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治理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尹贻林,杜亚灵 著  页数:282  字数:378000  

前言

  党的十六大报告,尤其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此后,“和谐”成为中国发展的新主题。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中国把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和理念传递给了全世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和谐”已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中共中一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因此,“高效”是“和谐”的前提条件和基本特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对于为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转提供基础条件并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呈现良性互动关系的公共项目而言,追求其管理的和谐高效则是顺应历史潮流之举、发展社会经济之需。和谐、高效的公共项目管理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不同层面有着不同的目标,实现和谐、高效的着力点因而相互区别,所依据的理论或运用的工具迥异。  宏观层面  ◇目标:实现公共项目与环境的和谐  ◇着力点:确立合理的公共项目目标  ◇理论或工具:利益相关者理论  从宏观层面来看,和谐社会的构建对我国的公共项目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项目成功,而不仅仅是项目管理成功;强调项目绩效,而不仅仅是项目管理绩效;强调全生命周期的视野,而不仅仅是一次性投资;强调项目价值,而不仅仅是项目的工期、造价、质量三大目标的控制;强调项目与环境的和谐,而不仅仅是追求“项目的有无问题”。因此,公共项目必须摆脱传统的以政府或其他投资者自身利益为目标的管理现状,将视野拓展到项目众多参与方的需求,甚至拓展到整个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保证公共项目自身管理目标的同时,兼顾环境的保护、人文的发展以及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在公平、效率以及人本性中寻求均衡,最终确立合理的公共项目目标。

内容概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公共项目投资与建设的鼎盛时期,但其绩效水平却普遍不高,如何有效地改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一直都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传统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普遍采用管理学范式的方法,即通过项目管理活动的优化来达到改善绩效的目的。本书试图从项目治理这一崭新的研究视角来探讨如何实现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系统化、科学化改善。为此。本书依次分析并回答了“何为公共项目治理”、“公共项目治理能否改善其管理绩效”、“如何通过治理改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三大问题,系统阐述了公共项目治理理论及其作用于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机理,初步探讨了公共项目治理水平的评价与优化,为从制度层面来实现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系统化改善提供了理论和思路。    本书可供从事项目管理教学、科研的广大学者、研究生,以及咨询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相关人士阅读和参考。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我国正处于公共项目投资与建设的鼎盛时期    一、大规模公共项目投资拉动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二、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催生更多的公共项目  第二节  我国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水平普遍不高    一、传统管理模式下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推行中的问题  第三节  我国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重要性    一、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有利于提高公共项目投资效率和效益    二、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有利于民间投资的增加    三、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有利于抑制腐败等不良现象    四、公共项目管理绩效备受公众关注  小结第二章  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的进展  第一节  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界定    一、绩效的概念    二、公共项目管理绩效  第二节  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    一、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    二、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方法  第三节  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方法    一、管理学范式的改善方法    二、经济学范式的改善方法    三、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方法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  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的现状解析  小结第三章  公共项目及其契约本质  第一节  公共项目的概念    一、公共项目概念的提出    二、公共项目概念的界定    三、公共项目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第二节  公共项目的特点及分类    一、公共项目的特点    二、公共项目的分类  第三节  公共项目的契约本质    一、公共项目的本质及其与市场契约之间的关系    二、公共项目契约的形成    三、我国公共项目的契约关系分析  小结第四章  公共项目治理理论  第一节  项目治理理论的研究进展    一、国外的研究进展    二、国内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公共项目治理理论的建立    一、公共项目治理理论的提出    二、公共项目治理理论的不可替代性    三、公共项目治理理论的基石  第三节  公共项目治理的基本概念体系    一、项目治理的本质和定义    二、公共项目治理的目标和功能    三、公共项目治理的主体    四、公共项目治理的客体  第四节  公共项目治理的内容    一、公共项目治理的市场层面和单个项目层面    二、公共项目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    三、公共项目的善治及其实现  第五节  公共项目治理与管理的辨析    一、二者基本概念体系的对比    二、二者对于资源配置和利用的作用不同    三、二者的活动导向不同  小结第五章  公共项目管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概念    一、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界定    二、公共项目管理绩效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第二节  (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的文献检索    一、文献检索过程的描述    二、(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检索结果    三、(公共)项目管理绩效影响因素的检索结果  第三节  公共项目治理结构的选定    一、我国公共项目投资与管理模式的变迁    二、代建项目的选定及介绍    三、代建制的典型模式及其比较  第四节  企业型代建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及程序    二、问卷设计    三、答卷人的确定    四、样本容量的确定    五、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六、数据统计分析及结果  小结第六章  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之治理途径的理论论证  第一节  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之治理途径论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第二节  SCP范式及其在公共项目中的适用性分析    一、SCP范式概述    二、SCP范式的适用条件    三、对于SCP范式各适用条件的满足  第三节  S、C、P在公共项目中对应内容的界定    一、市场结构s对应的内容    二、市场行为C对应的内容    三、市场绩效P对应的内容    四、调整与总结  第四节  公共项目的GMP分析框架解析    一、公共项目治理对公共项目管理的作用    二、公共项目管理对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作用    三、公共项目治理对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作用    四、本书的GMP分析框架  小结第七章  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之治理途径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SEM分析流程    二、SEM的优点    三、SEM的分析工具  第二节  模型的构建与识别    一、潜在变量的设置    二、模型的构建    三、模型的识别  第三节  数据收集    一、样本项目的选择    二、问卷设计    三、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第四节  前期数据分析    一、数据预处理    二、信度分析    三、效度分析  第五节  模型拟合及讨论    一、测量模型分析    二、结构模型分析    三、讨论  小结第八章  基于治理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实现  第一节  传统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方法的优化    一、从后评价到过程评价的转变    二、实现评价与改善的紧密结合    三、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过程评价与持续改善模型  第二节  从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管理途径到治理途径    一、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管理途径和治理途径    二、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治理途径  第三节  公共项目治理水平的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评价指标的赋权    三、各评价指标的打分    四、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五、各方面及整体治理水平的综合评价    六、评价结果的分析及改善措施的制定  第四节  我国企业型代建项目治理的改善空间分析    一、代建单位选聘及其绩效考核    二、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对等    三、政府监管机制的完善    四、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协调  第五节  我国企业型代建制度的推行及相关政策建议    一、我国企业型代建项目的实施成效    二、我国企业型代建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小  结第九章  本书的主要贡献及不足  第一节  主要贡献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及其理论贡献    二、研究方法的创新    三、研究成果对我国公共项目更具针对性  第二节  不足之处参考文献附录A  本书重要词汇英汉对照附录B  调查问卷附录C  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章节摘录

  它不仅与项目(或公司)日常运营息息相关,对项目业绩、个人的福利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与治理问题有最直接的关系。由于实际控制权的大部分内容不可能在契约中被明确地规定,这就为实际控制权者追逐自己的利益留下了空间,当这些逐利行为侵害了其他利益所有者的权益时,就产生了所谓的治理问题(姚伟等,2003),因此项目治理所要关注的应为实际控制权的转移。由上述定义可知,实际控制权是围绕“决策”过程的一系列权力,而决策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提议、审批、执行和监督,提议和执行为决策经营,审批和监督为决策控制(Fama,1980),因此,对于公共项目,我们可将其剩余控制权定义为,由各利益相关者为实现其剩余索取权而对项目合同中的活动施加影响和监控的权力,它大致可分为决策控制的控制权和决策经营的控制权两个层次,前者是指对审批和监督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控制权,这是控制权的核心部分,掌握了它即可居于主导地位;后者是指对提议和执行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控制权。  2.公共项目的治理工具  公共项目交易过程中的项目契约,以及代理人声誉、市场竞争、合作伙伴间的诚信、投资人的乐观预期等契约关系的可替代性治理工具,都是公共项目治理。的手段。  项目契约即合同,是联系项目各参与方的纽带,其基本作用是明确合同各方应承担的项目风险和应获得的收益,从而规范项目参与方的行为,减小合作的风险。从其本质上来讲,项目契约完全是一种在项目之前的主动控制,即通过事先规定来影响合作伙伴的决策或行为,从而抑制治理问题的出现(王珩,朱宏亮,2004),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契约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全性,它并不能彻底地解决治理问题;此外,项目契约是一种强制性规定,是一种“硬性的”治理工具,存在一定的缺陷,在项目交易中(尤其是倡导伙伴关系的项目交易中)还需要一些“软性的”治理工具。  ……

编辑推荐

  无论是管理学范畴还是经济学范畴,其一切学术研究及实践活动的目的均为无止境的追求效率和效果,因此,管理绩效改善是工程项目研究领域一个永恒的课题,在我国公共项目投资与建设鼎盛的当前阶段尤受关注。  随着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成熟,其对公共项目实践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危机”显得力不从心,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客观上需要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设计和创新。公共项目治理理论提供了解决上述“危机”的新的理论范式,该范式从制度设计角度讨论公共项目的激励与约束,不仅较好的解释了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政府投资项目体制的改革实践,还以崭新的视野提出改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绩效的政策建议,并在代建制实施中得到验证。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基于治理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本书系统阐述了公共项目治理理论及其作用于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机理,初步探讨了公共项目治理水平的评价与优化,为从制度层面来实现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系统化改善提供了理论和思路
  •   这本书是我今年一月份买的,在做项目管理的论文的时候买来看看,在春节期间看完了,感觉作者的数学推理部分做得非常不错,值得一看。尤其是公共项目管理或者公共项目融资方面的同学可以看一看。收获还是蛮大的。值得推荐奥。
  •   刚到,知识体系挺好的,可以学到好多东西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