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策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朱云生,张清学 主编  页数:140  字数:187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必修的公共课,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大力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把形势政策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执政方略和指导思想,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本书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背景,以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为主要目标,分14个专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述和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形势和中央政策。在具体讲授中,教师应该结合时事的演进,结合最新的时事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进行讲授。  本书由攀枝花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创新和教材建设”课题组成员深入研究、精心编写而成。具体分工为:第一章由陈玎撰写,第二章由彭信芳和张清学撰写,第三章由彭健伯撰写,第四章由任义撰写,第五章由王一涵撰写,第六章由李锡庆撰写,第七章由罗莉撰写,第八章由韩刚和刘晓东撰写,第九章由王立平撰写,第十章由王天梅撰写,第十一章由周立丙撰写,第十二章由代璐遥和王卫兵撰写,第十三章由姚晓菲撰写,第十四章由朱云生和杨静撰写。书稿由朱云生和张清学进行了全面审阅,最后由朱云生统稿。  限于作者水平和编写时间有限,书中可能存在诸多不足和可商榷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在写作中我们还参阅和引用了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出,谨此一并致谢。最后特别感谢攀枝花学院纪委书记李尚志教授’、宣传部长熊礼贵副教授的细心指导和教务处处长钟玉泉博士、文忠波副处长的大力支持。

内容概要

本书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背景,以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为主要目标,分14个专题,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和分析了2008年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重大事件、热点难点问题和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大国关系、金融危机、恐怖主义等问题,有很强的理论性、时效性和针对性,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开拓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 导言 一、我国经济社会形势的总体概括  二、我国社会经济面临的一些重大事件 三、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复习思考题第二章  为中国喝彩——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导言 一、改革开放是一段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成就举世瞩目 二、30年改革进程的特点及宝贵经验 三、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重大成就的意义  复习思考题第三章 指导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 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解读 导言 一、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 二、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 三、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 复习思考题第四章 关注民生  共创和谐 导言 一、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二、对20世纪末中国改革的反思 三、改革指导思想的转变与社会政策的加强 结束语 复习思考题第五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导言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总体要求及其意义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及关键点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十七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复习思考题第六章  抗震救灾气壮山河 导言 一、汶川地震简介 二、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三、抗震救灾斗争带给我们的历史性启示   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复习思考题第七章  北京奥运:梦想与奇迹 导言 一、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二、中华奥运梦 三、北京成功申办第29届奥运会……第八章 发展中的中国航天——从“神七”的发射解读中国航天事业第九章 新时期台湾问题及两岩关系发展第十章 世界总体经济形势解读 第十一章 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对策第十二章 新时期中国与大国关系第十三章 北约东扩对中国的影响 第十四章 非传统安全与中国发展方略

章节摘录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彻底结局“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三农问题”由来已久,农民贫困、农村落后、农业危险一直都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总体要求提出之前,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措施集中在两个方面:通过农业科技投入等方式直接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以及通过保护价收购农产品等方式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但是,对于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改革却始终进展缓慢。因此,虽然国家在发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三农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20字要求,将全面变革生产关系纳入了农村改革发展的视野。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有力地促进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形成,为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2002年开始,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不断攀升,2006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达65%。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过度地依赖国际市场。在这种情形下,一旦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国内生产调整不及,将导致供需失衡,经济陷入困境。因此,要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然要求扩大国内市场,刺激国内需求。但是,近年来,国内需求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的难题。国内需求激发不出来,关键是农民消费能力太低,农村市场没有启动起来。2005年占全国总人口2/3的农村人口,仅消费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32.9%。农民收入水平低是农民消费能力低的根本原因。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形成更多的有效需求;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既能立即拉动内需,又能为农民创造更好的消费条件,刺激消费需求的产生;乡村文化建设本身就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有效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形式与政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