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 编  页数:847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而又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中华文明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孕育、诞生,并成为世界上几个最重要的历史悠久而又独具特色的原生文明之一。她汇聚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逐渐成长、壮大,至今仍然生机勃勃,吐故纳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宝贵财富。自1899年发现甲骨文以来,追寻中华文明起源的脚步就没有停止过。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不但是中外学术界历久弥新的课题,更是每个中华儿女热切关注的焦点;不仅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文明起源于远古的史前时代,依托多种自然科学技术支撑的考古学自然成为探源的主要手段。经过历代考古学家,及其他人文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努力,至20世纪末,中华文明探源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仍然存在大量有待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中华文明何时形成、如何形成、早期中华文明的特点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都远没有得出一致的认识。因此,自2001年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领导下,在科技部和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部委的组织实施下,开始了多学科联合攻关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目的即是充分揭示早期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辉煌成就,回答中华文明形成的时间、地域、过程、原因和机制等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扩展视野,探讨中华文明与周边地区文明化进程的互动关系,进而通过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的比较研究,总结早期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至2008年底,已经实施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三个阶段的研究,并将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

内容概要

本书选录了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开始以来,已经发表的与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相关的社会与精神文化领域的考古学研究论文,内容涉及考古学理论、聚落考古、历史学、地理信息系统、体质人类学以及年代学等方面。    本书适合考古学、历史学、年代学以及人类学等研究人员和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上册  序言  中国古代文明演进的两种模式——红山、良渚、仰韶大墓随葬玉器观察随想  聚落形态研究与中华文明探源  中国的史前基础——再论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  中华文明的曙光  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大范围文化变化原因探讨  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几个问题  作为食物的小麦——近年来中国早期小麦的考古发现及其重要意义  14C年代资料的可靠性问题  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  比较视野中的红山社会  红山文化与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探索  半支箭河中游先秦时期遗址的分群与结构  大汶口文化对良渚文化及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的影响  再论大汶口文化向龙山文化的过渡  鲁东南沿海地区聚落形态变迁与社会复杂化进程研究  黄河下游地区的史前玉器  灵宝西坡仰韶文化墓地出土玉器初步研究  山西芮城清凉寺史前墓地死者身份解析  舜庙遗址与尧舜传说  陶寺特殊建筑基址与《尧典》的空间观念  陶寺文化谱系研究综论  陶寺城址宫殿区发现的陶板功能试析——陶寺文化的陶瓦  陶寺中期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近年来出土玉石器  登封王城岗遗址聚落形态再考察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中原地区考古发现与研究下册  王城岗遗址14C年代的测定、校正与拟合  河南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14C测年的若干问题讨论  新砦聚落考古的实践与方法  关于新砦期与二里头一期的若干问题  新砦一二里头一二里冈文化考古年代序列的建立与完善  关于二里头遗址的省思  二里头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  礼制遗存与礼乐文化的起源  略论二里头时代  从灰嘴发掘看中国早期国家的石器工业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的临汾盆地古代人地关系研究  遥感与GIS支持的洛阳盆地聚落与环境研究  齐家文化玉器研究——以喇家遗址为例  喇家遗址与饮食文明——青海喇家遗址史前饮食文化的考古发现  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玉石器的音乐声学测量及初步探讨  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中国北方居民体质特征的变化及相关问题  禹会村遗址的发掘收获及学术意义  良渚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形成过程  良渚古城的发现与初步认识  大洪山南麓史前聚落调查——以石家河为中心  城头山城墙、壕沟的营造及其所反映的聚落变迁  中心与外围:湖南新石器文化进程的区域考察  商代王都的“社”与“左祖右社”之管见  偃师商城中的“明堂”与“内朝”、“外朝”  夏商城邑的建制要素  中国上古时代的丧葬礼俗  编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兴隆洼文化的墓葬资料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居室墓葬,将死者埋在室内特定位置,多数房址埋人墓葬后继续居住,墓口上的踩踏面与周围的居住面通连。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多为单人葬,也有少量双人合葬墓。兴隆洼一、二期聚落、兴隆沟聚落和查海聚落的部分房址内均有发现。兴隆沟聚落还发现少数房址在居住面上埋葬死者的现象。二类是将死者埋在聚落的中心位置,仅见于查海聚落。三类是将死者埋在聚落附近的山丘顶部,墓口上有积石,仅见于白音长汗聚落。这三类墓葬均代表少数特殊死者,与居住区相对应的集中埋葬普通社会成员的墓地至今尚未发现。从出土遗物看,主要有陶器、石器、玉器、骨器、骨梗石刃器、蚌器等。陶器均手制,采用泥圈套接法成器或直接捏制而成。主要器类有罐、钵、杯、盅等。器表多分段施纹,不同时期纹饰的种类和组合关系有明显的变化。以陶罐为例,一期陶罐颈部多施凹弦纹带,肩部附加细泥条堆纹,主体纹饰多为短斜线交叉纹,还有短斜线纹、横人字纹、窝点纹等。二期陶罐颈部施凹弦纹带,肩部多附加一周凸泥带,主体纹饰仍以短斜线交叉纹为主,新出现了之字纹、席纹、横带状网格纹等。三期陶罐颈部和肩部的纹饰无明显变化,主体纹饰中之字纹占据主流。石器的加工方法分为打制、磨制、琢制、压削四类,以打制石器为主。典型器类有亚腰形或长方形铲、斧、斧形器、锛、凿、刀、球、饼形器、磨盘、磨棒及石叶等。作为主要的掘土工具,西拉木伦河以北多为长方形石铲,以南则流行亚腰形石铲。玉器数量较少,多出自墓葬内,环状玉块和长条状玉匕形器是两种最典型的器类。此外还有短管状玉块、管、弯条形器、小型斧、锛、凿等。动物造型的玉器仅知白音长汗遗址M7内出土1件玉蝉。骨器有锥、针、匕、刀、笛、鱼钩等。骨梗石刃器有一侧或两侧嵌石叶的镖、刀。蚌器有圆形或长条形的刻纹蚌饰,还有利用自然蚌壳作工具使用,一侧有磨痕。此外,较重要的出土遗物还有白音长汗聚落F19内出土1尊通高36.6厘米的石雕人像,兴隆沟聚落内出土5件带有镂空或刻划线纹、窝点纹的圆形或方圆形的人头盖骨牌饰。

后记

本集选编的文章,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二阶段的研究成果为主,也兼顾预研究和第一阶段的成果。本集的重点是各地区的聚落形态研究。第二阶段聚落形态研究的六大重点区域——辽西地区,黄河上、中、下游,长江中、下游,都有不少深入的讨论,这里选编的只是其中的部分成果。其余还有不少文章,是从宏观上讨论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但也多以聚落考古的收获为基础,也应算作聚落考古的成绩。聚落考古的成果主要体现为调查和发掘研究报告,但由于体例的关系,这部分的内容没有包括在内,希望以后单独成编。应当说明的是,年代学的研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应单独结集,但由于新的年代数据目前多还没有正式公布,而已经公布的研究成果,还无法单独编成一个集子;更为关键的是,年代学和社会与精神文化课题的研究,具有内在的逻辑性,所以现在也把年代学的成果纳入本集。由于选编者的水平有限,加之选编的时间很短,本选集肯定遗漏了不少优秀文章。好在我们这个选集还要编下去,希望以后能够把漏掉的优秀文章选编进来。我们在此感谢提供论文的各位同行。王明辉为本文集的编辑出力尤多,是我们特别需要感谢的。

编辑推荐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社会与精神文化卷(1)(套装上下册)》将就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各个阶段部分成果进行汇编。它汇集了工程下设的年代、环境、技术与经济、精神与文化等各个课题的主要收获。文集将按照论文、专著、报告、译著等不同体裁分设甲、乙、丙、丁种出版发行。这些成果汇编既是向所有关心中华文明起源的社会各界的汇报,也充分展示了整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解决中华文明起源这一重大学术问题的广阔前景。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 甲种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相当好!很有参考价值。
  •   关于中华文明源头的论文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