线”的概念,非常适于脏器功能的判断,有助于观察脏器内每一微小局部的功能变化和差异。3.定量分析核医学显像可通过计算机处理获得局部定量或半定量参数。这些参数能客观地评价脏器、组织和病灶部位的放射性变化,并获得量化信息,可作为诊断和疗效的考核指标,如肾小球滤过率、脑葡萄糖摄取率、标准摄取比值SUV、放射性受体密度等等。这也是核医学显像的独特优势。4.分子显像放射性核素不仅可以标记一般的化合物,也可以通过对正常机体所具有的分子结构如葡萄糖、蛋白质、多肽等进行标记;不仅反映局部血流、细胞功能和放射性浓集的改变,而且反映组织细胞内分子与基因水平的改变,从分子水平的角度解释图像和诊断病变,如受体显像、基因显像等,这些在其他影像技术中还难以实现。
编辑推荐
《核医学》: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同济大学“十一五”规划教材,供临床、预防、检验、基础、麻醉、影像、药学、护理等专业本科生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