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活动空间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柴彦威  页数:248  字数:369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西方人文地理学自1970年以后从计量革命的一枝独秀走向了多元化的百花齐放,特别是整个社会对个人生活质量与环境问题的关注达到了空前境界,地理学亦引入许多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人的正面研究以及个人与空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迅速增多,以行为地理学、人本主义地理学为代表,强调人的能动性、个人价值、个体差异性等,儿童、女性、老年人、残疾人等不同人口亚群体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自身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共同问题。预计2050年世界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将近20亿,占总人口的1/5,而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口将占到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3/4以上。据联合国预计,到2015年,中国老年人将增长到2亿人,即全世界将有1/4的老年人生活在中国。2003年,我国先后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表明我国已经从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始转向注重公平公正的和谐发展,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受到更多关注。著名的老龄化地理学研究者Warnes曾说:地理学在对老龄化和老年人环境的研究中具有先天的优势。地理学所关注的空间是老年人与外部环境进行相互作用的重要载体,老年人随着其年龄增长,身体功能逐渐下降,对生活环境的需求及作用方式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随着人文地理学不断从宏观描述走向微观的个体行为空间研究,行为主义及人本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研究方法论为老龄化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中国大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决策过程与空间引导研究”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本书是其中针对老年人消费行为及生活空间进行研究的系列成果总结。与此同时,本研究还得到日本住友财团“亚洲各国日本关联研究”资助,题目为“中日城市老龄居民生活活动空间及福利服务的比较研究”。另外在研究期间,与日本的合作研究也涉及老年人生活活动空间的内容,这些国际合作课题包括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的项目“中日城市活动系统的时间地理学比较研究”、“中日城市家庭就业与家务活动调整的时间地理学比较研究”、“关于福利国家的中日比较的地理学研究”、“中国大城市住宅的市场化及空间扩展”。北京大学行为地理研究小组先后于2002年7月、2002年9月、2003年10月对北京市、深圳市及上海市的1096位老年人实施了“老龄居民消费行为及日常生活情况”的问卷调查;2004年12月至2006年3月对北京市的39位老年人进行了深度访谈。本研究即以这些老年人消费行为与日常活动的数据库及第一手访谈资料为基础。本书以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为重要切入点,着重于微观个体的研究,描述老年人个体行为在城市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分析老年人日常活动与社会物质环境之间的匹配关系。宏观汇总层次的研究重在归纳城市老年人群体的日常活动空间特征及其模式,微观层次的分析偏重于区位及城市结构对老年人各种日常活动的影响。

内容概要

本书是国内首部运用行为地理学方法对中国城市老年人活动空间进行研究的专著。本书通过大量第一手问卷调查与访谈数据的分析,系统研究了中国城市老年人的购物活动空间、休闲活动空间、求医活动空间、居住活动空间以及活动空间的形成机制与未来发展趋势,弥补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界对城市老龄化现象与问题研究的不足,发展了中国老年人地理学研究,为城市老龄化问题提供了地理学视角的政策建议。    本书可供从事地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研究的学者以及城市规划与社会福利相关机构的规划管理人员和关心老年人的人士阅读。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框架第二章  老龄地理学研究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第二节  地理学对老年人活动空间的研究  第三节  地理学对老年人居住迁移活动的研究第三章  研究对象概况和数据采集  第一节  案例城市的选取与调查实施  第二节  北京城市概况和被调查老年人属性特征  第三节  上海城市概况和被调查老年人属性特征  第四节  深圳城市概况和被调查老年人属性特征第四章  中国城市老年人的购物活动空间  第一节  中国城市老年人购物活动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中国城市老年人购物活动的空间结构  第三节  老年人属性对其购物活动空间的影响  第四节  居住区位对老年人购物活动空间的影响  第五节  老年人的购物认知对其购物活动的影响  第六节  本章小结第五章  中国城市老年人的休闲活动空间  第一节  中国城市老年人休闲活动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中国城市老年人休闲活动的空间模式  第三节  老年人属性对其休闲活动空间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六章  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求医活动空间  第一节  中国城市老年人求医活动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中国城市老年人求医活动的空间特征  第三节  老年人属性对其求医活动空间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七章  中国城市老年人的居住生活空间  第一节  调研方法和数据基础  第二节  老年人的居住空间分异  第三节  老年人的居住空间残留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八章  中国城市老年人的居住迁移历程  第一节  特定年代同龄群体的城市化效应  第二节  空间残留者的迁居历程  第三节  城市改造与老年人非自愿迁居行为  第四节  亲子合住与老年人自愿迁居行为  第五节  家庭生命周期与迁居模式的中外比较  第六节  本章小结第九章  中国城市老年人活动空间的形成与未来  第一节  老年人居住空间分异的“单位决定论”  第二节  单位人迁居历程的“身份差序论”  第三节  老年人的迁居意愿与单位社会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附录  附录一  上海老龄居民消费行为及日常生活调查表  附录二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处理表  附录三  200O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处理表  附录四  质性访谈录音整理素材  附录五  质性访谈提纲及案例

章节摘录

插图:“地理学在对老龄化和老年人环境的研究中具有先天的优势”(Warnes,1990)。一方面,人文地理学空间视角及人本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研究方法,在老年人问题的研究及实际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老年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也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引导人文地理学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如今,老年人问题研究已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较为前沿的课题。而在我国,人文地理学才刚开始介入老龄化及老年人研究领域。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从生物学角度、社会学角度,即从一种非空间的视角来认识老龄化的种种过程和现象,例如,老年人的生理衰老、心理衰老,老年人的基本权利,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这些研究从开始就忽略了生活的物质环境结构对老年个人或群体13常生活及空间行为的制约影响,从而不能从物质化的角度把握社会环境对老年群体行为差异的影响。在当今人文地理学不断从宏观的区域描述逐渐走向微观的个体行为空间研究的大背景下,建立在微观的个别行为及其组合统计分析基础上的行为地理学,为老龄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城市社会地理学在研究老龄问题方面综合了宏观层面的地理学空间视角和微观层面的社会学视角,1980年以后在逐渐从实证主义向人本主义研究范式转换的过程中,对老年人的居住生活、老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做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Litwark and Longino,1987;田原裕子和岩垂雅子,1999)。三、老年人活动空间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前面临的老龄问题可归纳为两个方面:①物质方面,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在现有物质条件下得不到满足;②精神方面,退休后老年人13益与社会脱离,精神上出现空缺,他们极度渴望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要应对和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对老年人生活空间进行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首先,要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改善其生活环境,必须对老年人活动空间进行研究。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功能下降,对生活环境的需求及作用方式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我们只有通过活动空间研究,辨识这种特殊性,并运用到城市规划、生活服务设施供给上,才能达到既定的效果。

编辑推荐

《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活动空间》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活动空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内容简明而要,我是买来写毕业论文的参考,老年化社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