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概论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德燕 编  页数:276  
Tag标签:无  

前言

  药剂专业是目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第二大专业,仅次于护理专业,招生量大,且生源稳定,就业率也高。但是,我国现有的药剂专业教材,尤其是中职层次教材,种类偏少,学校可选品种非常局限,因此,很难满足目前药剂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医药卫生教育改革和药剂专业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医药生产、研发、营销的需要,体现“产学结合”的思路,在科学出版社的组织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国际上流行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融入教材中,编写了“学生好学,教师好教”的教材《中医药学概论》。  本书为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药剂专业规划教材之一。在编写总体上参考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教学指导方案,紧密结合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大纲,贴近实际教学和工作的需求,发扬科学版教材的传统与优势,特别突出案例版教材的编写理念;强调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强化技能培养,在每章节正文内容之外设学习目标、链接、案例、小结及目标检测,且在书后附实习指导、教学大纲、学时建议及目标检测选择题参考答案,并配课程全部教学内容的PPT课件,方便于教和学。  本书涵盖中医药学最基本、最重要、最实用的理论,突出中医药知识的特点。保持中医药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完整性。全书内容共分绪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法、中药学基础、方剂学基础、常见病症举隅。它们均是学习中医药学知识的必修知识点。绪论介绍了中医药学发展概况、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学习的意义与方法;中医基础理论介绍了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与病因病机学说;中医诊法介绍了四诊、辨证、预防与治则;中药学基础介磐-中药的基本知识,常用中药共16类、288药;方剂学基础介绍了方剂基础知识及常用中成辞、外科、妇科、儿科及五官科,共24类、125方;常见病症举隅分内科、妇科、儿科、外科共16种常见病症的辨证论治。

内容概要

本书为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之一,内容涵盖中医药学最基本、最重要、最实用的理论。全书内容除绪论外分5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法、中药学基础、方剂学基础及常见病症举隅。本书强调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强化技能培养,特在每章正文内容之外设学习目标、链接、案例及小结、目标检测,并在书后附实习指导、教学大纲、学时建议及目标检测选择题参考答案,还配有全部教学内容的PPT课件。保持了中医药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完整性,内容丰富,体例新颖,深入浅出,实用性强。    本书可供中职中专药剂和中药、制药和制剂工程、医药市场营销、护理等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用于医药执业资格考试或岗前培训使用,是一本“学生好学,教师好教”的教材。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1节 中医药学发展概况  第2节 中医药学的基本特点  第3节 学习的意义和方法第1篇 中医基础理论  第2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1节 阴阳学说    第2节 五行学说  第3章 脏象学说    第1节 脏腑    第2节 精、气、血、津液    第3节 脏象学说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第4章 经络学说    第1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第2节 十二经脉    第3节 奇经八脉    第4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第5章 病因病机学说    第1节 病因    第2节 病机第2篇 中医诊法  第6章 四诊    第1节 望诊    第2节 闻诊    第3节 问诊    第4节 切诊  第7章 辨证    第1节 八纲辨证    第2节 气血津液辨证    第3节 脏腑病辨证  第8章 预防与治则    第1节 预防    第2节 治则第3篇 中药学基础  第9章 中药基础知识    第1节 中药的采制    第2节 中药的性能    第3节 中药的应用  第10章 常用中药    第1节 解表药    第2节 清热药    第3节 泻下药    第4节 祛湿药    第5节 温里药    第6节 理气药    第7节 理血药    第8节 补益药    第9节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10节 消食药    第11节 驱虫药    第12节 安神药    第13节 开窍药    第14节 平肝息风药    第15节 固涩药    第16节 外用药第4篇 方剂学基础  第11章 方剂基础知识    第1节 方剂与治法    第2节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第3节 剂型与用法  第12章 常用中成药    第1节 内科常用中成药    第2节 外科常用中成药    第3节 妇科常用中成药    第4节 儿科常用中成药    第5节 五官科常用中成药第5篇 常见病症举隅  第13章 内科病症    第1节 感冒    第2节 咳嗽    第3节 心悸    第4节 心痛    第5节 呕吐    第6节 泄泻    第7节 眩晕    第8节 中风    第9节 水肿    第10节 痹病  第14章 妇科病症    第1节 痛经    第2节 带下  第15章 儿科病症    第1节 疳证    第2节 夏季热  第16章 外科病症    第1节 痈    第2节 湿疹参考文献实习指导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大纲目标检测选择题参考答案

章节摘录

  作为中国的医药学生,应该为自己的祖国拥有这一医学瑰宝而自豪,更应该认识到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使其为人民防病治病,是我们的责任。中医学理论不易理解,文字深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产生畏难情绪。  阴阳、五行、精气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工具,蕴含了许多哲学思想,正是用这一理论工具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等进行了系统的概括,才形成了中医药学特有的理论体系。因此,学习中医学首先要了解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为加深对这一学说的理解,要加用生活中通俗的事例来解释。  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中医脏腑名称虽然与现代医学相同,但其内涵相差很大,切不可将两者对号入座,生搬硬套,而产生临床诊治中的严重错误。  经络是联系人体脏腑内外的通道。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实践性很强,易学难精。要想掌握针灸与推拿的技能,须更深入学习。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诊察疾病,它不像现代医学检测手段那样有精确的量化指标,所以中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医学的范畴。要想掌握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必须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仔细比较、体会,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逐步领会、掌握。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辨证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辨证的内容多且复杂,死记硬背,既不易记牢,也不易理解。必须结合脏象学说中脏腑的生理病理表现,寻找每一证型的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中药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方法,内容庞杂。学习时要注意掌握每类中药的功效与主治,每种中药的主要特点区别记忆,重点掌握其1~2个特点。对于特殊的中药剂量、剂型及煎服法也是药剂人员必须掌握的内容。  中成药是方剂之一,由中药按一定的剂型组合,是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时应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主要功效、主治病证与用方宜忌。  病证举隅是按中医学理论体系,简要摘选了内、外、妇、儿科常见病共16种。目的是丰富学生的中医药知识,了解中医药诊治疾病的程序,体现中医药知识的完整性,更好的理解中医药学是一门系统的、完整的、实用性很强的医学理论。

编辑推荐

  按照刚刚颁布的《中国药典》(2010年版)组织编写,内容最新“模块”丰富实用章节内设置“链接”及“案例”等拓展模块,版面新颖活泼,内容实用有效,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开阔学生视野。  突出学习实效:章节前后设置“学习目标”、“小结”及“目标检测”,围绕必学内容,反复强化。  倡导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引导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接近工作实际,彰显技能培养的教学理念,引领教改潮流。  紧跟执业考试:学习目标及内容紧扣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目标检测和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接轨。  提升教学服务:全部教材配套免费PPT教学课件,方便教学。  《中医药学概论》供药剂专业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医药学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