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临床发挥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黄仰模,林昌松 主编  页数:340  

前言

  《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是中医学的精髓,更是中医师必读之著。然而,许多中医师毕业后对这些经典便有所淡忘,诊断治疗率性而为,使诊疗水平难以提高,这也成为许多中医老专家、老前辈最为担忧之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非常重视中医师的继续教育问题,2006年11月发布了《中医药继续教育规定》,并规定参加和接受继续教育是中医药专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在科学出版社组织下,我们根据各级临床医师所需,编著了《重读中医经典丛书》,根据初、中、高级职称医师的临床需要分为三级,共12册。各经典初级参考读物为“临床精要”部分,主要供初涉I临床的中医师使用,使他们能很快地抓住经典精要,为临床解决实际问题;各经典中级参考读物为“临床运用"部分,主要介绍经典理论指导临床的运用经验体会,可供临床中医主治医师参考;各经典高级参考读物为“临床发挥”部分,主要介绍如何发挥经典理论在临床的作用,可供临床高年资医师参考。  本丛书涵盖了中医经典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经验,是临床医师提高经典理论知识及升级考试的重要参考书。主要编写者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专科的学科及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长期坚持在中医经典教学、临床病房、门诊第一线工作,其中多人为国家级重大课题的主持者,或多项科技奖获奖者,书中体现了他们在教学、临床、科研中的许多心得体会,如中医经典理论指导防治SARS、流感及其他病毒性疾病,中医经典理论指导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风湿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疑难疾病。同时亦介绍了众多古今医家临床运用经典理论的经验,可供临床各级医师学习参考,亦可作为高年级中医院校学生参考使用。  本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及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大力支持,谨此致谢。

内容概要

《金匮要略临床发挥》作为“重读中医经典丛书”中《金匮要略》的高级篇,内容共三篇。第一篇《金匮要略》辨证论治研讨,介绍《金匮要略》五脏、外科及其他病证证治的探讨、风湿病证证治的探讨和妇产科病证证治的探讨。第二篇《金匮要略》源流与研究,介绍《金匮要略》的沿革、版本、注家、注本、现代研究概况。第三篇《金匮要略》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介绍其学术思想、临床应用、诊法、辨证、治法、方药、实验研究及风湿病、虚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金匮要略临床发挥》可供临床高年资主治医师阅读参考,也可供中医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书籍目录

总前言前言第一篇 《金匮要略》辨证论治研讨 第一章 《金匮要略》辨证论治的探究  第一节 《金匮要略》辨证论治的概念与方法  第二节 《金匮要略》整体观辨证  第三节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辨证  第四节 《金匮要略》辨证特点  第五节 《金匮要略》论治特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金匮要略》肺系病证证治的探讨  第一节 肺痿病  第二节 肺痈病  第三节 咳嗽上气病  第四节 痰饮咳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金匮要略》心系病证证治的探讨  第一节 百合病  第二节 惊悸病  第三节 胸痹病  第四节 心痛病  第五节 中风病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金匮要略》肝系病证证治的探讨  第一节 痉病  第二节 肝着病  第三节 奔豚气病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金匮要略》脾系病证证治的探讨  第一节 腹满病  第二节 寒疝病  第三节 宿食病  第四节 脾约病  第五节 黄疸病  第六节 呕吐病  第七节 哕病  第八节 下利病  第九节 蛔虫病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金匮要略》肾系病证证治的探讨  第一节 消渴病  第二节 小便不利病  第三节 淋病  第四节 水气病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金匮要略》外科病证证治的探讨  第一节 外科病证述要  第二节 肠痈病  参考文献 第八章 《金匮要略》治疗其他病证证治的探讨  第一节 瘿气病  第二节 狐惑病  第三节 阴阳毒病  第四节 虚劳病  参考文献 第九章 《金匮要略》风湿病证证治的探讨  第一节 湿病  第二节 历节病  第三节 血痹病  参考文献 第十章 《金匮要略》妊娠病证证治的探讨  第一节 妊娠恶阻  第二节 妊娠腹痛  第三节 妊娠下血  第四节 妊娠小便难  第五节 妊娠水气病  第六节 安胎养胎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金匮要略》产后病证证治的探讨  第一节 产后三大证  第二节 产后腹痛  第三节 产后中风  第四节 产后乳中虚  第五节 产后下利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病证证治的探讨  第一节 妇人杂病总纲  第二节 妇人情志病  第三节 妇人腹痛  第四节 月经病  第五节 带下病  第六节 转胞  第七节 前阴病  第八节 热人血室  参考文献第二篇《金匮要略》源流与研究第三篇《金匮要略》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章节摘录

  (二)人体本身的整体观的辨证法  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认为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一方面要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脏腑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生理平衡。每个脏腑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又有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这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1.《金匮要略》的有关理论  (1)脏腑之间的关系: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2)脏腑与经络的关系:邪中于络,肌肤不仁,邪中于经,即重不胜;邪人于腑,即不识人,邪人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人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溅然汗出者愈。  (3)表里内外上下的关系: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介齿,可与大承气汤。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2.临床应用  (1)熟悉各脏腑的生理功能,治疗某种疾病,须考虑有关的脏腑的作用,从而做出调治。  (2)临床诊治疾病,必须处处注意脏腑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才能正确分析其病理机制。  患者,女,14岁。1976年10月30日初诊,二旬前头晕,前夜起突然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神志昏迷,小溲自遗。昨起神志转清,抽搐小发2次,低热,面色萎黄,脉弦小,舌边红,苔薄黄而干。阴分不足之体,肝风挟痰热上扰则晕,流窜筋脉则抽搐,拟养阴平肝,化痰舒筋。羚羊粉0.6 g(分吞),钩藤12g(后下),生地18g,生白芍15g,生石决30g(先煎),朱茯苓9g,川贝9g,鲜竹茹9g,炒黄芩9g,木瓜9g。2剂,加用激素及抗癫痫西药进行治疗。二诊1976年11月1日,头晕作恶已减,抽搐未发,神清,小便已能自主,口干,脉弦细,苔薄黄。肝风鸱张之势已制,痰热渐化未清,仍守前法出入。前方去羚羊粉、鲜竹茹,加川石斛18g(先煎),3剂。停用抗癫痫西药,激素逐步减量。三诊1976年11月4日,头晕减轻,纳增,面色萎黄好转,嗜睡已除,精神转佳,苔黄已化,舌边尖红,脉细。肝风见化,然病后气阴两亏未复,续予调治。太子参9g,川石斛15g(先煎),炙生地12g,炒白芍9g,炒当归9g,朱茯苓9g,钩藤12g(后下),黑大豆18g,川贝母9g,香谷芽12g,5剂。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金匮要略临床发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大家都来看一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