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疾病中西医诊疗技术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旭京 主编  页数:311  

前言

由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农工民主党山西省主委、山西中医学院院长周然教授主持编写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丛书》(共17册),作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重大项目实施的适宜技术推广丛书,由科学出版社付梓印行,是一部向广大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传播最新适宜技术的力作。读后感触颇深。一个时期以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凸显。究其原因,“难”在资源失衡,先进技术过于向中心城市倾斜;“贵”在技术错位,农村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严重滞后。科技部不失时机地组织实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重大项目,目标前移,重点下移,有的放矢。堪称“民心工程”。项目的实施和技术的推广,核心在于人才的培养,只有源源不断地培养和造就真正掌握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人才,才能使大量的适宜技术广播于乡村,惠及于农民。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广大农村医疗机构常常因缺乏经费不能及时派学员学习进修,技术难以更新,或者虽经努力得以外出深造,也因不能组成团队,技术不相匹配,终究难以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周然教授率领的山西省项目组,经过反复调研,形成了“围绕一条主线、抓住两个重点、实现一个目标”的基本思路。“一条主线”就是以推广农村卫生新型适宜技术为主线,“两个重点”一是人才培养、二是区域示范,“一个目标”就是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适宜技术推广模式。其中独具特色的是,把该丛书的编写作为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的基础工程和前置项目,集国家推广的适宜技术之大成,经过编著者的辛勤努力,编著成了这部十分符合我国国情并紧扣农村医疗卫生实际的培训丛书,对于实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重大项目可望发挥重要的示范性和带动性作用。对于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欣然为其作序,并期望该丛书可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内容概要

  本书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丛书”之一。全书由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家编写。内容共分四篇,包括产科、妇科、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篇,共33章。每种疾病均根据各自临床需要,按照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防和调护及预后等部分来编写的,力求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便于读者阅读和思考。在病种选择、编写体例等方面尽可能贴近农村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   本书的编写考虑到县级及县级以下医疗机构的特点,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坚持体现“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内容,突出中西医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详细介绍了收集到的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推广的适宜技术。   本书可供县级及县级以下医务人员使用,也可供农村卫生适宜技术项目推广培训时使用。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总前言前言 产科篇 第一章 妊娠诊断 第二章 产前保健  第三章 正常分娩 第四章 正常产褥 第五章 妊娠病  第六章 妊娠合并疾病  第七章 异常分娩  第八章 产时并发病  第九章 产后病 妇科篇 第十章 妇科病史及检查 第十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第十二章 月经病  第十三章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第十四章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第十五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 第十六章 子宫脱垂 第十七章 不孕症 计划生育篇 第十八章 避孕  第十九章 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  第二十章 计划生育措施的选择 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篇 第二十一章 妊娠试验 第二十二章 阴道分泌物检查 第二十三章 宫颈黏液检查 第二十四章 生殖道细胞学检查 第二十五章 基础体温测定 第二十六章 女性内分泌激素测定 第二十七章 女性生殖器官组织检查 第二十八章 输卵管通畅检查 第二十九章 常用穿刺检查 第三十章 羊水检查 第三十一章 妇科肿瘤标志物检查 第三十二章 影像检查 第三十三章 妇科内镜检查 参考文献 附录

章节摘录

一、产褥期母体的变化产妇全身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为六周。1.生殖系统变化(1)子宫复旧:子宫是产褥期变化最大的器官。妊娠子宫从胎盘娩出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称为子宫复旧,约需六周。主要变化是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再生。随着肌纤维的不断缩复,子宫体逐渐缩小,产后一周缩小至妊娠12周大小;产后十天在腹部扪不到子宫底;产后六周恢复到非妊娠期大小。同时胎盘排出后子宫胎盘附着面立即缩小1/2,开放的螺旋小动脉和静脉窦压缩变窄和血栓形成,出血逐渐减少和停止,创面表层缺血坏死而脱落,随恶露自阴道排出。子宫内膜基底层逐渐再生新的功能层,这一过程约需三周。(2)子宫颈:产后四周,子宫颈完全恢复至未孕状态。由于分娩时子宫颈外口发生轻度裂伤,使产妇的子宫颈外口由产前的圆形(未产型)变为产后的“一”字形横裂(已产型)。(3)阴道与外阴:阴道黏膜皱襞约于产后三周重新出现,但阴道于产褥期结束时尚不能完全恢复至未孕时的紧张度。外阴水肿2~3日自行消退,会阴部有轻度撕裂或会阴伤口缝合术后均在3~5日愈合。处女膜因在分娩时撕裂形成痕迹,称处女膜痕。(4)盆底组织:盆底肌及其筋膜在分娩时过度扩张致弹性减弱,且常伴有肌纤维部分断裂而致盆底松弛。如产妇能坚持康复运动,盆底肌有可能恢复至接近未孕状态。2.乳房的变化产褥期乳房的变化是泌乳,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不断排空乳房也是维持乳汁分泌的重要条件,乳汁分泌还与产妇营养、睡眠、情绪和健康状况密切相关。3.全身变化(1)心血管系统: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于产后2~3周恢复至未孕状态。在产后的头三天,因子宫胎盘循环不复存在,使体循环血容量增加15%~25%,特别是产后24小时,使心脏的负担加重,心脏病的产妇易发生心力衰竭,产褥早期,产妇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产后2~3周恢复至正常。(2)血液:产后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值增高。白细胞总数于产褥早期仍较高,可达(15~30)×10/L,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数也增多。血沉于产后3~4周降至正常。(3)泌尿系统:妊娠期肾盂及输尿管生理性扩张,约需2~8周恢复正常。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使黏膜充血水肿及膀胱肌张力降低,以及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卧床排尿等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4)消化系统:产后胃液分泌减少,胃肠肌张力及蠕动减弱,使产妇食欲不佳,约需两周恢复。产褥期容易发生便秘是因为产妇卧床多运动少,肠蠕动减弱,腹直肌及盆底肌松弛所致。

编辑推荐

每一疾病开篇介绍西医病名的定义、分类、发病率以及与中医病证的关联。《妇产科疾病中西医诊疗技术》西医病因病理,简捷明了;中医病因病机,丝丝入扣,针对性强。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简而不漏,要点突出,中医辨证分型纲目清楚;西医治疗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中医治疗详细实用;预防护理在思路上突出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在具体措施上则中西医并用。书中配有相关图片,使读者更易于理解掌握。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妇产科疾病中西医诊疗技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hao好书,值得拥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