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发展与环境保育研究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青  页数:115  字数:185000  

前言

  山地环境孕育人类文明,山区发展彰显社会进步。中国山区广袤,集河流发源地、水源涵养区、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宝库于一体,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也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和贫困连片区。山区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山地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本书的主体内容是2002-2007年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后出站工作报告的成果集成。在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中国山区产业发展及其环境影响,师从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陈国阶研究员。本书的前半部分(第一至第六章)是在陈先生指导下完成的,其中对山区自然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演进模式的概括,对资源开发评价与排序,对山区经济发展与非农产业、山区贫困之间的定量化分析,对区域空间几何要素与开发理论映射关系的研究,能给读者以新的学术思考;对于生态旅游发展阶段和层次的论述,对四川省生态旅游空间格局的形象化概括,特别是“泛生态”、“准生态”和“纯生态”概念的提法有一定的新意。第七章关于长江上游生态与生产统筹规划、主题生态功能分区概念的提出,为长江上游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与模式。本书的后半部分(第八至第十章)是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对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的总结与拓展,主要针对长江上游地区的实际,结合当前重大热点问题,寻求该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途径,力图揭示经济过程与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机制。博士后工作期间参与四川省著名经济学家杜肯堂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研究”(04JZD0010)。第八章中有关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图片和数据,是我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同组织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课题的考察成果,考察过程中得到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崔鹏研究员的关怀,使我增长了水土保持方面的相关知识,书中提炼出若干新的观点与这次科考是分不开的。

内容概要

本书系统阐述了山区产业结构与自然资源利用层次的关系,对山区经济发展与非农产业、山区贫困之间进行了定量化分析,提出山区经济发展阶段的概念模型、长江上游山区生态与生产统筹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揭示山区贫困、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的空间耦合机制,阐述了水土保持在长江上游山区新农村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书适合从事地理学科、水土保持工作的研究生、科研人员、管理人员阅读。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山区产业与自然资源利用  1.1 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模式  1.2 中国山区自然资源利用历史回顾   1.2.1 狩猎社会   1.2.2 传统农业社会   1.2.3 工业化初、中期   1.2.4 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社会  1.3 山区资源开发贡献度评价   1.3.1 评价原则   1.3.2 指标体系   1.3.3 评价方法   1.3.4 结果与讨论  1.4 山区产业发展与资源开发时序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国山区经济发展与非农产业  2.1 中国山区与平原地区经济发展对比研究   2.1.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2 关于平原地区与山区收入差距的几点认识  2.2 中国东西部山区与平原经济发展对比研究   2.2.1 广东省内山区县与珠江、长江三角洲比较   2.2.2 川省川西山区县与成都平原比较  2.3 中国山区产业空间分异特征   2.3.1 中国山区产业发展水平南北分异显著   2.3.2 同一山区内部地区间产业结构水平差距明显  2.4 几点认识   2.4.1 中国山区经济发展差异与非农产业的关系   2.4.2 非农产业是山区经济发展滞后的主导因素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国山区非农产业发展及战略  3.1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态势  3.2 中国山区经济发展差距  3.3 中国山区非农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3.3.1 山区发展非农产业的有利条件   3.3.2 面临的挑战  3.4 中国山区非农产业发展类型   3.4.1 生态旅游业   3.4.2 水电   3.4.3 交通、通讯业   3.4.4 绿色食品、天然生物制药   3.4.5 采矿业   3.4.6 民族工艺品   3.4.7 劳务输出  3.5 中国山区非农产业发展战略定位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中国山区发展阶段理论与模型  4.1 区域发展及其驱动力  4.2 区域发展阶段性与时空等价概念   4.2.1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与模型   4.2.2 时空等价概念模型  4.3 T=S模型应用实例   4.3.1 2000年四川成都平原与川西山区人均GDP空间差异研究   4.3.2 中国1990~2002年人均GDP增长轨迹研究  4.4 结果讨论   4.4.1 Logistic模型与区域发展的阶段性   4.4.2 T=S模型揭示了区域演进的机理   4.4.3 中国山区发展阶段定位   4.4.4 中国山区发展阶段转换的条件   4.4.5 中国山区与全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时间差   4.4.6 中国山区与全国经济发展的均衡问题  4.5 本章思考   4.5.1 预测科学与科学预测   4.5.2 定性与定量   4.5.3 概念模型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空间结构理论与山区开发型式  5.1 区域空间结构与区域开发理论   5.1.1 区域空间构成   5.1.2 区域实体类型   5.1.3 区域开发元理论探索  5.2 区域开发模式的“周期表”现象  5.3 对山区发展的两点思考   5.3.1 中国山区产业空间布局的多元化、多层次问题   5.3.2 山区发展的耗散结构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层次与阶段  6.1 生态旅游的层次性与阶段性   6.1.1 生态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6.1.2 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层次性   6.1.3 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6.1.4 生态旅游的发展是层次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6.2 四川省生态旅游的层次、阶段及类型划分   6.2.1 生态旅游资源层次的划分   6.2.2 生态旅游形式三个层次的划分   6.2.3 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6.2.4 空间格局  6.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长江上游生态与生产统筹规划 第八章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与人类活动 第九章 长江上游山区聚落与水土保持 第十章 长江上游水土保持与山区发展

章节摘录

  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同的人类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产业结构和资源利用特征。因此,我们认为,对资源的评价应以时间尺度为基准,中国山区自然资源价值的综合评价应寓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中,解读山区不同类型的资源在不同的时间维上的利用层次、程度和价值的差异,明确不同资源对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进步的贡献度的不同,客观地判别山区自然资源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明确山区资源开发的时序安排,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3.2指标体系  资源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评价者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素质和价值取向;也涉及评价对象自身在时间维上被利用的客观价值与效益以及空间维上的分布特征、组合规律,其中有些是显现的,有些是潜在的。建立资源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阶段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演进的一般规律,同时结合当代自然资源利用特点,以此作为确定某种或某类资源相关重要性的依据。  按照山区各种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章主要从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持续性4个层面进行判断,并以定量指标加以界定,建立中国山区自然资源贡献度评价体系。然后从总目标逐步向下,按照时间开发先后,把评价目标排列成树状;最后是重要程度评价,在各阶层上对同层次目标进行重要度评价,属于同一层的各个指标的权重归一化处理。最后,根据开发能力和现状与目标作比较,以选择开发时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山区发展与环境保育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