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蒋廷瑜 页数:363
前言
广西因宋置广南西路得名。秦置桂林郡,故省称“桂”。境内山高谷深,岩溶密布,林木苍翠,景色奇丽。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因僻处中国南疆,古代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不多。中原汉人对这片土地感到神秘,誉其为“人间仙境”;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人也感到神秘,则以蛮夷怪异目之。外人真正了解古代广西,只不过100多年的历史;现代考古学的介入,则是近50多年来的事。考古学的介入,才使人们对广西的古代物质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研究广西古代物质文化的考古学者中,蒋廷瑜同志是其中的一位翘楚。我与廷瑜同志初识于1977年。那时,十年浩劫刚过去不久,我因考古编辑组稿事宜出差南宁,当时他任广西文物考古工作队副队长,分管田野考古业务,故有缘结识。我们一见如故,话题直指广西历年发掘的先秦墓、汉晋墓,以及铜鼓的征集、花山崖画的调查。在了解墓葬材料的整理情况后,商定平乐银山岭战国秦汉墓的交稿日期。蒋廷瑜践约及时交稿,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从此,我们不断有书信往来,互通信息,互相支持解惑。可以说,我们是在共同的考古爱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君子之交”。蒋廷瑜勤奋好学,敬业乐群。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是一位知名的古代铜鼓研究者,其实他的心思一直是在田野考古上,主攻专业是广西先秦汉晋考古学。大学毕业后,供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40多年来,考古工作从未间断,即使在身居博物馆领导岗位上,也不松懈对田野考古的关注和研究。他参加或主持了广西右江流域考古调查、兴安秦灵渠及秦城遗址调查、平乐银山岭战国秦汉墓发掘、贵县罗泊湾汉墓发掘、合浦汉墓发掘、兴安汉晋墓发掘,等等,八桂大地上之有古遗址、古墓葬发现的地方,几乎都留下他的身影。调查发掘后,他又积极投入组织或参与资料的整理编写。他参与编写《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广西出土文物》、《广西铜鼓图录》,独著几本铜鼓专集,还写了许多单篇论文。收入该书的大都是他亲历广西先秦汉晋考古工作的重要研究成果。岭南石戈、广西先秦青铜文化、西瓯地望、汉代句町国、汉代錾刻花纹铜器、楚国南界和楚文化对岭南的影响等篇,是架构该书的主体宏文。散见于岭南和西南地区的青铜钺、人面弓形格剑、青铜甬钟、羊角钮钟、柱形器等特殊器物,以及广西出土的汉唐官印、南朝地券等的考释,则是本书精辟的学术小品。这些文章,大多是一物一议,文笔流畅,论证缜密,言之有据,令人信服。现在汇编成册,彰显作者在广西先秦汉晋考古方面的学术造诣,比较完整地反映作者对广西先秦汉晋考古学的基本看法,读者从中可以对广西古代社会发展及其特殊性有个比较正确的认识。这是该书的学术价值所在。
内容概要
本书为蒋廷瑜先生亲历广西先秦汉晋考古工作40年间的重要研究成果辑录。共收录已发表和待刊论文37篇,按研究内容分为先秦考古、汉晋考古、古代官印研究和其他4个部分,彰显作者在广西先秦汉晋考古方面的学术造诣,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作者对广西先秦汉晋考古学的基本看法,读者从中可以对广西古代社会发展及其特殊性有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本书可供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相关专业师生和专家学者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序自序一、先秦考古 岭南出土石戈探微 广西先秦青铜文化初论 广西商周青铜器来源试析——商末周初中原文化对岭南文化的影响 试论岭南早期青铜器铸范 广西出土越式铜鼎铸作工艺考察 右江流域青铜文化族属试探 西瓯骆越青铜文化比较研究 先秦越人的青铜钺 铜柱形器用途推考 羊角钮铜钟初论 羊角钮铜钟补述 略论岭南青铜甬钟 广西所见人面弓形格铜剑 从银山岭战国墓看西瓯 楚国的南界和楚文化对岭南的影响二、汉晋考古 贵县罗泊湾汉墓墓主族属的再分析 南越王国人殉试探 西林铜鼓墓与汉代句町国 夜郎句町比较研究 汉代合浦及其海上交通的几个问题 再论汉代罪犯流徙合浦的问题 汉代同坟异穴夫妻合葬墓浅议 汉代錾刻花纹铜器研究 先秦两汉时期岭南的青铜冶铸业 广西汉代农业考古概述 试从考古发现探寻汉晋广信县治的地理位置 广西南朝地券及其相关问题三、古代官印研究 有关广西的汉代官印 “劳邑执到”琥珀印考 与广西有关的几方唐宋官印 “宜州管下羁縻都黎县印”考 广西所见“三藩”土官印四、其他 左江崖壁画的考古学研究 广西汉至唐代建筑用砖瓦研究 广西唐宋时期佛教遗迹述略 论灵渠的灌溉作用 从《壮族简史》所用考古资料谈壮族古代史上的几个问题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一、先秦考古岭南出土石戈探微石戈是石器中最晚出的器类之一。一般认为它是兵器,是战争出现的标志。实际上,在更多的场合,它是作为权力、地位的象征和祭祀的仪仗出现的,应同文明时代的到来有关。岭南地区是石戈发现较多、较集中的地区。20世纪30年代已在广东东北部发现石戈。50年代以来,在广东进行的文物普查中又不时发现。但那时所见石戈多是残件,难以窥其原貌,有的被误归人别的石器加以描述。后来在粤北、粤东地区采集到可辨器形的直援直内有阑石戈,逐渐将它们同别的石器区分开来。但在60年代,还是把它们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物来描述和报道。直到1974年在广东饶平县浮滨塔仔金山和联饶顶大埔山的一批墓葬中出土大量石戈之后,才使人们刮目相看,真正认识它们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粤东地区,石戈与陶长颈大口尊、釉陶器、凹刃石锛一起,构成浮滨类型文化的主要内容。到目前为止,广东出土石戈的地点,除饶平县多处以外,还有大埔、蕉岭、梅县、兴宁、潮安、揭阳、普宁、海丰、龙川、连平、乐昌、曲江、四会、高要、中山、珠海、东莞、深圳、惠阳等县、市,以及香港沙洲、深湾等处,主要集中在粤东汕头、潮州、梅州等地区,以韩江流域分布最密集。
后记
本论文集是在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领导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编辑的。2008年5月,在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的会议上,研究所领导宣布将为老人编辑出版论文集,要求我先做这方面的准备。遵照领导意见,我从已发表的论文中选出40多篇,做了简单分类,将目录呈送研究所。韦江副所长仔细看过目录后,提出了修改意见,剔出铜鼓论文,将论文集目录确定了下来,随即动手做论文的搜集编辑工作,10月将复印稿和相关书刊寄往科学出版社。选人本集的论文37篇,最早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表的,最晚的是退休以后的新作,前后时间跨度30多年。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词钞自序》中说,他“年三十至四十,气盛而学勤,阅前作辄欲焚去;至四十五六,便觉得前作好;五十外读一过,便大得意。可知其心力日浅,学殖日退,忘己丑而信前是,其无成断断矣!”对照自己,也有类似感受历程,现在回过头去看早年写的那些论文,虽然不成熟,随着考古工作迅速发展,新资料、新观点层出不穷,有的已经过时,但是那种初生之犊不怕虎的生气和探索精神仍跃然纸上;晚年想的问题更多,欲作补益,无奈精力不足,追赶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虽有新作,仍无多少进步。但是“敝帚自珍”,对这些论文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每当翻到这些久违的论文,就回想以前艰难的岁月,更加珍惜来日不多的余生。这些论文结集出版,绝大多数保持最初公开发表时的原貌,文末注明出处,除个别文字堪误和体例规范外,基本没有改动。有些论文在发表时因刊物要求,没有配图,为了阅读方便,这次增加了一些插图。在本书即将付印之际,我衷心感谢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领导和同仁,40多年来风雨同舟,我们一起顶烈日,冒寒雨,跋涉八桂大地,互相扶持和勉励,为文物考古事业作奉献。本书的内容是这些劳动的部分结晶。特别感谢韦江副所长,他亲自主持了本书目录的编定、论文的审阅,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并亲自同科学出版社联系出版事宜,促成本书的顺利出版。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秦汉考古第一人黄展岳先生,他是我的师长,长期以来给我悉心指导和帮助,这次又欣然命笔,为本书撰写了热情洋溢的序。感谢科学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宋小军、刘能两位编辑,他们为编辑出版本书付出了巨大的辛劳。
编辑推荐
《桂岭考古论文集》: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学术丛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