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科学 作者:盛卓人//王俊科 页数:826
Tag标签:无
前言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实用临床麻醉学》(第四版)的问世距其首版发行已有三十余载。从该书不断完善的过程,也可以纵览我国麻醉学发展的艰辛脚步,尤其是近十余年,国内麻醉学科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本书挟前几版数十年精工雕琢之厚势,集国内麻醉专家学者学术研究之大成,结合世界麻醉学发展的最新成果,顺势应时,推出第四版《实用临床麻醉学》,不仅可满足广大喜爱此书的麻醉临床工作者的要求,亦能告慰麻醉界诸多艰辛创业的老一辈。该书成书之时,国内麻醉学专业书籍,尤其是具备教科书风范的为数不多,《实用临床麻醉学》侧重于临床实际应用,同时兼具理论和基础阐述,从学科启蒙乃至临床借鉴,可谓字字珠玑,篇篇经典。想必从事临床麻醉实际工作的国内同道都深有同感。第四版查漏补缺,同时也将麻醉学的最新进展涵盖于内,谓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不为过。第三版序中吴珏教授言:“事非经过不知难",深以为心有戚戚。我们不反对学习、引进国外的经典教材、文献,这也是国内麻醉学科发展的一个重大原因。但如果能如《实用临床麻醉学》一书般,在积累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后,真正从临床实际应用出发,对于广大读者以及麻醉医生而言,可谓善莫大焉。尤其对于初学者和低年资临床麻醉医生而言,作为麻醉学界未来的希望和栋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亦可领略到编者严谨、唯实的治学风范,继而影响到每一位医生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如古人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谨作此序。
内容概要
《实用临床麻醉学》第三版自1996年出版以来,作为我国临床麻醉工作者参考用书已达13载。此次再版特别将临床麻醉一线的麻醉医师必须掌握的麻醉基础知识高度浓缩,收纳其中,同时又充实了近年来的新进展,使本书更具先进性、实用性。 全书分为五篇64章,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麻醉基础知识、麻醉基本操作、麻醉期间管理及各种手术或特殊病情的麻醉处理。本书仍保持了前三版深入浅出和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阐述麻醉基本理论,介绍基本操作技术和新技术、麻醉用药药理学特点及新药物,并给予临床应用的客观评价;重点阐述麻醉前评估、麻醉选择、麻醉期间处理要点等。书中对麻醉相关用药列表170余幅并进行比较,还保留了附录“麻醉常用参数计算”。全书配有插图190余幅及简明索引和中英文名词对照,便于读者查询。本书可作为继续教育用书、知识更新教材和专业考试参考书,可供各级医院麻醉科医师、相关学科临床医师及研究生使用。
作者简介
盛卓人,1928年出生于上海,1947年就读于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系。全国解放后转学入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沈阳),1953年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56~1958年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研修。1983~1984年在美国克利夫兰临床医学中心(Cleveland Clinic)任客座教授并获得克利夫兰临床基金会(CCF)授予的国际客座教授医学研究合作最高奖。1979年中华医学会成立麻醉学会,即任历届委员、常委、副主任委员及荣誉委员。兼任辽宁省麻醉学会历届主任委员、荣誉主任委员。1992年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同年10月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974年主编《实用手术学麻醉分册》,1987年主编《实用临床麻醉学》第二版,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编专著4部、参编7部,发表论文上百篇,盛卓人教授从事临床麻醉和研究工作47年,亲手创建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麻醉科,组织和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举办麻醉继续教育学习班,为我国麻醉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宝贵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绪论 第1章 麻醉学发展史 一、麻醉学发展史 二、麻醉的分类 第2章 现代麻醉学的范畴 一、临床麻醉 二、手术室外的麻醉与监护 三、麻醉后恢复室 四、急救和复苏 五、危重病医学 六、疼痛治疗第二篇 麻醉基础知识 第3章 麻醉与呼吸 一、呼吸系统的解剖 二、通气过程及肺容积的组成 三、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 四、肺的换气及换气障碍 五、呼吸的调节 第4章 麻醉中氧、二氧化碳异常对机体的影响 一、PaO2、PaCO2和pH对通气的影响 二、麻醉中缺氧对机体的其他影响 三、氧中毒(氧过多) 四、麻醉中高CO2血症对机体的其他影响 五、低CO2血症及CO2排出综合征 第5章 麻醉与循环 一、心脏的生理学特性 二、冠状循环生理 三、体循环生理 四、微循环生理 五、肺循环生理 第6章 麻醉与肝脏 一、肝脏的解剖 二、肝脏的生理 三、肝功能检查 四、麻醉对肝脏的影响 五、麻醉前对肝脏病病人的评价 六、肝功能异常病人的麻醉 第7章 麻醉与肾脏 一、肾脏的解剖 二、肾脏的生理 三、肾功能试验 四、麻醉对肾功能的影响 五、肾功能异常病人的麻醉 第8章 麻醉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药物效应动力学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 三、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第9章 吸人麻醉药 一、吸入麻醉药的理化性质 二、吸入麻醉药强度 三、吸入麻醉药的摄入、分布和排出 四、常用吸人麻醉药 五、最新吸入麻醉药 第10章 静脉麻醉药 一、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 二、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 三、苯二氮革类药及其拮抗药 四、吩噻嗪类及丁酰苯类 第11章 镇痛药 一、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二、麻醉性镇痛药 第12章 肌肉松弛药 一、神经—肌传导的解剖与生理 二、神经—肌阻滞的分类 ……第三篇 麻醉基本操作第四篇 麻醉期间的管理第五篇 麻醉各论附录 麻醉常用参数计算中英文名词对照及索引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篇 绪论第1章 麻醉学发展史一、麻醉学发展史(一)古代麻醉学的发展麻醉原意是指感觉或知觉丧失,其后则指可使病人在接受手术或有创操作时不感到疼痛和不适的状态。一般认为,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外周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有关麻醉、镇痛和急救复苏方法自古就有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名医扁鹊曾以“毒酒”作麻药为病人“剖胃探心”。古典医书《黄帝内经》已系统论述针灸及其理论,并记载了针刺治疗头痛、牙痛、耳痛、腰痛、关节痛和胃痛等症。公元2世纪,据《列子》记载,汉名医华佗,以酒服“麻沸散”、“刳破腹背”,为病人施行手术。公元1337年(元朝),据《后汉书》、《世医得效方》记载了当时骨折、脱臼的整复方法及所用的麻药。在复苏急救方面,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载有对自缢者的抢救方法:“……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说明早在公元二三世纪,中国已施行心肺复苏术。
编辑推荐
《实用临床麻醉学(第4版)》挟前几版数十年精工雕琢之厚势,集国内麻醉专家学者学术研究之大成,结合世界麻醉学发展的最新成果,顺势应时,推出第四版《实用临床麻醉学》,不仅可满足广大喜爱此书的麻醉临床工作者的要求,亦能告慰麻醉界诸多艰辛创业的老一辈。《实用临床麻醉学(第4版)》可作为继续教育用书、知识更新教材和专业考试参考书,可供各级医院麻醉科医师、相关学科临床医师及研究生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