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思峰 等著 页数:233
前言
决策的本质含义是“做出决定”或“决定对策”,即根据实际情况和预定目标来确定应采取的行动。对决策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决策是指提出问题、确定目标、拟订方案、收集资料、分析评估、方案选择以及实施、反馈、修正等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从狭义上讲,决策仅指决策全过程中方案选择这一环节,习惯上称为“拍板”。也有人仅仅把决策理解为在不确定条件下选择方案,即做出抉择,同时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决策理论和决策方法的研究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做出正确决策的前提是对系统演化进程、现状和当前环境的准确评价以及据此对系统未来变化做出科学预测。面对复杂的决策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人们必须首先进行缜密的诊断和评价,对系统及其环境形成正确的认识,把握系统及其环境的演化规律,进而对其未来变化动态做出科学预测。依据科学预测,才可能做出正确决策,实现科学发展。系统评估、预测、决策三位一体,是人们从事科技、经济、社会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属于系统研究和实践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和有机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刘思峰同志带领一批青年教师围绕以灰色系统理论为主导的系统分析定量方法和模型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进行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00年,刘思峰同志作为特聘教授被引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批富有朝气的中青年教师通过人才引进、进站开展博士后研究、攻读博士学位等途径聚集起来,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系统分析定量方法和模型技术研究团队。共同的学术兴趣和愿景形成强大的团队向心力和凝聚力,团队成员精诚团结,科研创新与教学改革并举,致力于系统评估、预测、决策方法研究、应用和人才培养,取得一批有影响的成果:先后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项,国际奖4项,论著被国内外学者引用6000多次;10位博士生获得江苏省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19位博士后获得国家和江苏省博士后基金资助;12篇硕士论文被评为江苏省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9篇博士论文被评为江苏省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该研究团队2005年被评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批5个创新研究群体之一,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首批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团队建设强有力地支撑了学校的专业和学科建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工商管理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特色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系统工程学科2008年被评为国防重点学科。
内容概要
本书从科技生产力流动的概念人手,以科技生产力的形成与流动为主线,研究了科技生产力及其流动的测度、科技生产力流动的成本与效益、科技生产力的优化配置、科技生产力流动的博弈策略、科技生产力流动与新兴产业成长等问题,并结合我国科技生产力形成与演化过程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了科技生产力流动的机理、特性、效应与模式。研究结果对于促进我国科技生产力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科技发展和新兴产业成长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教材,也可作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第1章 科技生产力的概念 1.1 生产力概念的历史演化 1.2 科技生产力的形成 1.3 科技生产力的特征与功能第2章 科技生产力流动及其作用 2.1 生产力流动的层次及基本形式 2.2 科技生产力流动 2.3 科技生产力流动的社会作用第3章 科学技术流 3.1 科技人才流 3.2 科技信息流 3.3 科技资金流 3.4 科技物资流第4章 科技生产力流动的机理、特性、效应与模式 4.1 科技生产力流动的机理 4.2 科技生产力流动的特性 4.3 科技生产力流动的效应 4.4 科技生产力流动的模式第5章 科技生产力及其流动的测度 5.1 生产力的测度 5.2 科技生产力的测度 5.3 科技生产力流动势的测度 5.4 科技生产力流动的测度第6章 科技生产力流动的成本与效益 6.1 科技生产力流动成本 6.2 科技生产力流动效益 6.3 科技生产力流动成本与效益的测度 第7章 科技生产力的优化配置 7.1 基于完美机制的单极核城市科技生产力流动线性规划模型 7.2 基于完美机制的多极核城市科技生产力流动线性规划模型 7.3 基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政府配套资金测度模型第8章 科技生产力流动的博弈策略分析 8.1 技术创新的博弈模型及策略分析 8.2 科学技术转移的博弈模型及稳定策略分析 8.3 科学技术扩散过程的博弈模型及稳定策略分析 8.4 科学技术溢出的博弈模型及稳定策略分析 8.5 科技人才流动的灰色博弈模型及稳定策略分析 8.6 科技人才流动的进化博弈模型及稳定策略分析第9章 科技生产力流动与新兴产业成长 9.1 科技生产力流动加速产业变革 9.2 科技生产力流动条件下新兴产业成长的特点 9.3 科技生产力流动推动新兴产业成长的实现途径主要参考文献附录 员工流动因素调查表
章节摘录
第1章 科技生产力的概念 1.1 生产力概念的历史演化 1.1.1 么是生产力 1.生产力定义的历史溯源 早期关于生产力的定义,多见于政治经济学的各种教科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著作中多次指出:“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力量。”威廉姆。肖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书中指出:“生产力应当被看做是生产方式内某种类型的联系,也就是对自然的真正占有,或者是‘生产的技术关系,,按照这种见解,生产力并不简单是生产中的要素,而是现实的生产过程中这些要素的关系系统。”生产力最原始的定义始于斯大林时期。人们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同自然界斗争以及利用自然界来生产物质资料”,这一定义在原苏联和我国理论界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在此基础上,中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政治经济学辞典(上)》中的表述为:“生产力表明某一社会的人们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王学文先生的定义为:“劳动生产力可以说是人们在特定的生产系统下,在一定的劳动组织中由劳动所发动掌握,以劳动手段为媒介,对自然发生作用,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劳动的社会条件、劳动的技术条件等方面所发挥出来力量之总和。”吴树青、卫兴华、洪文达的表述为:“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较近期的如钱伯海的表述为:“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是由生产三要素构成的,它体现着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程恩富先生的表述为:“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使其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叫做生产力。”张振国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协调(或调整)自然,获得物质资料和人类良好生活环境的能力。”蔡建华在《生产力经济学概论》中提出:“所谓生产力,简要地说,就是人类改造自然,协调入与自然的关系,创造财富的能力。”董田春在《生产力定义、要素再思考》中提出:“生产力是人们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物质力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