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单江林 主编 页数:253
前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发[2004]8号文件、中发[2004]16号文件以及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精神,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作用,现就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着力培养志愿服务意识,着力壮大志愿者队伍,着力完善志愿服务体系,着力建立志愿服务社会化运行模式,推动志愿服务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志愿者,使更多的学生志愿者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 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努力促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化、规范化、常态化。要坚持支持鼓励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自愿无偿原则,号召和提倡学生积极参与适合其身心特点的志愿服务活动;坚持适宜适量原则,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讲求实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二、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学生志愿服务意识 高校要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安排适当课时讲授相关内容。要编写激励学生发扬志愿精神的辅导读物,在教学讨论和评价中增加宣传志愿精神的内容。要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大志愿服务的力度,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可将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折算成社会实践学分。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建设,为学生志愿服务提供学科依托和理论支持。要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等形式。
内容概要
本教材对校园志愿服务的形成背景、主要功能、基本模式、志愿服务的历史和现状、志愿服务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详尽而系统地阐述了校园志愿服务的意义、校园志愿服务与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校园志愿服务的管理体系、各种不同类型的校园志愿服务的岗位职责、绩效考核标准以及校园志愿服务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培训等内容。 本教材可作为各类大中专院校开展校园志愿服务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校园志愿服务的概述 第二节 校园志愿服务的形成背景 第三节 校园志愿服务的主要功能 第四节 校园志愿服务的基本模式 第五节 校园志愿服务的优势第一章 志愿服务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节 志愿服务的由来 第二节 国外的志愿服务 第三节 我国的志愿服务第二章 志愿服务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第一节 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第二节 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第三节 志愿服务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四节 志愿服务与构建和谐社会第三章 开展校园志愿服务的意义 第一节 校园志愿服务与党、团活动 第二节 校园志愿服务与节 约型校园 第三节 校园志愿服务与环境保护 第四节 校园志愿服务与“奖、贷、助、减、免” 第五节 校园志愿服务与大学生人际沟通 第六节 校园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成才第四章 校园志愿服务与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 第一节 领导、领导力和领导力培养概述 第二节 当今国内外大学生的领导力培养现状 第三节 校园志愿服务与大学生领导力第五章 校园志愿服务的管理体系 第一节 校园志愿服务的制度保障 第二节 校园志愿服务的规划 第三节 校园志愿服务的招募 第四节 校园志愿服务的培训 第五节 校园志愿服务的考核 第六节 校园志愿服务的评价总结 第七节 校园志愿服务的激励第六章 校园志愿服务的类型 第一节 图书馆志愿服务 第二节 实验室志愿服务 第三节 校园绿化志愿服务 第四节 校园环保志愿服务 第五节 校园保安志愿服务 第六节 学生党员志愿服务 第七节 其他类型的志愿服务第七章 校园志愿服务系统纵览 第一节 岗位设置及工作要求概况 第二节 校园志愿服务岗位说明书汇总 第三节 校园志愿服务岗绩效考核表汇总第八章 校园志愿服务岗位知识技能培训 第一节 图书馆志愿服务岗知识技能培训 第二节 实验室志愿服务岗知识技能培训 第三节 校园绿化志愿服务岗知识技能培训 第四节 校园环保志愿服务岗知识技能培训 第五节 校园保安志愿服务岗知识技能培训 第六节 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岗知识技能培训 第七节 其他类型的校园志愿服务岗知识技能培训 第八节 信息采集和处理知识技能培训主要参考文献《校园志愿服务教程》教学基本要求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志愿服务的历史和现状 第二节 国外的志愿服务 一、国外志愿服务对社会的影响 国际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国外志愿服务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许多国家政府对于志愿者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和支持,保证其建立合理的资金筹措方式和渠道。据一些发达国家统计,志愿服务所生产的价值已占到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8%~14%。如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在每年的l2月5日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国际志愿人员日作为国际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标志已经深入人心。 二、国外志愿服务简介 (一)国外志愿服务的发端及演进 国外的志愿服务源远流长,它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为了反抗宗教直害从欧洲来到北美大陆的移民们,为了克服面临的困难,相互之间互相帮助,逐渐养成了志愿帮助别人的群体精神,这种精神作为美国人民的美德而保存下来,一大批怀有慈善之心的各阶层人士成为了最早的志愿服务人员。 (2)扩展阶段: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欧美等国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有关社会福利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些社会福利的方案除了要有大批具有职业献身精神的志愿服务工作者去实沲之外,也需要动员和征募大量的志愿人员投身于有关的各项服务工作之中。于是,志愿服务逐渐也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鼓励。 (3)规范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的志愿服务工作不仅进一步规范化,而且扩大成为一种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广泛性的社会服务工作。志愿服务工作的重心不仅在于调整被救助者的社会关系和改善他们的社会生活,更在于调整整个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志愿服务工作逐渐制度化、专业化。
编辑推荐
顺应国家政策要求,探索学校德育教育新模式 2009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同。《校园志愿服务教程》主编单位尝试一种全新的德育教育模式,融德育教育于《校园志愿服务教程》中,通过课程学习及志愿服务实践,普及文明风尚,传播文明理念,倡导互助精神,引导人们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 整合学校自身资源,发掘校园志愿服务岗位 打破传统青年志愿者服务模式,将志愿者服务的主要视野由社会转至校园之内。利用学校自身资源,在校园中发掘具有教育意义的志愿服务岗位,发挥校园培训优势,独创校园志愿服务体系及校园志愿服务课程培训体系,社会效益显著,家长及用人单位好评如潮。 历经5年实践积累,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主编单位根据5年实践经验,总结出校园9个部门共50种志愿服务岗位,并制定详尽的岗位说明书,工作内容和操作规范一目了然,便于实际操作。书中附录部分实例及学生心得以方便理解,并供实践参考。 帮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为就业做出积极准备 独生子女是当今大学生的主体,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及合作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而实习机会却相对短缺。校园志愿服务工作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课堂外的培训,使其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得到岗前锻炼,为其日后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