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师昌绪 页数:512
前言
中国科学院学部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决定组织出版《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文化工程。首批入传的22位院士都是由各学部常委会认真遴选推荐的。他们中有学科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有做出过重大科学成就的著名科学家,也有毕生在专门学科领域默默耕耘的一流学者。每一部传记,既是中国科学家探索科学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真实情景再现,又是他们追求科学强国、科教兴国的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丛书注重思想性、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统一,以翔实、准确的史料为依据,多侧面、多角度、客观真实地再现院士的科学人生。相信广大读者一定能够从这套丛书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营养,获得有益的感悟、借鉴和启迪。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于1955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共选举院士千余人,荟萃了几代科学精英。他们中有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新中国的主要学科领域的开拓者,也有今天我国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一批中国知识精英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他们在政治动荡、战乱连绵的艰难岁月里,在中国播下了科学的火种,推动中国科技开始了建制化发展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大批优秀科学家毅然选择留在大陆,一批海外学子纷纷回到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篇章。广大院士团结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扬爱国奉献、顽强拼搏、团结合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他们的奋斗历程,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缩影;他们的科学人生,是中华民族追求现代化的集中写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基石。广大院士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开拓者,同时也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在承担科技研究工作重任的同时,还承担着向全社会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社会责任。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够使我国公众走近科学、了解科学、支持科学,为全民族科学素养的提高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作出应有的贡献。 科学技术本质是创新,科技事业需要后继有人。广大院士作为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建设并领导了一个个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作为教育工作者,诲Am倦,桃李满天下。他们甘当人梯、提携后学的精神已成为我国科技界的光荣传统。希望这套丛书能够为广大青年提供有益的人生教材,帮助他们吸取院士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与方法,领悟爱国奉献、造福人民的科技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励更多的有志青年献身科学。 记述院士投身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历程和作出的贡献,不仅可为研究我国近现代科学发展史提供生动翔实的新史料,而且对发掘几代献身科学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财富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能够成为广大读者喜爱的高品位文化读物,并以此为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作出一份特有的贡献。 是为序。 2010年3月
内容概要
《师昌绪自传:在人生道路上》真实记录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所走过的90年的风雨人生历程。全书共分四篇:第一篇记述了作者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军阀混战及国破家亡的动荡年代求学、留学及新中国成立后历尽艰辛争取回国的经历。第二篇介绍了作者在沈阳工作30年间,努力开拓我国高温合金、合金钢、腐蚀与防护学科领域及对科研基地建设所起的作用,也包括作者在“文化大革命”中所历经的磨难。第三篇介绍了作者在北京工作期间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第四篇是作者的人生感悟。另附外一章“琐事拾零”。书末的附录是作者的家人、朋友、好友及同事撰写的文章,同样真实感人。 《师昌绪自传:在人生道路上》不仅对研究我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历史,而且对激发后人献身科学精神,进而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 《师昌绪自传:在人生道路上》可供从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的师生及热心关注院士群体的人士参考。
作者简介
师昌绪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材料科学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及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在战乱中成长第一章 从童年到青年 1.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2.读小学 3.考入保定师范 4.逃难河南 5.国立一中师范班 6.改读高中 7.考入国立西北工学院 8.在国内工作三年(1945~1948年)第二章 从留学到回国 1.出国前的准备 2.在密苏里矿冶学院获得硕士学位 3.在欧特丹大学读博士学位 4.在麻省理工学院做科研 5.艰辛的争取回国之路 第二篇 沈阳30年第一章 初到金属所 1.从旧金山途经香港到家 2.服从分配到沈阳 3.印象中金属所初期的工作 4.在鞍钢工作组第二章 高温合金及合金钢的研究、开发与推广 1.自行研制出我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GHl35(808) 2.大跃进、高指标,开拓了高温合金新领域 3.研制和推广我国第一代空心涡轮叶片 4.开发并推广我国第一代耐热腐蚀高温合金及其涡轮叶片 5.高温合金中“低偏析技术”的发现与推广 6.节镍铬高合金钢的研究与推广第三章 坚持科学研究为生产服务 1.参与高温合金生产立足于国内的攻关任务 2.失效分析(“材料医生”) 3.开展与实用材料相关的强度研究第四章 副所长、所长及名誉所长 1.学科方向的确定 2.实验室建设 3.人才队伍培养与国际交流 4.开辟新的学科领域 5.鼓励科技人员勇于承担攻坚任务 6.为生产服务,为科研成果的推广创造条件 7.如何尽到名誉所长的责任第五章 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成立前后 1.筹建腐蚀所 2.成为国内重要腐蚀研究基地 3.腐蚀所与金属所在创新中整合第六章 办所经验与教训 1.与时俱进,根据现实情况调整学科方向 2.高起点,重视学术自由,严格研究纪律是办好研究所的根本 3.不断学习是金属所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加强国际来往是提高学术水平必由之路 4.研究所的综合实力是完成重大任务的保证,成果推广必须加倍努力 5.党政协调一致是办好研究所的保证,地方党委和上级领导机构的支持,使研究所兴旺发达 6.金属所的失误第七章 政治生涯与“文化大革命” 1.九三学社、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加人中国共产党 2.在“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年) 第三篇 到北京以后第一章 在北京的工作岗位 1.任职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 2.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期间 3.中国工程院成立前后 4.主持国家重大咨询项目及任职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委员会期间 5.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建立与运行 6.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第二章 为我国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献言献策 1.主持我国材料科学技术规划的制订 2.关于科学技术的评奖工作 3.对我国材料领域的方针政策的建议 4.为我国镁产业发展、碳纤维生产立足国内做贡献 5.保障材料的环境腐蚀网站渡过难关,争取逐年列为重大课题,使我国腐蚀科学沿着一条正确道路发展第三章 学会、出版与人才培养 1.学会工作 2.出版事业 3.到北京以后所做的科普报告举例 4.人才培养 5.主持两院资深院士讨论我国有关教育的咨询项目第四章 我与中国的航空事业 1.向中央及国务院提供咨询意见 2.碳纤维在我国歼击机上的应用 3.为我国航空材料领域的健康发展提出多项建议第四篇 感悟人生 1.自幼软弱善良,不与人争,不像一个有出息的孩子 2.艰苦奋斗,把握时机,不断转换奋斗目标 3.为人处世之道 4.几十年来的生活方式与生老病死观第一章 琐事拾零 1.与郭可信的半个世纪 2.主持“中关村改造方案”的评审 3.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勤动脑筋保持身心健康 4.与聂帅的一次会见 5.访问苏联和中国台湾 6.获奖与荣誉 7.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8.几次庆典与聚会 9.担任名誉职位的几个社团组织 10.插手纳米复合肥用于治沙和农作物增产 11.金属所派往北京的秘书们 12.我也有休闲的日子附录篇 1 亲朋好友心目中的师昌绪 个人荣辱系于国之大盛衰 风雨兼程路漫漫飞云流水太匆匆 舔犊情深 我的爷爷(一) 我的爷爷(二) 学治思清知人善任任重行恭功大辞顺 莫道来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 知人善任的领导循循善诱的师长 可钦可赞为人师表科学昌明万绪之本 中国高温合金的先驱者 闪光的人格魅力 两瓶辣酱,记忆犹新 师老与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实事求是的典范 工作的楷模学习的榜样 师昌绪院士与中美学术合作交流 师昌绪先生与2l世纪初中国碳纤维研发与生产 师老与国产碳纤维的应用 师先生与新世纪的中国镁业科技 如师、如父、如友的温厚长者 2 师昌绪活动年表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从童年到青年 1.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1920年11月,我出生在河北省徐水县城南的大营村,那时村南有一条漕河流过,河里常年有水,渡河时要有船摆渡才行,但是现在此河已完全干涸,没有当年的样子了。村西不到两公里便是京汉铁路,路旁柳树成荫,是孩子们经常戏耍玩乐的地方,在铁路与村子之间,有芦苇丛生的池塘。池塘与绿树围绕着村庄,住有二三百户人家,每三天有一个集市,邻村的人都来赶集,但是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战事也经常波及这里,打破人们平静的生活。在我幼年时期,阎锡山、冯玉祥和张作霖等军阀混战,保定是兵家必争之地,村里不时成为军队驻扎所在地,而我们家不是连部就是营部,少不得也要腾出一些房子让军队驻扎,可他们临撤走前不是把骡马牵走,便是翻箱倒柜抢拿走一些东西。更令人恼火地是,散兵游勇式的打砸抢。为此,在我家后院有一个像菜窖一样的避难所,一有战乱情况,全家都躲到地窖中,以防不测。这些动荡的生活在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打下了耐人寻味的烙印。 我们家在当地是一个五世同堂、四世同居的大家庭,在附近颇有名气,我们家的称谓叫“荆有堂”。伯祖父师义方是前清光绪丙子年(1876年)三甲进士,庚子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被德军以义和团首领罪名而惨遭枪杀,如此才保住了全村没被炮轰。伯祖父兄弟二人,各有三男我父亲排行老二,考中秀才之后,科举即被废除,他在县城以教书为业经常在外,母亲留在家里,与伯母及婶娘们一起照顾一家人的生活。 我母亲家的先辈在清朝咸丰年间取得武状元,曾任四川镇守使,解放前她家的“旗杆”仍屹立在门前。照清官制,所谓武状元也必须通过四书五经的考试而后再考“武略”。但是到了我母亲这一代,家道已经破落。 我的母亲是个传统的中国农村妇女,勤劳贤惠,任劳任怨,性格恬静,沉默寡言,只是不停地劳作,即使是在寒冬的夜晚,也在如豆的油灯下,以手摇车噜噜的纺线,再以织布机叮当作响地织布,然后一件一件地给她的孩子们缝制衣服。她每天起得最早,从不与人争,遇有矛盾,反求诸己,受母亲的影响,我自幼养成了诸事忍为先的性格。 我的父辈六人,老大和老六主持家务,家有近300亩的旱田,在离村十几里以外的大因镇有三间门面的杂货铺。我们这一辈共有十二人,大排行我是老七,还有六个姐妹,包括婶、嫂和侄子、侄女等。在1937年,我离开家的时候,全家大约有40口人。除农忙时,家人干一些轻松的农活,如掰苞米、摘棉花等,基本不下田劳动。在父辈中只有五叔大学毕业。我们兄弟们大都是中学毕业后走入社会,有的教书,有的当公务员,在外工作没一人带家眷,都留在家养儿育女,干些家务活,除个别嫂嫂中学毕业后在外教书。在我记忆中,我们这个大家庭基本是和谐相处,没有像巴金《家》中所描写的那样你争我夺,吵吵闹闹的现象。从小在这样一个‘‘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大家庭里,培养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及相互包容与忍让性格,给我终身影响。 几代人共同生活的大家庭可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农村自耕自足生活的必然结果,一家一户买不起牲畜和大车,也无力雇工。而大家生活在一起,生产资料可以共同经营和使用,当时我们这个大家庭里共有骡马4~5头,大车一辆,还有像《大宅门》电视剧里的轿车一辆,供女眷回娘家使用。家有厨师一名,为全家做饭,饭做好后先送到干活的长工那里,而后家人才启动。除了大祖母(进士夫人)和大伯父有时开个小灶(也就是烙饼炒鸡蛋之类)以外,全家基本常年吃苞米面窝窝头、小米干饭,除小麦丰收时有可能吃十天半月的全粉馒头;再不就是过年过节时和长工一起改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有不快意的事,大家也只有包容与忍让,大家相互平等待人,和谐相处,也许这就是维持五世同堂、四世同居、平和共处的家风! 记得在我1955年从美国归来,到郑州见到比我长20多岁的大哥(大伯父的儿子),还问我:“老七,什么时候把咱们的大家庭恢复起来!”是啊,尽管当时时过20多年了,但是几代人共同在大家庭里热热闹闹的生活仍令人怀念和向往。 2.读小学 在我们村子里尽管有二三百户人家,但是没有一所小学。当我7岁时,就和我的堂兄师昌绶到三四里以外的邻村荆塘铺上小学。每天早晨去,中午回来吃饭,吃完午饭再去上学。其实那里也不是什么正规小学,教室是一个有十八个罗汉的大庙,一共有四个班级,因为地方不大,所以一个班上课,其余三个班到操场玩耍,课程除了现代语文和算术以外,还念一些论语之类的古文,我只上一年就转到徐水县城内的模范小学了。在这一年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件是每个小学生都带一个“誓不与缠足女子结婚”的袖标,用以鼓励幼女不要缠足;另一个是因没有背诵下来孙中山先生的《总理遗嘱》而被罚站,当时老师要求在放学后回家背诵《总理遗嘱》,次日返校后,老师考试,绝大多数同学都能背下来,我却不能,而被罚站。由此,我自认为天资并不聪明,必须加倍努力才能与别人同步,以后我学习十分刻苦。念了一年乡村小学,就转到县城模范小学。 徐水县模范小学是徐水县内最好的一所小学。,我插班到二年级,一年后升人三年级,当时有两位教师是从北京香山孤儿院毕业的,她们教我如何读书看报,进步很快,年终全县会考,我考了个第一名。 三年级读完后,就升入了徐水县立第一高小。那时的高小学制一般都是两年,唯独县立第一高小是三年毕业。 1931年秋,我刚刚入学不久,传来“九·一八”事变的噩耗,深感日本占领沈阳后就会占领全东北,入侵关内,我们就要做亡国奴,包括老师在内的全班同学号啕大哭,课也不上了,全体下乡宣传,以唤起民众奋起抗战,这种激动人心的场面,虽已过了70多年,仍记忆犹新。自此以后,天天盼着中央军出兵抗日,时而听说蒋介石到了保定,时而又说正在架设轻轨,准备与日本开战等,结果都以失望告终。学校恢复正常上课后,功课抓得很紧,每天早餐后都要做两道四则题才上课,大家都很用功,我在班里经常不是考第一就是第二,但是也感到很吃力。我和堂兄昌绶是同届,每到放假时,我们步行二十里回到大营村。我每月从父亲那里拿两块大洋的生活费,平时省吃俭用,略有节余,省下来的钱回家的时候带给母亲。我知道母亲在这个大家庭里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是很辛苦的,而父亲的所有收入都交给家的账房共同使用,母亲几乎没有任何收入。P3-7
后记
我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一名知识分子,出身于农村的封建大家庭,成长于战乱环境,又到资本主义国家留学,新中国成立后回到祖国,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并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了一点贡献。九十多年来,亲身经历了我们这个国家从半封建、半殖民地走向国富民强的小康社会,我们的国家在未来还要更加富强,这是我们在过去战乱的年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近一个世纪以来,无数的老一代的科技工作者为国家的富强和科技发展作出了努力,他们每个人都在各自的生活和科研领域留下自己的足迹,虽然每个人的经历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但是从不同的侧面却反映着我国的社会与科技发展历程。我们有责任将这些足迹记录下来,让后人“以史为鉴”,发愤图强。 所以在进入21世纪之后,我在繁杂的工作中又增加了一项——自己动手撰写文章,有机会就在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为年轻人做科学与人生、人生感悟等科普报告,激励年轻人努力拼搏,报效祖国,为国家的科技强大及社会进步作出自己的努力,并将老一代爱国、奉献的传统和科学精神代代传下去。但近年来自己虽然想做更多的事情,无奈年事已高,有些力不从心,所以萌生了要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下来的想法。 传记可以是自己写,也可以请别人写,前者虽有“自吹自擂”之嫌,但可能更真实一些。如请人代写,在材料的收集和组织上比较困难,劳神费力也会更多。于是趁着自己的脑子还没有糊涂,还能动笔,加上长时间以来自己的案头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于是在2008年春开始写作,由于白天的工作较多,没有时间写,而我又有早睡早起的习惯,于是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大多在清晨三四点钟起来写作,这时头脑比较清晰,便于回忆和记录陈年往事,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初稿的写作,几经修改,最后定稿为30余万字,并从千余幅照片中筛选出300余幅插入文中,现在这本书终于出版,很是欣慰。 为了支持我的写作,夫人郭蕴宜、儿子师宁及两个小孙子,他们都撰写了文章,提供了照片,我的10多位同事及朋友也撰写了文章,一并收入了书中。 在编写的过程中,我特别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给予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的提议下,将此书列入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 本传记脱稿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原所长李依依院士及叶恒强院士对文稿的内容提出了详细、具体的修改意见;金属所所长卢柯院士也提议文稿中要补增在金属所的工作内容;曾和我一起工作多年的胡壮麒院士及中国工程院主要筹建者之,一葛能全同志对文稿做了认真的修改;曾一起工作过,现在金属所的几位秘书孙超、佟百运、关德慧对此书编写和出版工作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目前和我一起工作的秘书濮晟,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并照顾我的生活和工作安排。 在本书的编写和出版过程中,金属所的范桂兰和孙崇儒两位同志对初稿进行了补充,特别是在沈阳工作的部分,由于年代较远有些事情记不准了,他们采访了金属所有关科技人员了解情况,并查阅了相关的档案材料进行核实;他们多次往来于沈阳和北京之间,为本书的编辑出版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在此也感谢科学出版社及童安齐同志的指导,她为本书的出版也花费了不少的心血。 最后,因为有些事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不免有记忆中的疏漏和不实之处,还望读者批评指正。 师昌绪 2011年2月
编辑推荐
师昌绪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材料科学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及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 《在人生道路上(师昌绪自传)》是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之一。本书真实记录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所走过的90年的风雨人生历程。本书可供从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的师生及热心关注院士群体的人士参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