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演化论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丁峻  页数:407  
Tag标签:无  

前言

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若要问世间最复杂最奇妙的事物是什么,则非心灵莫属;其中,自我经验、自我情感、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等关涉本体的精神活动,则构成了人类心灵的核心内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以生死相许”。既然情感具有感化金石的神奇效能,那么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古往今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布衣百姓,有多少人孜孜钟情、追求情感理想、沉醉于自由自足的情感王国甚或甘愿殉情,又有多少人为情所惑、所役、所累、所迫?正是人的心灵深度、广度和复杂程度等内在品格,决定了我们对宇宙万物的认知程度、体验水平和改造利用的效能!马克思有言:人是有意识的对象性存在物,他自己的生活又成为他的认知对象,从而使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的意志与意识的对象;人不仅能在意识中理智地复观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观自己,从而在他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马克思,1972)。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创造更加丰富并接近主客观世界本质属性的全新感觉,也是为了从对象化的形态中发现与提升自己的本质力量。因而,镜观情感乃是认知自我的核心方式之一,这具有理论和实践方面特别重要的意义。万千年以来,人类更多地致力于认识自然、社会和历史文化,相对放松了对自身心灵的观照与探究,尤其是对自我情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管使用而不知维护修整和升级更新。实际上,对内在情感的返身体验,乃是人类确证存在意义并实现本体价值的独特方式之一。所以,我们确有必要从现在开始,抽出一份精力、时间和空间来镜观吾心,以便从中有所发现、有所领悟,借此推动心灵的结构更新与功能升级、提高外在行为的效能与价值。“经验是情感之母”。人的情感或显或隐地指向某种现实性、历史性或理想性的目标,并缘此寄托自己的生命信念,借此抽析审美的、伦理的、科学的、爱情亲情的、实用的价值品格。俗话说得好:“情之所钟,金石为开。”这是说,人的情感所中意的目标体现了主体的某种深刻而强烈持久的内在动机,标志着主体的某种价值理想。因此,情感对人的思维、意志和人格行为的巨大影响,尤其是体现于对想象活动的动力激发、对个性意志和毅力的凝聚强化、对人格行为的有效调控和定向引导等方面。人是天地万物之灵,眼睛是心灵的首要“窗户”。

内容概要

《情感演化论》依托认知神经科学和心理哲学的基本理论,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类情感演化的基本规律及大脑心理特征,建立了情感认知的八大概念一范畴,形成了人类情感发展的三大理论——情感表征的“三元九层”结构、情感认知的“间体世界”模型和情感升华的“镜像时空”原理,为理解人类的情感奥秘和发展人类的情感意识提供了原创性的科学框架。  《情感演化论》首次系统地阐释了情感发生的动因、情感分化的四种形式、情感体验的七个维度、情感认知的八大环节、情感建构的四个层级、情感演化的双元动力与三级平台、情感实现的四条路径、情感创新的六项操作程序,特别是有关人对社会情感与符号文化的具身认知、对自我情感的镜像投射等有趣过程,为青少年和成年读者创造与领略内心的情感女神提供了新颖的启示。因此,《情感演化论》适于广大读者具身品味,缘此引发兴趣、认知自我、改善家庭与学校的情感教育、强化审美与伦理品格、完善“情、知、意”世界、实现自我的文化理想与社会价值。  《情感演化论》适合教育界、社科界人士及大专院校学生等参阅。

作者简介

丁峻,男。1958年出生,杭州师范大学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教育心理学,艺术认知科学和审美生理学等研究与教学。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及“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省市级劳模,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及省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系列;曾在美国学习认知神经科学,回国后荣获“全国首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首届中国青年科技论坛”论文一等奖,省级“青年科技奖”一等奖和省级政府“专家贡献奖”等。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包括国家一级期刊和国际科学引文索引期刊)发表论文1。余篇,出版专著10部;其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心理学》等多次全文转载。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重点项目一个、国际基金项目一个、教育部科研规划项目一个、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个,另主持完成省级科学基金项目四个。系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一层次)和杭州市131人才(一层次),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三届专家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通讯评委,亦是多个省部级专家库成员、浙江省教育厅高级职称评委会学科组成员和多个大型国际学术组织会员。

书籍目录

序言——镜观情感女神第一章 情感发生论 第一节 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大脑特点 第二节 客观经验 第三节 主观经验 第四节 神经教育学的发现与启示 第五节 神经美学的心脑原理及情感价值观第二章 情感分化论 第一节 经验性情感与知觉性情感 第二节 对象化情感 第三节 本体性情感 第四节 综合性情感第三章 情感体验论 第一节 真实性体验 第二节 再现性体验 第三节 想象性体验 第四节 符号性体验 第五节 模拟性体验 第六节 虚假性体验 第七节 意识性体验第四章 情感认知论 第一节 情感表征 第二节 情感建构 第三节 情感记忆 第四节 情感知觉 第五节 情感想象 第六节 情感判断 第七节 情感意识 第八节 情感理想(信念等)的建构与价值表征第五章 情感理念建构论 第一节 意识概论 第二节 对象性意识 第三节 自我意识 第四节 中介意识第六章 情感演化论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演化 第二节 神经演化 第三节 心理演化第七章 情感价值实现论 第一节 体象方式 第二节 中介方式 第三节 对象化方式 第四节 完形化方式第八章 情感审美创造论 第一节 情感审美的心脑原理 第二节 审美情感的心脑本质及其文化价值观 第三节 情感意识的建构机制 第四节 情感意识的认知操作观 第五节 主体实现审美价值的内在方式 第六节 情感价值之审美生成的内在模型参考文献附录一 心灵的女神附录二 人脑加工情感信息的神经网络示意图后记

章节摘录

(2)活化知性塑造、概象建构与想象性推理能质,为贯通经验与知识、匹配情感与逻辑、建立初级理性思维能力奠定认知平台。中国的学生记忆能力突出,但想象力贫乏,从而难以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为了改变中国学生的这种“知识保管员”形象,一是要为感性教育补课;二是要设计符合青少年个性特质的经验-知识界面和情感-逻辑坐标,强化塑造他们的概象认知能力,借助审美体验与自由想象来活化他们的情感力量、拓展知识时空、孕育释放创造性灵感智慧。(3)深化理性塑造、意象建构和超时空创思能质,为表象一概象加工提供顶级调节平台,为情知意的通合升达提供高阶动力,使诗意-美感-爱心、善意-道德感-良心、创意-灵感-慧心和敬意-理智感-公平心得以厚积薄发!在此,感性能质的形而下、历时空与上行性驱动,知性能质的形而中、共时空与左右性驱动,理性能质的形而上、超时空与下行性驱动,以上三方面构成了人的个性心理发展与精神意识进化的“三位一体”全息动力系统。(四)情感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为了切实推进情感素质的建构过程,我们应当深入认知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1.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1)情感发展的关键期。人在10岁前后,其大脑的感觉皮层要经历两次“进发性生长”高峰,即3~4岁左右时,人的大脑感觉皮层的神经元数量达到了极限状态;5岁左右,儿童的大脑感觉皮层依据经验进行细胞重塑,即保留那些接受了信息刺激的神经元及突触结构,淘汰那些未接受信息刺激的“多余”神经元(约占原先细胞总量的50%)(蔡文琴和李海标,1999)。(2)情感建构中的多元调制因素。人的情感记忆时时刻刻受到前额叶(发送理念信息,如动机、意向等)、杏仁核(情感模式)、海马(记忆编码)、感觉皮层(经验情景)和联合皮层(认知信息)等大脑核心结构的综合调制,进而从短期情感记忆转化为长期情感记忆(蔡文琴和李海标,1999)。(3)经验的内化与活化是情感生成的动力之源。2.情感重塑的张力效应所谓的张力效应是指人在情感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度的紧张感或中度应激状态,以便构成情感发展的外源动力、有效激发和高效动员大脑能量、促进心理资源信息的优化组合,借此提高主体对自身情感结构与功能状态的重塑效能。

后记

本书的成稿过程已在相关篇目里做了介绍,兹不赘述。更为重要和令人感动的是,本书的部分内容撰写及出版工作得到了以下学者朋友的鼎力支持,在此谨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一是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院长、教授曹明富先生,多次为笔者的学术著作提供了无条件的宝贵资助,宁可压缩与推迟自己的著作出版容量;二是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副教授张德玄博士,对本书的学术价值予以深度理解,并慷慨允诺、提供部分出版经费;三是杭州师范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副教授狄海波博士,对笔者的情感认知与审美心理研究抱有深切兴趣,并欣然提供部分出版经费。同时,还要感谢科学出版社的编辑张震老师和黄承佳老师!他们对本书的总体内容、表达方式及引文标注规范都提出了极为中肯、精当和委婉的建设性意见,从而使得笔者有机会在送审及付梓之前从内容和形式方面进一步完善书稿。可以说,这部著作乃是作者、编者和相关师友协同催生的精神产物。如果缺少无论哪一方的参与,它都难以比较完满和顺利地问世。日月无声,光华有痕;心香无形,芳韵隽永。希望这部带着青涩气息的书稿能够造益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从而得以回报上述良师嘉友的拳拳之心和懿德笃恩!

编辑推荐

《情感演化论》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情感演化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材料堆砌、缺乏逻辑、价格死贵、非常失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