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编  页数:186  字数:276000  

前言

水土流失直接关系国家生态安全。严重的水土流失,是生态恶化的集中反映,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加强水土流失防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2005年7月至2007年5月,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开展了“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组织生态、环境、资源、法律、政策等方面的专家,对我国重点水土流失区进行了全面的综合科学考察。在此基础上编写的《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全面评价了我国水土流失现状与发展趋势,总结了长期以来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成效与经验,梳理了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这一成果,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保护与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产生的危害严重,影响深远。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制约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使人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加剧江河湖库淤积和洪涝灾害,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不仅影响当前发展,而且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采取多种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不断完善,人为水土流失逐步得到控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在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环京津地区、珠江上游等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国家重点治理工程;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投入,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经过广大干部群众和水土保持工作者近60年的艰苦努力,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治理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进入江河的泥沙大幅度下降。通过开展水土保持,改善了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了水土资源,土地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同时,在长期的水土保持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为今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四章内容,具体包括:水土流失分布现状及动态变化状况,水土流失严重县分布状况,江河流域水土流失量动态变化,水蚀危险度抽样调查研究。     本书适合环境、生态、水土保持、地理等领域国家和地方管理人员、研究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书籍目录

总序总前言前言综述    一、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及其分布现状    二、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及其分布变化    三、水土流失严重县分布    四、大江大河流域水土流失量动态变化    五、水蚀区侵蚀危险度状况    六、我国水土流失主要特点第一章  水土流失分布现状及动态变化状况  第一节  水土流失分布现状    一、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土流失分布现状    二、主要江河流域水土流失分布现状    三、不同经济发展区域水土流失分布现状  第二节  水土流失面积与强度动态变化    一、不同类型土壤侵蚀动态变化    二、不同经济发展区域水土流失动态变化  第三节  主要结论第二章  水土流失严重县分布状况  第一节  水土流失严重县概述    一、水土流失严重指数    二、水土流失严重指数分级    三、水土流失严重县的定义  第二节  水土流失严重县的区域分布    一、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布    二、在四大经济发展区域的分布    三、在五大水蚀区的分布    四、在七大流域的分布  第三节  水土流失严重县在贫困、革命老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分布    一、水土流失严重县在贫困县中的分布    二、水土流失严重县中革命老区的分布    三、水土流失严重县中少数民族县的分布  第四节  主要结论第三章  江河流域水土流失量动态变化  第一节  江河流域水土流失量    一、江河流域1950~1995年年平均水土流失量    二、1996年后江河流域水土流失量  第二节  江河流域水土流失量动态变化    一、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量动态变化    二、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量动态变化    三、松辽流域水土流失量动态变化    四、海河、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量动态变化    五、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量动态变化    六、钱塘江、闽江流域水土流失量动态变化  第三节  主要结论    一、我国主要江河流域多年平均水土流失总量及对比分析    二、近10年各流域水土流失变化基本特征与评价    三、各流域水土流失动态变化趋势与区域差异评价    四、几个问题和建议第四章  水蚀危险度抽样调查研究  第一节  侵蚀危险度抽样调查方法    一、水蚀区侵蚀危险度调查原理    二、水蚀区侵蚀危险度抽样调查设计    三、水蚀区侵蚀危险度评价方法  第二节  不同水蚀区侵蚀危险度分析评价    一、东北黑土区    二、北方土石山区    三、西北黄土高原区    四、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流域区    五、南方红壤丘陵区    六、西南石漠化区  第三节  主要结论    一、水蚀危险度区域差异明显    二、基于GIS的水蚀危险度评价技术方法基本成熟参考文献附录    附录1  全国土壤侵蚀遥感普查数据说明    附录2  农村贫困、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概述    附录3  水土流失危险度研究综述及基础数据处理方法    附录4  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统计表    附录5江  河流域主要观测站径流泥沙实测值统计表附图    附图1  中国土壤侵蚀分布图(2000年)    附图2  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流域区川东谷岭样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附图3  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流域区川东谷岭样区植被覆盖度图    附图4  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流域区川东谷岭样区坡度分级图    附图5  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流域区川东谷岭样区土壤侵蚀强度图    附图6  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流域区川东谷岭样区土层厚度图    附图7  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流域区川东谷岭样区土壤侵蚀危险度图

章节摘录

插图:多年来,老区的开发建设虽然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但由于历史、地理和其他原因,除少数条件优越的地区能跻身于全国发达地区的行列外,大多数地区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相比,仍然有一段差距。老区与老区之间,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方面,也发生了明显的差别。到1994年底,全国有老区乡镇的1300多个县(市、区),从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上比较,大致上可以分为四种情况:第一种  已经达到中国式小康水平。主要是沿海经济特区、大中城市郊区、经济开发区、工矿区、特产区和著名旅游区。他们加强了领导班子和党的建设,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和区位优势,积极引进资金,招揽人才,购置先进技术设备,大力发展外向型企业、“两高一优”农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走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道路,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很快,农民年人均收入达3000~4000元,部分人已富裕起来,有的甚至拥有比城市居民更好的居住条件和消费手段。这类地区占老区乡镇总数的10%左右,全国近年评定的百强县中约1/4是老区。第二种稳定地解决了温饱,正向小康目标迈进。即使偶遇不太大的天灾,也有相当的抗御能力,不至于返贫。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和辽河河弯以南,小兴安岭、燕山、太行山以东,秦岭以南,嘉陵江、南北盘江、红水河以东的我国半壁河山,交通、能源、自然条件和农业基础设施较好,富民政策比较落实,乡镇企业起步早、效益好的老区。这些地区农民年人均收入达两千元左右。这类地区占老区乡镇总数的50%左右。第三种在温饱线上徘徊。正常年景可以维持温饱,一遇天灾人祸即返贫。这些地区主要是插花于半壁河山中自然条件比较差、自然灾害频发地区。除地缘劣势外,经济总量单薄,若无外援,缺乏发展经济的启动能力,基础设施难改善,人才引不进,原有人才留不住,农民科技水平低。这些地区,农民年人均收人不足800元。这类地区占老区乡镇的20%左右。

编辑推荐

《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水土流失数据卷》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书挺好,学习中,数据尺度较大,作比较细致研究的还不够。
  •   封面有缺陷!其他都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