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气区地质(中卷)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杨宝俊,张梅生,王璞B 著  页数:421  字数:624000  

前言

  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油气深层项目组”在完成(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九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国东部陆缘主要盆地区及邻区区域构造和深层油气目标研究”之后,接续承担了中国石化总公司“十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国东部陆缘中区区域构造成盆规律综合研究”和“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区域构造背景和古新统油气有利带分析”。本书是在上述新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近年国内外新进展,提炼、加工而成;也是《中国油气区地质一地球物理解析》(上卷)的接续卷。本书中“中国东部陆缘”是中国东部陆地边缘的简写,指位于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武陵山重力梯级带以东的地带。除了“上卷”涉及的松辽盆地群和渤海湾盆地群以及它们的周缘地区,还包括南华北盆地群、郯一庐断裂带以东盆地;中卷涉及的油气区位于中原地区和华东地区。  本书包含的主要研究结果:①将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发展阶段划分出古亚洲构造域发展截断(T)、古亚洲洋构造域和环(滨)太平洋构造域叠加转换发展阶段(J1一J3晚期)、环(滨)太平洋构造域发展阶段(J3早期一Cz);②中国东部陆缘中区深大断裂分四大断裂系、中一新生代断裂四种构造迁移类型以及六个重要的区域断裂活动期;③渤海湾盆地区域构造线明显具三个分区特征,南华北盆地群分成北、中、南三个带;④新生代火山岩发育位置对应盆地沉降中心,中生代火山岩可能形成于与俯冲作用有关的构造背景,新生代火山岩可能形成于与裂谷作用有关的构造背景;⑤中一新生代五个主要成盆期、二个大成盆区域,以及盆地沉积序列的8种类型;⑥在构造层序框架内进行层序划分,研究区划分为21个层序,6种层序类型;⑦研究区地幔流三维运动的区域构造作用,盆地区中部地壳具有低速高导层带,南华北盆地群一带的地壳结构不同于(下)扬子地台一带,南襄盆地一带具有特殊的壳幔结构;③渤海湾盆地中、西部断裂主体方向直到南华北盆地南带,表现出明显的“逆时针”变化,并有一定的继承性。  中国东部大陆古生代以来构造演化先后经历了古亚洲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及环(西)太平洋构造域的复合作用;中一新生代,在(西)太平洋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和印度板块共同作用下,中国油气区普遍经历了挤压、拉张、升降、走滑、转换等地质过程,构造形迹以近东西向和近北东一南西向为主。由于板块作用的多期和多阶段性,构造应力场的方向和强度随时间不断变化,因此导致板内和板缘出现不同尺度的构造一成盆一成烃的多次复合和叠加。常常是一个陆相盆地存在两套或多套构造一沉积旋回(如断陷一拗陷);油气区和沉积盆地不同尺度的构造、地层特征使相应的地球物理场也呈现出尺度、范围(规模)的变化。因此,要揭示它们的地质特征和成盆、油气聚集规律,必须进行地质一地球物理复合尺度解析。本专著尝试对中国东部大型盆地区及邻区的地质一地球物理进行复合尺度解析。其中的大尺度方法有GGT资料解释,小尺度方法如一个深层目标的圈定等。“复合尺度”可能是油气区研究的综合的必要手段;综合解析可能是复合尺度工作手段的自然归宿。

内容概要

本专著《中国油气区地质-地球物理解析》(中卷)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地球物理资料综合研究;岩石地层、层序地层序列及综合地层对比;区域构造演化与控盆作用;断裂构造特征;中、新生代火山岩及其与构造和成盆的关系;沉积相发育与展布特征;重点盆地分析。    本书可供石油地质勘查、地球物理、构造地质学和沉积学专业的科研、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区域地球物理资料综合研究  第一节 研究区及邻区区域地球物理场基本特征    一、研究区构造地球物理综合信息解释    二、研究区古地热流密度及莫霍界面埋深分布  第二节 研究区及邻区壳幔结构    一、研究区地壳结构    二、5条地学断面的解释  第三节 长地震剖面的构造格架分析    一、长剖面的解释研究    二、其他长剖面的基本解释结果  第四节 研究区反射地震构造图、重力布格异常图与盆内典型剖面研究    一、研究区地震反射构造图一般描述    二、重力场研究    三、重力场与盆地构造    四、重力地学断面    五、典型剖面解释  第五节 秦岭-大别造山带内盆地群的比较研究    一、秦岭-大别造山带岩石圈结构主要特点    二、关于秦岭-大别造山带内盆地群[南襄盆地(南阳-泌阳)、桐柏盆地、信阳盆地和合肥盆地]的地震构造格架问题  第六节 关于郯-庐断裂带的地球物理研究    一、郯-庐断裂的地表特征及地球物理现象    二、地学断面资料对郯-庐断裂性质认识提供的依据  第七节 研究区地震反射构造图的再讨论  第八节 微弱同相轴的混沌振子检测技术第二章 岩石地层、层序地层序列及综合地层对比  第一节 岩石地层序列    一、早、中三叠世地层序列    二、晚三叠世地层序列    三、早、中侏罗世地层    四、早白垩世地层序列    五、晚白垩世地层  第二节 层序地层划分  第三节 综合地层对比    一、三叠纪地层对比    二、早、中侏罗世地层对比    三、早白垩世地层对比    四、晚白垩世地层对比  第四节 中生代地层展布特征    一、早、中三叠统展布特征    二、上三叠统展布特征    三、中、下侏罗统展布特征    四、早白垩世地层展布特征    五、晚白垩世地层展布特征第三章 区域构造演化与控盆作用  第一节 前中生代大地构造特征与控盆作用    一、中国中东部前中生代板块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二、早古生代盆地发育基本特征    三、晚古生代盆地发育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中生代区域构造特征与控盆作用    一、中生代区域构造基本特征    二、中国东部中生代盆地的发育演化  第三节 新生代区域构造特征与控盆作用    一、古近纪区域构造特征与控盆作用    二、新近纪区域构造特征与控盆作用    三、中国东部新生代大陆裂谷作用与盆地发育的基本特征第四章 断裂构造特征  第一节 深大断裂级别划分    一、岩石圈断裂    二、壳断裂    三、基底断裂    四、盖层断裂  第二节 区域深大断裂系统    一、商城-丹凤断裂带和牟平-五莲断裂带    二、勉略断裂和连云港-黄梅断裂    三、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地球物理场特征    四、秦岭-大别造山带北部中-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五、太行山南-丰沛断裂特征    六、郯-庐断裂中段构造特征    七、太行山东麓断裂带的构造特征    八、沧东断裂 ……第五章 中、新生代火山岩及其与构造和成盆的关系第六章 沉积相发育与展布特征第七章 重点盆地分析参考文献英文目录英文摘要

章节摘录

  三垛运动是发生于古近系末期的一次重要的构造运动,表现断块活动凹陷边界大断层活动强烈,凹陷内形成了复杂的断裂网络,把构造分割为大小不同的断块,三跺运动为高邮凹陷阜宁组生油岩的主要生油期,因而对圈闭的形成和油气的运移起控制作用。  高邮凹陷的形成是在古一新世的拗陷基础上,经历了蚀一新世的断陷阶段和中一上新世的拉张平夷阶段,代表了湖盆从发生一发展一萎缩一消亡的发育过程。  南黄海盆地南部拗陷构造发育剖面图(图7.55):在泰州组和阜宁组沉积时,南部拗陷受断层活动影响较小,断层分割性不明显,此时,水体联通,东部向勿南沙隆起漫侵,形成浅水、浅湖一半深湖相沉积。三跺运动,断层活动激烈,发育了大量的同生断层,并使该区抬升、剥蚀,在南四、南五和南凹等地方仅仅保留浅湖一沼泽环境,且湖水时而咸化、时而淡化。盐城组时期同生断层仍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此时该区大部分地方网状河一曲流河环境,接受粗碎屑沉积。第四纪先期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后期进入广湖相沉积。

编辑推荐

  《中国油气区地质:地球物理解析(中卷)》中“中国东部陆缘”是中国东部陆地边缘的简写,指位于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武陵山重力梯级带以东的地带。除了“上卷”涉及的松辽盆地群和渤海湾盆地群以及它们的周缘地区,还包括南华北盆地群、郯一庐断裂带以东盆地;中卷涉及的油气区位于中原地区和华东地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油气区地质(中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