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考研中医综合240分之路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钫,魏保生 主编  页数:496  

内容概要

《2010考研中医综合240分之路》系列丛书(包括跨越考纲篇、实战规律篇和冲刺高分篇) 贯彻“两点三步法”的教学理念:“两点”即寻找考点、记忆考点。“三步”:第一步,通读《2010考研中医综合240分之路·跨越考纲篇》,领悟大纲精髓,以便心中有数;第二步,熟做(2010考研中医综合240分之路·实战规律篇》真题,识破出题玄机,以便掌握命题思路;第三步,巩固练习、有的放矢地做(2010考研中医综合240分之路·冲刺高分篇》习题和模拟,以便从容应对考试。    本套丛书以最新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考试大纲为蓝本,以历届真题为核心,以现行最新教材为依托,以多年中医综合考试辅导讲义为制胜点——透彻分析和总结出了64种题型,首次揭开了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出题和命题的规律,使读者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精解了全部考试要求的知识点(“寻找考点”) ,使读者有效地复习;精练且覆盖所有的考点。每一节的题目就是考试大纲的要求,可以节省读者宝贵的时间。独创和精练的“记忆考点”方法(点睛点评),使复习变得有趣和有效。在机械无聊的复习中,有趣的记忆提示使读者耳目一新,轻松上阵。    本书是系列丛书之冲刺高分篇,其上篇为考点点拨:以图表形式,对大纲进行图解,有助于考生条理化和系统化。中篇是分学科复习冲刺,分为【已考考点全掌握——深入历史,导向未来】:再次对历届真题进行归纳总结;【剩余考点尽搜索——主动出击,大胆预测】:此栏中考生可以自己大胆对没有考过的考点进行预测;【章节题库全锁定——“题”网恢恢,疏而不漏】:按照考试命题规律,精心挑选各型测试题,对复习巩固大纲要点大有裨益。下篇根据最近5年的真题,设计了lO套全真预测模拟试题,以供考前冲刺之用。    本书适合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中医综合考试人员和中医院校本科学生考试使用,也可以作为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专业技术资格(职称) 考试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上篇  考点点拨:纵横梳理  清楚记忆 第1章 中医基础理论 第2章 中医诊断学 第3章 中药学 第4章 方剂学 第5章 中医内科学 第6章 针灸学中篇  分学科复习:中刺:考点回顾  题库锁定 第1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第1章 绪论   第2章 阴阳五行   第3章 藏象   第4章 气血津液   第5章 经络   第6章 病因   第7章 病机   第8章 防治原则 第2部分 中医诊断学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望诊   第3章 闻诊   第4章 问诊   第5章 切诊   第6章 八纲辨证   第7章 病因辨证   第8章 气血津液辨证   第9章 脏腑辨证   第10章 其他辨证方法 第3部分 中药学  第1章 总论  第2章 解表药  第3章 清热药  第4章 泻下药  第5章 祛风湿药  第6章 化湿药  第7章 利水渗湿药  第8章 温里药  第9章 理气药  第10章 消食药  第11章 驱虫药  第12章 止血药  第13章 活血化瘀药  第14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15章 安神药   第16章 平肝息风药   第17章 开窍药   第18章 补虚药   第19章 收涩药   第20章 涌吐药   第21章 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22章 拔毒化腐生肌药 第4部分 方剂学   第1章 总论   第2章 解表剂   第3章 泻下剂   第4章 和解剂   第5章 清热剂   第6章 祛暑剂   第7章 温里剂   第8章 表里双解剂   第9章 补益剂   第10章 安神剂   第11章 开窍剂   第12章 固涩剂   第13章 理气剂   第14章 理血剂   第15章 治风剂   第16章 治燥剂   第17章 祛湿剂   第18章 祛痰剂   第19章 消导化积剂   第20章 驱虫剂 第5部分 中医内科学  第1章 感冒  第2章 咳嗽  第3章 肺痿  第4章 肺痈  第5章 哮汪  第6章 喘证  第7章 肺胀……下篇 考前冲刺:10套全真预测模拟试题及答案

章节摘录

  107.中风中经络的治法是  108.中风中脏腑阳闭的治法是  答案:107.D;108.B。①中经络证治:风痰入络证:养血祛风通络;风阳上扰证:育阴潜阳,镇肝息风;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息风通络。②中脏腑闭证证治:痰热腑实证:通腑泄热,息风化痰;痰火瘀闭证:息风清火,豁痰开窍;痰浊瘀闭证:化痰息风,宣郁开窍。  A.天麻钩藤饮B.四逆散c.通窍活血汤D.半夏白术天麻汤  109.治疗头痛肝阳上亢证,应首选  110.治疗眩晕肝阳上亢证,应首选  答案:109.A;110.A。①肝阳头痛主症: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兼症: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舌苔:舌红苔黄;脉象:脉弦数;证机:肝失条达,气郁化火,阳亢风动;治法:平肝潜阳息风;方药:天麻钩藤饮。②眩晕肝阳上亢证主症:眩晕,耳鸣,头目昏胀且痛,甚则仆倒,每因烦劳恼怒而诱发或加重;兼症:面易潮红,性情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肢麻震颤;舌苔:舌红苔黄;脉象:脉弦;证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方药:天麻钩藤饮。  A.脏病B.外经病c.腑病D.络脉病  115.俞穴偏于治疗  116.募穴偏于治疗  答案:115.A;116.c。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募穴是五脏六腑之气汇集在胸腹部的腧穴。俞为阳,均分布在背腰部的膀胱经上,故又称背俞穴,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处所;募为阴,均分布在胸腹部,故又称腹募穴,是阳病行阴的重要处所。每一个脏腑均有各自的俞穴和募穴。俞穴和募穴主治作用各有一定特点,一般而言,脏病、虚证多取俞穴,腑病、实证多取募穴。  A.间接灸B.直接灸c.艾卷灸D.天灸  117.白芥子灸属于  118.雷火针灸属于  答案:117.D;118.c。艾卷灸:又称艾条灸。即用桑皮纸包裹艾绒卷成圆筒形的艾卷,也称艾条,将其一端点燃,对准穴位或患处施灸的一种方法。有关艾卷灸的最早记载,见于明代朱权的《寿域神方》一书,其中有“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瘥”的记载。后来发展为在艾绒内加进药物,再用纸卷成条状艾卷施灸,名为“雷火神针”和“太乙神针”。天灸:又称药物灸、发疱灸。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敷后皮肤可起疱,或仅使局部充血潮红。所用药物多是单味中药,也有用复方,其常用的有蒜泥灸、细辛灸、天南星灸和白芥子灸等数十种。  A.先深后浅,重插轻提B.先浅后深,重插轻提C.先浅后深,轻插重提D.先深后浅,轻插重提  119.提插补泻法中的补法操作是  120.提插补泻法中的泻法操作是  答案:119.B;120.D。提插补泻:针刺补泻过程中,以掌握毫针上提、下插着重点不同来区分补法或泻法的针刺手法。补法:紧按(重插)轻提(结合先浅后深)。泻法:紧提(重提)轻插(结合先深后浅)。  (三)x型题:121-18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21.“水日润下”比类肾的功能,指的是A.藏精B.主纳气c.主水液D.主生殖  答案:AC。“水曰润下”。所谓“润下”,是指水有滋润寒凉、性质柔顺、流动趋下的特性。进而引申为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闭藏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属于木。水的这一特性对肾的藏精、主水功能的解释,在方法上具有类比思维的意义,故肾在五行属水。  128.肺气失调的病机主要为A.肺失宣发B.肺失肃降c.肺气虚损D.肺失濡润  答案:ABC。肺气失调包括:①肺气失于肃降(肺失清肃)和肺气失于宣发(肺气不宣)主要有外邪袭表犯肺、痰浊阻肺、肝火犯肺及肺气不足等。②肺气虚损多因肺失宣肃,日久不复,或劳伤过度耗损。  129.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A.水火既济B.精血同源c.藏泄协调D.阴阳制约平衡  答案:BcD。肝与肾:主要表现在精血互化、阴阳协调和藏泄相互制约等方面。肝藏血,肾藏精,血能化精,精能生血,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即精血同源或肝肾同源。肾属阴为水脏,肾阴能涵养肝木,使肝阳不亢(水能涵木);肝阴能资助肾阴,使肾中相火不能妄动。肾主封藏,能制约肝之疏泄太过;肝主疏泄,可使肾之封藏而不闭,溢泻有度,从而维持肝肾两脏藏和泄的相互制约、相互为用。  130.脾气虚损的病机是 A.运化无权,纳谷呆滞 B.升降失调,清浊不分 C.升举无力,中气下陷D.统摄无力,血溢脉外  答案:ABCD。脾气虚损即脾气虚,又称中气不足;多因禀赋不足、饮食、久病及劳倦所伤而致运化无权,则见纳呆、口淡无味。升清降浊失司,则见头目眩晕、便溏泄泻。脾失健运,生化气血无源,则见乏力、精神委顿。气虚统血无权,则见出血;中气不足,升举无力,则见久泄脱肛、脏器下垂等。  131.绛舌所主的病证是A.热人营分证B.热入血分证c.阴虚火旺证D.肝郁气滞证  答案:ABC。绛舌主病有外感、内伤之分。在外感病若舌色红绛而有苔者,多由热入营血,脏腑阳热偏盛所致,属实热证;绛舌在内伤病,舌色红绛而少苔或无苔者,提示胃、肾阴伤,多由热病后期阴液受损,或久病阴虚火旺,属虚热证。  132.水痘的特点是A.呈椭圆形B.大小不等c.晶莹明亮D.皮薄易破  答案:ABCD。水痘是外感时邪,发于脾、肺二经,有外感表证,症候较轻。其特点是:椭圆形,肤浅易破,一般顶部无脐;大小不等,陆续出现;浆薄如水,晶莹明亮;不结厚痂,不留瘢痕。  138.气分证的脏腑病位是A.大肠B.胸膈C.肺D.胆  答案:ABCD。卫气营血辨证将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所反映的不同病理阶段,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用以说明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和传变的规律,并指导临床治疗。《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所以,温热病邪由卫分入气,由气入营,由营入血,随着病邪的步步深入而病情逐渐加重。就其病变部位而言,卫分证主表,邪在肺与皮毛;气分证主里,病在胸膈、肺、胃、肠、胆等脏腑;营分证邪热入于心营,病在心与包络;血分证则邪热已深人心、肝、肾,重在耗血、动血。  139.下列关于肺肾阴虚证和肝火犯肺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均可见大量咳血 B.均见舌红脉数之象 C.均见咳嗽D.均可见烦热口苦  答案:AD~.肺肾阴虚为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而非大量咳血,为骨蒸潮热而非潮烦热,为口燥咽干而非口苦,以上主选项之证均可见于肝火犯肺,但舌红脉数,肺肾阴虚为舌红少苔脉细数而肝火犯肺为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140.肾虚水泛证的表现可见A.咳喘、心悸、肢肿B.失眠、健忘、痴呆C.舌淡胖、苔白滑D.腰膝酸冷、气短  答案:ACDo肾虚水泛是指由肾阳亏虚,气化失权,水湿泛溢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身体浮肿,腰以下肿尤甚,按之没指,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腹部胀满,或见心悸气短,或咳喘痰鸣,小便短少,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141.治疗少阴头痛。宜选用的药物是A.羌活B.白芷C.细辛D.独活  答案:CD。太阳头痛:羌活、藁本;阳明头痛:白芷、葛根;少阳头痛:柴胡、川芎;厥阴头痛:吴茱萸;少阴头痛:细辛、独活(性善下行走下人里,主散在里伏风及寒湿而通痹止痛;为少阴经的引经之品;气血亏虚者慎用)太阴头痛:苍术。  142.具有止血作用的药物是A.石韦 B.五灵脂c.马勃D.贯众  答案:ABCD~.石韦:①利水通淋:淋病、水肿;②化痰止咳:肺热咳嗽;③止血:崩漏、吐血、衄血。五灵脂:①活血止痛:痛经、经闭、产后瘀痛、胸腹痛;②化瘀止血:瘀滞出血。马勃:①清热解毒,利咽:咽喉肿痛,咳嗽失音。②收敛止血:外伤出血(外用),血热吐血及衄血。贯众:①杀虫:多种肠道寄生虫病;②清热解毒:风热感冒、温热斑疹、痄腮;③凉血止血(炒炭):血热妄行之出血。  143.具有温中行气功效的药物是A.草果B.草豆蔻C.肉豆蔻D.白豆蔻  答案:BCDo肉豆蔻与白豆蔻相同点:味辛性温,均入脾胃经。均能温脾止泻、温中行气,用治脾虚泄泻及脾胃虚寒气滞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肉豆蔻:长于涩肠止泻,并可用治五更肾泄。主治久泻久痢之滑脱证。白豆蔻:长于化湿醒脾,温胃止呕,并可用治湿温初起。主治湿阻中焦证。草豆蔻:燥湿,温中,行气:寒湿中阻之脘腹胀痛及吐泻。草果:①燥湿、温中:寒湿中阻之脘腹胀痛及吐泻;②截疟:山岚瘴气、秽浊湿邪所致之瘴疟。  144.五加皮、桑寄生功效的共同点是A.补益肝肾 B.强筋健骨 c.养血安胎 D.利尿消肿  答案『AB。桑寄生:①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②养血安胎:胎肾虚损,冲任不固之胎漏下血及胎动不安;强筋力强,为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的常用药。五加皮:①祛风湿,强筋骨:风湿痹痛,腰膝软弱;②利水:水肿,小便不利;善祛风湿,补肝肾。用治风湿痹痛,肾虚有寒者为宜;阴虚火旺、舌干口苦者忌服。  145.具有通经下乳功效的药物是A.木通B.通草c.穿山甲 D.王不留行  答案:AcD。木通:利尿通淋,通经下乳;通草:清热利湿,通气下乳,无通经之作用;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穿山甲:活血消瘾,通经下乳。  146.既治肝风内动,又治肝阳上亢的药物是A.羚羊角 B.天麻c.钩藤D.地龙  答案:ABc。羚羊角:①平肝息风:肝风内动;②平肝潜阳:肝阳上亢;③清肝明目:肝火上炎;④清热解毒:高热神昏,斑疹痘毒。钩藤:①息风止痉:热盛动风,惊痫抽搐,小儿惊风,破伤风。②清热平肝:肝火亢盛,肝阳上亢。天麻:①平肝潜阳:肝阳上亢所致之眩晕头痛;②息风止痉: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地龙:①清热息风:惊痫抽搐,壮热狂躁。②平喘:肺热喘咳、哮喘、百日咳。③通络:风湿热痹,风寒湿痹,中风半身不遂,骨折肿痛。④利尿:热结膀胱,砂石淋证。地龙——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利尿,其息风作用非息肝风,而为息温病热极生风。  147.性温,具有祛痰开窍作用的药物是A.远志B.郁金c.天南星D.皂荚  答案:AD。1.远志:辛、苦,微温。①宁心安神:失眠,惊悸。②祛痰开窍:咳嗽痰多咯出不爽,痰迷神昏。③消散痈肿:痈肿初起,乳房胀痛(内服加外敷)。善开心气而宁心安神,通肾气而强志不忘,有交通心肾之长,用治心肾不交健忘为好;有胃炎及胃溃疡者慎用。2.郁金:辛、苦,寒,①疏肝解郁,活血止痛:肝郁胁痛,痛经,癥积痞块;②清热凉血:血热妄行;③清心开郁:神志不清,癫痫,癫狂;④利胆退黄:湿热黄疸,人肝、心、胆经,善活血、行气、凉血与解郁;5~12g,煎服;研末服,2-5g;不宜与丁香同用。3.天南星:苦、辛,温,有毒。①燥湿化痰:湿痰壅滞或痰热咳嗽;②祛风止痉:风痰眩晕、中风痰壅、破伤风、癫痫;③散结止痛:痈疽痰核,善治寒湿顽痰,是祛风痰要药;有毒,内服宜制,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4.皂荚:辛,温,小毒,①祛痰:胸中痰盛,咳喘上气;②开窍:猝然昏厥,癫痫痰盛;善祛胶结顽痰;非顽痰实证体壮者不宜轻投;孕妇、气虚阴亏及有出血倾向者忌用。故本题选AD。  148.主归心、肝经的药物是A.开窍药B.活血药C.安神药D.补血药  答案:Bc。活血化瘀药,味多辛苦,主归肝心经。开窍药味辛,芳香,善走窜,皆人心经。补血药甘温或甘平,补肝养心益脾,滋养肝肾。心藏神肝藏魄,人体神志的变化与心肝两脏的功能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安神药多人心肝经。  149.下列关于药物用法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芫花入汤剂,3~10g B.龙胆草入汤剂,3~6g c.芒硝冲服,10~15g D.代赭石入汤剂,5~10g  答案:Bc。芫花:辛、苦,温、有毒。①泻下逐水:水肿、腹水、胸水。②祛痰止咳:寒痰咳喘。③外用杀虫疗疮:头疮、顽癣。辛苦温,有毒善泻胸胁水饮,现用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寒湿偏重者,疗效较佳;醋炒可减低毒性,体虚及孕妇忌服,反甘草,煎服1.5-3g;散剂O.6g/次。龙胆草:苦,寒。①清热燥湿: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②泻肝定惊:肝火上炎,热极生风;长于清下焦湿热、泻肝胆实火;脾胃虚寒者不宜,阴虚津伤者慎服,3-6g煎服。芒硝:成、苦,寒。①泻热通便,润燥软坚:实热积滞,大便燥结;②外用清热,消肿止痛:乳痈、咽痛、口疮;为治疗实热积滞、大便燥结之常品;入汤剂宜溶化。孕妇、哺乳期妇女忌用,10~15g,冲服。代赭石:苦、寒。①平肝潜阳:肝阳上亢所致之头痛眩晕;②降逆止呕定喘:嗳气、呃逆、呕吐、气喘;③凉血止血:血热妄行所致之出血,10~30g,打碎先煎。

编辑推荐

《2010考研中医综合240分之路:冲刺高分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010考研中医综合240分之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不拘泥于真题,感觉一轮复习先做这本更好
  •   推迟了差不多2年才评论 哎~~~~~~应该好吧 没看,现在得买执医书了
  •   速度快。谢谢!
  •   我觉得冲刺版很棒
  •   嗯,书不错,质量也好。可是在当当上如果你同时买两本或两本以上的话,他寄给你的会掺一本盗版书,价钱还是按正版的价格来买。其实合并购买也便宜不了什么,却换来一本盗版书......
  •   这本书全部是习题,没有辅导内容!!! 我希望有本辅导的!!!
  •   封面是坏的!!!!
  •   快做完这本书的时候,发现这本书答案有很多是错的.做到后面直接不相信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哪个答案是错误的.后面一点点直接就没做了.很郁闷.做了等于白做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