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科学 作者:吴晓筠 页数:257
Tag标签:无
前言
《商周时期车马埋葬研究》一书,是由吴晓筠的博士学位论文补充修改而成。1997年,吴晓筠由台湾东吴大学历史系毕业只身来到北京,以中国古代史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大学考古系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师从徐天进教授,她作的硕士论文就是有关古代车马器的。因此,如果从她1999年开始撰写硕士论文算起,到今天博士论文最终修改定稿交付出版,她围绕先秦车马埋葬课题做研究,已经整整十个年头了。车马埋葬遗迹是商周乃至秦汉时期考古遗存的重要门类之一,随着20世纪20年代时以田野调查发掘为特征的现代考古学传入中国,以及安阳殷墟、浚县辛村等地的发现,从考古学角度研究这些遗迹,便成为考古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回顾相关发现和研究历史,正像吴晓筠在该书第一章引论中提到的,石璋如、郭宝钧、林寿晋、张彦煌、张长寿、杨泓、孙机、杨宝成、张岱海、李自智、傅举有、渠川福、郑若葵、黄文新、胡永庆、贺陈弘、杨英杰、曾永义、扬之水、李零、林梅村、王巍以及林巳奈夫、 Stuart Piggott、William Watson、Magdalene yon Dewall、夏含夷(Edward Shaughnessy)、 Anthony Barbieri-LoW等国内外学者,分别在马车结构的复原、车马器、马车的制作、系驾法、车马殉葬制度、马车起源等问题上,都做过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收获。吴晓筠《商周时期车马埋葬研究》,正是在一代又一代学者们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一系列新发现、新材料进行系统、全面分析研究之后做出的新概括。
内容概要
本书全面探索中国青铜时代马车及车马埋葬的发展轨迹,并通过对商周时期典型遗址车马埋葬的深入剖析,探讨车马在商周礼制中的地位。传世文献多有关于马车作为商周时期礼仪载体及身份等级标志的记载。而本书的分析显示虽然马车在商周社会具有显著的礼仪特征,但车马埋葬与身份的对应关系却依循着不同于文献记载的规则。这一研究对探索商周时期墓葬制度、礼制的发展与执行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本书适合从事商周考古、先秦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吴晓筠女,1974年生,台湾台北县人。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中国青铜时代考古及早期中国马车、车马器研究。发表《商至春秋时期中原地区青铜车马器形式研究》、《中国的“原史时代”》、《西周时期车马埋葬中的礼制意涵》等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引论第二章 考古所见马车形态的分类研究 第一节 马车的形态分析 第二节 马车的分期 第三节 小结第三章 车及车马器埋葬方法分析 第一节 车马坑的类型分析 第二节 车马坑车马埋葬方法分析 第三节 墓葬内车马埋葬方法分析 第四节 时代与特征 第五节 其他现象与讨论 第六节 小结第四章 车及车马器所在墓地内的区位分析 第一节 晚商至西周 第二节 两周之际——以上村岭虢国墓地为例 第三节 春秋战国 第四节 小结第五章 总结:考古所见之车马埋葬 第一节 先秦时期车马埋葬的主要演变阶段与特征 第二节 车马埋葬的选择问题第六章 余论:兵车与礼车附表 商周时期出土马车尺寸登记表主要参考书目Abstract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战车与车战战车与车战也是马车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大部分的学者在进行车制研究时,多将已发现的商周时期马车作为战车看待,并以之作为讨论先秦时期车战的重要依据。石璋如于20世纪50年代即认为小屯c区北组墓葬的车马坑是按照军事组织安排的。其组织为五车为一小队,二十五车为一大队,每车上有三名战士,下有六名后备战士,供三班轮流,并且,在车前有二十五人担任“前据”的工作。杨泓通过大量的商周时期的考古材料,讨论战车的形制、乘员、进攻性武器和马匹的护体装备以及车上的指挥系统,并进一步论述了车战的特点。2000年更依据新出土的考古材料指出,商代虽已使用马车作战,但还没有专门的战车,马车仍处于一车多用的阶段。西周时期,随着驷马战车的出现、车和马具的改进,以及新兴的格斗兵器出现,提高了战车的冲击能力和作战性能之后,才成为战争的主力。东周时马车依使用功能的不同发展出乘车、战车之别。直至东周,战车的成组兵器才趋于完备。杨英杰结合大量的考古及文献材料,多方面的论述先秦时期的战车与车战,最重要的是较深入地复原了先秦时期车战的编组、战阵及战法,并由较为宏观的角度论述了先秦车战的变迁及兴衰。古文献中的车马目前有较多的学者对《诗经》、《周礼·考工记》、《仪礼》、《国语》中所记载的车马形态、制度及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如戴吾三、张鸷中曾就多种文献综合论述了车在周代社会中的功能与文化表现 。也有如韩维志 以先秦文学中的记载对先秦时期的君臣车服之赐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以《周礼·考工记》为核心的研究已述于前,这里不再记述。《仪礼》为目前所见对先秦时期礼仪叙述最为详尽的一部典籍。在李济倡导以实验复原的方法对之进行研究之下,20世纪80年代时由东亚学会拨予专款,台湾大学中文系、人类学系同学成立小组,从事对《仪礼》记载的内容进行大规模的复原研究。其主要方法及目的是“各分专题,运用考古学、民俗学、古器物学,参互比较文献上材料,以及历代学者研究之心得,详慎考证,纳为结论,然后将每一个动作,以电影写实的方法表达出来;使读是书者,观其文而参其形,可得事半功倍之效”。这项复原计划涉及许多方面,车马的考证复原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研究成果由曾永义撰写。在《仪礼车马考》中,分别由《仪礼》和其他古文献中关于马车使用的记载及考古、金文材料出发,尽量厘清马车的结构、车马器的用法、马车的种类以及马车在当时的使用方式。虽然这一项研究还不能将文献与考古材料完全的结合起来,考古材料在这一类研究中也多属于陪衬的角色,但其所采取的思路及方法,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打开了一扇窗口。
后记
本书是以我2003年的博士论文为基础补充修改而成的。本书的主要观点曾于2005年发表于《故宫学术季刊》(台北)第22卷第4期。书中除增补近年新出重要材料外,内容上也做了些许调整。本书的完成与出版,最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李伯谦、徐天进两位先生对我的悉心指导以及如家人般的照顾。他们开阔的胸襟、活跃的思维引导着我进入中国考古学这一浩繁的领域。刘绪先生长期关注马车研究的相关问题,对我能够研究这一丰富有趣的领域产生了深刻及重要的影响。张辛先生在本书的形成过程中提出许多恳切的意见,也使笔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致走太多冤枉路。高崇文、孙华、王迅等先生在我的学习及论文写作过程中经常提出有益的指导,都使我获益良多。此外,我还要感谢张弛、樊力两位先生在八里岗发掘工地上的指导,使我能够真正地跨人考古学的领域。在学期间能经常与严文明、赵辉、李水城、赵化成等诸位先生交流,也使我在生活及学习上获益匪浅。我也要感谢系办公室的王宁老师、系资料室张松青、赵景楠两位老师为我提供了许多便利,以及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方月妹老师对我的关心及帮助。在学期间,与雷兴山、孙庆伟、秦岭、吴世恩、宋玲平、张渭莲、梁云、王力之、颜孔昭、蔡庆良、曹大志等师友之间的交流切磋,是学习上的乐事。他们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在生活上的帮助,都是我在北大的重要收获。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感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曹玮教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王占奎所长、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刘富良先生、陕西历史博物馆申秦雁女士,以及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等单位的协助,为我提供了参观考察的机会。感谢学友王海城、陈伯桢和傅罗文(Rowan Flad)为我翻译了论文标题及提要。自北大毕业后,有幸承蒙罗森(Jessica Rawson)教授、王沉森所长、刘益昌、邓淑苹、李永迪、黄铭崇及陈光祖等多位先生的指点与帮助,也都是我要致以感谢的。感谢导师李伯谦先生在百忙之中为此书作序,以及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的资助。本书得以顺利出版,也要感谢科学出版社孙莉女士的协助及刘能女士所付出的辛劳。刘能女士不厌其烦地为我编辑目录、修改内容,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编辑推荐
《商周时期车马埋葬研究》: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