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新斌 编 页数:287
Tag标签:无
前言
关于文明的起源,学术界曾出现了“满天星斗”说、“文明多元”论等,这些都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中华文明是各地区、各民族的人民经过几千年辛勤的劳动共同创造的。然而根据学术界所认可的文明起源的要素和标准来看,华夏文明最早是在黄河流域出现、形成的。在文明形成的初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处于“天下之中”的地位,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提出了关于文明起源的见解。英国剑桥大学的考古人类学教授丹尼尔在《最初的文明:关于文明起源的考古学研究》中提出,文明的产生有三项要素:文字、城市、复杂的礼仪中心。日本学者贝冢茂树在1977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一书补记中提出,青铜器、文字、宫殿基址是文明产生的三要素。中国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中提出,青铜器、文字、城堡是文明产生的三个标志和要素,并且得到了学术界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恩格斯在1884年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文明和国家的形成主要有两项要素:①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建立;②按地区划分它的国民。恩格斯说“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①,他用阶级斗争的学说去解释文明的产生。这些理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明起源的政治学的理论基础,是判定文明产生的标准。
内容概要
本书适合历史、考古、文博等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科研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阅读。黄河流域作为史前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是研究上古时期社会复杂化的首选,而聚落在社会复杂化进程中具有表象意义,其发展过程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结构变迁的脉络。本书从宏观的角度总结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聚落的类型和演化规律及模式,从微观的角度解剖聚落组成因素,揭示聚落社会的组织结构、婚姻家庭、宗教形态、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兼论古环境对古聚落形态发展的影响,考证古聚落所对应的族系背景,力图还原黄河流域史前聚落演化的全貌。同时,引入最新的环境考古学成果和民族学资料,着重解决黄河流域史前聚落的共时性问题。
作者简介
张新斌,男,1960年生,河南沁阳人。1981年毕业子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任新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现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信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兼任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先秦史与考古、黄河文化、姓氏文化、河南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研究。主持或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省委、省政府重大项目10多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和报告130多篇,获省级社科奖及其他奖项10多次。
书籍目录
总序一 (李学勤)总序二 黄河文明的历史地位(李玉洁)引言 第一节 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 一、地质地貌 二、气候水文 第二节 聚落考古与黄河流域的考古发现 一、聚落考古的一般认知与界定 二、黄河流域史前考古的发现历程 第三节 聚落考古的理论与专题研究 一、史前考古文化与专题代表性研究 二、聚落考古的理论研究 三、黄河流域史前聚落考古的研究第一章 黄河上游地区的史前聚落 第一节 黄河上游地区的地理环境 一、地理地貌 二、史前生态环境 第二节 黄河上游地区的聚落起源 一、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 二、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起源 第三节 黄河上游地区的史前早期聚落 一、考古发现基本情况及分期 二、聚落內部分析 第四节 黄河上游地区的史前中期聚落 一、考古发现基本情况及分期 二、聚落內部分析 第五节 黄河上游地区的史前晚期聚落 一、考古发现基本情况及分期 二、聚落內部分析 第六节 黄河上游地区的史前聚落模式 一、房屋基址的分类 二、聚落形态的演变第二章 黄河中游地区的史前聚落 第一节 黄河中游地区的地理环境 一、地理地貌 二、史前自然地貌与生态环境 第二节 黄河中游地区的聚落起源 一、旧石器时代的重要考古发现 二、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起源 第三节 黄河中游地区的史前早期聚落 一、考古发现基本情况及分期 二、聚落的布局与防御设施 三、聚落的房址布局与结构形态 四、聚落的墓葬形态 第四节 黄河中游地区的史前中期聚落 一、考古发现基本情况及分期 二、聚落的布局与防御设施 三、聚落的房址布局与结构形态 四、聚落的墓葬形态 第五节 黄河中游地区的史前晚期聚落与城址 一、考古发现基本情况及分期 二、聚落的布局与特点 三、聚落的房址布局与结构形态 四、聚落的墓葬形态 第六节 黄河中游地区的史前聚落模式 一、早期聚落模式 二、中期聚落模式 三、晚期聚落模式第三章 黄河下游地区的史前聚落 第一节 黄河下游地区的地理环境 一、地理地貌 二、史前生态环境 第二节 黄河下游地区的聚落起源 一、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 二、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起源 第三节 黄河下游地区的史前早期聚落 一、考古发现的基本情况及分期 二、聚落内部分析 第四节 黄河下游地区的史前中期聚落 一、考古发现的基本情况及分期 二、聚落內部分析 第五节 黄河下游地区的史前晚期聚落与城址 一、考古发现的基本情况及分期 二、聚落內部分析 第六节 黄河下游地区的史前聚落模式 一、早期的聚落 二、中期的聚落 三、晚期的聚落第四章 黄河流域史前聚落的形成与演变轨迹 第一节 黄河流域史前聚落的规模和数量 一、早期聚落规模与数量 二、中期聚落规模与数量 三、晚期聚落规模与数量 四、聚落数量与规模的变迁 第二节 黄河流域史前聚落的地理变迁 一、早期聚落的地理类型 二、中期聚落的地理类型 三、晚期聚落的地理类型 四、聚落的地理迁移 第三节 黄河流域史前聚落的结构体系演变 一、早期由聚落到聚落群的演变 二、中期聚落群的大量出现 三、晚期聚落群的演变 四、聚落、聚落群、城址轨迹的演变第五章 黄河流域史前聚落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黄河流域晚更新世生态环境 第二节 黄河流域全新世生态环境 一、黄河上游地区全新世的生态环境 二、黄河中游地区全新世的生态环境 三、黄河下游地区全新世的生态环境第六章 黄河流域史前聚落的社会形态 第一节 黄河流域史前早期聚落的社会形态 一、社会结构 二、婚姻家庭 三、社会性质 四、宗教形态 第二节 黄河流域史前中期聚落的社会形态 一、社会结构 二、婚姻家庭 三、社会性质 四、宗教形态 第三节 黄河流域史前晚期聚落的社会形态 一、社会结构 二、婚姻家庭 三、社会性质 四、宗教形态第七章 黄河流域史前聚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黄河流域史前早期聚落的经济发展 一、农业生产 二、渔猎与畜牧业生产 三、手工业生产 四、早期聚落的经济特点 第二节 黄河流域史前中期聚落的经济发展 一、农业生产 二、渔猎与畜牧业生产 三、手工业生产 四、中期聚落的经济特点 第三节 黄河流域史前晚期聚落的经济发展 一、农业生产 二、渔猎与畜牧业生产 三、手工业生产 四、晚期聚落的经济特点结语后记
章节摘录
(2)第二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以太行山为东界,海拔为1000-2000米,整体地貌形态差异性较大,分属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和汾渭河平原等地貌单元。北部的阴山与西部的贺兰山、狼山犹如一道屏障,阻挡阿拉善高原上的腾格里、乌兰布和、巴丹吉林等沙漠向流域腹地侵袭,南部的秦岭山脉,成为中国自然地理上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南北分界线,也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成为黄土高原飞沙不能南扬的挡隔墙。该区域内,最大的地貌景观为黄土高原,总面积达64万平方公里,黄土厚度为数十米至二三百米,为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土高原的地貌主体为塬、梁、峁、沟等。塬为边缘陡峻的桌状平坦地形,梁为长条状垄岗,峁为圆形小丘。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植被稀疏,在长期的暴雨径流的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作用之下,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形成了沟壑纵横的独特的黄土地貌景观。此外还有太原盆地、晋南盆地以及陕西关中盆地所组成的汾渭盆地,河南的崤山、熊耳山、外方山和伏牛山所构成的豫西山地,以及嵩山山系,它们与太行山共同构成了第二级阶梯的东部屏障。(3)第三级阶梯第三级阶梯由太行山以东至滨海,主要由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与鲁中丘陵组成。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主要包括豫东、鲁西、鲁北、冀南、冀中北、皖北和苏北等地区,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平原地势依大堤微向海洋倾斜。鲁中丘陵则由泰山、鲁山、沂山组成,海拔为400-1000米。主峰泰山,海拔达1524米,古称“岱宗”,为五岳之首。
编辑推荐
早在史前时期,黄河开始影响人类文化与文明进程,中国史前聚落和城址的演变无不带着浓烈的黄河、黄土色彩。“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探寻中华文明的历史起源 描绘黄河流域的传奇画卷 黄河文明是辉煌绵远的中华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研究黄河文明对阐述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有着重大意义。“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丛书”首次全面研究了黄河文明产生、发展、鼎盛等各个历史阶段的内涵和发展演变的规律,围绕黄河文明形成的三大标志——青铜、文字,城邑,伴随黄河文明形成、发展的农耕文明,黄河流域古史传说中的英雄时代,对黄河文明有重大影响的主导思想意识及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等主题进行了论述,对黄河文明的历史地位与影响做出了科学的、定性的评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