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许志晖 页数:18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循环型城市建设的模式与评价研究:理论与实证》在分析城市产生发展与循环经济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概述了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和循环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入手,结合“健康城镇化”与“和谐城市”的时代主题,重点分析了循环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结合城市要素,将我国循环型城市建设划分为工业主导型、资源产业型、旅游促进型、品牌服务型和综合发展型五种类型,并分析了各类循环型城市的建设道路;基于DPSIR分析框架,提出了循环型城市的评价与测度方法,以广东省惠州市和龙门县为例,对区域循环型城市建设和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道路进行了分析。 《循环型城市建设的模式与评价研究:理论与实证》可供公共管理学、土地科学、城市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参阅,也可为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与决策、社会公共教育与宣传等提供参考。
书籍目录
序前言 我们生活的城市和我们的愿景第一章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的概念第二节 城市的兴起和城市化第三节 城市的区位特征第四节 城市发展的理论分析第五节 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第二章 循环经济概述第一节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向第二节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代价第三节 经济运行机制创新:循环经济的提出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第五节 循环经济理念的发展第六节 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第三章 中国特色循环经济发展探索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国际实践与经验第二节 中国特色循环经济的建设路径第三节 不同产业的循环经济建设第四节 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建设第四章 循环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第一节 理想城市与城市理想第二节 循环型城市的概念与内涵第三节 循环型城市与相关城市类型的区别和联系第四节 循环型城市的城市要素分析第五节 循环型城市的基本特征第五章 循环型城市的建设发展模式第一节 循环型城市建设的基本框架与模式分类第二节 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循环道路第三节 资源产业型城市的循环道路第四节 旅游促进型城市的循环道路第五节 品牌服务型城市的循环道路第六节 综合发展型城市的循环道路第七节 循环型城市建设的支撑体系第六章 循环型城市建设的评价与测度第一节 循环型城市建设的评价方法第二节 循环型城市建设评价的目标、原则与框架第三节 循环型城市建设的DPSIR分析第四节 循环型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七章 循环型城市建设分析——以惠州市为例第一节 广东省循环型经济实践探索第二节 现代产业体系下区域分工与城市定位第三节 惠州市概况分析第四节 惠州循环型城市建设的评价第五节 惠州循环型城市建设的障碍分析第六节 惠州循环型城市建设的战略措施第七节 惠州循环型城市建设的保障体系第八章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县域经济发展探索——以龙门县为例第一节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第二节 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依据、原则与路径选择第三节 龙门县循环经济发展实证分析参考文献后记 距繁华不远,离绿色很近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的概念 你可以尝试把“什么是城市?”这个问题抛给身边的朋友们,你会得到许多不尽相同却又是大致接近的答案,我想,这些答案一定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要素: (1)某种形式的人口集中区域; (2)构筑物密度较高; (3)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对密集; (4)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相对完备; (5)具有行政管理特征; (6)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从字面意思来看,“城市”一词是由“城”和“市”构成的。、‘城”,即城墙,是古代城市用来防御攻击的屏障,也是当时区分城市和乡村的界限;“市”,即集市,是进行商贸活动的场所,为了交易方便,人们往往选择人员较为稠密的地区作为商贸活动的地点,而在特定位置特定时间的交易活动促进了人口的相对集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城墙这种防御设施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城市和乡村相互连接,没有了明确的界线。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受自然、社会、人口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水平下,城市的规模、性质、空间形态、发展方向和速度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很难从定量的角度给城市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